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矿山工程杂志

2023-12-11 12: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矿山工程杂志

《中国矿山工程》这个杂志目前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的。就是 普通期刊。
是由 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主办的,算是 普通 国家级期刊。

中国矿山工程这本杂志怎么样?读者多么?

这本杂志很不错,我就是忠实读者!每一期都在看
中国矿山工程是实用性很强的有色金属矿山采、选综合性期刊,其内容与矿山生产、设备应用情况紧密相连,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矿山生产和科研成果,介绍国内外矿山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加强科学管理、降低能耗等经验,在各有色矿山、黄金矿山、煤炭、黑色等矿山有很大影响,随着中国矿业的发展,中国矿山工程也在创新,自1972年创刊至今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矿山类杂志的领航者!这是矿山企业、工程企业首选的一本读物!
主管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原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编辑单位: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期刊部
主任/总编:郝言正

中国矿山工程的介绍

《中国矿山工程》杂志是由中国有色金属协会主管,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技术期刊。《中国矿山工程》(原《有色矿山》)为双月刊,创刊于1972年,是实用性很强的矿山工程杂志。

矿山工程的资源简况

新中国成例50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矿产地质勘察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已发现的矿产有168种,探明有一定数量的矿产有153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8种,水气矿产3种,探明储量潜在价值仅次于美国和原苏联,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丰富、矿种齐全配套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能源矿产能源矿产是中国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石油、天然气在世界和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分别为93%和95%左右。由于矿物能源在一次能 源消费中占有主导地位,因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能源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已知探明储量的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铀、钍、地热等8种。中国煤炭资源相当丰富,据地质工作者对煤炭资源进行远景调查结果,在距地表以下2000米深以内的地壳表层范围内,预测煤炭资源远景总量达50592亿吨。到1996年底止,探明储量的矿区5345处保有储量总量10025亿吨。中国保有储量总量中的精查储量2299亿吨,与世界探明可采储量相比,中国煤炭储量位于独联体、美国之后,据世界第三位。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20世纪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国家战略、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世界经济、国家关系和人们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是石油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分布比较广泛,在32个油区探明地质储量有181.4亿吨。据美国《Oil &Gas》1997年报道,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390亿吨,中国1997年公布的剩余探明可采储量22.41亿吨,居世界第11位。全国共有盆地319个,据对其中145个盆地估算,资源量达930亿吨;其中,以证实有油田存在的有24个盆地,拥有资源量758.9亿吨,占总资源量的84.48%;已发现有油气的盆地有42个,拥有资源量75.66亿吨,占总资源量的7.39%。天然气(包括沼气)是重要能源矿产资源之一,也是国内外很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清洁能源。中国天然气资源相当广泛,在石油盆地和煤盆地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产出。资源量也比较丰富,专家预测中国天然气资源量约有70万亿立方米(煤层气约占一半)。截止1996年底,中国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0.7060万亿立方米,世界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143.95万亿立方米,中国约居世界第21位。中国是铀矿资源不甚丰富的一个国家。据中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陆续提供的一批铀矿田的储量推算,中国铀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0位之后,不能适应发展核电的长远需要。地热资源是指能够为人类经济地开发利用的地球内部的热资源,也是一种清洁能源。中国地热资源分布较广,资源也较丰富。金属矿产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4种。即: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锗矿、镓矿、铟矿、沲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钪矿、硒矿、碲矿。各种矿产的地质工作程度不一,其资源丰度也不尽相同。有的资源比较丰富,如钨、钼、锡、锑、汞、钒、钛、稀土、铅、锌、铜、铁等;有的则明显不足,如铬矿。非金属矿产资源中国非金属矿产品种很多,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88种,为金刚石、石墨、自然硫、硫铁矿、水晶、刚玉、蓝晶石、夕线石、红柱石、硅灰石、钠硝石、滑石、石棉、蓝石棉、云母、长石、石榴子石、叶蜡石、透辉石、透闪石、蛭石、沸石、明矾石、芒硝、石膏、重晶石、毒重石、天然碱、方解石、冰洲石、菱镁矿、莹石、宝石、玉石、玛瑙、颜料矿物、石灰岩、泥灰岩、白垩、白云岩、石英岩、砂岩、天然石英砂、脉石英、粉石英、天然油石、含钾砂叶岩、硅藻土、页岩、高岭土、陶瓷土、耐火黏土、凹凸棒石黏土、海泡石黏土、伊利石黏土、累托石黏土、膨润土、铁矾土、橄榄岩、蛇纹岩、玄武角闪岩、辉长岩、辉绿岩、安山岩、闪长岩、花岗岩、珍珠岩、浮石、霞石正长岩、粗面岩、凝灰岩、火山灰、火山渣、大理岩、板岩、片麻岩、泥炭、盐矿、钾盐、镁盐、碘、溴、砷、硼矿、磷矿。资源特点中国矿产资源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劣并存的基本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相对不足;2、矿产品种齐全配套,资源分布不一;3、矿产质量贫富不均,贫矿多,富矿少;4、超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5、共生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床少。管理矿业管理是指国家矿产资源行政管理机关对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活动的管理。矿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有: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管理,探矿权与采矿权的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开发行政管理和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等。基本情况1949年以前,中国矿业很不发达,矿山企业不多,矿山职工队伍规模很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的进行,矿业职工队伍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遍布煤炭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核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黄金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轻工业等许多产业部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市场机制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方针的指引下,不仅在上述主要产业部门拥有相当数量的矿业职工队伍,而且其他一些部门也拥有一定数量的从事矿业采选的队伍在进行矿业开发活动;不仅中央国有企业在进行矿业开发,而且还有许多地方国有企业、乡镇集体和个体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也在进行矿业开发活动,从而在全国范围形成一个庞大的矿业职工队伍。中国矿业法制建设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法制建设是矿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法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进程中,在全国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大潮中,中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法制建设从不健全、不完善到逐步健全与完善。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之后,从1986~1995年底,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等28件有关矿业的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改后,国务院于1998年2月12日又发布了〈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管理办法〉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等三个配套法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相应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标志,初步建立了中国矿产资源的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矿架,使矿产资 源及其勘查开发与管理进入有法可以的轨道。从而对于加快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步伐,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障与推进矿业的改革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中国矿业管理体制中国传统的矿产勘查开发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它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宪法》和《矿产资源法》等法律形式确定了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家中央财政核算拨付地质勘查资金,交由各地质勘查主管部门组织地质勘查队伍,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经地质勘查获得的地质资料和矿产储量成果无偿地毫无保留地上缴国家,国家计划部门及各矿业开发部门根据国家制订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规划来制定矿产资源开发计划并纳入国家总的计划中。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势的发展,原有体制已不能适应需要,因而在实践进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中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体制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一个由集中走向分散,又逐步走向集中统一管理的复杂历程。大体可分四个阶段。1、从1949年到1979年,这是中国传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体制形成的时期,从政府部门管理看,也是一个由比较集中走向部门多头分散管理的阶段。2、从1979~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公布实施止。这个时期在矿产资源开发运行机制方面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国家实行鼓励乡镇集体和个体采矿的方针。乡镇集体小矿迅速兴起,为缓解矿产资源紧张形势、发展地方经济、脱贫致富、促进国家建设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有些小矿乱采滥挖、破坏与浪费资源的情况时有发生。3、1986年10月~1998年3月。这是开始实施对除石油、天然气之外各类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进行统一管理的阶段,也是地矿行政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机构建立与逐步完善的阶段。4、自1998年3月始。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一是撤并原地质矿产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局,组设统一管理的国土资源部,将原国家计划委员会、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等部门和单位所行使或代行使的矿产资源管理政府职能全部交由国土资源部统一集中管理。二是将原冶金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化学工业部等改组为相应的国家局,统一交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管理。从而使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真正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通过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在中国矿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土突破性进展。中国矿联中国矿业联合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覆盖矿业全行业的社团法人组织。主要由国内外有关矿业公司(含油田)、地勘企业、全国性矿业同业协会、省级矿业协会(联合会)以及与矿业相关的科研院所(校)和矿业城市自愿组成。其宗旨是遵循矿业自身发展规律、坚持为矿业企业服务、为政府服务、为矿业发展服务。主要功能是在矿业企业和政府间起桥梁、纽带作用。中国矿业联合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代表大会;执行机构为主席团会议,经常性工作机构为会长办公会议。中国矿业联合会的办事机构为秘书局,同时设有若干分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并办有中国矿业报、中国矿业杂志、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年鉴等媒体。依托上述部门和媒体在政策法规咨询、市场信息供给、专业中介服务、国际联络交流以及维护会员权益等多方面提供行业、企业、政府需要的服务。为扩大与地方和国外矿业公司的联系,在国内部分省(区、市)设有办事处,在重要矿产国设有代表处。同名期刊《矿山工程》是一本关注矿山工程技术领域最新进展的国际中文期刊,主要刊登矿山工程技术领域在科研、管理、信息、生产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及经验、学者讨论和专业评论等多方面的论文。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矿山工程技术 ,矿山地质学 ,矿山设计,矿山地面工程,井巷工程,采矿工程,选矿工程,钻井工程,油气田井开发工程,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工程,矿山机械工程 ,矿山电气工程,采矿环境工程,矿山安全,矿山综合利用工程。 图书编委介绍 编委会许江 教授重庆大学 (Prof. Jiang Xu, ChongQing University)董东林 教授中国矿业大学 (Prof. Donglin Do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刘卫群 教授中国矿业大学 (Prof. Weiqun Liu,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印万忠 教授东北大学 (Prof. Wanzhong Yi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周子龙 教授中南大学 (Prof. Zilong Zhou,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傅贵 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Prof. Gui Fu,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秦波涛 教授中国矿业大学 (Prof. Botao Qin,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郭广礼 教授中国矿业大学 (Prof. Guangli Guo,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韩可琦 教授中国矿业大学 (Prof. Keqi Han,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高延法 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Prof. Yanfa Gao,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谭云亮 教授山东科技大学 (Prof. YunLiang Ta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陈金刚 教授郑州大学 (Prof. JinGang Chen, ZhengZhou University)唐民安 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Prof. Min'an Ta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刘晓文 副教授中南大学 (Dr. Xiaowen Liu,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赵洪宝 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Dr. Hongbao Zhao,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赵海峰 副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Dr. Haifeng Zhao,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检索信息《矿山工程》期刊论文被以下数据库收录:Open Access Library。

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期刊导航中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有几种

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了“矿业工程”全部13种核心期刊。个别期刊在知网期刊导航中分在了其他类中。
1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3 金属矿山
4 爆破
5 矿产综合利用
6 矿业安全与环保
7 中国矿业
8 矿冶工程
9 非金属矿
10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11 矿业研究与开发
12 化工矿物与加工
13 矿产保护与利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