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特区报社领导班子现有党组成员7人,党组书记、社长张波,党组副书记、总编辑钱言,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总编赵小炬。下设机构有:行政管理系统(含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物业管理中心),特区报采编系统(含总编办、采访中心、编辑中心、出版中心、机动记者部等),经营系统(含总经办、广告中心、印务中心、发行公司等),另有一些经济实体。晚报、四社实行二级独立核算。珠海报业大厦于2003年1月18日落成投入使用,总投资1.4亿元,占地3万平方米 ,主楼建筑高度 69.4米 ,地上16层,地下1层,附楼3层,总建筑面积 30549.54平方米 。该工程工地被评为省、市双优工地,工程建筑质量达到省优良样板工程标准。珠海特区报是中共珠海市委机关报, 1985年11月1日 创刊。工作日出对开双彩十六版,双休日出对开双彩十二版。从1997年起自办发行,发行面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港澳特别行政区。在港澳地区特别是澳门有重要影响。
1、《传播学原理》(北京出版社,1990年)该书是我国最早的传播学研究专著之一。本人为该书主要作者。该书曾被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列为教材,本人并曾兼职授课一年。该书内容至今为权威性新闻传播学论著所引用,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庆光教授所著《传播学教程》(1999年)中数处引用该书。2、《大众传播学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本人担任副主编。美国国会图书馆亦收藏该书。3、本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曾取得以下学术成果:(a)组织和参加七五国家重点科研项目《2000年的中国》中《新闻事业与中国现代化》专题研究项目,本人作为主持人之一,任该项目组副组长。该项目为我国首次运用现代传播学理论开展的大规模新闻传播学研究项目,获得一批重要成果,许多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主要研究成果汇集成《新闻事业与中国现代化》一书(新华出版社,1992年)。如其中《我国报业发展的定量分析研究》课题,是我国新闻学界首次采用社会统计学方法进行的宏观研究课题,是本人与钟秉林教授(现任北师大校长)、祝建华教授(现任香港城市大学教授、获美国康州大学终身教职)合作完成的。(b)组织和主持全国传播学研究方法讲习班,这次讲习班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邀请美国传播学教授韦佛主讲。这是全国首次举办这类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全国各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新闻和传播学研究人员参加了这次讲习班。讲习班对于加深了解国外传播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提高中国大陆的传播学研究水平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c)密切参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开拓性研究工作,与甘惜分教授(人大舆论研究所前所长)、喻国明教授(人大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舆论研究所所长)等合作,完成一批在80年代很有影响的舆论调查项目,促进了中国舆论调查事业的诞生和发展。4、译著(a) 《采访技巧》(新华出版社,1986年,本人为主要译者)(b) 《传播媒介的垄断》(新华出版社,1986年,与他人合译)5、本人自80年代以来撰写过一系列有关传播学和新闻学的论文。如《大众传播学的发展过程》,本文为中我国最早的传播学研究论文之一,写于1982年,后收入《传播学简介》一书。又如1984年撰写的硕士论文《论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是我国最早全面研究论述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的文章。6、《再吻中国》(1998年)归国留学生访谈汇编,本人为主要编者之一。7、其他主要新闻作品:(a)《沿江开发新蓝图》(中新社获奖系列专稿);(b)《梦之旅—— 从内蒙古到台湾》(旅行记,1997年《华声》杂志连载);(c)《牛牛牛—— 记著名华人科学家杨向中》(刊于2004年美国《侨报》)等。8、有关网络新媒体的论文(a)《公民新闻网:网络媒体的新天地》(《对外大传播》2005年第十期);(b)《大话 公民新闻运动 》(《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第四十二期);(c)博客网传媒系列专栏文章《国际公关:中国人和美国人谁更聪明》等。9、其他《海外华文传媒环境与读者市场研究》(2006年8月)10 新作《拯救报纸》(2011年3月)《拯救报纸》媒体评论 当全球报业深受互联网等新媒体惊涛骇浪冲击之际,范东升教授力作《拯救报纸》推窗揽风,鲜活翔实地介绍了当今美欧报界在数字化生存与发展方面的艰辛探索及成败得失,观察极富洞见,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报业提供了难得的镜鉴。该书的问世是业界之幸,媒体人不容错过。——《深圳特区报》总编辑 陈寅对传统报纸来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欲求拯救良方,本书值得品读。——《京华时报》社长、总编辑 吴海民在互联网时代说起报纸,多是“伤逝”和怀旧。范东升教授这部著作没有浸淫在这种情结中。本书以欧美报业数百年的脱胎沿革为脉络,平实叙述和论证。读者可从中发现,传统报业之兴衰,其实仅是人类传播史翻过一页。报纸的真髓,伴随着数字技术,正与新的媒介联姻,实现报纸的“再生”。报纸将死,报纸永恒。做报纸的,管报纸的,研究报纸的,正在新闻业门前徘徊的学生,这本书为你们而写。——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FT中文网总编辑 张力奋全世界的人们认识到报纸的高价值与便利性,报业作为提供信?与愉悦的不易源泉,始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地位。然而,报纸在自己的桂冠上栖息得太久,必须开始一场全面的变革。它所面临的威胁并非短期的烦恼,它的从业条件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报纸必须做更多的不同的事情,而不是简单地把相同的事情做得更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胡泳博士拯救报纸的出路在于革新报业:拯救报纸的手段是与新媒体融合:拯救报纸有待于报人与时俱进的探索与努力。这就是《拯救报纸》一书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三点。——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 闵大洪
深圳报业集团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2年9月30日,由深圳特区报业集团与深圳商报社合并组建,旗下拥有10报4刊5网站 出版社:《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香港商报》、《深圳青少年报》、《Shenzhen Daily》( 英文深圳日报)、《宝安日报》、《文博报》、《手机报》、《汽车导报》、《特区教育》、《中外房地产导报》、《游遍天下》, 以及深圳新闻网、问工网、房地网、车城网、搜购网和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目前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的报刊占深圳地区平面媒体90% 以上的市场份额。
《香港商报》是中国政府惟一特许在深圳市及珠三角地区公开自办发行的香港报章,也是中国内地发行量最大的香港报章。创刊于1952年,是一份历史悠久、沟通内地与香港的综合性经济类报纸,1999年由深圳报业集团控股经营。 深圳报业集团参股《香港商报》,由《深圳特区报》社社长、总编辑、总经理同时兼任商报社长、总编辑、总经理,并调集骨干赴港工作。这一“跨越深圳河”的历史性举措在香港传媒市场上前所未有,从而开创内地报业对香港报章进行参股改革的第一范例。
几年来,香港商报大胆拓展思路,不断调整版面,使报纸在采编和经营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报纸风格逐步形成并日趋鲜明,在香港和内地的地位和影响力日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