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名城杂志

2023-12-09 23:5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名城杂志

不是核心,不过这个杂志质量挺高的,审查过程也比较严格,影响因子也比较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也不是核心,可能主编不太运作吧。但是挺不错的,对于科研工作的初学者可以考虑去投一投,对于自身学术水平的锻炼很有帮助。

《中国地名》杂志的栏目优势

根据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的要求,开设五大板块,三十多个栏目。区划地名工作板块:区划动态、地名工作动态、工作研究、地名理论、地名研究、地名新闻、中国名市、地名溯源、地名故事。地名旅游板块:中国名胜、名山名寺、名水名园、名地名人、走遍中国、世界各地、红色旅游、世界之最、中华老字号、民族风情、千年古县、自然奇观、神山圣湖、宗教圣地、皇家园林、宫殿陵寝、园林探幽。地名经济版块:县域经济、名乡名镇、中国名城、中国名牌、中国名企、中国名医等。地名文化板块:地名文化、收藏鉴宝、艺术市场、名画赏析、名联欣赏等。探险考古板块:揭谜解密、世界探险、古今搜奇等。《中国地名》大型系列专题——中国地名文化神州行一、 意义创刊于1984年的《中国地名》杂志,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中国地名》不仅是全国区域地名战线的工作指导类杂志,同时也是国家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唯一指定传播中华地名文化、发布区划地名信息、展示区域经济成果、揭示地名地理特征概貌的唯一权威平面媒体,在促进旅游、交通、商贸、地产建设、推出地方名牌、名产名物,以及城市、乡镇品牌构建等方面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建国六十多年来,神州大地上日新月异的变化全世界有目共睹,为了全方位系统的整理全国各地的区域文化以及贯彻实施党中央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政策,本刊特别策划“中国地名文化神州行”大型系列专题报道,以挖掘地名文化为切入点,偕同著名人文学家、考古学家、地质地理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等专家学者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全国地名文化的普查、搜集和整理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推广将地名文化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及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因动力之一,是历史与现实的纵横研究,文化与经济的全面互动,不仅向社会各界介绍各地区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而且努力展示各地区的旅游资源、风土人情以及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力求打造既有历史沉淀,又洋溢着时代风貌;既具有文献价值,又提供现实指导的优秀地域文化传播品牌,对地方经济现状、文化旅游、城市品牌、资源特产等起到广泛的宣传作用,推动全国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二、专辑定位以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分卷,每卷十刊,是一套整体风格体现“绿色、生态、大气、经典、厚重”,融艺术性、新闻性、观赏性、资料性、纪念性和历史感、现实感于一炉,有较强文化感,面向全世界热爱中国文化的读者们发行的实用性系列刊物。三、 创意思维 (1)、全新的切入本系列珍藏版立足于《中国地名》读者的阅读习惯,并结合明练的色彩符号,让传统的地名文化与各地区经济特色和民俗特色紧密结合,将设计的现代感与杂志原始厚重感巧妙融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2)、行文表现手法将以连贯的口语化贯穿整个杂志,标题引人入胜,形成一个连贯整体的架构,文字描写优美而写实,尊重文化爱好者的阅读习惯。四、内容编排及设计元素创意 为突出杂志的高品位和高质量,根据地区特色和差异进行不同栏目设计,全文采用铜板纸彩印,封面覆哑膜;针对页面内容选配和谐精美的背景画面,具有选材、专题突出、设计精美等特点。体现一种价值、一种引领、一种氛围、一种感染力,使人在杂志的精美图片与文字的厚重中感受中国五千年地名文化的真意,耐人深思,反复回味。五、主要内容导向《中国地名文化神州行》系列珍藏版的主要内容根据各省市地区的不同特色进行独具风格的栏目设计和主题创意,以下是系列主要内容导向:⊙寻找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地名对某一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有代表寓意的地名,展示宗教胜地和宗教文化的名山古寺等地名⊙寻找生态休闲观光、生态度假的地名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我们寻找这些天然大氧吧的地名。包括展示当地民族歌舞、民间绝技、民间工艺品、书画摄影、体育旅游活动等原生态风情。⊙寻找久远的文明探索挖掘拥有神奇的史前文明的地名和有着奇特地形地貌的地名⊙寻找具有民族风情、民族特色的地名奥运冠军之乡,国家和省、市命名的古城、古镇、××之乡、××之都等⊙寻找富有文化底蕴和具有闻名特产或名、优产品的地名著名旅游景区、自然文化遗产、历史遗迹、博物馆,随经济社会发展涌现的新城区、新乡镇、新农村,新建设、新命名的街道、社区、高档楼群、驰名寓所等地名,新建设、新命名的场站、公园、展览馆、会议中心、工业园区等大型公共建筑和标志性建筑。⊙寻找地名文化的背后在我国地名中,地名往往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的社会心理、传统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精神等人们所共有的社会心态,这种社会心态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反映。

中国地名的杂志简介

《中国地名》为月刊,每月一期,单期发行量10万份的正规国字号刊物,《中国地名》自创刊之日起,就一直采取国内国外公开发行的方式,在国内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完善的订购网络,并被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各大图书馆和清华、浙大、川大等许多大学图书馆收藏。并作为有特色的期刊与中国学术期刊、中国科学文献评价研究中心,香港中国研究服务中心进行网上互动对接交流。《中国地名》分为五大板块,三十多个栏目主要为:区划地名工作板块:区划动态、地名工作动态、工作研究、地名理论、地名研究、地名新闻、中国名市、地名溯源、地名故事;地名旅游板块:中国名胜、名山名寺、名水名园、名地名人、走遍中国、世界各地、红色旅游、世界之最、中华老字号、民族风情、千年古县、自然奇观、神山圣湖、宗教圣地、皇家园林、宫殿陵寝、园林探幽;地名经济版块:县域经济、名乡名镇、中国名城、中国名牌、中国名企、中国名医等;地名文化板块:地名文化、收藏鉴宝、艺术市场、名画赏析、名联欣赏等;探险考古板块:揭谜解密、世界探险、古今搜奇等。

比较国内的旅游杂志,哪些是比较好的

国内的旅游杂志,比较好的有《中国城市旅游》、《中国国家地理》、《时尚.旅游》、《旅游》、《旅游天地》、《中国旅游地理》等。

中国的文化书法之源在哪个省

中国十大书法名城
编辑 临沂市
临沂是首个中国书法名城,是全国第一批被命名的城市之一。 作为书圣王羲之、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故

中国书法名城——临沂 (2张)
里,临沂市书法历史悠久,自古就有研习书法的风尚。千百年来,临沂书法之风不衰,至2008年仍有许多人喜爱习书练字,艺术氛围浓厚,孕育出众多优秀书法人才。临沂市有中国书协会员50多人、省书协会员160余人、市书协会员600余人。另外,从临沂考出的书法博士、硕士近40位,这个数字不仅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全国也屈指可数。临沂市还非常重视书法传承教育,为培养书法后继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2008年9月6日上午“中国书法名城——临沂”授牌仪式举行,中国书法名城是临沂市建设文化名市的重要一笔,该称号是一块含金量很高的金子品牌。这块金光闪闪的牌匾成了临沂又一城市品牌,也拉开了临沂市第六届书圣文化节的序幕。

中国书法名城 (5张)
临沂市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人才辈出、独具特色。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全市书法家的创作一直保持着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的态势,逐步成为山东书法的重镇。基于此,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命名书圣王羲之故里临沂为中国书法名城。临沂市被授予“中国书法名城”,为全市的文化名市建设增添了新的华彩乐章。同时临沂市以此为契机和动力,充分利用和发挥好书法这个传统优势,进一步打响“书圣故里、魅力临沂”的文化品牌,让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中国书法圣城 临沂市 (20张)
书法是临沂市第六届书圣文化节的主题,书圣节上的洗砚池雅集笔会,邀请了全国及临沂本地30余名知名书法家齐聚王羲之故居的洗砚池畔,现场挥毫泼墨,共同交流切磋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同时,十余名临沂青少年在现场临摹王羲之的字帖,体现书圣故里书法艺术代代相传的传统。书圣文化节以书法为中心,充分突出“书法名城”特色,艺术氛围浓厚,让众多市民畅享书法大餐。[3]
徐州市
2008年4月21日上午,“中国书法名城——徐州”授牌仪式在新落成的李可染艺术馆举行。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赵长青,中国书协顾问、江苏书协主席尉天池,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书协副主席言恭达以及徐州市领导、市文联、市书协以及相关媒体记者出席授牌仪式。
中国书法名城——徐州(授牌仪式) 中国书法家协会为推动书法文化的新发展,于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申报并命名“中国书法名城”的活动。徐州作为江苏省的书法重镇,无论在书法创作、书法教育、书法活动的开展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并在全国有着重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至2007年,徐州在中国书法举办的各类书法篆刻展览中有480余件作品入展,53人次获奖。曾获得江苏省书协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先进集体”奖牌,荣获了由中国书协授予的“书法进万家优秀基层单位”的称号。至2008年徐州市有中国书协会员90人,江苏省书协会员263人。这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徐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为丰厚的书法篆刻积淀,并产生了一大批在国内有着重大影响书法篆刻家。徐州市书协从1980年起,即重视书法教育,由书协主要领导担当教师,挂牌上课,随着形势的发展,徐州的书法教育以各种形式开展起来,已形成了少儿书法教育、中青年书法教育及老年书法教育的完备教育体系,这为徐州书法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徐州书法事业在出作品、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热情服务社会。每年春节前,徐州市书协都组织书法家深入农村、厂矿和部队义务为人民群众书写春联。同时,还经常举办书法慈善义卖活动,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赞扬。
中国书法家协会在赴徐州市进行考察验收后认为,徐州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人文积淀和特殊魅力的书法名城,拥有丰硕的创作、学术和教育成果,实力强劲的书法家队伍,健全的书法组织体系,独具特色的文化设施和富有影响的高品位书法活动,当代徐州书法已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走出了全国书法发展的前列。2008年2月,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批准徐州为“中国书法名城”。
开封市
中国书法家协会2008年6月7日在河南省开封市举行“”授牌仪式。七朝古都开封成为继苏州、徐州之后,第三个获此称号的城市。
开封是书法艺术的丰厚沃土,自汉代以后,每个时期都是大家辈出。
汉代陈留圉人蔡邕,是公认的汉碑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品《熹平石经》,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中国文字史上有意识进行汉字规范的一次重大改革。蔡邕还首创“飞白体”,至今在书坛仍有广泛影响。北魏开封人郑道昭,当时有“北朝书圣”之誉,他留下的“云峰石刻”遗迹,被人称为北魏书法艺术三大宝库之一。 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是陈留人,工于正、行、草各体书法,尤以草书擅长,宋米芾以为“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孙过庭自撰的《书谱》,书文并茂,堪称“千古合璧”。 到了北宋,开封云集了一大批书法名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欧阳修、王安石、赵佶,把开封书法推上了历史的巅峰,对后世影响巨大。 明清之际,开封书坛风云际会,群星璀璨,涌现了周亮工、李鹤年、李铁麟、仓景愉、萧亮飞、朱祖谋、纯阳子、徐炳麟、丁一敬、黎孔等书法名家,开封书法文化绚烂多彩,名重一时。
当开封书法艺术的长河流入到现代时,古城开封更是人文荟萃,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全国堪称一流的书法名家。靳志、许钧、关百益、丁康保、郦禾农、张贞、张友兰、孙乐天、李子培、郭凤惠等均是近代书法的名家。 新中国成立后,开封书法出现繁荣景象,谢瑞阶、郝世襄、许成琮、陈玉璋、武慕姚、于安澜、庞白虹、傅隐戈、李白凤、叶桐轩、孔宪易、牛光甫、桑凡、靳选、刘庚三等是活跃于书坛的著名书法家。
1984年开封市书法家协会成立后,开封书法进入兴盛时期,涌现出一大批饮誉当代书法界的知名书法家,如王宝贵、桑凡、李逸野、王澄、周俊杰、陈国桢、胡秋萍、刘兆英、赵振乾、尚仁义、张富华、宗致远、赵鉴钺、王若愚、张本逊、刘梦璋等。
苏州市
苏州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个命名授牌的中国书法名城,苏州的书法和园林、评弹与民间工艺等一样拥有辉煌的历史,千百年来名家辈出、蜚声中外,特别是明代中叶兴起的吴门书派更是影响深远。[5]
安阳市
2008年6月8日,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批准命名安阳市为“中国书法名城”。安阳成为“中国书法名城”与她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密切。安阳一带有历朝历代大量的书法碑刻遗存,代表和反映了中国多个历史时期书法艺术特色和发展变化的轨迹,这见证了1500余年中国书法发展史。 安阳书法人才济济,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在安阳工作20余年,为安阳书法崛起培养了一批人才。安阳有一个活跃在国内书坛的知名书法家群体和一支生机勃勃的群众书法队伍。安阳书法已经具有独特风格,安阳的甲骨文、篆隶书法艺术水准在全国书法界具有重要影响和不可替代的地位。[6]
绍兴市
2008年11月9日,绍兴市被授予“中国书法名城”,绍兴市有中国书协会员68人,省书协会员211人,市书协会员695人,市、县共有70多个书法培训机构,书法爱好者成千上万。绍兴市已建有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面向全国培养书法高等专业人才,同时还拥有全国唯一的书法研究所和多所书法艺术学校。[7]
杭州市
杭州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风水宝地”,有着悠久的书法艺术传统,曾经孕育了一大批流芳百世的翰墨名家,产生了许多弥足珍贵的书法艺术精品,还拥有在国际篆刻书法界享有崇高地位的艺术社团西泠印社和中国创办最早的并且最早开展书法教学研究的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6月20日上午举行的“书非书——2010杭州国际书法艺术节”暨“西湖六月中”——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开幕式上,杭州书坛又传喜讯——中国书法家协会宣布正式决定,授予杭州市“中国书法名城”桂冠。[8]
湘潭市
“湘潭中国书法名城”于2008年12月正式授牌,是全国第七家荣膺此殊荣的城市之一。为了打造这块金字招牌,经湘潭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湘潭市岳塘区莲城步行街建成了永久性的湘潭中国书法名城会展中心。建成后,集会展、培训、经营为一体,由中国书协举办的《中国书法名城》杂志在这里设编辑部。
平顶山市
2011年4月15日,“中国书法名城”在鹰城平顶山揭牌,这也是继开封、安阳之后河南省又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平顶山书法文化底蕴丰厚,群众基础广泛。全市各级书协会员逾千人,其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36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324人,“鹰城书法集团军”已初步形成。[9]
襄阳市
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故里襄阳市2011年6月10日被授予中国书法名城称号,成为湖北省第一个、中国第9个中国书法名城。襄阳市以米公祠为依托打造”米芾书画”品牌,先后新建了展览馆,扩建和修缮了米公祠;整合了市体育馆、仲宣楼等10余处资源、2万多平方米展厅作为书法绘画展览交流场所;每年投入60多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举办各类书法活动;把书法艺术纳入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体系,设定为学生考试科目;命名了“米公中学”、“米公小学”等一批书法特色学校。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