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榆林学院期刊

2023-12-06 00: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榆林学院期刊

榆林学院是公办大学。榆林学院(Yulin University)坐落在陕西榆林,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农、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是陕西省最北部的高等院校,也是榆林唯一的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主要有性质不同、资金来源不同、举办者不同,具体如下:一、性质不同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学校的本科专科学历是受国家认可的,学信网可查。2、公办大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较高。二、资金来源不同1、民办学校:资金来源,有个人自筹资金、个人智力投入(无资金投入)、个人和企业的投资、集资或入股以及捐资等。对于一个特定的民办学校来说,资金来源并不完全是单一的,可以是个人、集体、企业资金的混合。同时,非财政性经费并不排除国有资产的注入。2、公办学校:政府财政拨款。三、举办者不同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主要有公民个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2、公办学校:国家政府部门。

榆林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23年的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58年改名为西安师范学院绥德分院,1978年更名为陕西师范大学榆林专修科,80年代初期北迁至榆林西沙,1984年更名为榆林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整合为榆林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榆林学院。2015年1月,陕西省教育厅和榆林市人民政府签订了省市共建协议,合力推进榆林大学建设。2017年,绥德师范学校并入。2018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被陕西省确定为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

师资力量

2022年1月官网显示,学校在职教职员工1153人,其中专任教师852人,正高职称103人,副高级职称37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926人,博士学位182人。学校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聘任6名两院院士,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专家1人,特支计划人才4人,三秦人才3人,省杰出青年2人,省青年科技新星4人,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30余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

院系专业

据2022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55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2022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7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其中学术学位1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4个。学校现有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四主体一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省级青年科技创新团队2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院等平台47个。

陕西省重点学科:陕北文化学

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民俗学,油气储运工程

教学建设

据2022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是国家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获批国家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

特色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榆林学院-陕西亚华煤电集团锦界热电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项目(2014年):植物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园林

榆林学院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油气储运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

对外交流

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先后与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台湾淡江大学等16所国(境)外大学签订了校际友好合作协议,至2013年已有100余名学生赴台交流学习;与日本东京大学、大阪大学等高校建立了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

科研机构

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建有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校级科研机构5个。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底,榆林学院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本书刊103.7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近117.5万册(种),中文期刊1600余种,各种报纸近百种,自建了《榆林学院非书资源管理平台》和《榆林学院图书加工平台》数据库2个,本地存贮电子资源达10TB以上。图书馆购置了大量电子版资源,以不同形式开通了CNKI、读秀、EBM、新东方英语等数据库资源10余个。

学术期刊

《榆林学院学报》(原名《榆林师专学报》、《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榆林学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双月刊,创刊于1991年,主要开设栏目有《自然科学专题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生命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生态示范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哲学与政治研究》、《陕北文化研究》、《区域经济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法学研究》、《文学与艺术研究》、《高等教育教学》等。

我是准大一学生,已被榆林学院油气储运工程录取,请问1:师资力量咋样?2:图书馆藏书量多少?

我从你们学校的网站和贴吧看的,师资力量还是挺弱的。
现有教职员工855人,其中有专任教师575人,正高职称59人,副高职称10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在读博士40人,硕士以上学历323人。有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专家1人,省级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硕士生导师13人,榆林市拔尖人才7人。
现有教职员工855人,其中有专任教师575人,正高职称59人,副高职称10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在读博士40人,硕士以上学历323人。有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专家1人,省级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硕士生导师13人,榆林市拔尖人才7人。
截止2012年底,馆藏中外文纸本书刊82.3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近117.5万册(种),中文期刊1600余种 ,各种报纸近百种,自建了《榆林学院非书资源管理平台》和《榆林学院图书加工平台》数据库2个,本地存贮电子资源达10TB以上。为适应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购置了大量电子版资源,以不同形式开通了CNKI、读秀、EBM、新东方英语等数据库资源10余个,为本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文献信息保障。
中国唯一一所建立在沙漠上的大学一一榆林学院,引自百度百科。榆林的气候是比西安干燥,LZ大一刚来就有点不太适应,不过学校的绿化真的很不错,这里夏天就是晒,但是气温还是比较温柔的,冬天有时会有两下十几度(LZ表示习惯了),冬天宿舍暖气还是可以的。在住宿问题上,学校有四人间、六人间、八人间(十人间貌似不多了,十二人间没有了),一般都是服从安排,女生新生会有一部分入住新的十三号公寓楼(四人间还是套间,很不错)

赵国栋的成绩作品

赵国栋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多次给渭南市市政府、榆林市市政府、陕西省省政府献言献策;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经常给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工作,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其作品散见于《法制与社会》、《法制博览》、《价值工程》(核心期刊)、《职业时空》(核心期刊)、《金陵瞭望》、《榆林学院学报》、《出国与就业》(就业版)、《作文周刊》、《青年作家》、《榆林周刊》、人民网、四川文艺网、新华网陕西频道、《富平报》等。

榆林学院的前景咋样呢?

榆林学院是一所以能源化工类学科为主的多科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唯一的普通高校,是陕西省教育厅和榆林市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绥德师范学院,1991年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更名为榆林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榆林学院。
建校以来,特别是升本以来,学院坚持“立足榆林,面向陕西,辐射周边,为榆林建设陕甘宁蒙晋接壤区中心城市、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和陕西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的‘两基地、一中心 ’服务,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发展之路,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类学科为主体,教师教育、生态农业、经济管理类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院现占地64万平方米(960亩),校舍建筑面积45.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600万元, 建有10个校级实验室,30个院系级实验室。纸本书刊99.3万册,电子图书110万册(种),电子资源(电子图书、随书光盘等)12195GB。订购和自建的全文数据库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等。《榆林学院学报》、《榆林学院报》对外公开发行。
学院设有16个院系(部),37个本科专业,19个专科专业,专业涵盖法学、文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理学、历史学、农学等8大学科门类。现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高职重点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现有教职工855人,专任教师668人,教授63人,副教授139人,博士63人,硕士239人,留学归国人员22名,外籍教师4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专家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硕士生导师10人,榆林市拔尖人才7人。
学院主要面向陕西省招生,生源地已覆盖河南、河北、甘肃、湖北、吉林、四川、江西、内蒙、宁夏、山西等20多个省区。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276名,高职、成教生三千余名,留学生12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7%以上,本科生考研通过率近3年连续保持在14%左右,在司法考试、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大赛、大运会等国家级和省级考试、赛事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建校以来,先后培养出四万余名具有较高层次的各类人才,毕业生遍布陕西及周边省区,其中,大中小学教师21000余人,公务员52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6800余人,工商业从业人员7500余人,担任或曾担任县处级以上地方领导职务者达480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学院设有5个研究中心,其中 “陕西省陕北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榆林市的第一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010年成功克隆出全国首只体细胞克隆陕北白绒山羊;陕北生态文化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省文物局批准,2007年正式建成并开放了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2006年以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重大专项子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子项目1项,省级项目58项,厅(局)级项目200余项,横向项目6项。学校用于科研的经费支出超过3000万元。公开发表论文1616篇,其中核心期刊725篇,三大检索系统(SCI、EI、ISTP)收录论文71篇;出版专著40余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得省级科研奖励8项,市厅级科研奖励10项。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台湾淡江大学等16所国(境)外大学签订了校际友好合作协议;与日本东京大学、大阪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5所高校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形成结对共建关系,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和工程硕士。与榆林靖边等县和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榆林农业科学研究院、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靖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
经过50多年的努力,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有层次、有规模、有特色、环境优美、人才荟萃、设施齐备的现代化高校,2007年,学院被列为陕西省能源化工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学院被确定为省市共建院校。学院连续多年被榆林市政府授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先进单位”;2004年,教育厅授予学院“文明校园”称号;2010年,全国绿化委授予学院“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今后,学院将始终坚持以建设一所立足榆林、面向陕西、辐射周边,服务生产、建设、管理和教育的高品质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大内涵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层次,到2015年将学校建成陕甘宁蒙晋地区同类院校中竞争优势明显、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再经过五年的建设与发展,到2020年将学校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特色更加显明的区域性应用型大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