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果树学报百科

2023-12-09 00: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果树学报百科

2016农业类核心期刊有:

1、《中国农业科学》。

1960年创刊,是由中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性半月刊。《中国农业科学》主要发表中国农牧业科学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重要科研成果和专题报告及各学科研究进展综述等。

2、《华北农学报》。

创刊于1962年,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主管,河北、北京、天津、山西、河南、内蒙古六省市农科院农学会主办的核心期刊。

《华北农学报》主要报道农业各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及科研简报,报道农业学术动态。《华北农学报》主要栏目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科研简报、专题研究等。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

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农业史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西部大开发研究,经济与管理、哲学、政治与法学、社会学、语言文学、历史学、中外文化研究等,其中“三农”问题研究、农业史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和西部大开发研究是本刊的特色栏目。

4、《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创刊于199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农业机械工程、信息与电气工程、水利与土木工程及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和研究快报等。

5、《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创刊于1956年9月,是经中共江苏省委文化教育部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农业科学、植物保护、园艺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与工程、资源与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农业化学、农业工程等学科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论文、综述和研究简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北农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农业科学

按照果树栽培学分类可将果树分为几类?

1、仁果类果树

属蔷薇科,包括苹果、梨、海棠果、山楂、木瓜等。果实主要有子房和花托共同发育而成,为假果。

2、核果类果树

包括桃、李、杏、樱桃等。果实由子房外壁形成外果皮,中壁发育成果肉,内壁形成木质化的果核。果核内一般有一枚种子。食用部分为中果皮。

3、浆果类果树

包括猕猴桃、树莓、石榴、葡萄等。果实多浆汁,种子小而多,分布在果肉中,大多不耐贮藏。该类果实因树种不同,果实构造差异较大。

4、坚果类果树

包括核桃、板栗、榛子、银杏等。其特点是果实外面多具有坚硬的外壳,壳内有种子。食用部分多为种子,含水分少,耐贮运,俗称干果。

5、柿枣类果树

外果皮膜质,中果皮肉质。枣内果皮形成果核,食用部分是中果皮;柿内果皮肉质较韧,食用部分是中内果皮。

扩展资料:

果树的作用

1、果品的医疗功能 许多果实及种子均可入药,具有治疗作用。如核桃、荔枝、龙眼等是良好的滋补品;梨膏、柿霜常入药;杏仁、桃仁、橘络等是重要的中药材;番石榴能治糖尿病,降低胆固醇。

2、果树的生态环境效益 果树普遍具有适应性强,不仅能种植在平原、河流两岸、道路、农村园前屋后,还可以在沙荒、丘陵、海涂等地生长,选栽适宜的果树,不仅增加经济收入,而且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增加绿色覆盖面积、调节气候,从而绿化、美化、净化环境。

3、果树是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组成 果品除鲜食外,果实还可加工成果脯、果汁、蜜饯、果酱、罐头、果酒、果醋等。有些果实的硬壳可制活性炭,有些果树的叶片、树皮、果皮可提炼染料或鞣料,橘皮、橙花可提炼香精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果树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几种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有三种,分别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问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是利用维生素C可以与一些金属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测定反应掉的金属离子的量,进而间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是基于维生素c在紫外光区有特征吸收,但是因为维生素C结构中具有不饱和键,具有还原性,不易稳定存在,直接测定误差较大。所以在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时,维生素标准溶液和待测样的配制条件非常重要。

3、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维生素C的溶剂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测量出维生素c的含量。

扩展资料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对比:

由于维生素C自身的不稳定,导致了很多方法测定结果误差较大,所以对维生素C稳定存在条件的探索非常重要。高效液相色谱法因为测定较准确、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是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生素c

百度百科-高效液相色谱

百度百科-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百度百科-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