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植物科学学报

2023-12-11 17: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植物科学学报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 湖北省植物学会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磨山

植物新病害报道有哪些期刊可以投

这些植物类的期刊都可以投。这些都是中文核心期刊。
植物生态学报

西北植物学报

植物学报

植物研究

植物科学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

菌物学报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广西植物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武汉植物园

武汉植物园面向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湿地恢复与大型工程生态安全、全民素质教育三个国家重大需求,重点围绕植物保育遗传学与遗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生植物生物学与内陆水环境健康、流域生态学与大型水利工程生态安全等学科领域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重点收集保育亚热带和暖温带战略植物;利用资源与人才优势,围绕植物与人居环境、生物安全、水与人类健康三个主题开展特色鲜明的科普教育。

武汉植物园现有职工270人,其中科研人员209人;拥有植物学、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5个硕士学位培养点,植物学、生态学博士学位培养点,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建有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中科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植物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湿地演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与发展中心果蔬花卉分中心、湖南省园林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建委“三峡库区消落区生态环境监测重点站”及6个迁地保护基地、4个所级野外台站等较完善的科学研究平台体系。

武汉植物园也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林业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和武汉市科普教育、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禁毒科普教育基地, 同时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武汉植物园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4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并于2007年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

武汉植物园是湖北省暨武汉市植物学会、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的挂靠单位;主办的学术期刊《植物科学学报》(原名《武汉植物学研究》)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武汉植物园以水闻名,拥有东亚最大的水生植物种质资源圃,收集了350余种水生高等植物,几乎包含了中国所有的珍稀濒危种类。武汉植物园建设的三峡消涨带,根据长江水位变化,分别在夏秋、冬春时期模拟“涨潮”和“退潮”,让植物在70厘米的水位落差间安逸“生活”。

夏令时段:(5月1日至10月7日)

售票处工作时间:8:00-17:30

景观温室开放时间:8:00-17:30

冬令时段:(10月8日至次年4月30日)

售票处工作时间:8:00-17:00

景观温室开放时间:8:00-17:00

一、门票

全价票:40元/人

半价票:20元/人

免票入园:

享受此优惠条件:1.2米以下的儿童(有家长陪同);年满70周岁老人凭本人老年证或身份证;残障人士凭残疾证;现役军人凭军官证、士官证或士兵证。

二、会员证

单人行年卡:98元

办理对象为全部购全价票人群,购买会员证票据之后现场拍照办理,本人持年卡,可享受一年不限次数入园。

单人行(优惠)年卡:58元

情侣年卡:168元

办理对象情侣(一男一女),购买会员证票据之后现场拍照办理,本人持年卡,可享受一年不限次数入园。

家庭年卡:198元

办理对象为家庭,夫妻两人或夫妻两人带一名小于16周岁的孩子,购买家庭会员证票后现场拍照办理,凭年卡三人皆可享受一年之内不限次数入园。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始建于1956年,坐落于武汉东湖之滨、磨山南麓,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湖北省和武汉市科普教育和环境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区占地70公顷,收集栽培了以华中地区资源植物和我国内陆水生植物为主的各类植物1万余种,是华中地区最丰富的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种质资源保存基地,拥有全球最大的水生植物资源圃和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我院唯一的国家级种质资源圃)。

武汉植物园毗邻磨山景区,可从磨山景区步行至植物园。

公交

市内乘坐625路、401路、402路、643路在【武汉植物园】下车。

植物病理类常投哪些期刊? SCI的期刊有哪些?

常投期刊: 植物生态学报 、 植物学报 、 植物研究、 菌物学报、 植物科学学报 、植物病理学报 、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 、 西北植物学报 、 广西植物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SCI期刊: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