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煤矿文章大全

2023-12-10 11: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煤矿文章大全

煤矿工人是普天下最能吃苦、最能受累,而且最刚强的一个特殊群体。煤矿工人在和平年代仍在进行着“流血”的战斗。他们奉献最多,索取最少,无愧为当代最可爱的人。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描写煤矿工人生活的 文章 ,希望大家喜欢。

当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到达采煤二区初采工作面22煤柱时,看到了一个个工人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他们没有因为及其噪杂的轰鸣而烦躁;没有因为漆黑的巷道而畏惧;没有因为衣服被汗水的浸泡而放下手中的工具。

头顶安全帽的他们,肌肤像煤一样的黑褐,眼睛犹如月光一样的闪烁,牙齿宛若餐具一样的洁白、光亮。看到我们走近,他们暂停了工作,安静地蹲或站的停在了那里。他们仿佛和周围的黑黑煤炭和机器融为一体,安静地看着我们走近又走远。有时,他们会送上一句问候和关心的话语,等我们离开了,就又剩下他们和四周的黑暗了。

矿灯,像天上的星星在巷道里闪烁。支架,把煤矿工人的责任撑起。他们顶着星光开垦煤田,拖着疲惫的身躯踏回家门;他们用一杯烈酒赶走了地下的潮湿,带着疲劳发出了香甜的鼾声……

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煤矿,攉煤架棚、打眼放炮,面对阴冷潮湿的工作面,他们没有任何抱怨,用胆识和智慧消灭了煤尘和瓦斯的侵害,用勤劳和汗水挖出了许多的乌金墨玉。他们是井巷中流动的风景,是火和光的采集者。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是他们唤醒了井下沉睡的精灵,是他们给国家和人民创造了更多的财富,他们就是我们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煤矿工人。

最近由于在职工利益上可能领导对我们有点意见。领导决定要我们到井下体验一下煤矿工人的生活。于是我们早晨7.00坐着大奔。一行11人准时从单位出发。出发时就知道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吃上中午饭,所以平时不吃鸡蛋的我吃了两个鸡蛋两碗粥。攒足了力气。

到了目的地,受到了热情的招待,换上干净的工作服,穿上矿靴,带上呼吸器,照明来到了井口。坐上大罐。和做电梯的感觉一模一样。大约5.6分钟到达了井下860米深的巷道。

熟悉的气味,熟悉的设备,熟悉的炮声,熟悉的巷道.....一切好像又回到了5年前。井下生活对于其他人来说很神秘,很新鲜,甚至恐怖。但对我来说就是熟悉和回忆。在安全员和煤矿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坐着电机车行驶了10多分钟,在步行1个小时的时间来到了采煤作业现场。看到了那些似曾熟悉的面孔和憨憨的笑容。作业现场非常窄小,连头都抬不起来。工人们只能弯着腰把刚爆破下来的煤用铁锹一下一下的拔到溜子上面。在开动溜子,把煤运出去。经过皮带送到井口提出去。我们的行程要经过50多米长的这样窄小的工作面。大家弯着腰一步一步往前挪动。有的脚下滑跌倒的,有的头上撞到顶棚的,要是没有安全帽我都不知道撞昏多少次了。那些工人都给我们让路,看着我们不好意思的说:不知道你们要来,要是知道了我们就把道儿给你们清理清理。几句朴实的语言胜过千万句华丽的言语。等走出这段工作面大家已经是汗流浃背了。安全员一边领路一边给我们讲解井下的一些知识和工人们的生活。他们每月都要上30天班,没有休息日。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算上走路的时间要15.16个小时的时间。自己带着简单的饭菜和水。到吃饭的时间只能坐在地上吃凉饭凉菜了。上面随时都有可能掉下矿石。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吃饭的时候没条件洗手根本谈不上卫生。而他们工资最高的不超过2000元。最低的不到1000元。看完作业现场我们往回走了。来的时候是爬坡。回去的时候是下坡。我知道“宁爬坡,不上坡”的道理。爬坡只是累点罢了。而走完下坡的道路连腿肚子都突突。

经过3个小时的路途我们回到了井上,大家脱下满是泥泞的衣服,痛快的洗了个澡。到食堂吃着丰盛的午餐。领导说:这回知道煤矿工人的不容易了吧。同事们也跟着附和着。但我却没说什么。11年井下矿工的生活让我深深的知道。只有这么几个小时是不可能知道他们的辛苦和不易的。知道的和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他们在工作中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伤害远远胜于工作中的艰辛。为什么国家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矿里不执行呢?为什么国家规定双休日取消了?为什么他们劳动价值和收入差上百倍千倍呢?为什么国家规定的 保险 和劳动保护少的可怜呢?为什么.....这是矿里的问题。到了车间,有的工人报上去的工资是3000---5000千元。而拿到手里的只有不到2000元。那些只能进入主任的口袋。他们每天大吃大喝,灯红酒绿吃的都是工人们的血汗钱,生命钱啊!而我们做着奔驰来,穿着干净的衣服,吃着丰盛的午餐。就下去3个多小时。难道真的体会到了吗?

在我们矿上流传着这么句话:“没做过矿工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做了矿工的男人是他妈的没本事的男人”。矿工苦,矿工累。矿工的生活无人能体会。。。。。。。

我干煤矿已经9年,到了2008年就整整10年,回顾以往我的感慨颇多在这个虚拟的网络里可以说我们多数都是产业工人,有的是农民,有的是老师,有的是白领,有的或者是经理董事长等等,可有谁知道煤矿工人的苦与乐呢?

煤矿工人三件宝:矿灯胶靴和棉袄这是煤矿工人的真实写照,虽然说现在要求八小时的工作制,其实井下工人工作的时间一般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到了冬天早不见太阳,晚不见太阳,也就是这样他们也没有一句怨言,再简单不过的说句大实话,这一切都是为了钱,一家老小的就指望这一点点的工资,苦能怎样呢一切为了家庭,一切为了生存;在放大一点说就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苦算什么呢?

井下的生产条件千变万化,大型机械上不去的时候全部是靠人拉肩扛,每一个采区的路程都是不一样的,有的都能走上四十多分钟才能走到工作地点到了工作面后高的地方尚可直立行走,矮的地方就得匍匐前行了,所以采煤工人的膝盖上都有一副护膝来减少膝盖与底板的摩擦

苦,习惯了,因为我们是托起太阳的人,照亮着千家万户,脸黑不算什么,心是火热的,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同时简单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忘记了外面的世界是精彩的,吃饭睡觉上班下班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到了外边和人家聊天基本上聊不来,外面的情景根本不知道什么?自己都说自己下井下憨了

也许大家知道煤矿面临着安全等诸多的问题,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确不容易,有时是要付出生命代价,安全为天,这是我们每一名矿工知道的原则,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快乐

幸福这两个子在我们每个人所理解的也不同,有的认为领着妻子孩子走在林荫道上享受家庭的温馨,有的认为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那是最大的幸福,有的认为无病就是福,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幸福,因为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能否认这些不是幸福,但是煤矿工人很难有和家人一起走在林荫道上的时候,说无病就是福,对煤矿工人来讲就有点不现实了,煤矿的职业病有煤肺病尘肺病,关节炎等等,有的人会说既然煤矿有这么多的危险这么多的职业病怎么还有人去干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有的是子承父业,有的是分来的大学生,有的是招来的工人,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越是有危险就有敢于挑战和攀登的人,对于国有矿井来说,安全工作还是很到位的,不能等同于私人煤矿,我们经常讲,隐患险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吗?也正因为如此对煤矿而言,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安全,当妻子等到丈夫回家吃饭的时候,这是他们最大的幸福,当父母看到儿子安全回家的时候这是他们最大的幸福,当情人互相报平安的时候这是他们最大的幸福,这也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还有就是大碗喝酒大碗吃肉,这是煤矿工人的本色,在井下休息之余最大的 爱好 ,是及时互相开着满足嘴的荤话玩笑,煤矿工人和军人一样有着战友一样的情意,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年纪大点的关心年纪小一点的,在煤矿忘年交比比皆是,除了师傅就是哥们了

今天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前一天和一位素不相识朋友在QQ聊天,他说他竟然不知道煤矿工人还会上网,是的他说的确没有错,有一大部分煤矿工人确实不会上网聊天,甚至还不会打字更别提上QQ了,但是不等于所有的煤矿工人都不会上网呀,煤矿工人不能是被遗忘的角落,所以当你们快乐的时候记住还有一位煤矿工人老大哥是你们的好友。

下页更过关于描写煤矿工人生活的文章

描写煤矿工人生活的文章_煤矿工人的文章(2)

  描写煤矿工人生活的文章篇四:煤矿工人
  一

  恕我直言,在各行各业中,若论辛苦和危险,煤矿必定位列其首。所以大多数人不太喜欢这个行业,也不太喜欢这个行业的人。

  的确,这个行业的工作危险、辛苦、环境恶劣、不好找对象、容易患职业病、工作枯燥、被别人瞧不起……似乎有数不完的缺点。很少有人愿意到煤矿工作,甚至不愿提及这个行业,他们吃不了这个苦,承受不住这样的危险。这倒不怪他们没有这么强大的内心,很多刚到煤矿工作的工人也无法适应。

  然而对于长期在煤矿工作的工人来讲,所有的艰苦都已经算不得艰苦,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井下的环境很差:潮湿,很多地方还有积水;工作面的煤尘特别重,就算是不去干活,到井底走一趟,回来同样是灰头土脸;就算是地面,如若没有搞好绿化,也同样是煤尘飞扬。

  上班的时候也相当麻烦,下井前必须带好矿灯、自救器。虽然不是很重,但要从上班到下班,背着走一天,会很累。从井口到井下工作面,经常要走好几公里路。到达工作面了还不能立即工作,得由瓦斯工首先监测各处的通风情况,超标的地方严禁有人。等待瓦斯工检测完以后才能开始忙碌的一天。

  煤矿工人有充足的精力干完一天的活,他们遇见煤就充满了活力。煤就是他们内心的依凭,是他们自身的价值空间,他们用这些锻造着自己的 故事 。他们有理由为自己的工作和付出感到骄傲。在井下煤海里,煤矿工人找到了自己努力付出的价值。在黑色的煤海中,卑微也变得伟大;在黑色的煤海中,伟大也变得卑微。

  井下干完活,到下班后升井,上来满身都是煤泥。工友们认不出对方的脸,只能根据脸型轮廓和声音互相辨识。放下矿灯和自救器就钻进澡堂,放开热水呼呼啦啦地冲一个热水澡,才畅快。只是那脸上的黑灰,怎么洗,都觉得洗不净。刚来煤矿工作的不适应,后来就习惯了,这些留在身体的黑色,渐渐融进了他们的心灵和生命。

  或许因为这样,煤矿工人被送了一个特殊的称谓——煤黑子,然而煤矿工人也不生气,大大方方地接受了,还经常以此自嘲,言语中透露出十足的自信。

  二

  长期跟煤打交道的工人们对黑色有一种近乎依赖的情感。他们喜欢黑色,几天看不到黑色总会觉得心里缺少了什么。这种情感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审美,所以在评判个人品格的时候也多以黑色品格为最佳。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悲观,反而促使他们自身沿化向黑色品格——稳重,包容,大方,豪爽,坚定……艰苦环境下工作煤矿工人,形成了其特殊的群体品格。这种品格一旦形成就成了工友们共有的行为规则和行为方式,它甚至影响一个企业的生产力;这种群体品格会逐渐外化成一个企业的品格,它也影响了一个团队的凝聚力;这种群体品格又直接对应着这个行业的心态,并影响整个行业的走向。

  下井的工人他们一般来说没有高学历、高的 文化 素质。这一点和民工有些相似,甚至他们某些行为特性也相似——坦诚,爽快,不做作,大大咧咧。但民工们的大大咧咧不注重结果,是一种改不掉的习惯,而煤矿工人们表现出来的大大咧咧往往是一种气势。然而这种大大咧咧却经常被别人误会为粗鲁,但他们不顾别人的评说。遇到工作中需要细致的时候却又特别较真。井下处处都潜藏着危险,哪个地方有可能瓦斯超标,那个地方有井眼,都必须要有明显的标识。这些工作他们做起来,都能特别较真,而且还经常检查。

  在危险的行业中让他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和敬畏。他们更加懂得爱惜生命,也更尊重生命。他们爱护小动物,矿区周围的花草树木它们都给与精心的呵护。很多流浪狗流浪到矿区就不会再离开,它们在这里可以找到更多的食物,是矿工为它们留下来的。这是在不知不觉中锤炼出来的文化素养,这种文化素养通常被称作“博爱”,其本身就是可贵可敬的。很多人以为在学历较低的煤矿工人缺乏文化素养,单就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们自身感到惭愧。

  路遥在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写过煤矿工人,主人公之一的孙少平后来进入煤矿工作,很快就与黑色品格的煤矿工人群体打成一片,当他看到工友受伤时就立即扑过去,救下了共有却让自己受了伤。这种品质在大多数煤矿工人中都具备,他们更像是战友,经得住生死考验。

  这当然依赖于他们长期在这个行业中塑造出来的一种强大的心灵,让他们足以坦然的面对所有的困难,甚至是死亡。所以他们更多时候表现出来时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他们或许对生命没有更深入的理解,但是他们所具备的这种敬畏和珍爱的素养,不亚于一个哲学家。

  三

  煤矿工人又一心里品性表现在不做作上,他们豪爽坦诚,这种情形让他们从内心深抵触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他们的脾性大多如此,不在乎外在的评说,我行我素。这种脾性在酒桌上更容易表现出来。他们大多喜欢喝酒,但很有分寸,不管别人怎么劝酒,都跟着自己的量来,不多不少。

  许多刚从学校分来的大学生,满身都是书生稚气。走进煤矿,刚开始怎么都无法和这一群老工人融到一起,而平时大大咧咧惯了的老工人似乎没办法包容这群大学生。在他们心里,书生气太重干不成事。在军队里,将军满身都是流氓气息,书生气息重的最多是个参谋。煤矿工作也是一样,一个个都成文弱书生了,哪还能干活?

  大学生不服气:我书生气怎么了?我学历高了还有错?后来大学生跟着下井,在井下才傻了眼,发现到处充满着危险,自己呆在那里什么也不会,也不懂。只得跟着老师傅们多学学,一个个跟着干得满脸黑。老工人看着这些书生的改变,自然相当大度,带着大学生认真干活,教他们技术。后来这些大学生都有很好的前程,不忘回头感谢这些曾经带过他们的师傅。但这些老师傅们也不骄傲,还是平和地对待曾经带过的徒弟,自干自的工作。在他们心里,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够了。

  在以黑色品格为支撑的群体品格框架之下,煤矿工人还有很多特殊的人文构建,这些也是煤矿所特有的却又很容易被忽略的文化景观。人们往往重视与实际所能看到的盈亏数据表格,却往往忽略了这些作为行业支撑的精神内涵。但这并不影响这些精神内涵的价值。

  四

  毫无疑问,黑色品格渗透到了煤矿工人的生活。

  在煤矿工人群体中,女人当然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她们的存在,让整个矿区都充满活力。她们同样具有煤矿工人的群体品格,拥有黑色的智慧,却没有黑色的悲观,更懂得怎样经营一个家庭,所以娶到煤矿女人算是幸运。

  然而煤矿的“爷们儿”没这么幸运,被称为“煤黑子”的他们大多晚婚,因为没有那个女孩子愿意嫁给这个危险行当的人。尽管如此,他们也有过他们的浪漫爱情。很多煤矿女人更愿意嫁给煤矿工人,她们心里了解这些煤矿工人。

  事实上,煤矿工人很爱家。他们对家庭的付出远高出其他行业的人。这个行业家庭的幸福指数一般都很高。煤矿单位每次征文活动中,妻子的稿件里,俏皮的文字中透出对丈夫的感激、意重情深。他们并不是情感方面的专家,只是将更多的时间放到家庭。虽然总会发生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他们懂得包容。所有摩擦在夫妻之间的真诚和包容面前,都不是事儿了。

  在平淡的生活中,煤矿工人还善于过出不平凡的日子来。他们把业余时间利用起来,组织各种文娱活动。就算是那些普通的家庭里, 交谊舞 、国标,虽然不是很标准,就图个乐呵。

  他们的生活,简单而又复杂,复杂而又简单。

  五

  对于煤矿工人,跟他们相处久了,也自然有些真挚的情感。对这些一个个真诚的汉子,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最辛苦、最危险煤矿。

  如果要问我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会回答——煤矿工人!

  他们只是社会中极其普通的一个群体,甚至很容易被人遗忘。但是他们尽他们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过好他们的日子。他们顶着危险,干着最辛苦最累的活。但细细去分析他们,总还有那许许多多的优点和亮点。在如此平凡的工作中,他们也有绚烂的人生。

  阿呆

  2013年11月30日
描写煤矿工人生活的文章篇五:煤矿工人,当代最可爱的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温家宝指出:“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体,煤矿工人从事的工作事关国家经济建设,十分光荣,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得到全社会的爱护。”(摘自温视察铜川矿务局的讲话)

  煤矿工人当代最可爱的人

  煤矿工人是普天下最能吃苦、最能受累,而且最刚强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和平年代仍在进行着“流血”的战斗。他们奉献最多,索取最少,无愧为当代最可爱的人。

  开篇之前

  朋友,当您乘坐列车风驰电掣般驶向远方的时候,当您站在炉台前看着钢水飞泻的时候,当您开启电闸把渠水引向田野的时候,当您看到都市之夜七彩霓虹闪烁的时候,当您全家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精彩节目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当您看见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祖国建设日新月异的时候,不知您此时此刻有没有想到过 “煤”?有没有想到过我国能源的主力军——煤矿工人。我国是以煤炭为主体能源的国家,煤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煤炭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石。然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常常会赞美“电”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动力,却不知道煤就是电的“口粮”,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已占总发电量的80%以上,而其中使用燃煤发电就占76%,耗煤量为煤炭总量的34%,预计至2010年将升至44%,由此可见:“电”——这个 “光明使者”,是依靠煤来托起和承载的,难怪知情者说:“没有煤哪有电”。而煤是靠煤矿工人辛勤劳动,艰难开采出来的!在恶劣的环境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他们不仅要付出汗与血的代价,有时甚至还要付出宝贵的生命!看着一车一车来之不易的“乌金”从矿井运往祖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需要的地方,我们不禁感叹:煤矿工人是真正带来光明和动力的无名英雄!他们才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有多少矿工的人生在矿井这地下宝殿、万里长城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压不弯的支柱

  怀着对煤矿工人的崇敬心情,我们来到赣鄱大地著名的百年老矿——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安源煤矿采访。

  握手时,我们发现他那双粗糙、伤痕累累的手——从手背到手臂全是斑斑剥剥的刺青。据说这都是下井挖煤留下的纪念,矿工个个都这样。

  他叫袁贤华,是我们采访时遇到的第一位普通煤矿工人。小袁一家三代都是矿工。爷爷解放前就在安源路矿采煤,那时煤矿工人“牛马不如”,有一首煤谣:“少年进炭棚,老来背竹筒,病了没人管,死了不如狗”就是真实写照。解放后,他们家翻了身。他父亲于上个世纪五十个代从朝鲜战场转业到了矿里。他常告诫小袁: “国家需要煤,社会需要煤……”他父亲临终前唯一的心愿;希望袁贤华能接他的班——继续下井挖煤。

  袁贤华没有辜负父辈的希望,下井的第一天起,便立志当个好矿工。江南地质结构复杂,特别是江西,煤层薄,岩石厚,采煤难度大,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小袁说,他每次下井前有两样东西是必备的:一是带上两身工作服,因为在井下干活全身衣服都要湿透。二是提上装满4公升水的塑料壶,因为在几百米深的地底下采煤,体能消耗特别大,洒汗如雨,干不到半小时,就得把防尘口罩扒下来拧干一次汗水,身体必须补充水分。他还说,采煤时,你只能听见风镐……嘟……嘟……,溜子运煤的刮板噪声,眼睛和耳朵都没法保护,扬起的煤尘直往这“两官”里面钻,连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

  井下挖煤时吃班中餐非常简单,一般都是吃送下来的面包、馒头什么的。你如果想方便,也容易,因为井下都是男的,就连“老鼠都是公的”,找个角落解决一下就行了。

  矿井的生活很艰苦也很危险,有一次在井下作业时,因为盘区压力过大,加上煤质破碎,致使棚上射碴越来越大,如不及时堵上,上半层工作面就会发生“插针” 危险。袁贤华见情况紧急,毫不犹豫地用身体堵住射碴口。谁知刚刚堵住射碴口就被射碴冲开了,身体也被射碴击伤了,但他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射碴口堵住!他再次扑上去,竭尽全力堵住射碴口。在一旁的工友见袁贤华用身体堵孔着急地大喊:“袁师傅,这样太危险!”可袁贤华却说:“别管我,快拿尖子来堵住碴口!”经过一番紧张搏斗,射碴口终于被治服,工作面得到了保护。

  采访中,我们还听说一段采煤工舍弃爱情,献身煤矿的动人故事:他叫尹隘枚,是采二区的青年采矿工。工作干劲十足,猛打猛攻,一天落煤280吨,一举突破该矿单合采煤的历史水平。然而他的 爱岗敬业 精神却没有得到其女朋友的认同。女朋友看不起煤矿工,来信要求他改行,否则将告吹……

  尽管这样,并没有动摇他干一辈子煤矿工的信心和决心。

  顶天立地的“脊梁”

  在矿区,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几位敢打硬仗的党员劳模,他们是矿区顶天立地的“脊梁”。

  凌敬刚,萍矿高坑二区的党员班长、全国煤炭系统特等劳模。一次,该区开展夺煤大战,工作面突然出现断层,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矿区要求在4天内打出一条新巷道!大家都明白,就是让专业掘进队来打,也难保证按时完成任务,现在要采煤队拿下来,怎么可能呢?一时,全区无人接“棒”。面对这种硬仗,党员劳模、班长凌敬刚主动请战。他带领28位采煤工打头阵,日夜奋战。他知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于是苛刻自己一班打进10米以上才吃饭。由于风镐一触及岩壁就打滑,后座力把人震得象散了架似的,手掌磨起了血泡,他全然不顾。在他的带动下,全班同志加班奋战,困了就用凉水浇一浇,振作起来干!手划伤了简单包一下,轻伤不下火线,当洞子掏到第三天时,全班同志味觉出现不良反映,大家什么都不想吃。凌敬刚想:挖石头拼的就是体力,不吃东西怎么行?他硬撑着把一个面包强吃下去,结果全吐了出来。大家硬是靠着一股拼劲硬干到第三天的深夜。而这时带的水也不多了,如果就此收班,就意味着要推迟出煤,更重要的是:这岩壁后面到底是石头还是煤炭?全矿上下有多少人急切等待着答案啊!想到这些,凌敬刚又抖擞起精神,强忍着饥渴,顽强地打着风镐!突然,他感到眼前一黑,晕倒在地。等他清醒过来,班里同志早已围在他身边。凌敬刚向大家提议,把全班人马分成几个突击小组轮番攻坚,把水留给打突击的同志喝……

  经过三天半的不断攻坚奋战,终于破壁出煤;乌黑乌黑、亮晶亮晶,全是优质煤。顿时全矿山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凌敬刚和全班同志在这次采煤大战中,荣膺通令嘉奖,并获奖金3万元,大彩电壹台!

  在丰矿尚庄煤业,我们被全国劳模苏光腾的感人 事迹 所震撼。

  苏光腾,一米六不到,体重只有一百斤。1988年7月,他带着青春的梦想从广丰的一个小山村来到了丰城矿务局尚庄煤矿,当了一名采煤工。采煤工是最艰苦的工种,他带着山区人吃苦耐劳的韧劲默默地对自己说,要干就干出点名堂来。他天天早进班,晚出班,轮到休息还上班,面对危险、困难、劳累,从没叫过一声苦。他在地层深处的回采工作面一干就是17年,为国家出了20多万吨煤。在他的手上、脸上、胸前、背上都散布着无数青黑色的印记。这些印记都是煤灰溅进去或是渣子划破皮肤,煤灰沉积在皮肤里留下的“勋章”。工友们说,苏光腾眼里从没有困难二字,他总是在工作面最危险、最困难的地段作业。工友们作业时碰到困难,他总是主动相帮,工友们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他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工友。一次,他作业的工作面烧了电机,他和班长去运电机,突然,一声闷响,一股浓烟夹着煤灰从另一个当头汹涌扑将过来,“不好,可能是瓦斯突出”,有着丰富 经验 的苏光腾马上准确判断,此刻的他,完全可以撤到安全地段,可他想着当头有10 多位工友在里面,便迎着烟雾煤尘勇敢地向当头冲去。此时瓦斯员已被掀翻的风机压在下面,他拼命用手扒出瓦斯员,将伤员从低矮的巷道里向外挪至安全地带,为抢救伤员赢得了宝贵时间。由于工作特别出色,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局、矿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2005年“五一”获全国劳模殊荣,并进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接见。

  象凌敬刚、苏光腾这样的劳模,仅江西煤炭战线就有许多,他们是:全国劳模王湘萍、彭志祥、扬和平、李洪定、王文华……

  有了这样能攻善战的劳模群体,还有什么难关拿不下,还有什么重压顶不起,还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我们为煤炭战线能有这样顶天立地的“脊梁”而感到自豪!

  心灵的呼唤

  在煤炭战线,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各级领导。他们对党的事业特别忠诚,对煤炭行业特别热爱。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模范行动带领广大煤炭职工拼搏奉献着。江西省煤炭集团党委书记兼总经理易光景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这位因有特殊贡献,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中国高级职业经理人工作特别繁忙。相约多次,好不容易记者才见到这位刚从丰矿赶来接受采访的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的领头雁。

  易光景从学生时代起就立志为祖国的煤炭事业奋斗终生,上大学读采矿专业,以示明志。大学一 毕业 ,他就来到了江西,从基层采煤工干起,和采煤工们一起摸爬滚打,同下井、同落煤、同吃班中餐,不但磨砺出了刚毅果敢的意志,而且和工友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很受大家的爱戴和组织的信任,担任过多种领导职务,直至走上煤炭行业高层领导岗位。

  上任不到两年,易光景和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足迹遍布所属企业的每个矿井。他们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日,每天工作在12小时以上,真可谓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在这位才智人物的带领下,江西煤炭经济迅速驶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江煤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三年翻番的目标,连续被评为“江西省优秀企业”,并获得省政府三年翻番贡献奖。通过几年不懈的努力,赣煤集团各项工作有长足的进步,安全状况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成绩来之不易,易光景没有沾沾自喜。他说,这是“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的结果。目前,易总最操心的就是煤矿的安全问题。谈到安全,易总的情绪尤为激动,他动情地说,每当看到发生事故矿工遇难时,他的眼睛在流泪,心在流血。这位对矿工有着深厚感情的老总只要想到安全问题,就睡不好觉,吃不香饭。是啊,他们的责任太大,担子太沉。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煤炭产业被矿难笼罩,安全问题一直是煤矿经营管理者的一个心病,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广大煤炭战线职工从心底呼唤抓好煤矿 安全生产 。

  易总分析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特别是南方地质结构复杂,开采难度大。二是管理不严, 措施 不到位。有章不循,违章作业的现象仍然存在。三是虽然煤矿行业的寒冬已经过去,春天已经到来,但尚有很多深层次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安全资金紧缺,投入较少,欠账较多,安全技术、装备落后。四是管理人员及工人的素质急待提高等等。易总的分析非常客观现实且深刻。煤炭行业也有高新技术,也要讲科学管理,不是什么人都能搞煤矿工作,应该提高煤炭行业的准入门槛。煤矿行业应有一支有知识、有技术、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专业队伍。煤矿呼唤科技人员,需要大学生,有关大学应该恢复和增设煤炭专业,以培养更多有文化的煤炭专业人才,国家应加大对煤矿的投入,不断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减轻矿工的劳动强度。同时,煤矿行业的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各行各业,也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目前许多方面的情况还不尽人意。煤炭行业的发展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关心和国家政策的支持。

  党的阳光雨露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煤炭战线干部职工,对煤炭工业发展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深入煤矿调查研究,看望煤矿职工,解决煤矿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2005年 元旦 ,温家宝又亲临陕西铜川看望职工家属,慰问煤矿工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温家宝在讲话中强调指出: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体,煤矿工人从事的工作事关国家经济建设,十分光荣,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得到全社会的爱护。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一定要抓好安全生产,爱惜每一个矿工的生命,让大家平安下井,平安回家。既要搞好生产,又要注意安全。

  曾培炎副最近出席国务院召开的由全国煤炭工作会议部分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了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不久前,国务院第92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并以国务院名义颁布实施。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意见》对“煤炭资源管理、煤矿人才保障、就近利用煤炭资源、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关注矿工生命和健康”等方面做了明确阐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煤炭工业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煤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深信煤矿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并非结束语

  朋友,当您读完这篇文章时,您是否对煤炭行业、特别是煤矿工人有新的了解和认识?我们的煤矿工人,为了祖国的建设和人们生活的需要,长年累月在湿潮、阴暗、闷热、肮脏、危险的环境下工作,随时都可能遭遇“水、火、瓦斯、煤尘、冒顶”的伤害。他们是普天下最能吃苦,最能受累而且最刚强的一个特殊群体,曾获得“特别能战斗”光荣称号。他们在和平年代仍在进行着一场“流血”的战争。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去改变煤矿的落后面貌,努力建设一流的、现代化的矿井。这样艰苦的高危行业,他们的待遇与电信、交通,电力、金融等行业相比,差距太大,这种状况应该尽快得到改变。然而,我们的煤矿工人却忍辱负重,知足常乐,默默奉献!他们像一块块优质焦煤,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们的动人事迹难道不值得人们学习吗?他们的优良品德和崇高精神难道不值得歌颂弘扬吗?他们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关心、爱护和特别关注,他们真正无愧为当代最可爱的人!
  

给我找篇关于煤矿的小文章?

《瞭望》文章:小煤矿规范重生
  小煤矿整顿任务提前半年完成后,全国仍有小煤矿1.6万处左右,距离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要求的1万处仍有相当差距
  原计划将于2008年6月完成的小煤矿关停任务,将提前至今年底完成,已经完成关闭任务的河南、内蒙古等省区积极进行着对小煤矿整合技改、管理强矿的工作——这是《瞭望》新闻周刊近日从全国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现场会上获得的信息。
  由国家安监总局组织的这次现场会是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小煤矿安全事故之多及关停之难,一直是主管部门的心病,也因此,提前半年实现“三年大约关闭1万处小煤矿井”的任务,自然来之不易。
  但上述成绩并没有改变当前煤炭工业结构不合理这一突出矛盾,目前,生产能力在3万吨/年以下的小煤矿依然占煤矿总数的4成多,在建煤矿中30万吨/年以下的占到80%,即便是年底完成关停任务后,全国仍有1.6万处小煤矿,对照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中“2010年全国小煤矿数量将压减到1万处左右”的指标,整顿关闭、资源整合的任务依然艰巨。
  严格关停不等于“一刀切”
  “目前我省1596个小煤矿中,年产3万吨以下的有1400多处,如果按照国家关停标准(年产量3万吨以下),这些煤矿需要全部退出”,接连参加了三个有关煤矿安全的会议后,湖南煤监局谢光祥局长对本刊记者坦言自己“感觉一次比一次压力大”。
  据谢光祥介绍,湖南省每年的煤炭产量是5000万吨,与需求相较,缺口1000多万吨,需要从河南、贵州等地买进。由于储量不稳定,赋存条件差,加上瓦斯、水、火、煤尘等采矿的五大自然灾害因素均具备,湖南的煤炭更适合小井群开采。谢光祥指出,湖南小煤矿实际上面临的是“办下去还是退出”的生死问题。
  谢光祥介绍,经过商讨,湖南的小煤矿关停方案为到今年底之前,保留1120处,关停476处。“但是这1120处矿井面临着技术改造,将产能增加到6万吨的任务,按照到2009年完成70%的要求,意味着大部分的煤矿都需要技改,在煤炭需求的压力下,如果边技改边生产,隐患无穷”,谢光祥忧心忡忡。
  小煤矿激增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国家放宽办矿政策,提倡国营、集体和个人一起上,大中小煤矿共同发展,个体煤矿大量出现(在统计上以及习惯上,把国有重点、国有地方之外的煤矿统称为乡镇煤矿或者小煤矿)。据主管部门统计,到1995年,全国乡镇煤矿多达72919处,产煤6.66亿吨,占当年全国煤炭产量的48.9%;“九五”期间,国家整顿乡镇煤矿生产秩序关井压产,小煤矿数量锐减;2002年之后,随着煤炭市场回暖,小煤矿再度复苏发展。2005年8月煤矿整顿关闭攻坚开始之际,全国共有小煤矿约2.3万处,截至2007年6月底,累计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环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矿井9075处,在建改扩建小矿为3270处。目前全国尚有小煤矿1.7万处,其中1000多处列为关闭对象并将在年内依法关闭。
  小煤矿数量占到全国煤矿总数的90%左右。由于安全生产条件差、生产工艺落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小煤矿成为我国煤炭行业的整顿重点。资料显示,我国小煤矿的产量仅占全国原煤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事故发生和伤亡人数却占到全国煤矿的三分之二以上。2006年小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高达3.885,是国有重点煤矿的6.19倍,国有地方煤矿的2.04倍。
  小煤矿一直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非法违法现象严重,有的无证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二是规模过小,生产方式落后,实施整顿关闭前的2004年,我国小煤矿平均规模约3.2万吨,2006年提高到约5.2万吨,这个规模不利于推广机械化,难以形成改造升级所必需的规模效益,许多小煤矿仍采用掘巷采煤、放炮落煤、木头支护、井下人力运煤等原始落后的生产运输方式,回收率低,只达到15%左右,即采1吨煤要丢弃6吨;三是基础管理薄弱,安全隐患严重,生产经营无序,“三违”现象突出。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李毅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区域经济和煤炭工业生产力发展的不均衡性、煤炭资源赋存的多样性等,决定了当前以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我国都将继续保持大中小煤矿共存的煤炭产业格局。
  “政府重视”、“矿主明白”是关键
  目前,河南共有小煤矿598处,2006年产煤0.8亿吨,分别占河南省煤矿数量和产量的70%和43%。
  在完成解决小煤矿问题的第一步即关井任务的同时,河南还积极进行着第二步整合技改和第三步管理强矿的工作。对具备条件的矿井实施资源整合,通过技术改造形成具有一定规模、采用合规技术和工艺的煤矿,是解决小煤矿数量过多、规模过孝技术落后等问题的一条现实途径;通过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则可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正因此,7月10日到11日召开的全国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现场会将会场选在了河南。
  此次会议的重要议程是推进近日下发的《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贯彻执行,《指导意见》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旨在全面提高小煤矿的安全基础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从根本上解决小煤矿基础薄弱、事故多发的状况。
  在会上,针对各个省区治理小煤矿工作进度不一的情况,李毅中强调,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进上述“三步走”;“三步走”反映了解决小煤矿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工作上分阶段,时间上有交叉。
  在评价各地、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安监机构在解决小煤矿问题中,对小煤矿依法监管、有效指导和广泛监督的探索时,李毅中说,在政府的层面上,河南以及各地的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经验: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关井任务能取得积极成效,与各省(区市)都明确了煤矿整顿关闭三年工作目标和“十一五”期末保留矿井数量、产量密不可分。
  二是坚决淘汰落后能力,引导小煤矿走正规化开采、规模化发展的道路。河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市)倡导和支持国有重点煤矿通过各种方式对小煤矿进行整合取得了成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通过市场引导、政府推动,把关闭后尚有的456处小矿,整合改造为156处年产30万吨以上的煤矿,普遍上了综采或高档普采,采煤机械化水平由15%提高到75%,资源平均回收率由25%提高到70%。
  三是为小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导服务。山西省通过各种渠道筹集120亿元对2000多处小煤矿进行了安全技术改造,组织专业力量为小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和县域联网提供技术服务,推广小煤矿产量监控和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四是强化政府安全监管职能。河南、北京、四川、重庆、陕西等省市,探索如何将安全监管落实到乡镇、企业,建立和坚持向小煤矿派驻安全副矿长和安全督导员、县有关部门负责人重点联系、县乡干部驻矿包矿等制度。河南省登封市公开选拔配备了专职煤炭副乡长,较好地解决了政府安全监管力度层层衰减、落实不下去的问题。
  从小煤矿企业层面,李毅中指出,一些小煤矿,在基础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上,从实际出发,探索和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办法措施,有不少经验值得总结。例如:矿主认识清楚,生产经营思想端正;依法办矿,守法经营;舍得投入,追求技术进步;守规程、讲标准,文明办矿;重视培训教育,提高素质技能;以人为本,关心矿工等。
  这其中,李毅中强调,关键是矿主要是个“明白人”。凡是安全基础管理比较扎实、安全状况比较稳定的煤矿,共同点之一,就是掌握企业决策权的负责人是明白人,在安全生产这个人命关天的问题上头脑清醒、态度坚决。不以牺牲矿工生命以及资源环境为代价来换取金钱利益,深知煤矿安全为天,“不是煤矿消灭事故、就是事故消灭煤矿”,自觉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储前提和保障。不搞短期行为,在安全投入上舍得花钱、不遗余力,坚持科技兴矿、管理强矿、文明办矿。在小煤矿企业的所有经验和做法中,这一条最为重要。
  关注体制积弊
  此次全国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现场会,是近年来首次以小煤矿为主题的全国性大会,与会代表表示,尽管当前解决小煤矿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对小煤矿的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煤炭行业管理弱化,政出多门。与会人员表示,煤炭行业的标准有的十年没有修改,已经明显不合时宜;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各地发改委、煤监局、国土资源、工商管理等部门分别管一块,收费项目多,办事效率却不高;
  二是“六证”管理有待完善。小煤矿正常生产需要办理包括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等六证,与会的小煤矿代表反映,目前存在着办证程序不畅、办证难、企业负担重等问题,有的煤矿一年需要一个人专门来办理各种证件。据透露,国家安监总局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准备出台文件,减少上述办证环节,提高效率。
  三是人才培养问题。小煤矿普遍存在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职工队伍不稳定也影响着生产安全。
  四是不提倡“停产保安全”的做法。今年3月煤矿事故反弹,主要原因之一是,春节前全国88.2%的煤矿停产放假或检修,其中91%的小煤矿停产放假,“两会”后一些煤矿未经严格复产验收,违法违规甚至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恢复生产,导致事故多发。
  当前,在煤炭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以河南为例,据登封市阳城煤矿矿主王岳透露,每吨煤价格在300元左右,吨煤的采掘成本大约100元,全部成本不到200元/吨,从原产9万吨/年改扩建后的阳城煤矿一旦投入生产,以21万吨年产量计,当初改扩建的1000多万元的投资不到一年即可收回。
  如此巨大的利润空间,如果缺乏有力的管理、行业指导,关闭矿死灰复燃、违法违规生产乃至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将难以禁止,巨大的事故隐患必将蕴含其中。(文/记者唐敏)
  全国小煤矿治理全面进入“管理强矿”阶段
  新华网郑州7月15日电(记者
  古文洪)在整顿关闭、整合技改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全国小煤矿治理全面进入“管理强矿”的第三阶段,推动小煤矿依靠管理走上长治久安之路。
  李毅中:"三步走"根本解决小煤矿安全问题
  新华网郑州7月10日电(记者
  古文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10日表示,小煤矿生产力水平总体落后、事故多发,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灾区”,全国正按照“三步走”战略加快推进小煤矿问题的根本解决。
  七部委联合下发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指导意见
  安监总局要求小煤矿法定代表人每月下井不少于10次

歌颂煤矿工人的文章

矿灯,像天上的星星在巷道里闪烁。支架,把煤矿工人的责任撑起。他们顶着星光开垦煤田,拖着疲惫的身躯踏回家门;他们用一杯烈酒赶走了地下的潮湿,带着疲劳发出了香甜的鼾声。那么要如何写关于歌颂煤矿工人的 文章 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歌颂煤矿工人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常从报纸上关注一些关于煤矿工人的事情,某年某日,那里的煤矿又发生了矿难,那些煤矿又出现了啥情况,这些新闻的出现,顶多也就是我们茶余饭后,偶尔关注一下的新闻事件而已,有时,为这些不容易的煤矿工人担心,也有时为那些不幸在矿难中受伤害的死难者,感到伤心难过,但是,从未想到,这些矿工的悲剧和心酸 故事 ,与我有多大关系,矿工的工作和生活,没有亲身的经历,我们很少有人能够真切地感知,作为一个煤矿工人的喜怒哀乐,而我,在闲暇时间,陪着年迈的父亲,听他聊起自己作为一名煤矿工人的岁月,才会感觉到,我是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我的父亲,是一个煤矿工人。

父亲没去煤矿工作之前,只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的家乡,就毗邻亘古文明的京杭大运河,由于当时的家境不错,爷爷置备了一条小木船,从台儿庄向南方运送一些布匹,粮食,因此,父亲有机会跟随爷爷,随船下江南,无论是烟花三月,还是烟雨朦胧的梅雨江南,父亲,早早地就接触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从周总里的故乡淮安到人间天堂的苏杭,一路行船,一路的风景,脑子里这些精彩的画面,是父亲多少年前给我讲故事的时候,便早已印记在我幼小心灵中的一道抹不去的风景,烟花三月的扬州,细雨朦胧的江南水乡,还有那北方人一直津津乐道的扬州美女,我的江南梦就是从那个时候做起的。

父亲是一个 文化 人,至少我还有很多的乡邻眼里这么认为,由于家境不错,父亲读过几年的私塾,据父亲说,村里和他一起读书的小伙伴,没有几个能坚持的,只有父亲,坚持了好多年,私塾先生是本村一位有名的黄姓秀才,在父亲的眼里,先生虽然穿着寒酸些,但是确是一位学富五车,饱读四书的能人,据父亲讲,当年村里一位姑娘出嫁到外村,嫁给一户有钱的人家,怕人家瞧不起自己的女儿,在出嫁那天送客的时候,请了黄老先生去送“大客”,当时男方招待贵客时,想捉弄一下女方娘家的人,就把一条没做熟的鲤鱼端上来,见过场面的黄老先生,一看便知有诈,于是装作不知,伸手便去抓鱼,然后,装作很烫的样子,四处乱甩手上的油,边甩边说“富贵有余”,弄得几个陪客的人很是尴尬,知道是遇到了高人,于是,重新上菜,隆重接待,自此,男方家人,再也不敢小瞧姑娘家了,所以,父亲对文化人,最是敬佩,这也是这么多年来,父亲一直坚持培养我们上学的原因 。

父亲的私塾功底和随船行走江南的经历,让父亲有些与一般的村民略显不同,后来,徐州矿务局来村里招工,这在我们农村,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成为工人,吃国家粮,,对于这些祖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偏僻乡村的人来说,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竞争自然激烈 ,七个自然村,一共就招三人,父亲还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脱颖而出,最后成为一名在那个年代,引以为豪的煤矿工人。没有人理解煤矿工人的艰辛与危险,有的只是家里出了一个吃皇粮的工人,这在十里八村,也算是比较长脸的事情。

父亲被招工后,经过简单培训,直接分配到了贾汪煤矿,由于贾汪距离我家有50公里的路程 ,没有人见过父亲的工作单位和工作环境,所以,对父亲的工作认识,只是从表面上穿的理解,父亲每月回家一次,骑着买的飞鸽牌自行车,用工资买着好吃的,所以,在一般人的眼里,父亲的工作是很体面的,生活也是光鲜的,至于把父亲和那些整天脏兮兮的“煤黑子”联系在一起,我从未想过。

上小学的时候,放暑假,我闹着跟父亲去贾汪,父亲拗不过我,带我来到贾汪煤矿;父亲的宿舍在贾汪城区,条件比起今天的矿区生活,要好的多,食堂和澡堂离宿舍不远,父亲给我饭票自己去食堂吃饭,每次父亲回来,都是洗完澡,穿着干净的衣服 回到我面前,父亲与我现在脑海中的穿着脏衣服,满脸黢黑的煤黑子印象,相去甚远,只是有一次,父亲上夜班,早晨在我睡意朦胧中,下班后不放心来看我,没来得及换衣服洗澡,这才是我惟一一次看到父亲的煤矿工人形象,头上顶着头盔,带着矿灯,身上是脏兮兮的工作服,脚上雨鞋,脸上除了牙齿,都是黑的,就这一眼,是我今生中,唯一的一次,看见父亲穿工装的画面。

三间宿舍住了6个人,都是父亲的工友,也是父亲的徒弟,据他们说,父亲为人忠厚老实,待人诚恳,工作认真能干,所以,深得领导的赏识和同事们的赞扬,由于井下挖煤,既危险,又需要 经验 技术,所以,一般的家长都喜欢把孩子送给我的父亲带,把这些年轻的孩子,交给我的父亲,父母放心。据父亲说,这其中就包括一位矿长,那个年代不像现在,有本事的领导,直接给孩子安排好的工作,为了锻炼孩子,将来能够胜任更高的工作岗位,矿长的儿子,也得下井,下井挖煤,小事故不断,大事故常有,孩子交给谁放心?这样的重担自然交给我的父亲,在父亲的照料和呵护下,矿长的儿子平安地完成了井下工作,父亲说,当时,为了感谢他,矿长曾经让父亲提条件,甚至不少次提升父亲的职务,但是,父亲都一一推辞,最后,矿长送了一板车煤炭,还是我五叔和二叔用地排车,来回100多公里运回来的,个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有人说,父亲真傻,东西不要,官不做,父亲常常笑着说,自己不是当官的料,我也曾经迷惑好多年,父亲曾有无数次当官的机会,自己都放弃了,为何就这样只愿做一个普通的煤矿工人?

父亲兄妹九人,他是家里的老大,而我们家也是姊妹6人,所以,父亲微薄的收入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姑姑们要钱,叔叔们要钱,爷爷奶奶看病也需要钱,而我们自己家,这一大家子人,更需要养活,生活的沉重负担,没有让父亲放弃,他用微薄的收入,省吃俭用,照顾着我们这个大家,那个年代却吃少喝,人们无法解决温饱,每到月底休班回家,父亲都会用自己省下来的粮票,从食堂买来白面馒头带回家来,这可是全家人的盛宴,作为家族里的老大,父亲就这样承担整个大家的家庭责任,而我,也从未听到父亲抱怨过 。

不当官,父亲对获得的各种荣誉还是比较珍惜的,曾数次获得徐州矿务局的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等,还是优秀的共产党员,家里至今还保留着父亲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和奖章,这对父亲来说,是他最大的自豪。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整天在危险的煤井下工作,小危险时时有,大危险也不断,怕母亲和家人担心,父亲从不讲井下的事,直到有一次,井下冒顶,眼看塌下来的煤石要砸到父亲的两个工友,父亲奋力推了两人一下,才没出现大的人命事故,他的两个工友受点轻伤,但是,父亲还是被塌方砸断了小腿,直到有一天,矿上通知母亲说父亲出事了,母亲才带着我匆匆赶到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母亲都吓哭了,而我,看到父亲受伤的腿打着石膏,缠着绷带,被高高地吊起,才意识到,父亲,躲过了一场生死劫,而被父亲救下的俩位工友,也因此,成为了父亲余生患难的兄弟。

由于是硬伤,父亲身体基本无大碍,由于出现了这次事故,父亲的工作出现了变动,这也让母亲和家人们感到欣慰,父亲由一个井下工人,被调到垞城煤矿保卫科做门卫工作,给煤矿看大门,说来是个轻快活,其实也不轻松,矿里物资多,周边又靠近农村,每日进出车辆无数,所以,很多想从矿里弄点公家物资的人,门岗这一关是比较难过的,据父亲后来说,不少人曾提出给父亲好处,让父亲睁一眼闭一眼,也有的托人找关系,希望父亲能够假公济私,放他们一马,然而,父亲说,自己从未接受过别人的好处,也没有做过对不起公家的事,父亲是一个普通的煤矿工人,一名普通的党员,但是,却能这样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父亲给我的教诲,这样的教诲也曾让我在工作中受益匪浅,曾经我做企划部长,手里掌握公司的每月60万元的 广告 费审批权,多少人又是请客,又是送礼,能想到的办法都想了,而我,始终想到父亲的教诲,尽管,总部曾经多次派人来审查账目,但是,我都平安无事,这是父亲的教导和言传身教,影响了我的结果。

父亲退休了,按照规定,父亲是可以带一个孩子安排矿上工作,然后去一个接班的,但是,父亲没有这样做,只是最后退休的时候,才让三姐接了班,而其他的矿工,有的几个孩子,甚至全家都去做了工人,由于在井下放炮挖煤,父亲的耳朵聋了,加上吸进煤尘等,有了职业病—矽肺,这些都是父亲可以去矿上提要求的条件,但是,父亲没去,他终于带着一身的疲惫,职业病和一大堆荣誉,回到了故乡,而我们家墙上,高高悬挂的父亲光荣退休的牌匾,写满了父亲一生的自豪和奋斗血泪。

耳聋加上多年的职业病,还有曾经受伤的左腿,严重影响了父亲的健康生活,加上母亲的去世,对父亲的影响最大,尽管,我们家人悉心照料,父亲还是在年前初冬的一个早晨,交代完我一些事情后,就在我的眼前,平静地闭上了眼睛,无论我多么地悲伤欲绝,我辛劳善良可爱的老父亲,走完了他八十六年的平凡人生。

“ 清明 时节雨纷纷,过路行人欲断魂??????”,还有两天就是 清明节 了,也是父亲去世的第100天,我和家人都要回去给父亲烧“百日纸”,祭奠天国里的老父亲,这纷纷的泪雨,都是儿女们思念的泪滴,作为一名煤矿工人,父亲是平凡的,但是,父亲又是幸福和自豪的,此刻,我仿佛理解了作为一名煤矿工人,一名党员父亲心中的人生信念和追求,是的,我是一名煤矿工人的儿子。

“ 长歌当哭,泪雨思亲”,想念我的父亲,你是我人生路上一座伟岸的坐标,是你,让儿子明白了如何对待人世间的功名利禄,如何面对人生的苦难与坎坷,虽然,你普通平凡,甚至微不足道,但是,你是儿子心中的自豪与骄傲,无论何时,何地,面对任何人,我都会骄傲自豪地说:我的父亲是矿工。

当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到达采煤二区初采工作面22煤柱时,看到了一个个工人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他们没有因为及其噪杂的轰鸣而烦躁;没有因为漆黑的巷道而畏惧;没有因为衣服被汗水的浸泡而放下手中的工具。

头顶安全帽的他们,肌肤像煤一样的黑褐,眼睛犹如月光一样的闪烁,牙齿宛若餐具一样的洁白、光亮。看到我们走近,他们暂停了工作,安静地蹲或站的停在了那里。他们仿佛和周围的黑黑煤炭和机器融为一体,安静地看着我们走近又走远。有时,他们会送上一句问候和关心的话语,等我们离开了,就又剩下他们和四周的黑暗了。

矿灯,像天上的星星在巷道里闪烁。支架,把煤矿工人的责任撑起。他们顶着星光开垦煤田,拖着疲惫的身躯踏回家门;他们用一杯烈酒赶走了地下的潮湿,带着疲劳发出了香甜的鼾声……

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煤矿,攉煤架棚、打眼放炮,面对阴冷潮湿的工作面,他们没有任何抱怨,用胆识和智慧消灭了煤尘和瓦斯的侵害,用勤劳和汗水挖出了许多的乌金墨玉。他们是井巷中流动的风景,是火和光的采集者。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是他们唤醒了井下沉睡的精灵,是他们给国家和人民创造了更多的财富,他们就是我们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煤矿工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