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世界遗产期刊

2023-12-08 21: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世界遗产期刊

《世界遗产》杂志 由外交部主管,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2007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中心支持下创刊,是中国唯一一本图文并茂对全球世界遗产事务进行全方位深度报道的专业性科技期刊。杂志以全球视野解读世界遗产价值及文明体系,深层次介绍全球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对遗产现象及文化进行全方位展示分析,对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进行深入探讨,对遗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前瞻性的展望。杂志配合中国申遗工作,为在申请世界遗产地的项目与世界遗产评审团搭建沟通的桥梁。同时,关注并宣传国内具有重要遗产价值的传统文化、人文、地理等内容。

《世界遗产》的创始人是谁?

世界遗产不是由哪个人创世的而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创立的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论文: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需要些什么参考文献?

我知道[1] 宋伟宏.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发展[J]. 博物馆研究, 2006,(03). [2] 周武忠. 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共赢[J]. 国际学术动态, 2007,(05). [3] 敏颜. 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应重点抓五方面工作[J]. 城市规划通讯, 2006,(10). [4] 刘建平,陈姣凤,林龙飞. 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贵州民族研究, 2007,(03). [5] 陈峰云,范玉仙,朱文晶,李长安.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6] 周武忠. 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共赢——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J]. 艺术百家, 2006,(07). [7] 安群.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比较分析[J]. 辽宁信息职业技术教育, 2006,(02). [8] 贾鸿雁. 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 改革与战略, 2007,(11). [9] 喻学才. 我国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八大难题[J]. 旅游学刊, 2005,(05). [10] 梅术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J]. 国际学术动态, 2007,(05).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康俊香. 供需视角下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 2007. [2] 赵晓宁. 论我国世界遗产地周边环境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四川大学, 2006. [3] 林芳芳. 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法律保护的缺陷及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 200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李文华,闵庆文,孙业红.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地理研究, 2006,(04). [2] 霍改华,甘联君. 重庆温泉旅游基本构件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3] 王艳平. 温泉旅游基本构件研究[J]旅游学刊, 2006,(10).

对现在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有哪些看法和意见?

世界遗产是世界罕见的、不可代替的、人类所创造的文物古迹和地球形成的自然景观,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混合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世界遗产面临着管理不当、人为破坏、自然风化、地质灾害等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灿烂的文化遗迹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联合国组织成立公约并展开工作,旨在保护人类与自然的瑰宝,对世界遗产的保护进行监督指导,为保护世界遗产提供国际援助。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截止至2019年7月共有14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世界第一,庞大的自然遗产数量需要相应的科学管理体制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在汉斯出版社《可持续发展》期刊中,有论文聚焦于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对中国世界遗产的概况进行了阐述,统计世界各国自然遗产数量及类型,总结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存在的立法与管理问题进而举例阐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自然遗产的威胁,并对中国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精准保护”优化管理、旅游开发、遗产教育的建议,为自然遗产的类型完善提供相关的申报对策。
自然遗产发展至今得到了较为良好的保护,但仍有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自然遗产造成影响和威胁。影响自然遗产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为因素,需要各部门的协调监管和制定法律条例来对自然遗产的保护进行管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或气象灾害对自然遗产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山脉地区的地质灾害如滑坡、水土流失、泥石流、地震等,沿海地区如海啸、台风、洪灾等。
世界遗产拥有不可代替的科学价值和不可复制的美学价值,《公约》及《操作准则》中明确定义了世界遗产的概念和遴选标准。自然遗产功能丰富,具有罕见的、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其在地球演化、生物进化、生态变化的历程中有着代表性特征,是各种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自然遗产的与文化遗产有所不同,其科学研究价值更为丰富,不应过度发展其旅游业。
中国的自然遗产数量世界第一,类型相比其他国家也较为丰富,但仍缺乏部分类型的自然遗产如火山景观、岛屿景观、海洋景观、沙漠景观等,中国的自然遗产申报可聚焦于此类,既避免景观过于重复,又充分丰富了自然遗产的多样性。2019年1月,中国的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中有17项自然遗产,其中有沙漠景观如位于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等,火山景观如位于吉林省的长白山垂直植被和火山地貌景观和位于黑龙江的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此类景观的申报更有助于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的完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