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地,公司已经宣布破产
1922年,在纽约格林威治村一家地下酒吧的房间里,一对夫妇创办了《读者文摘》(Reader'sDigest)。一开始,它从其他杂志收集文章,摘要后汇集成书,然后通过邮购方式发给读者。后来该杂志演变成直接邮寄销售的先驱之一,并成为世界上最大出版商之一。目前以50个版本在全球发行,涉及19种语言,在世界60多个国家销售。该杂志被形象地称作“曾是候诊室及中产阶级床头历史悠久的必备之选”。
《读者文摘》其它相关信息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的出版商《读者文摘》有限公司于2009年8月24日根据《破产法》第11条,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读者文摘》有限公司说,根据事先拟定的破产协议,公司将通过债权转股权的方式完成债务重组。这一破产重组计划须经破产法院法官批准。计划完成后,公司债务有望从22亿美元削减至5.5亿美元。
《读者文摘》创刊于1922年,以温暖人心的故事和隽永文风深受各国读者喜爱。但近些年来,受互联网阅读等冲击,《读者文摘》发行量急剧下滑,拖累广告业务收入,债务则持续上升。上世纪70年代黄金时期,《读者文摘》发行量超过1700万份,而去年滑落至800万份。
除招牌《读者文摘》外,《读者文摘》有限公司还拥有90多份杂志,每年销售约400万册(份)书籍和音像制品。根据破产重组计划,《读者文摘》有限公司不会裁减员工,也不会出售旗下分支机构。
申请破产保护发生在《读者文摘》被私募股权基金收购的第3年,成为媒体行业收购大潮中出现的又一起失败案例。
2007年3月,由利普伍德资产公司牵头的私募股权方以举债的方式,出资28亿美元收购了《读者文摘》,并从公司杂志部门抽调资深老手,希望改变《读者文摘》自2005年以来的年年亏损态势,然而不久后到来的金融风暴,加剧了《读者文摘》广告收入和订阅人数的下降。
“收购交易是在投资银行业务的泡沫高峰期进行的,公司背负了22亿美元的债务。”读者文摘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汤姆·威廉姆斯表示。
09年1月,读者文摘有限公司还曾经实施“对抗衰退计划”,包含裁掉现有3500名员工中的8%。09年6月,读者文摘宣布保证美国发行量,从800万本缩减到550万本;同时把每年的发行期数,从12期减少到10期……尽管如此,还是无法避免这家历史悠久的杂志走上破产之路。
《读者》对每个人都有帮助的。
建议你以后多看看。我是每期都买的,打算以后一样。
《读者》破产不可能。
一个人不读书多可怕。
要爱上看书。
是的
意林停刊后就不再出版发行了。要看也只有往期的杂志了。
在10月31日《意林·小小姐》官方微博发布的无限期休刊启事中,总策划阿朱用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作为标题。
宣告杂志将无限期与读者说再见。
这本国内知名文摘杂志《意林》旗下、主打女生青春文学的子刊从2010年创刊以来,已经陪伴第一代00后少女走过了难忘的青葱岁月。
这本杂志,曾经培育过如今已是百万大V的作者简蔓、慕罹。
内部整改。
读者杂志APP并没有给用户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存在文章无分类和广告植入等槽点,作为《读者》的线上电子书,应给用户提供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保证阅读环境和文章质量,所以这款APP功能还需改进,所以暂时下架维护。
《读者》APP早在2012年就登陆苹果APPStore,不过在2014年6月13日,他们还是推出了自己的官方正版。
一、现在的人都用手机去看书,对于杂志的一些文章却很少阅览,这也是由于现在电子科技越来越发达,导致的结果。
在之前的那个年代里面,很多人没有电子设备,所以大多数娱乐都是依靠看各种杂志书籍,并且大家都会相互传阅,谁有一本杂志,就会觉得特别骄傲。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这种味道,很多人已经不看这种杂志,大多数人都喜欢看电子书,在电子书上看各种小说、文学作品。并且现在很多电子书都是免费观看,在价格上也比较占优势。
二、这些知音,读者等杂志没有改变自己的经营策略,还在使用老办法去吸引读者,以至于现在人接受度越来越少。
我们其实可以学一学其他国家的杂志销售方式,比如说我们可以在杂志当中夹杂一些赠品,来吸引消费者购买。有的消费者觉得这个赠品的价值,就已经高于了杂志本身的价值,他就会选择来购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也有可能帮助到杂志本身提高销量。有的人为了赠品,也会想要买一本杂志来阅读。
三、这些杂志也可以通过电子的方式进行发刊,拥有自己独特的公众号或者是书刊,来吸引消费者阅读。
这些杂志其实也可以通过电子的方式进行销售。比如说他们可能有自己独特的公众号,或者是独特的销售渠道,建立一个专门的销售渠道,可以免费给读者一些文章阅读,但是也会有一些书籍在售卖,让读者自己做出选择。我们要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来发售一些优秀的作品,不能让这些优秀的杂志被这些科技埋没掉,毕竟书籍也算是人们文化生活中的根本力量,我们肯定都是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