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牦牛养殖论文

2023-12-05 22: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牦牛养殖论文

牦牛适时出栏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草地压力,保护草地植被,提高牦牛养殖效率及经济效益。应按照低投入、高产出、高收益的原则,确保牦牛适时出栏。

(1)犊牛适时断奶出栏技术

是针对犊牛的不同培育目的而建立的一项实用技术,并有利于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武甫德等(2005)报道,实施牦牛缺期断奶技术可明显提高牦牛的连产率,是保证牦牛一年一胎的有效途径之一,且此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其要点是在实施缺期断奶时,以缺期10天以内为宜。如果时间过长,母牛就会停乳,母子合放后,犊牛因吃不上母乳,在第2年春季容易造成春乏死亡。陈孝德(2009)报道,幼年牦牛提前出栏有利于母牛早期发情,及时配种,并有利于母牛第2年产犊。犊牛出栏时间迟,母牛发情时间相应推迟,第2年产犊时间就迟,从而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徐尚荣等(2011)报道,通过对带犊的母牦牛实施隔离断奶,能够明显提高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和妊娠率。

(2)犊牛全哺乳和早期育肥出栏技术

是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充分利用幼畜生长发育优势、充分利用母乳营养优势、充分利用暖季牧草生长优势而建立的一项犊牛肉生产技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选留半岁公犊后,对培育的后备犊牛延长哺乳时间,但在第2年3月份必须断奶出栏,否则会影响母牛生产。对淘汰的公犊断奶后立刻屠宰,生产犊牛肉。武甫德等(2005)报道,5~7月龄犊牛平均体重77.61千克,其经济价值相当于成年牛的75%。应用该技术,一方面加大了犊牛淘汰力度,不仅生产了优质小牛肉,而且增加了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加快了犊牛的培育速度,降低了冬春草场的载畜量,并减轻了牧工劳动量。

(3)牦牛全放牧育肥出栏技术

该技术使用面广,最大的特点是成本低、效益好,体现了季节畜牧业的特征。其要点是充分利用夏秋季牧草丰盛期抓膘,把握好出栏时间,适时出栏。牦牛的适宜出栏年龄为3.5岁,即经历3个冷暖季,在第3个暖季结束时出栏屠宰。实践证明,7~9月份强度放牧育肥,10月份出栏效果最好。

牦牛肉营养价值远超牛肉,为何市场没有流行起来呢?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相交于水牛或黄牛肉,牦牛算得上是稀罕物。仅从营养价值角度来说,牦牛肉的确比其他牛肉更胜一筹,其脂肪含量是牛肉中最低的,但氨基酸等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却很高,营养价值是普通牛肉的六倍,更适合多数人的需求。但目前全球九成以上的牦牛都聚集在中国境内,且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与川西、云南等地,中东部地区几乎没有其他地方的人想尝试一下牦牛肉,都成了一种奢求。同样是牛,为什么牛肉就能够在国内占据这么大的市场,而牦牛肉却没能在市场上流行起来?难道只是因为价格贵的原因吗?

第一、其实不然,牦牛是一种古老的高原物种,它全身是宝,既可用于农耕,也可作运输工具,毛可做衣服、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奶可喝,肉可食,藏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可谓是全能家畜。单牦牛只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高寒牲畜,也是藏民们经过了上千年驯化培养才形成的珍稀品种及浑身布满浓密的绒毛,加上身体的独特构造,很难在低海拔的平原地区养殖,因此并不适合大规模推广。据悉,全球现有牦牛近1600万头,而中国境内的牦牛数量便达到了1500余万头,是世界上拥有牦牛数量和品种类群最多的国家,约占全球牦牛总数95%以上,占中国牛只总数的1/6。

第二、不过,由于生长环境特殊,想要购买新鲜的牦牛肉,只有在原产区才能买到,由于成本过高,所以用于外销的数量极少,由于产区的限制,牦牛肉也成了一种少见且价格偏高的肉类,即使是原产区,一斤价格也达到了50块钱以上。虽说价格因素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牦牛肉的流行,但对于很多热衷于美食的吃货而言,只要好吃,不少人都会愿意花钱购买。就比如日本的神户牛肉,虽然价格昂贵,但由于过于美味,仍吸引了很多人消费。但牦牛肉营养最高,味道却是一个硬伤,很多吃过牦牛肉的人表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硬和柴,可塑性太低,除了藏地的民众外,外人基本都难以接受,即便在市场售卖,买的人可能也不多。

第三、现如今,很多人追求快钱,所有的养殖户都巴不得自己一个月就能回本,比如45天速成的白羽鸡旦。牦牛的生长周期很长,和普通的肉牛相比,要求至少需要四五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成长到出栏的标准,而肉牛往往只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此外,牦牛生长在高原之上,主要以放牧、食草为主。据当地牧民表示,一头成年牦牛每年至少需要15亩地牧草供应,但青藏高原优质的牧场有限,如此一来,养殖牦牛的数量也相当有限,很难实现规模四氧化,所以不少藏民也几乎是散养的模式,所以牦牛的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

为什么藏族人民家家都养牦牛

牦牛对于生活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那就是必须要满足高海拔的条件,因此在养牦牛的过程当中,相对普通牛类的养殖则有着更高的要求,而西藏具有这种条件。

数千年来,牦牛与藏族人民相伴相随,尽其所有,成就了这里人民的衣、食、住、行、运、烧、耕,涉及青藏高原的政、教、商、战、娱、医、用,并且深刻地影响了藏族人民的精神性格。

牦牛生活习性:

牦牛体形防寒保暖,体躯紧凑,颈短耳小,皮厚表面积小;汗腺机能极不发达,被毛长度、细度不等且随季节变化,体侧及下部裙毛密而长,可御寒防湿,适宜寒冷气候。胸廓大,心胸发达,气管粗短,红细胞大,血红蛋白含量高,呼吸、脉搏快,适应高原缺氧环境。

嘴巴宽大、嘴唇灵活,能啃食矮草;蹄质坚实且有软垫,性情温顺,反应灵敏,建立的条件反射比较巩固,容易调教;抗病力强、抗逆性强、合群性强、食性广、耐饥渴、耐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牦牛

牦牛有这么高的营养为什么不大规模养殖?有没有人尝试过?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牦牛,牦牛这种生物与普通的牛肉来比它的营养价值则会更高。但是我们现在在市面上,很少能够见到批量售卖牦牛肉的,见到最多的牦牛肉都是腌制品,那么为什么牦牛有着如此高的营养价值,却不大规模养殖?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详细聊一聊,牦牛为什么没人大规模养殖?

其实对于牦牛来说,它们最适合的生长环境还是在海拔较高的高原上。当地的牧民养殖牦牛主要是通过放牧来保证其的生长,但如果想要大批量的养殖牦牛,则就需要投入更多优质的牧草,这很显然的是一个不划算的事。而且相比较普通的牛来说,牦牛的生长时间也更加的漫长,如果想让牦牛达到能够售卖的标准,往往需要比普通的牛投入多一倍的时间,这其中的投入就要翻倍,这个问题也是不能人工养殖的一大原因。

其实牦牛养殖,也是早期有人尝试过,希望能将牦牛从高原上引进到平原地区进行养殖。然后牦牛由于它们的生活特性,自身有着非常厚的牛毛,来到平原地区以后,可能会因为温度的不适应导致牦牛身体属性出现问题。来到平原地区之后,牦牛的由于环境的改变,生长更慢,这样的情况下牦牛原有的肉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优势便统统不见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牦牛养殖户也慢慢的放弃了向平原转移的想法。

综上所述,牦牛之所以有着高营养却没有能被大规模养殖,主要是由于其养殖成本过高。而且在引入到平原地区养殖以后,牦牛就丧失了它原本的优势,价格也就得不到保证。基于这种情况下,很多的养殖户也是不愿意冒着风险去大规模的养殖牦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