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投稿经验分享

2023-12-06 07: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投稿经验分享

先交代一下,本人喜欢绘画,偏爱素描。但是狂热程度远远比不上画画发烧友,没有学过漫画人物的基本造型结构,(画手指很奇怪那种)也极少临摹。(虽然发现学校图书馆有借阅但还是没有借阅……)没有想起来的话一年半年都不碰画笔……在漫画面前算菜鸟,绘画水平也是非常有限。偶然间突然想到画画投稿可以挣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稿也被采用了几次,小满足着来分享一点点小经验。

说起来第一次在图书馆看到华丽丽的彩铅教程书,被深深吸引马上买了一盒彩铅来临摹。然后就用彩铅来画简单的漫画了。

对了,这里的小漫画线条跟一般常见的漫画图片有点不一样,毕竟不是专业的,当然工具成本也不高,也没有那么精致和高大上,主要是工具的选择问题。(现在回看还是挺粗糙的)

好啦,来点经验分享:

自媒体平台很多啦,看看你要什么,对你来说重要的是什么? 要人气还是要稿费?(微博用来吸引粉丝倒是不错)微博微信公众号贴吧漫画APP等等,稀缺的从来都不是展现才华的舞台。我主要选择的是微信公众号。用“征稿”“稿费”等关键字找找公众号,或者在公众号里面询问,稿费的规定,也许会有收获。很多都是重金赏稿的啦。

首先要明白你的小漫画针对谁,观众是哪些人。他们喜欢什么?有什么期待/痛苦/遗憾/需求/能力/经验? 找一个自己了解的圈子入手会比较容易。美食旅游日常爱情萌宠健身职业……

再情理结合找素材,理性知识不行就来一个动情,用情感打动读者。

举个栗子。因为本人是医学专业的,所以找了一些医学相关的公众号来投稿。学了生理学病理学知识以后,就琢磨着画了几张萌萌哒激素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算是小科普,算是引起大家对枯燥医学知识的兴趣,自己看着萌也很开心。另外,学医那些敏感话题也给我灵感源泉。医学生看到这样的漫画,会觉得他们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是啊,就是这样的没错!说出了我们的心声……用情一定要戳到痛点,引起共鸣。漫画也和文章差不多,要有力,要让他们觉得你是真的理解他们。(比如让他们觉得:我要发到朋友圈让他们看看这才是真实的苦逼医学生!)

下面这张,来自被采纳的稿件中的其中一幅。(护士被经常安排上夜班,留老公一人独守空房……)

起一个好题目,要让大家愿意花时间点开看你的小漫画。题材的选择挺重要的,必要时要猛戳群众的痛点哇!

因为不是专业每天都画图的,所以我选用的工具都是比较呆萌简单的……不一定要选贵的好的名牌的,自己用着舒服才是棒棒的。

自己的习惯问题,鼠绘板用着不顺手,没有铅笔这样灵活敏感。色铅笔的话我是在网上买的,当然文具店也有(我的摔了就会断芯,可能买到了便宜假彩铅……)24色36色72色都行。铅笔下手轻一点还可以用橡皮擦擦掉。漫画嘛,用彩色肯定比黑白要活泼靓丽好看一些。画好了直接用手机拍照上传(……)现在我发现有个叫扫描全能王的APP扫描还挺好的。

希望这个文章可以帮到你们哇。

后续还会有一些内容分享给大家哇。

稿费可达5000元/篇?分享四个投稿经验

文 | 陈澄澄

昨天提及的内容变现模式,大都是我花了一段时间了解后的整理,说实话写干货是真的累,但无论是个人思路梳理还是别人是否收获价值上来说,都是益处多多。

提及内容变现一个最直接最快的变现方式,首选的当然是投稿。

现在大量平台有很好的流量池,但缺的是优质内容,哪怕是小平台,其实他们也需要优质内容来做引流营。

我投稿数量和经验不多,但有过一些小成绩,同时最近也在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给大家总结一二。

有很多人通过日更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但我不建议一直盲目乱写。

《运营之光》这本书的作者黄有璨提及到:

我很认同这个思路,这个逻辑同样可以运用到写作上:任何事物都是从不确定性再到确定性的过程,所以写作必定也是要从乱写到有方向。

关键词,就是要在前期的混沌练习中找准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当然,你一定要会总结和梳理,否则就一直停留在认知迷茫的过程中。

目前见过类型较多,需求量大、稿费多的文章题材为:亲子类、情感类、读书类、干货类。还有一些比较俗气点的:婚姻家庭(婆媳矛盾、小三出轨)

其实这些文章的需求量大,除了说明受众多,也在一定程度反应了这个社会的痛点。如果你往某个领域深耕去写,其实最大收获的不是钱那么简单,关键是对你在这方面的意识有所提升。

除了上面说的,影评、剧评、娱评、人物、职场物语以及一些专业领域(法律、家具、汽车、红酒)这类文章也是需要稿子、软文。

虽然这些领域比较小众,但如果写的出彩,链接好平台,同样可以有可观的稿费。你甚至写的多了,总有人找你写软文。(昨天优秀作者群里就进了一个写家具软文的,一篇3000)

所以,其实只要在确认自己的定位下好好耕作,一定会链接很多优秀的资源和人脉,这是一件足够长远的事情甚至可以称为是长远的事业。

确认好个人定位,一定要在对应的领域阅读相关的文章甚至是文献。

之后投稿的话,一般你是定位好自己的风格了,可以预想几个选题,然后找到对应的平台去看。

最近认识的一位朋友 @晴天娃娃 给智联投稿,文章还被人民日报转发了。

在无意交流过程中,她分享到,她是研究了智联的关键词。

智联的关键词比较多是:北漂、90后、95后、月薪、30岁危机猝死、年薪百万、面试、熬夜加班、穷二代、富二代。

大家也可以看看她的文章:那个辞职考研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你看,一个有心成长的人,其实就是很认真的,工作流程也是特别有序有方向的。

平台关键词研究好了,最好梳理一些和你选题类似的文章,看一遍,看看人家的文章布局、总结一下文章带给你的收获是什么。

到你写的时候,如何布局,文章要带给别人什么价值,也是你最需要的思考的。

中学时代我们经常写论文,会按照各种形式规格去写。这个时候很多写的不好的同学就会开始七嘴八舌地说:最讨厌这种应试文了。

说实话,如果你真的能够从一开始就写出一些风格独特、思维角度尤为出彩的文章,那么你可以不去学习,就像一些高考满分作文一样。

问题是很多人写的东西纯属就是自己尬谈,这样的文章不叫文章,只能说是自己的生活记录,打流水账。

其实我还挺喜欢去学习不同的套路,从小到大不管是学习什么东西,我都是从模仿开始,然后慢慢摸出了自己的风格的。

关于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布局,具体的框架自行研究,毕竟不同平台不太像,最常见的一种是:故事1+故事2+故事3+论述。

一开始我没有意识到文章标题有多重要,所以在起标题的时候,往往是靠灵感,靠自己临时想出的金句,以至于标题时好时坏。

事实上,一个文案部的经理也和我分享过,他们的文案策划人员每天都要完成培训作业,其中写标题训练是每日必练。

由此可见,专业的人都在侧重打磨标题,更何况是我们自己。

关于标题,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以及比较吸引的类型,分享下:

1.有数据数字的

数字能给人很直观的感觉,也好显得更有亲和力。我写在自己的公众号的标题其实会有些随意,还不算有代表性,再举些好的,比如:

这些标题不是我临时找的,是我看过后有印象的直接写下来的。

你看,好标题的魅力多大?

2.揭个人痛点,社会痛点的(往往激起读者情绪)

3.名人效应

其实这个是凑热点,前段时间火的要命的《偶像练习生》蔡徐坤、范丞丞,这段时间充斥荧幕的《创造101》王菊、杨超越,都不用我说了。

说实话我可能是过了看选秀的年纪了,对此兴趣不大,天天凑热点其实会心烦意乱。如果想好好写文章,倒不如去看看科学界、文学界以及互联网大咖,在写这些人的同时可以给自己价值是最重要的。

4.直击观点

有些标题的观点会很特别,也很吸引我,分享给大家:

5.内藏故事的标题

我最喜欢故事类的标题,因为在写这些的时候往往是在总结自己做过哪些牛逼的事情。关键是在建立个人品牌方面,你能吸引的人往往是志同道合的人——关注你的往往是想成为故事中的主角。

如果你都没有这样的故事,那更好了,这类型的文章逼着你去创造自己的故事,逼着你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

其实这也是催生你个人目标、起心动念的关键。

其实,你花一个小时抄50个标题,应该会有所顿悟。

也有些人不喜欢套路式标题,但我还是那句,好标题不仅是临时打磨出来的,还是你经常思考,做基本功后才会有灵感的。你往往只有写过无数个套路标题,才能有越来越激发痛点的标题,因为一个好标题往往是综合性的。

附一个综合标题:

(有明星,有数字,有痛点,有故事,你说人家喜欢不?)

获取方式: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 “投稿”

喜欢古诗词,有时自己也写写,怎么投稿发表?

我本人向来疏懒,刚开始投稿的时候能够上刊还是挺激动的,尤其收到稿费的时候,哈哈。后来发表的多了也就习惯了,居然懒癌犯了,算来两三年没投稿了,要不是偶尔收到编辑邀稿,我都差点儿遗忘那些曾经让我倍加珍视的征稿邮箱。

关于投稿,有几点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就是作品一定要符合格律,这是最基本的门槛,不符合格律的作品很难刊登。大部分刊物的编辑都是中年以上了,无论从学识还是态度,对格律的要求都是严谨的。除非你写的古风,不过古风的优劣全在编辑的审美,上刊的概率反而不如律、绝、词来得直接。

第二,作品可以不限主题,大部分刊物都是包罗万象的。总有一个栏目适合刊登你的作品,这点不用担心。

第三,大部分诗词刊物都是当地诗词协会主办的。诗词协会虽然名义上是官方机构,但实际跟民间组织差不多。这也导致大部分诗词刊物没刊号,没稿费,属于交流性质。不过会赠样刊,里面有全国诗友的优秀作品和名家的诗词理论文章,对开阔眼界,学习诗词还是很有益处的。

第四,原则上是一稿一投。但是由于大部分诗词刊物都没刊号和稿费,实际上也可以一稿多投,当然要分别发送,毕竟任何一家刊物都希望被尊重。不过,《诗刊》《中华诗词》这样的国刊,必须严格遵守原则,一稿一投,原创首投。

先整理这么多,还有二百多家存货,以后慢慢整理吧。虽然现在网络发达,许多诗词组织都开设了网刊和微刊,但是我理解多数真正热爱文学的作者,对纸刊情有独钟。纸刊放在书房的书架上,可以随时取阅,有书卷气。而且纸刊发表的成本也高,毕竟刊物的出版者们,要出工出物出邮资,这也意味着你的作品是有一定水平的,否则不会有人愿意为它“埋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