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太多了,有上百种!以下是根据影响因子结合引文量及“二八律”选出的18种核心期刊,其IF均高于2.0,所占比率约20%。可供读者投稿和检索参考。
(1)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ANNU REV PLANT BIOL)
《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年评》创刊于1950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2;国际刊号:1040-2519;综论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影响因子为15.615。
(2)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TRENDS PLANT SCI)
《植物科学趋势》创刊于199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C0008;国际刊号:1360-1385;为从分子生物学到生态学的基础植物科学研究提供跨学科论坛。影响因子为13.405。
(3) Plant Cell (Plant Cell)
《植物细胞》创刊于1989年,全年12期。原版式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1040-465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P.O.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USA.ED: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 侧重于植物发育的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分子和遗传基础方面的研究。影响因子为10.679。
(4)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CURR OPIN PAANT BIOL)
《植物生物学新见》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C0084;国际刊号:1369-526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urrent Biology Ltd., 84 The Obalds Rd, London WC1X 8RR, England。影响因子为8.945。
(5)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ANNU REV PHYTOPAYHOL)
《植物病理学年评》创刊于1963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9;国际刊号:0066-428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nnual Reviews Inc,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8.257。
(6) Plant Journal (PLANT J)
《植物杂志》创刊于1991年,全年24期。原版刊号:588C0082;国际刊号:0960-7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td., Journal Subscriptions,刊载植物分子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5.914。
(7) Plant Physiology (PLANT PHYSIOL)
《植物生理学》由美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创刊于192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0032-08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P.O.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USA. ED: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刊载本学科以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成果。影响因子为5.634。
(8)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PLANT MOL BIOL)
《植物分子生物学》创刊于1984年,全年18期,16开,每期80页。原版刊号:582LB071;国际刊号:0167-4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Journals Department, Distribution Centre刊载植物分子生物学与植物分子遗传学基础理论和遗传工程方面的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影响因子为3.795。
(9) 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 (CRIT REV PLANT SCI)
《植物科学评论》创刊于1983年,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B0010;国际刊号:0735-26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RC Press Inc.,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3.641。
(10)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PLANT CELL ENVIRON)
《植物、细胞与环境》创刊于197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84页。原版刊号:588C0072;国际刊号:0140-779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td.刊载绿色植物生理学,包括植物细胞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环境生理学、农作物生理学和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3.613。
(11)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MOL PLANT MICROBE IN)
《分子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创刊于198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56页。原版刊号:582B0109;国际刊号:0897-028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研究论文和评论,包括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遗传学、微生物和植物的共生作用及其对栽培植物、野生植物和植物产品的影响。影响因子为3.580。
(12)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J EXP BOT)
《实验植物学杂志》创刊于1950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24页。原版刊号:588C0002;国际刊号:0022-0957;发行出版机构地址: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生理、生化、生物物理、实验农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植物学家、园艺学家、土壤学家、环境与海洋生物学家。影响因子为3.180。
(13)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PLANT CELL PHYSIOL)
《植物和细胞生理学》创刊于1959年,全年12期,16开,每期250页。原版刊号588D0057;国际刊号:0032-078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日本植物病理学会,T170-8484日本东京都丰岛区驹ごめ1-43-11;发表高等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与生化以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3.159。
(14) New Phytologist (NEW PHYTOL)
《新植物学家》创刊于1902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56页。原版刊号588C0055;国际刊号:0028-646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学各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与书评,涉及生物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化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学科。影响因子为3.118。
(15) Planta (PLANTA)
《植物学》创刊于1925年,全年15期,12开,每期96页。原版刊号:588E0003;国际刊号:0032-093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Platz3, D-14197 Berlin, Germany;刊载植物生物学原始论文,侧重分子细胞生物学、超微结构、生物化学、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形态发生、生态环境生理学、作物技术、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影响因子为3.053。
(16)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J PLANT GROWTH REGUL)
《植物生长调节杂志》创刊于1982年,全年4期,18开,每期66页。原版刊号588E0008;国际刊号:0721-759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报道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生化学、林学、园艺学和农学中有助于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最新发现,侧重除莠剂在内的天然和全盛物质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影响因子为2.778。
(17) Phytopathology (PHYTOPATHOLOGY)
《植物病理学》创刊于1911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126页。原版刊号:588B0006;国际刊号:0031-949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研究论文,图像精密。影响因子为2.450。
(18) Austral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UST J PLANT PHYSIOL)
《澳大利亚植物生理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全年8期,18开,每期100页。国际刊号:588UA002;国际刊号:0310-784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SIRO Publications, 刊载植物生理学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简报。涉及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等。影响因子为2.398。
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图片来自喵喵植物控)
曾引起轰动的大百合是怎样被发现的?
1824年,一位外科医生从印度前往尼泊尔,出身于丹麦的纳萨尼尔·瓦立池(Nathaniel Wallich)的职业除了是一名外科医师,也是植物学者和探险家。这年七月,他在尼泊尔喜玛拉雅山脉南麓加德满都谷地的谢奥普雷Sheopore首次见到了一种高大的百合科植物。
这种开着白色巨大花朵的百合科植物,茎干高大挺立,矩圆心形的叶片青翠,成片开放,花朵在山谷中散发出隐隐幽香,纳萨尼尔·瓦立池对这种植物进行了科学描述,并将它命名为Lilium giganteum,即大百合。大百合的拉丁种加词giganteum意思是巨大的,可以想象,这种高大硕壮的大百合在它的发现者心里留下的那种震撼。
不久以后,出生于奥地利的贵族军官、探险家和植物学家休格尔男爵Baron Hugel 在喜马拉雅地区印度的旁遮尔Peel Punjal 、克什米尔等地也相继发现了这种大百合。很快,大百合被引进了欧洲的花园,1850年,英国园艺学家对大百合进行了商业化的生产开发,在英国花展的首次登场亮相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欧洲庭院里栽培的大百合,因其植株高大、花大优美、芳香怡人,于是得到了“百合王子”的美誉。
1852年,达尔文的朋友,著名的植物学家胡克(Joseph Dalton Hooker)在国际权威的《植物学杂志》(The Botanical Magazine)上对该物种作了详细的植物学性状描述。在此之后,除了喜玛拉雅山脉一带,在中国的横断山脉和中国南方的山地沟谷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大百合种群,大百合陆续被引种到世界各国,在澳大利亚还培育出了开黄花的大百合新品种,被引种到新西兰的大百合,在当地适宜的条件下,甚至成为了那里的入侵植物。
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英国植物学家、昆虫学家、百合属植物研究专家Henry John Elwes绘制(图片来自网络)
大百合不在“百合属”中
我国大百合主要分布在西南各省区,尤其是在中国西南高山地带沟谷、草甸、和密林中自然生长的大百合种群,华西雨屏带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特有地理环境为大百合的生长繁衍提供了最适宜的环境 , 这里也是我国大百合分布最密集的地方。每年5月中旬到6月端午的初夏,成片生长的大百合在山野中开放,此起彼伏、蔚为壮观。
成片生长的大百合在山野中开放(图片来自喵喵植物控)
顾名思义,大百合的中文名也是“大的百合”的意思。大百合有百合之名,许多人也将它当作百合的一种。在纳萨尼尔·瓦立池首次在尼泊尔发现并命名大百合后的很长时间里,大百合也的确在百合属Lilium之中,以至还有“百合王子”的美誉。直至20世纪初,因为这种具有网状脉的心形叶片且植株巨大的百合科植物有显著区别于百合属其它植物的特征,同时大百合同百合属的其它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于是,植物学者将大百合从自百合属中划分出 , 成立了大百合属Cardiocrinum。
整个大百合属只有三个种,在种下还有不多的几个变种,其中中国有两个种,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荞麦叶大百合 Cardiocrinum cathayanum,另外还有分布在日本的日本大百合Cardiocrinum cordatum。大百合属的拉丁属名Cardiocrinum源于希腊文kardia心脏和krinon百合组成,是指它有别于百合属植物披针形或条形的卵状心形叶片。尽管成员不多的大百合属早已从百合属中独立出来,不过研究表明它同百合属的关系仍然非常接近。
荞麦叶大百合 Cardiocrinum cathayanum分布于我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和没有苞片的大百合相比,荞麦叶大百合花有一枚苞片,总状花序的花量更少,只有3-5朵,植株也小,高不足1米。(图片来自喵喵植物控)
日本大百合Cardiocrinum cordatum花绿白色,原产于日本和俄罗斯鄂霍次克海的一些岛屿(库页岛、北方四岛)(图片来自网络)
日本大百合的多花变种大姥百合Cardiocrinumcordatumvar.glehnii(图片来自喵喵植物控)
大百合平滑的茎干直立,高度可以接近3米,显得极为粗壮高大,茎干绿色圆筒状,中空。茎干的中上部往往带有红紫色,顶端渐渐变窄。大百合的叶是互生的,向四面散生,叶有柄,茎干下部的叶片宽卵圆形,基部心形,先端渐尖。茎干中、上部叶片渐呈卵圆形,叶的面积也渐渐变小,到茎干最上面时叶柄也消失了。大百合的叶有非常明显的中脉和网状脉 ,叶片上表面光亮深绿色,下面色较浅。春发的基生叶碧绿油亮,宽卵圆形心形,叶脉呈现紫色。在高大的花序长出前,叶柄基部会膨大形成鳞茎,大鳞茎可抽出高大的茎,但在花序长出后随即凋萎。
大百合春发的基生叶(图片来自喵喵植物控)
三月,在四川华西雨屏带林下新发出的大百合,伴生植物是大叶碎米荠。(图片来自喵喵植物控)
盛花期时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
大百合顶生总状花序有花10-16朵,每年五月下旬至六月下旬大百合进入到盛花期。每当上百株大百合在山野森林间同时开放的时候,风起香飘,数里可闻,真是一道极为壮观的视觉和味觉的盛宴。
大百合白色的花被片狭喇叭形,每一瓣花被片呈条状倒披针形,内面是大百合标志似的淡紫红色条纹。大百合有雄蕊 6 枚,外面3 枚较长。花丝顶端与花药背面的一点相连,整个雄蕊犹如“丁”字形,易于摇动,花粉呈现醒目的黄色,看起来颇有点颤巍巍的感觉。这种花药着生方式称为丁字药(versatile anther),这也是百合科植物的典型特点。雌蕊末端膨大成扁形柱头,微微3裂。
大百合顶生总状花序有花10-16朵(图片来自喵喵植物控)
花期过后,大百合会结出近球形的蒴果,蒴果的顶端有一个小小的尖突,基部有粗短果柄,果实在秋季成熟后呈红褐色,最后会开裂为3瓣,每一瓣里面都藏着数百枚极轻的种子,种子呈扁钝三角形,红棕色,周围有淡红棕色半透明的膜质翅。当秋风吹起时,这些带着翅膀的小小种子就会随风飞舞,离开它们的小屋,随风四散,开始了生命的新旅程。大百合的种子具较宽的翅,可随重力和风力散播,非常有利于它们居群的扩散。不过,在自然状态下,大百合从种子萌芽到再次开花结果,会经历长达五至六年的时间。
大百合近球形的蒴果(图片来自喵喵植物控)
大百合成熟的蒴果开裂为3瓣,里面藏着极轻的带膜质翅种子(图片来自喵喵植物控)
居然能被作为山野菜?
大百合属的几位成员的鳞茎都富含淀粉和多种营养成分,生活在北海道的阿伊努人打磨大姥百合的鳞茎获取淀粉食用。大百合嫩叶也可以食用,在日本,直到今天,日本大百合还常常被作为山野菜出售。大百合属的鳞茎还富含粗纤维和矿质元素,属于高纤维且营养全面的野生食用蔬菜,具有很大开发潜力。
随着大百合果实的成熟,它们的叶柄开始慢慢枯黄,宽大的叶片也慢慢萎焉,高大挺立的花茎也开始枯黄,最终,植株地上高大的茎干全部枯萎消亡。和百合属的植物的鳞茎不同,大百合属的地下鳞茎在它抽出花茎后也开始慢慢走向消亡,但大百合植株的地下鳞茎会从母鳞茎不断萌发出新的小鳞茎,经过冬季的休眠,随着春天气温的回升,小鳞茎萌动出芽生长,长出了新的植株幼苗,地下鳞茎也完成了新老更替,大百合又开始了生命轮回。当又一年的春风再次吹过山野,苏醒的大百合会在同一片山谷林间生长,抽出高高的花茎,初夏季节,浓荫深处,昔日的謦香依然如故。
枯死的老株茎干边,从新鳞茎萌发出的大百合依然盛放。(图片来自喵喵植物控)
编辑:姚迪
(专家:孙海,植物科普作者、《花卉》杂志社编委,喵喵植物控作者,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中文学名 榄仁树,又名 大叶榄仁、法国枇杷。榄仁树(学名:Terminalia catappa L.)是使君子科、诃子属大乔木,高15米或更高,树皮褐黑色,纵裂而剥落状;枝平展,近顶部密被棕黄色的绒毛,具密而明显的叶痕。叶大,互生,常密集于枝顶,叶片倒卵形,长12-22厘米,宽8-15厘米。穗状花序长而纤细,腋生,长15-20厘米,雄花生于上部,两性花生于下部。果椭圆形,常稍压扁,具2棱,棱上具翅状的狭边,两端稍渐尖,果皮木质,坚硬,成熟时青黑色;种子一颗,含油质。花期3-6月,果期7-9月。
榄仁树原产于马达加斯加、印度东部和安达曼群岛及马来半岛。垂直分布于海岸高地和沿海冲积土上。 中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福建有栽培。喜光,在全光照或适度荫蔽均生长良好。稍耐瘠薄,在沿海沙地、泥炭土、石炭岩土壤均可生长。抗风力强,能耐轻霜及短期-1°C低温。
榄仁树的木材可为舟船、家具等用材。树皮含单宁,能生产黑色染料。种子油可食,也供药用。 该树生长快、树枝平展、树冠宽大如伞状,很美观,遮荫效果好,为优良园林绿化树种。
这是柠檬小树
柠檬盆栽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盆土
盆栽养护柠檬的时候要选用口径为20-30厘米,高15厘米的泥瓦盆。土壤要松软,排水能力好且呈微酸性的,建议用腐叶土,园土进行混合,还要喷洒适量的硫酸亚铁保证呈酸性。调制好的土壤一定要暴晒消毒,消毒后再用。
二、光照
柠檬本身就是喜欢光照的,在光照足的环境下才可更好的生长。盆栽养护期间应摆放在向阳处,最好是光照好的窗台或者阳台上。光照充足才可旺盛生长,正常开花,结果。只要注意夏季强光的时候能及时挡住烈日就行,避免被晒伤。
三、浇水
柠檬树喜湿润环境,养护期间要勤浇水,通常间隔两三天就要浇灌一次,让盆土微湿些,它能吸收到水分。夏季高温环境下水分流失的更快,要增加水量,还要勤喷水,这样它才能旺盛生长。冬季需求量比较少,要控水,土壤微干些最好,这样才能更好的过冬。
四、温度
它喜温暖环境,但也有一定的耐寒能力,所以温度方面几乎不用担心。不过若是北方地区养护的,还是建议移到室内过冬。夏季高温的时候多通风,保证空气流通,不可长期放在闷热不透气的地方。
五、施肥
在柠檬植株开花以前和挂果以后,要追肥,每隔一个月施一次多元素的碧卡水溶肥,以及每个半个月喷一次叶面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