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城市社会学论文从哪些方面论述

2023-12-06 05: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城市社会学论文从哪些方面论述

熟悉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思维 
1.面向社会规划的城市规划 
20世纪50年代后,“第十小组”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认为城市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中发展起来,城市和建筑空间是人们行为方式的体现。他们提出的流动、生长、变化思想为城市规划的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几乎与此同时,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提出人类聚居学概念,强调对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研究,这为20世纪60年代后的面向社会的城市规划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在西方城市规划领域兴起了倡导性规划运动。这一运动的主旨就是规划师对公众的重新认识和促进公众对规划过程的参与。 
2.城市社会隔离 
社会学认为人群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群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这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促成了人类在空间中的集中与分离,由此而形成了大小不同的社区,并促进了这些社区的分化与发展。在地域上,不同的社区反映了城市社会隔离的物质形态。 
城市社会隔离表现在城市生活中最明显的是居住隔离。居住隔离指在城市中,人们生活居住在各种不同层次的社区中,这是西方城市的一大特点。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以及种族、民族因素都是形成城市社区隔离分布的因素。 
3.城市社会整合 
城市社会整合机制一般包括制度性整合、功能性整合和认同性整合,这三个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独立存在,它们分别从社会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三个方面对城市社会进行整合。一个国家在宏观的制度性整合具有了—定的规模后,微观的社会整合往往从社区开始。我国开展了城市文明小区建设,就是从城市社区人手,将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会整合的微观切入点。 
4.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更为强调的是城市功能体系上的重构与重组这一过程。一般来说,城市更新具有以下特征:
(1)城市更新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
(2)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3)城市更新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
以上来自青年人网注册城市规划师站点,供参考。

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论文,该从那些方面论述?

首先阐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回顾国内外的城市化进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接下来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决策。最后简要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通过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指标体系和支持系统,将城市可持续发展付诸实际。

社会学论文提纲

社会学论文提纲范文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事实(客观事实: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等;主观事实:人性、社会学心理等)的拥有多重范式的学科。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社会学论文提纲范文,欢迎参考阅读。

篇一:社会学论文提纲

(以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程度的实证研究为例)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 2 研究视角

1. 3 文献综述

2、研究设计

2.1 研究思路

2.2 核心概念界定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区域与对象

2.5 研究样本结构

2.6 被调查儿童父母的相关情况

2.7父母在外打工情况

2.8 小结

3、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状况

3.1 学习社会化状况

3.2 生活技能社会化状况

3.3 交往社会化状况

3.4 规范社会化状况

3.5 小结

4、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监护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无法对儿童学业提供帮助

4.2 与监护人沟通过少,留守儿童孤独感较高

4.3 家庭主要劳动力外出,致使留守儿童劳动负担加重

4.4 与父母缺乏沟通,导致亲情疏远

5、加速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对策

5.1 家庭支持

5.2 监护人支持

5.3 学校与教师支持

5.4 农村社区支持

5.5 社会支持

6、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篇二:社会学论文提纲

(以日常生活视域下城市社区楼宇农业经营活动研究为例)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缘起

1.2研究意义与目的

2、研究设计

2.1核心概念

2.2分析视角与理论依据

2.3实证研究方法

3、城市社区楼宇农业生活方式兴起的根本原因

3.1中国城市生活异化表现

3.2城市生活异化给城市社区居民带来的危害

3.3楼宇农业是城市社区居民应对城市生活异化的新型生活方式

4、城市社区楼宇农业经营场所和主体是家庭

4.1城市社区经营楼宇农业人的数量在增加

4.2城市社区家庭成员经营楼宇农业的低龄化趋势

4.3城市社区家庭经营楼宇农业的多域化趋势

5、城市社区居民经营楼宇农业的动机

5.1城市社区居民为改善居住环境经营楼宇农业

5.2城市社区居民为丰富生活内容经营楼宇农业

5.3城市社区居民为打发闲暇时光经营楼宇农业

5.4城市社区居民为保障家庭提供食物安全而经营楼宇农业

6、城市社区楼宇农业生活方式的多元功能

6.1扩大城市社区绿色空间的功能

6.2改善城市社区生态环境的功能

6.3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功能

6.4传承农业文明的功能

7、研究结论及讨论

7.1研究结论

7.2讨论

7.3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篇三:社会学论文提纲

引 言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概念使用

(二)国外相关概念使用

三、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实践价值

四、论文结构安排

五、研究方法

(一)多学科理论相结合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族群议题背景

一、中国族群现状与发展

(一)族群构成多样且增长迅速

(二)族群分布广泛

(三)各族群之间差异明显

(四)族群流动人口问题日益突出

二、理论研究与实务实践的发展

(一)社会工作的`族群议题

(二)中国民族工作机制创新

第二章 族群社会工作的核心概念与相关概念辨析

一、核心概念辨析

(一)族群

(二)民族

(三)社会工作

(四)民族、族群与社会工作

二、相关概念辨析

(一)国内相关概念的辨析

(二)国外相关概念的辨析

第三章 民族社会工作的提出、应用与局限

一、民族社会工作概念的提出与应用

(一)政治语境中的概念

(二)专业术语概念

二、民族社会工作概念的局限

(一)未能体现和把握民族议题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矛盾

(二)未能体现社会工作社会性

(三)与社会工作个别化原则不匹配

(四)“民族”概念在中西语言中无法有效对接

第四章 族群社会工作的理论依据

一、族群理论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三、多元文化理论

四、生活世界与公民社会理论

五、治理理论

六、社会工作建制化与二律悖反命题

七、社会工作个别化原则

第五章 族群社会工作的提出与阐释

一、族群社会工作概念的正当性

(一)体现和把握民族议题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矛盾

试论述城市社会学和乡村社会学的区别与联系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中最早的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城市的各种社会问题、城市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研究内容包括:①人类生态学;②城市社区的划分;③城市问题(如失业、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种族歧视、阶级冲突、贫富不均、犯罪等)对策与规划;④城市化。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城市化国家,城市社会学与任何一门社会学科都有联系,如犯罪学和异常行为研究主要针对城市治安状况;人口统计学中很大部分涉及到城市人口迁移过程和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对社会政策、家庭、老龄化、医疗、社会差别等的研究都与城市社会学有关。
农村社会学是研究以农业或相关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居住在农村地区的人们组成的农村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农村社会学也称乡村社会学。
  乡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乡村社会学的产生
  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1915年,加尔平《一个农业社会的解剖》是标志
  (二)在中国的发展
  1、1899.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最早
  2、1929 杨开道《农业社会学》一书
  3、理论上贡献最大者——费孝通等
  4、实践:晏阳初、梁漱溟等人的乡村建设运动
  5、中国共产党的乡村调查
  6、社会学的中断与恢复
  现阶段中国乡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1、农民的分化
  2、农民的社会流动
  3、乡村基层组织
  4、乡村家族问题
  5、乡村婚姻家庭问题
  6、农民的生活方式问题
  7、农民的收入增长与农村贫困问题
  8、农民的利益保护问题
  9、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
  10、乡村城镇化问题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