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议论文事实论据大全简短30字

2023-12-09 18: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议论文事实论据大全简短30字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议论文论据素材摘抄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理想篇

1、道理论据 :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一个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一个没有理想,生活就会没有重心,就缺少朝气。为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朝向这个目标去努力追求,生活自然就会充实而有意义。——罗兰

2、事实论据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略)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有人回答说:“为明礼而读书。”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时,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马克思的理想。1835秋天,马克思中学毕业,面临着职业选择。当时,在马克思的同学中对选择职业有种种考虑,许多人认为有虚荣心和追求名利有理所当然的事。但是马克思觉得,一个青年应当选择最能为人类服务、最能实现人类幸福的职业,马克思在他的毕业论文结尾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二、立志篇

1、道理论据: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高尔基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话百岁。——石玉昆

2、事实论据:

周处立志好学鲁迅异医从文

许多科学家、发明家,都是从小立志(爱迪生、爱因斯坦、高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29岁发明留声机,33岁发明白炽电灯泡。德国物理学家爱因基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37岁提出广义相对论。德国数学家高斯,17岁就提出最小二乘法,24岁出版《算术研究》,开创近代数论,32岁提出行星轨道的计算方法。

三、谦虚篇

1、道理论据: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2、事实论据:

马克思厌恶别人歌颂自己。有一次,马克思的朋友库格曼称颂马克思为19世纪的智慧的思想家,《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是划时代的著作,马克思知道后很不满意,给库格曼的回信说:“过分的赞扬我的活动是十分令人厌恶的,一切总归有个限度。”

竺可桢“我知道太少了。”竺可桢是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1974年1月23日,是他逝世前两个星期的日了,这天,照例有少人来看望他,因他病情日重,竺夫人便把所有的亲朋好友留在房外。猛然间,竺可桢听到外孙女婿的声音,便迫不及待地叫他进去。竺可侦的外孙子婿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而竺可桢深感自己缺乏“基本粒子”这门新学科的知识,并为此着急而曾五次向晚辈求教。现在,他又抓信这个机会,要求“补课”了。竺老病重,听觉受到严重损伤,带上助听器也听不清外孙女婿的讲话,只得要求把讲的写下来。竺夫人劝他休息,竺老缓慢地吃力地说:“不成,我知道得太少了。”当他听完国外研究基本粒子的近况,以及杨振宁的《规范场》取得的新进展后,满意地笑了。

四、勤奋篇

1、道理论据:

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是不必担心不能成材的。——华罗庚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范晔

2、事实论据:

王羲之苦练成“书圣”刮目相看

头悬梁锥刺股

自学成才的高尔基。高尔基小时候是在每天十几小时繁重劳动和鞭打责骂下度过的。但即使过着这样的生活,他也总是抓住每一分钟空闲时间读书。店老板不许他读书,他千方百计地弄到书,躲到阁楼上、储藏室里阅读。夜晚借月光或自制的小灯盏照着读书,没有蜡烛,他就把老的烛盘上的蜡油收集起来,装在一只罐头盒里,再注入一些灯油,用棉线卷一根灯芯照着读书。在面包房当工人时,他用零碎的木棒在揉面的台子上架起一个临时的书架,一面揉面团,一面读书。有一次,老板走进去看他在读书,想把书拿走扔到火里去,高尔基抓住老板的胳膊愤怒地叫喊:“你敢烧掉那本书!”吼退了老板。监视、威吓没能阻止高尔基读书,反而使他自学的信念更坚定了。

五、积累篇

1、道理论据:

积薄而厚,聚少而为多。——《战国策》

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燕尾服的艰苦工作,并长斯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望有所成就。——黑格尔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2、事实论据:

陶罐积累资料。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贴切着标签,整齐地放在一个七层的架子上,他平时收集到了资料,按不同门类投到各自的陶罐中。

契诃夫的创作题材。有一天,几个青年问俄国作家契诃夫:“怎样才能获得创作题材?”契诃夫顺手拿出一本厚厚的日记说:“这里有100个题材。”这几个文学青年看着这珍贵的日记本入了迷,日记中所记的每一个材料都生动、感人。有个青年说:“真想买几个回去,这些材料太好了。”契诃夫笑着说:“题材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每个题材都是作者本人深入生活积累的结果。”

司马迁游学积累。徐霞克徒步跋涉实地考察。

求30个事实论据

如下:

1.刘邦约法三章──可以论证严于纪律、立信安民方可成大业等。

2.肖何追韩信──可以论证珍异人才、敢于重用无名之辈等。

3.荆轲刺秦王──可以论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冒险犯难报知己等。

4.杨时立雪程门──可以论证求师的谦逊真诚、执着恳切的精神等。

5.梁红玉抗金兵──可以论证女性的爱国精神、顽强斗志等。

6.文天祥的正气歌──可以论证爱国、成仁取义、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等。

7.黄道婆改进纺织术──可以论证传播技术、致富乡里的无私奉献等。

8.王冕学画──可以论证勤奋苦学、坚持不辍、终获成功等。

9.郑和下西洋──可以论证大胆创举、开拓海外交流、发展贸易等。

10.海瑞冒死上疏──可以论证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秉公执法等。

11.李时珍跋山涉水写本草──可以论证忠于事业、不畏艰难等。

12.孟子母择邻而居──可以论证正确引导子女、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等。

13.庄子谈庖丁解牛──可以论证得其要道、掌握规律、迎刃解难等。

14.叶公好龙──可以论证言行脱节、崇尚自取其咎等。

15.项羽、刘邦鸿门宴──可以论证滥施宽容、坐失良机、酿成后祸等。

16.苏秦悬梁刺股──可以论证立志自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

17.太平天国内讧──可以论证团结兴邦、分裂误国、同心同德方可成事等。

18.严复撰《天演论》──可以论证优胜劣汰、思想启蒙的历史作用等。

19.廉颇与蔺相如──可以论证大智大勇、改过从善、团结保国等。

20.赵括纸上谈兵──可以论证脱离实际、空谈误国、用人要看真本事等。

21.毛遂自荐──可以论证敢于挺身而出、肯定自我、为国排忧等。

22.商鞅变法──可以论证改革求新、富国强兵、动机与效果背反等。

23.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论证进谏纳谏、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等。

24.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可以论证突破传统、努力学习引进等。

25.袁崇焕的含冤而死──可以论证主观武断、偏听偏信、毁灭人才的严重后果。

26.东林党人关心国事──可以论证知识分子忧国忧民、谏言议政等。

27.徐霞客游历天下──可以论证执着、勤勉、不惧艰难险阻的实践精神等。

28.张良与圯上老人──可以论证尊重老者、经受考验、终获厚待等。

29.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可以论证专心致志、发愤读书等。

30.司马迁撰《史记》──可论证为了事业牺牲一切、孜孜不倦、奋斗不已等。

在众多的事实论据材料中,除了一部分寓言故事表意比较单一外,多数材料都具有表意的多向性,这虽给我们选择论据提供了广泛性、灵活性,但如利用不好,常常弄得论据和论点不相吻合,甚至背离脱节,使观点和材料相差甚远。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采用叙述定向法,在叙述材料时,根据所论证论点的需要,有所侧重,有意识地突出强调所述事实论据与论点一致的地方,尽量将材料往观点上靠。

在运用此法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准确地把握材料与论点意义上的一致性,二是要多用些揭示性词语给以标明,这样,材料和观点的统一性就更明确了。孙膑的故事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但如果论证角度不同,叙述材料时就应该有所侧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