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以中国式教育为主题论文

2023-12-07 18: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以中国式教育为主题论文

(谈中国教育)
我权且理解为:‘教’是方针,而‘育’才是根本的目的。这样就构成了中国的教育体系。  提起这个话题,恐怕要牵扯出一段旧事了。某天的课堂上,老师在我们班做了一个实验,至今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大概它给予我的远比平常那些理论更多。是这样的:有一个年近40的知名企业总裁,权且不说金钱和名誉,就他的地位来说,是很多人所追求的。如果站在一个大学生的角度来说,是否应该同这个企业总裁交换身份,包括金钱、年龄、学历。当然这只是假设。前提是如今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而这个大学生也不属于那种“市场需求型”的人才。  出乎意料的是,在场40多个学生无一不选择“不交换。”当然也包括我。这个实验只是在大家的笑声中结束,然而却能引发了我对“中国教育”的思考。它很直观地揭露了现在学生的心理,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已经被“格式化”了。当然,不排除有的学生“随波逐流”。当时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不交换”。我觉得一个人的人生就在于他是否追求过,拥有过。无论结果怎样都不重要了。我相信,多数这样选择的学生都有这么一种心理。因为我们的思维已经模式化了。如果说,孩童思维的形状是多元化的,可能是星形,可能是菱形,或者是圆形的。那么“素质教育”就像一个已经度量好了的模具,按照它既定的形状,把所有学生的思维都打造成同一种形态。也许到了青年时期,就已经变成成品了。  提起隋炀帝,或许人们都会说“昏庸”我相信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公正,但是历史是不可置否的,他劳民伤财是事实,他让隋朝就这么结束亦是事实。但是谁又敢保证他就没有做一点贡献呢?大运河岂非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多数人在想起大运河的时候,只会说隋炀帝是如何如何的专政。这一些都由于我们只是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跟从教育的“模式”罢了。  可能中国式的教育就是给出一种定义。而我们就必须牢记这些“命题”并适时地添枝加叶。  也许会有不少学生,甚至是老师抱怨中国的这种教育制度。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只为了一纸毕业证书。我想这大概就是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最大的不同。我们注重的是理论,而他们在乎实践。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似乎从很早的时候就有这方面的趋势。无论是隋朝时设立的科举制,还是后来的八股取士。都在一定得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思维和发展,这么一来,中国的教育就永远处于同样的一种状态。  我想谈谈我对“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些看法。首先是“义务”,这就像一把枷锁,禁锢了我们的思想。认为必须拿学习像一种使命一样地去完成。这样就成为了一种负担,试问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去学习,我们又能收获到多少呢?这岂非是变相地在浪费国家的财力和物力?现在多数的学生就又这么一种观点,拿我的一个朋友来说。只是象征性地要把自己生命中的这个九年浪费在学习上,这样不仅什么都没学到,还加重了身心的负担。撇开家长和老师的批评不说,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所以说中国的教育制度还不是完善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根据现实而制定的。这种教育方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一种抵触的心理。认为这么多年的学习,就只为了毕业证书?然而,得到了又能怎么样?难道就能保证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吗?  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它可以改变我们心中的一些观点,让我们可以更加理性、更加现实地分析这个社会。但是,如果教育就像一把枷锁,直接地锁住了我们的思想,那么岂非背离了教育原来的目的?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不过是一个处处被讨伐的岛国,为什么如今的日本可以成为发达国家。我认为和它的教育体系是分不开的。日本人注重教育,然而却鼓励创新。他们学习历史是为了看清未来的方针,而我们呢?吸取教训?忆苦思甜?我想说,既然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再去探究“为什么中日战争会失败?为什么要闭关锁国?”不是显得多余了吗?我这么说,并不是想“长他人志气”来诋毁中国,只是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发表一些关于教育的看法。我并不欣赏日本的教育,他们的师生关系也许是很僵硬的。只是从某种角度来说,日本还是值得效仿的。  总体来说,中国的教育还是存在很多弊端的。并不是想针对什么,也许我看到的也只是很肤浅的一个表面。我想说的是:给我们更多的空间,也许会有奇迹。教育不是为了禁锢我们的思想,而是为了开拓我们的思路,可以有更多的创新。 

(议论中国的教育)
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大国;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一个经济实力非常雄厚的大国。居然教育如此落后,我苦笑,我茫然,我发自内心的呼喊:‘中国的教育落后了,中国的教育需要创新!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早已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这很不错,中国的每个城市都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学校,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甚至幼儿园,这一切的一切都很不错,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因此而感到自豪。但是在每个人生的关键之时,是否又做好了呢?好的教育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但中考;高考有时也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例如每年中考,高考不知有多少人拼命学习,拼命努力,为了人生能够更加辉煌,付出了所有精力。也许,一部分人能够在自己拼搏之后看到成就,看到希望,看到未来。但另一些人呢?他们同样是那样的努力,那样的顽强拼搏,那样的奋发向上,付出的并不比成功的人少啊,但一次考试失误,让他们终生后悔,有的甚至流尽了眼泪。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那种滋味,让他们心都碎了,多么的后悔当初没有细心,当时的头脑没有清醒!!!许多地方中考成绩优异可以上好高中,与更强的朋友互相竞争,鼓励。交往,学到更好的品格更多的知识。然而当你失误了呢?有些有钱的人可以给高价上好高中,用那一张张纸去填满自己还差得分数,但是贫困一点的家庭呢?他们就真的能够支付那高昂的费用吗?不能,就只能上差的高中,那里面‘垃圾’遍地都是,酒鬼烟鬼非常多。古人虽说:‘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但也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虽然他们都有道理,但贫困生中自制力差的人才,就这样白白浪费了啊。这只是对于中考,高考更是如此当然那就不一定能够用钱去‘填’了!
对于此现象,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教育需要创新,需要更多地投资在创新教育方面,而不是创办学校方面,建造那么多的学校用处不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拥有一座创新的学校一定会胜过造十做学校,当然也同时不能忽视创办学校。中考应创新,高考更应创新,我认为中考高考都应该三次左右,取平均分或其他,或许那样更公平吧!
唉!大概因为我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思想范围有限,想的太少,太窄。

2016高考作文以"中国式教育"为题是否偏题

恭喜你,偏题了!作为一个考过两次高考,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的老油条,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仅对议论文本身存在的事实做出单方评价,不针对人格品行!
第一,任何议论文不能触及国家政策,这是最基本底线。
第二,题目偏宏观,写得太大,而且论据无法支撑论点。
第三,论证缺逻辑,没有利用好论据该有的实际有力点作为支撑!

关于我国教育的现状的论文800字

摘要

中国的教育现状,有一个很令人费解的现象:几乎全社会的人都知道现行的教育制度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但人们还是义无反顾的服从于他,就像明知前面有一个坑,但还是心甘情愿的往里跳。人们明明知道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就业。然而在残酷的“唯学历论”面前,人们又不得不涌向大学,被那一纸文凭绑架着匍匐前进。中国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在考试问题上如此清醒而无奈地纠结着,毫无反抗地行走于生活的悖论中。

关键词

高考、大学、教育、反思

正文

二十一世纪悄然翻开行的篇章,中国将如何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党高瞻远瞩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早在1977年9月,邓小平刚刚复出就深谋远虑地把教育问题突出地提到全国全党人民面前,语重心长地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1 到1985年5月,又提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生力军”。2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政治,明天的经济。可以这么说,教育乃立国之本。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投入到国民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去,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在21世纪这个号称信息,知识的时代,不重视教育民族只能等待的淘汰的命运。

然而今天的中国,高考已经俨然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仪式,每年的高考新闻总是饶有趣味地制造着新的舆论场。家长孔庙烧香祈求孩子高分,高三女生喊楼“邀睡”减压,衡水二中“高考誓师大会”激情上演,为让迟到女儿进场考试母亲甘愿下跪……在现实环境下,这些新闻迫使人们去反思些什么,但似乎又有其合理的一部分,因为高考为大,一切逻辑为高考让路。”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3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4

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这依然是绝大多数中国孩子的必经之路。高考创设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特殊情景,因为那里安放着难以抹去的故事和细节,而且浓缩了“中国式奋斗”的全部精髓和灵魂。

  十年磨一剑,只为在这个六月“一考定乾坤”。在由“竞争”二字所诠释的逻辑体系中,高考是举起生命重托的最佳路径,“黑色六月”成为一种恒定而牢固的社会现象。竞争,不单单是高三学生的血酬定律,更是被早早地推向了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由高考卷起的这场竞争注定是深远的,是彻底的,是社会性的。它悄无声息地接管了应试教育的全部逻辑,所有关于素质教育的美丽愿景被狠狠地打入冷宫,动弹不得。

  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在中国文化那里,从科举开始,读书更像是一场精心布局的政治安排,而考试是一个人改变命运必须经历的一种仪式性的“程序”。“官本位”、“知识贵族”、“学而优则仕”隐隐地揭示了知识与政治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文化心理一直延续至今,高考被有意无意地赋予了类似的社会功能。

从1999年开始,扩招政策圆了更多学生的大学梦,然而在教育振兴、拉动内需、维护稳定、阶层流动等话语编织的复杂逻辑中,大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残酷的现实击溃了人们对高考的美丽想象,以致无法接受“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这样的事实,知识与命运被迫脱离了对方的解释逻辑。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以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5曾经饱含希望的汗水,偏偏埋葬了世人的期许和信心。如果说“高考之门”还相对公平的话,“社会阶层世袭制”、“寒门难出贵子”、“父辈就业时代”等现象则剑指“工作之门”的是是非非。

  高考,这个曾经承载着教育良心的选拔方式,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一个极为纠结的符号表象,最终失去了它原本强大的象征交换功能。在为人诟病的“工作之门”面前,扩招某种程度上给了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工作机会。他们轻松地越过高考,而后凭借发达的人脉关系挤占了原本属于优秀孩子的工作岗位。“高考之门”这道关卡在托起“中国式奋斗”的集体期许下步履蹒跚。

在极具幻灭感的“工作之门”面前,“高考之门”并没有被历史性地架空,这条路上依旧“人满为患”。这不能不提到我们时代普遍浮躁的“唯学历论”用人机制。如今,保姆、服务员等工作几乎清一色地转向大学生学历。当“人才贬值”成为事实,学历将能力逼向了死角,这进一步激活了大学文凭的“市场需求”。其结果是,有些民办大学、独立院校堂而皇之地兜售文凭,艺术类招生更是遍地开花,艺术热仅仅因为艺术专业“好考”。诸如此类的“泡沫教育”已经泛滥成灾,间接地稀释了大学文凭的“含金量”。 “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或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6

我现在就在大学中学习,说实话,当我亲身经历了大学之后,这与我心目中的那座圣洁的象牙塔真的相差很远。我仅仅是一个学生我没有资格对中国的大学教育数三道四。在这里我就引用耶鲁大学前校长小贝诺•施密德特的几句话来谈谈中国的大学教育吧:

他们以为社会对出类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课程多,老师多,学生多,校舍多。他们的学者退休的意义就是告别糊口的讲台,极少数人对自己的专业还有兴趣,除非有利可图。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事业。他们计划术,更是把教研者当鞋匠。难怪他们喜欢自诩为园丁。我们尊重名副其实的园丁,却鄙视一个没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教师。很多人还以为自己真的在搞教育,他们参加一些我们会议,我们基本是出于礼貌,他们不获礼遇。

这位校长对中国大学教育的评论还有很多。当然这只是一些个人的观点,但也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为什么中国可以在那些国际奥数等比赛中获得一次次金牌,而十几亿的中国人却很少有人获得诺贝尔奖这个学术上的最高荣誉呢?难道这就是中国教育?

另外中国的教育现状不仅仅存在这些问题,还有一些问题也是很值得人们去反思的。英语强制化的学习,小学时期创造思维的扼杀等。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学着所谓国际化的语言,却被韩国申请了中国的文化遗产,这也就是所谓的崇洋媚外吧。当然,中国的教育问题,不止这些,但以我的水平只能想到这些了。

  也许有人会反驳难道高考真的就一无是处吗?否则为何国家还要持续三十多年实行高考制度呢?我想高考还是有一些优点的:

首先,方便统一实施考试,招生,录取。管理教育的人省事,学校省事,大学也省事。至少大学不用费尽心思的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选拔学生,全国都采用统一的标准,不管跟国外比怎么样,在国内大家都是一样的。

另外,高考还有一个优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平。可以说公平是很难做到的,几乎时间的一切纷争都源于不公平。而高考却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公平。不管那些作弊和暗箱操作,至少大家的起点一样,时间一样,机会平等。我想这一点也是高考能够实行至今的最主要的原因吧。

高考纵然有许多弊端,但在新的选拔制度出现之前,它恐怕还会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存在很长的时间。因为就目前中国的基本国情来看,它真的比其他的制度要合适。

从韩寒现象看中国的教育的论文。

随着韩寒入围《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渐渐了解这位让官方颇为头痛的“80后意见领袖”。不管是你喜欢也好、讨厌也罢,韩寒注定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镌刻下了自己的深深烙印。
抛开韩寒所引起的各种争议不提,有个现象,吸引了我的注意:这位笔法老到、语言犀利、逻辑缜密的作家兼车手,读高中时却因为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留级并最终退学。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休学后,韩寒就陆续发表了自己的小说、散文集。之后的他,也并没有象很多人预言的那样昙花一现,而是在作家和车手两个自己所喜爱的职业上越走越远,成为个中翘楚。
   在仔细阅读韩寒文章后,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个被主流文化视为叛逆的作家,在貌似尖锐刻薄的语调后面,却有着国人所缺乏的对异见的包容、对弱者的怜悯、对权贵的蔑视等等优秀品质。
   话题重新回归到中国教育上来,为什么很少受传统教育影响的韩寒,能够有这样的品质、获得这样的成就,而同时期传统教育流水线下的高材生、尖子生,大多“泯然众人矣”?中国式传统教育是在“育人”,还是在“毁人”?
   回顾自己接受中国式教育的漫长历程,赫然发现,我们所学的东西,很多根本毫无意义,不仅没有意义,甚至起到了反作用。我们学到了很多永远用不上的“知识”、学会了各种解题的“技巧”,却从来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掌握到学习的“方法”。
   先看看数学,有必要背这么多偏门的公式、反反复复解一些刁钻诡谲的习题吗?30余年来的人生经历中,除了加减乘除、度量换算,真想不出有任何地方可以用上这些东西。如果说是需要由此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如直接开一科逻辑学。
   再看看语文,本来是一门能给人以美妙文学体验的学科,却被中国式教育教得面目可憎。我们的老师,教的不是文学作品本身,而是中心思想、作者深意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就好比,你上菜馆点菜,本来是想吃美味烤鸡的,结果厨师给你上了盘鸡毛,还说这鸡毛才是鸡的精髓。
   地理、历史、化学,等等、等等,皆如是。
   韩寒之所以能成为韩寒,也许正是有意无意中,逃离了中国式教育的意外结果。这个意外,让我们惊喜,让我们反思,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也许算是孤陋寡闻的人,大家都知道有个韩寒,很了得,我却知之甚少,所以我也感到很惭愧。今天忽然心血来潮,想找几个名人的博客看看,遂打开新浪博客的首页,在《精英·学者》栏里看看有没有我愿意打开的名人博。先看了杨澜的一篇《为事业、生活平衡支三招》,写得不错,但也不见得有多好,看点击阅读很高的:33687,想写几句评论,又觉得没啥可写的。于是在杨澜名字的上面看到了韩寒的名字,我头脑中这时蹦出了“后生可畏”的成语来。我一直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小看年轻人,因为我们的未来是他们的,未来美好的世界,是由他们去创造出来。点开韩寒博客文章目录《我的文章》,看到了《文人几文》,再点开,语言很老道的,说的是中国文人写书收入和人们读书的问题,写得很有味道。看来有不少人喜欢他,看这篇文章的点击阅读,是67659,评论是923。
按说,读文章就要评文章,但因为我对“韩寒现象”发生了兴趣,就撇开文章不说,想讲讲文章以外的事情。
以前在各类媒体上,断断续续地了解到:韩寒念中学的时候,就爱写小说什么的,很着迷,写了很多,还不断地发表出来。但是数理化外语等主课一塌糊涂,根本就考不及格,学校让他退学。父母又为他找了一个学校,他还是那样着迷写小说,“不务正业”,又被新的学校勒令退学。父母没有办法了,就让韩寒在家里专门写小说。这下算是遂了他的心愿,于是他的作品呼呼叫地写出来,出版社不停地给他出版,小小的年纪,就成了百万富翁。大概在去年,我又得知他参加了上海F1方程式赛车,在他今年10月22日的博文《终于得到了年度车手总冠军》中知道了他“一分领先王睿,得到了年度的车手总冠军”。这真是让我很吃惊的事情。因为参加赛车需要花钱,韩寒就写书赚钱,来补贴赛车,因为他今年的版税收入有300万元啊!像余秋雨这样的知名作家恐怕也望尘莫及、自愧不如吧。
我为那两个“开除”韩寒的学校而感到脸红,我也为我们当前的这种教育机制和培养青少年的习惯方式而感到脸红。假设那两个学校是对的,那么他们就一定能培养出像韩寒这样重量级的年轻作家吗?未必吧?当然,我绝没有反对学校严格要求学生学好各类主课的要求的,我只是想说,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的特点,他们的爱好不会完全相同,将来他们成才的方式也会各有千秋,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针对孩子的特点去因人施教呢?韩寒他对数理化一点也学不进去,那就让他写小说吧,让他自由地去发展,当他在写作中遇到相关的知识需要理解和运用时,他自然会想办法的,并不需要人们的强迫;要是觉得他会影响班里的其他学生,学校可以专门为“韩寒”们安排特别的教室和地方,让他们自由发展。我的儿子也是很不喜欢数理化的,外语学得也不好,只喜欢画画、喜欢电脑、喜欢参加各类文娱和体育活动,学校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不太喜欢他,经常挖苦甚至侮辱他,搞得老师和孩子、甚至和我们家长的关系很对立。但作为父母,我们了解和理解孩子,就支持他弄电脑和画画。高考时,他入围了中国美术学院等大学,为他的母校争了光,于是儿子的学校和老师立马对他转变了态度,学校的大门口高挂红布巨幅表示庆贺。
我就是想不通,我们这个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是需要各种各样人才的,万能的人才是不需要的。为什么非得个个都得在中学里学数理化,学外语呢?真的都需要嘛?我看未必。我在中学时,数理化和外语都很好,但我现在的工作以数学为例,也只需要加减乘除法就足够了。如果这个孩子注定他将来是一名大商人,他学物理、学化学有什么用啊?他只要会小学的加减乘除法就够了。如果让孩子们这也学,那也学,不考虑每个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那么,需不需要每个孩子都去学开刀动手术、学种西瓜啊?中国的教育,确实培养了无数人才,但也确实扼杀了许多人才。当今最著名的作家、编剧,遗憾的是,往往都不是正规大学培养出来的。我不是教育专家,高深的理论我不会讲,但从自己的直观看法上,我已经明显地感觉到了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看过一些美国对青少年的教育方法,他们十分注重孩子们的自由发展,从不限制他们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而是孩子们愿学什么,就提供条件让他们学什么,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当的教育和培养,起码对韩寒这样的孩子,学校再也不要“开除”他们。从文明历史看,美国无法与我们相比,但是从当今的经济、科技、军事和文化传播等方面,我们能与他们相比吗?如果我们不注意改善教育,创新教育,实现更加科学的教育,我们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吗?
我很疑惑。随着韩寒入围《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渐渐了解这位让官方颇为头痛的“80后意见领袖”。不管是你喜欢也好、讨厌也罢,韩寒注定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镌刻下了自己的深深烙印。
   抛开韩寒所引起的各种争议不提,有个现象,吸引了我的注意:这位笔法老到、语言犀利、逻辑缜密的作家兼车手,读高中时却因为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留级并最终退学。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休学后,韩寒就陆续发表了自己的小说、散文集。之后的他,也并没有象很多人预言的那样昙花一现,而是在作家和车手两个自己所喜爱的职业上越走越远,成为个中翘楚。
   在仔细阅读韩寒文章后,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个被主流文化视为叛逆的作家,在貌似尖锐刻薄的语调后面,却有着国人所缺乏的对异见的包容、对弱者的怜悯、对权贵的蔑视等等优秀品质。
   话题重新回归到中国教育上来,为什么很少受传统教育影响的韩寒,能够有这样的品质、获得这样的成就,而同时期传统教育流水线下的高材生、尖子生,大多“泯然众人矣”?中国式传统教育是在“育人”,还是在“毁人”?
   回顾自己接受中国式教育的漫长历程,赫然发现,我们所学的东西,很多根本毫无意义,不仅没有意义,甚至起到了反作用。我们学到了很多永远用不上的“知识”、学会了各种解题的“技巧”,却从来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掌握到学习的“方法”。
   先看看数学,有必要背这么多偏门的公式、反反复复解一些刁钻诡谲的习题吗?30余年来的人生经历中,除了加减乘除、度量换算,真想不出有任何地方可以用上这些东西。如果说是需要由此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如直接开一科逻辑学。
   再看看语文,本来是一门能给人以美妙文学体验的学科,却被中国式教育教得面目可憎。我们的老师,教的不是文学作品本身,而是中心思想、作者深意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就好比,你上菜馆点菜,本来是想吃美味烤鸡的,结果厨师给你上了盘鸡毛,还说这鸡毛才是鸡的精髓。
   地理、历史、化学,等等、等等,皆如是。
   韩寒之所以能成为韩寒,也许正是有意无意中,逃离了中国式教育的意外结果。这个意外,让我们惊喜,让我们反思,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求一篇题目为《当今中国教育的利弊》的5000字论文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正在给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因特网在中国的迅速延伸,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从因特网上获取各种信息(参见图1),因特网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因特网为依托,远程教学、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正在中国迅速兴起,据调查统计:在中国未来最有希望的十项网上事业中,网上学校(13%的可能性)仅次于网上购物(15%的可能性)和网络通讯(15%的可能性),名列第三(参见图2)。由此可见,教育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一场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到教学内容,乃至教育观念和教育目的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正在静悄悄地发生,并已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之一。如何正确地认识这场新的教育变革,客观地分析因特网对当前教育的各种影响,积极地推进教育改革,是当前颇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因特网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模式,但可能会动摇教育的目的  1.从学校教育到网络教育——社会需求的满足
  因特网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模式——网络教育。网络教育是近十年才兴起的、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相比,网络教育的最大优点在于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教师不必到教室去授课,学生也不必按部就班地学习,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通信网络在一种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交流,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教师控制教学进度改为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内容和安排学习进度,从而满足了社会普通性和个体独立性学习的需要,并为进一步实现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条件。
  附图 目前,网络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根据网络校园(TeleCampus)网站的数据显示,在北美和欧洲,提供本科网络教育的就有164所大学,提供研究生网络教育的有313所大学(注: )。加州虚拟大学(California VirtualUniversity,以下简称CVU)便是一个成功的尝试。CVU成立于1997年10月,由加州政府资助,合作的注册学院和大学从成立时候的65间,至1998年8月增加到95间。在过去6个月,网上课程成倍增长,目前共有1600门网上课程。
  有人甚至预言:随着“无纸社会”的到来,将来的所有学校都会变成“虚拟学校”,没有校园,没有课室,没有教师,没有同学,学生只需要有一台连通因特网的电脑,便可通过利用电子教室、电子黑板、电子图书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念大学不再是大学生的“专利”。当然,人们网上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获得文凭,而是训练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解新知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网络教育倡导自主学习,使学制变得更加灵活。学生通过网络自主选修自己需要的课程,自主决定听课的时段,自主查阅电子图书资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完成学业所需的时间和进度。学制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两年或三年完成学业,有的人可能在五年或更长时间内完成。网络教育更加接近社会需要。网上学习不限于专业课程,还要接触大量的新知识新信息。学生在获得就业机会的同时,还可以实行半工半读。学生了解社会越真实广泛,学习的侧重点和努力方向就越明确,走出“校门”后的适应能力也就越强。
  2.从情感交流到网络交流——教育目的的动摇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教书育人。传统的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地交流、讨论与沟通。学生们必须知道他们应该学习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东西。学生们需要去发现求知的内在涵义,以获得学习的动力,并将之应用到他们的个人生活中去。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即是要向学生解释这一切,并随时给予指导。但是电脑和因特网将会改变这种交流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无需直接面对面,彼此只是通过通信网络在一种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交流,不再有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不再有心灵火花的撞击,不再有由于相处而产生的师生情谊。这种长期的冷面无情的交流将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接受道德与理想教育的兴趣,对前途产生迷惘的情绪,失去行为规范,学校也就将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虽然因特网将会逐渐取代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它却无法代替教师教给学生所有重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如理想、纪律、责任以及协作精神等。因此,因特网可能会削弱教师在德育方面的作用,从而动摇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