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论文范文

2023-12-10 03: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论文范文

自成立来,学院教师在法学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承担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多部。学院主持完成的《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被省委宣传部、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授予申报国家项目先进单位,多次被省社科联授予重点调研课题申报工作先进单位。由学院负责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政法纵横》(原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于1999年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现已成为全国较有影响的法学理论刊物,受到学报界及法学界的重视与好评。是河南省一级期刊,河南省高校优秀学报。2012年5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入编《中文核心要目总揽》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法律类的核心期刊,位列28种法律核心期刊第20名。这是学报首次进入中文法律类核心期刊。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术研究

截至2015年3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共有3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9月数据),2个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7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牵头)、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牵头)、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参与) 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个):应用经济学开放研究中心、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实验室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河南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经济伦理研究中心、诉讼法研究中心、产业与金融发展研究中心、政府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教育统计与数据分析研究中心 2010年至2015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0多项 。2010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申请的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标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标2项;2011年国家的课题申请共获14项,省级课题申请119项,横向课题数目162项,资金近300万元;2014年,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标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标7项 。 重要成果举例 李小建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户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下的中部农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和其他7项国家基金项目,其瞄准国际学术前沿问题进行的农户与农区发展等理论研究,成果总被引用超过4000次,出版的《农户地理论》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陆大道院士评价为 “对‘地理学、人—地系统’及其空间结构理论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学校专门研究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团队,发表了大量论文,重要成果《黄河流域经济》是中国第一部专门研究黄河流域的经济学大型专著。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底,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达到68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17万册,各类电子图书465万种,主要以财经、政法和管理类文献为主,覆盖人文、社科及其他相关分科专业;此外,《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等重要典籍亦有所收藏;拥有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国研网、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Elsevier SD数据库、EBSCO数据库、Emerald全文期刊回溯库、HeinOnline法律全文数据库等41个中外文期刊论文及电子图书数据库。 学术期刊 《经济经纬》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的经济和管理类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84年,1994年由《河南财经学院学报》更名为《经济经纬》,是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是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的法学类专业学术期刊,创于1986年,2012年由原《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更名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法律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扩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2年、2014年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河南省一级期刊。

财务分析方面大学毕业论文(2)

  财务分析方面大学毕业论文篇2
  试析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摘要:因企业运行环境变化快,需求、目标导向和分析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多部门多层次人员参与等因素,导致有些企业存在不重视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找不准需求、定位不清、不指导未来、找不到标杆进行比较、不考虑风险、不计资金成本、不结合非财务指标、缺乏动态分析、不剖析整体十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财会工作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职能,找准定位,服务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正确运用财务分析,科学精细化管理的过程。

  关键词:财务分析;存在;问题

  1前言

  企业财务分析是指企业根据信息使用的目的不同,从财务角度入手,比照目标和标杆指标,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专业分析,揭示活动结果与目标的差异,探求产生差异的驱动因素,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因企业运行环境变化快,需求、目标导向及分析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多部门多层次人员参与等因素,导致有些企业财务分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十个常见的问题,希望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有所启发。

  2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十个常见问题

  问题一: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

  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转轨期。一方面,由于市场和自身的原因,有些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决策很少依靠财务信息支持,造成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调整频繁,为了跟上变化,大部分企业的财会人员没能处理好企业会计核算反映调整与财会工作服务经营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习新准则、新制度以及调整核算体系和会计信息系统上,很少有时间进行财务分析,从而也难以通过财务分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产品。在会计核算按照国家强制提供的标准照章处理,企业对财务分析的需求和供给都不足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仍存在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的现象。

  问题二:找不准需求,不知为谁服务。

  在现实中,有些企业财务人员因不了解或不全了解相关各方对财会工作的需求程度,导致其不清楚财会工作为谁服务,反映在财务分析上则表现为:不清楚应为谁提供财务分析产品,应该提供哪些产品。

  这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不习惯与业务单位进行对接,习惯以总部为据点运营,将本部门定位为居高临下的总部职能部门,不清楚财务分析的“客户”,不愿意为业务部门提供个性化的财务需求。财务分析一种模式走天下、只出一种财务分析产品,财务分析报告专业晦涩,让人看不懂。

  问题三:定位不清,作用不明。

  有些企业对财务分析的定位和作用认识不清,片面地重视企业财务分析,分析得很细,分析结果提示的问题也很到位,然而分析完后却到此为止,没有下文。他们错将财务分析当作战略执行分析的核心,而不是战略与战略行动方案。这样一来,导致财务分析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财务分析的作用似乎也越来越大,但企业仍在走老路,战略执行或偏离目标,或困难重重。

  问题四:只检查过去,不指导未来。

  受管理者控制性思维习惯的影响,有些企业习惯于对过去已完成、不变化、有结果的活动进行财务分析和检查,而不能够基于过去,结合当前,着眼未来进行分析和沟通。不服务于未来的财务分析,只会发现过去的问题和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

  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上,这些企业的财务分析以内部的、静态的的信息为主材料,很少采用外部竞争者提供的动态环境信息,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无法为企业战略的动态调整提供指导和帮助,那么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是阳光大道还是荆棘丛丛就不得而知了。

  问题五:找不到标杆,不知优劣。

  由于没有战略、或战略不清晰,或战略没有转化为可执行的标准,有些企业对外不清晰行业竞争情况,不找或找不到外部标杆,不分析或分析不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看不到机遇与威胁。对内,缺乏走向战略目标的明确的行军路线和阶段目标,走到哪算哪,甚至不清楚企业走到了哪一阶段。

  找不到外部标杆的结果是习惯于自我比较,习惯于与本企业的计划比,与过去同期比,是计划和过去存在问题还是当前存在问题,不得而知。没有正确的比较就没有真正动力,就不能找准正确的方向,找不准方向就不知企业存亡。

  问题六:不考虑风险,或过于保守。

  有些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决策不进行风险分析,过去运气比较好,胆子大,财务分析从不考虑或很少考虑风险,对分析结果不进行风险调整,把偶然的成功当成决策系统的必然成功,导致企业决策层夸大自身能力,喜欢冲击小概率事件,看不到前方万丈深渊,直到风险变损失时,企业已陷入万劫不复,难以重生的境地。

  由于缺乏对风险的正确认识,有些企业惧怕风险,或缺乏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责任制度,要么视风险为洪水猛兽,要么但求无过,对存在风险的业务一律回避,满足于赚取微薄的利润,看不到风险中蕴藏的机会,错失发展良机,以致落后遭致淘汰。

  问题七:不计资金成本,影响效率。

  有些企业财大气粗,摊子很大,特别是一些垄断企业,项目分析与内部核算不计资金占用成本,企业内占用大量资金的业务单元明为贡献实为包袱。这类企业有时为了做大,并购了大量不计资金成本的微利企业,其结果是股东投资回报不断受到侵蚀而企业却浑然不知。这些企业虽长年盈利,净资产回报率却大大低于市场利率,占用股东和社会的大量资源低效运转。

  问题八: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

  货币计量假设虽然为财会工作提供了处理企业信息的便利,但也容易使一些企业只重视结果而不顾过程。有些企业重财务指标分析,轻非财务指标分析;分析的过程是从大结果到小结果;只出数字结果,而不清楚数字内涵,始终找不到产生结果的驱动因素,更没有涉及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

  以价值为管理基础的企业,倾向于降低成本和强化资产结构等较易达的的目标,常忽略外部众多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遗漏一些非货币性的外部战略性信息,对威胁与机遇的反应较慢;对内仅以财务指标评价,否决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业务。

  问题九:习惯使用静态分析,缺乏动态分析。

  有些企业习惯于用静态的思维、静态的企业发展战略、静态的市场环境、静态的生产经营计划和静态的员工需求与能力对企业进行静态的分析。这些企业很少关注外部和内部的变化,很少动态地去修正和完善企业的战略规划,很少调整行动方案。从而难以做到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问题十:不解剖整体,个体分析不足。

  有些大企业、大集团规模越做越大,财务越分析越来越宏观,出现了重视整体分析,轻视个体分析的一锅煮现象。他们没有像解剖麻雀一样对企业各分部中心、各业务流程、各作业单元分别进行财务分析,因此也就分析不出个体的战略贡献,从而难以挖掘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分部中心的分析不客观,不到位,就会造成低效率挤占战略单位和高效分部资源的现象,而企业整体资源配置的低效,最终将影响企业整体效益。

  3结语

  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分析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上述十大问题,而解决这十大问题的过程也将是企业财会工作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职能,找准定位,服务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正确运用财务分析,科学精细化管理的过程。
猜你喜欢:
1. 财务分析大学本科论文

2. 财务报表分析毕业论文

3. 财务分析本科论文

4. 财务分析毕业论文范文

5. 财务会计分析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