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审计人员如何践行核心价值观论文

2023-12-09 16: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审计人员如何践行核心价值观论文

审计核心价值观: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

1、责任。就是以对国家和人民、对历史和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的“卫士”,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2、忠诚。就是秉持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法律、对事业的无限忠诚,牢固树立党员、公务员和审计人员意识,始终坚持真理和正义,矢志不渝,百折不挠。

3、清廉。就是坚持自警、自省、自律,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真正做到清正廉明、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做人、做事。

4、依法。就是崇尚法律,敬畏法律,自觉遵纪守法,按照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开展审计工作,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运用法定的手段捍卫法律的尊严。

5、独立。就是无私无畏,坚持原则,敢于碰硬,经得住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客观公正,秉公办事。审计人员不得参加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活动,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

6、奉献。就是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奋发向上,全心投入,无怨无悔,努力为审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审计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审计核心价值观,是对审计工作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和国家审计精神的高度概括,体现了审计人员的信仰追求和价值规范。审计青年作为审计事业的希望,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审计事业的未来。以下资料来源于网络, 由 原创论文联盟网 整理 剖析审计青年的心理特点,并针对其心理特点创新培育手段,从思想意识、制度规范、行动实践等方面探索其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真正将审计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使审计青年成为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进而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
  
一、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一)责任、忠诚。责任、忠诚,是审计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审计既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审计工作没有丰厚的待遇,也没有显赫的地位,伴随的只是枯燥的数据、厚厚的帐本、辛勤的汗水和如山的责任。审计人要扛起这个责任,靠的就是忠诚,是对审计事业的忠诚,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二)依法、独立。依法、独立是审计核心价值观的法律要求。随着国家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的加快,依法执审是对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独立开展审计工作,是宪法赋予我们的责任。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工作中,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同时审计机关在工作中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按程序开展工作,不得滥用职权,坚持依法执审、独立从审,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清廉、奉献。清廉、奉献是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公生明,廉生威”。清廉是一种品行,是一种操守,清廉应成为每位审计工作者的坚守和底线。审计作为财政经济卫士,处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中,为了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难免会与审计对象的利益发生尖锐的冲突,审计对象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可能会采用一些诱惑手段。清廉、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就要求审计人员要以“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禁得住诱惑”为信念支撑,不受社会各种金钱或关系等因素困扰,坚持内心的正直。这样才能摈弃私心杂念,坚守职业道德,方能真正清廉为公,不在利益面前迷失自己,树立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
  
 
 二、审计青年价值观的现状
  
   
  
(一)主流思想积极健康向上。主要表现为大多数人都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崇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辩证地思考各种社会问题。认同审计核心价值观,拥有自已的理想追求,能够奉行正确的审计职业道德准则。具有一定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反对极端狭隘的个人主义。
  
 (二)价值选择呈现复杂多元化。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各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呈多元化态势。审计青年受各种因素影响,价值观和心态呈现复杂多样性。具体表现为:在价值观培育上,重视自我感受、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从中形成自已的价值取向;在价值取向上,世俗与崇高并存,务实与理想同在,存在重利轻义,重知识轻道德现象;在价值目标上,追求事业、健康、爱情,但存在重金钱、重实惠、轻理想、轻追求的现象;在价值实现上,追求求真、务实精神,但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现象。
  
  (三)价值判断标准趋向功利化。当代青年审计人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实际利益的获得。部分审计青年以经济收入的高低和工作职务的高低作为判断人生价值大小的标准,在工作中对那些工作环境优越、经济收入高的审计对象产生攀比心理,近而导致心理失衡,影响到价值判断标准也因此发生了新的变化,价值判断标准从理想主义转向实用主义,出现“价值功利化”的现象。
  
 
 三、审计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
  
 
(一)创新培育手段,将审计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内在养成需要潜移默化的岁月积累,推进审计核心价值观教育,更需要点滴积累、长期渗透、逐步实践。针对审计青年求新、求实的心理特点和价值观现状,审计机关应采取一些时尚新颖的方式,搭建行之有效的宣传、沟通交流平台,引导审计青年将审计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组织创作倡导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艺作品,用通俗易懂的形式阐释好审计核心价值观,让广大审计青年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得到启迪,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审计核心价值观。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针对审计人员日常工作分散在各个审计组,工作压力大的情况,设计多种心理沟通方式,如创作网络对话空间、团体心理行为训练、建立短信互动平台等,在解决审计青年心理困惑的同时,培养其乐观、豁达、坚强、自律的优良品格,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为审计青年对审计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奠定心理基础。
  
(二)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将审计核心价值观固化于制。制度是组织中所有人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离开制度建设谈价值观培育,会流于空谈和形式。在将审计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基础上,把审计核心价值观转化成审计工作制度、审计业务流程和审计业绩评价标准,并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制度要求,做到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审计管理有机融合,以此来规范和引导审计青年的行为,促进其对审计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
  
(三)强化行为习惯,将审计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教育并非万能,制度也难以覆盖一切,覆盖一切的往往是行为习惯。做好对审计青年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引导,不断对其好的行为进行褒扬,对其不当的行为及时纠偏,使审计青年切实感受到核心价值观力量的存在,培养审计青年以审计业务行为规范化为基础的良好岗位行为习惯。努力把审计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激发广大审计青年干事创业的热情,并把审计核心价值观转化成工作动力,推动审计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千万别忘记点击采纳答案和顶一下哦-----------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深刻领会其内涵及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内化为青年群体的普遍价值标准和自觉意识,就是要引导青年把内化了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具体的价值行为,就是要引导青年将被动、一时的外化行为固化成持续、稳定的自觉行动,从而全面提高青年思想道德素质。
二、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使青年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我们可以从尊重国旗,尊重国歌做起,来体现我们的爱国之情;我们可以像周恩来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时代的接班人来发扬光大。同时,青年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动态,国际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积极思考创新,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社会生活接轨,将“知”与“行”结合。“观其言而察其行”,当代青年应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青年价值观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促进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另外,还要倡导当代青年通过服务社会来体验奉献的乐趣,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要倡导和推动当代青年更多地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三下乡”活动、帮贫扶贫活动等,把价值观的构建从课堂延伸到社会,由理论转向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谦虚谨慎的品格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只有在实践的真枪实弹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闪现出它的价值。
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青年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作为青年,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做到勤俭节约,“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行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四、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学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青年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当代青年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和希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责任,应当要以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为重要指引和基本遵循,坚持崇高理想追求,塑造文明道德风尚。
(作者单位:湛江市委党校)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