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微观经济学论文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2023-12-11 03: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微观经济学论文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例如:谷贱伤农,薄利多销、多销不一定多得——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因为我的家在农村,所以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在丰收的季节的农民的收入反而却下降了,这就是经济学里的一个经典的问题——“谷贱伤农”。

对于粮食来说,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粮食的产量,另一个是粮食的价格。粮食所取得收入为产量与收入的乘积表示。

这两个因素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由一条价格需求曲线所决定的。

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在生活中,粮食是一种必须品,其弹性系数较小,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并不明显;

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是增加的比例会小于价格的变化量。

原因在于,粮食的弹性系数小于一,因为对粮食的需求量是由人的生理需求决定。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粮食上的花费所占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少了,这也就导致了人们对粮食价格变化的不敏感。

看到这一现象,我们也大致就可以理解上述问题了,当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时,农民就会竞相降价去卖掉手中的粮食。

而由于粮食的弹性系数很小,农民如果想把手中的粮食全部都卖掉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大幅度地降低价格,所降价格的的幅度一定会大于粮食产量增加的幅度。

这就出现了粮食产量增加却收入不增加的现象,这也正是经济学上的“谷贱伤农”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经济学的现象,所以,我们更应该练就一双火眼去发现它们。

同时,更应该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自己做一个好的理财,去真正地成为一个“理性人”。

拓展资料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

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

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供给和收入分配。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有效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微观经学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从需求来看,随着人口的增长、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对房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需求曲线右移。从供给来看,随着北京的发展,房地产成本的提高等原因,供给曲线左移,导致房价上涨。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房价的上涨,非但没有降低需求量和供给量,反而上升。其原因之一是人民在市场上形成了未来房价持续上涨的心理预期,这样不少本来要未来几年甚至是十年才有住房需要的人,也抢着早些买,因为预期现在买比未来便宜。所以毫无疑问,这几年中国房产的购买量远远超过正常的、真实的住房需求。 其二,投资者趋利,随着房价的上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们加入的房地产行业,使得房子在北京遍地开花,房价只涨不跌的心理预期也导致形形色色的投资者们对房子的炒作。 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需求和供给曲线相交于右上角,即价格上升,需求量、供给量上升。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农产品增产了,社会供给量增加了,而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是基本稳定的,所以农产品价格就会下跌,造成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因为大部分农产品是生活必须品,其价格弹性很小,所以当农业丰收时,因为销量是比较固定的,农民为了尽快卖出产品,回收现金,采用了降价措施实际上并不能提高销量,所以反而收入减少得更厉害。所以经济危机厉害的时候,外国的农场主宁可将产品销毁,也不出售就是这个道理。农业生产最好保持一个稳定的水平,过高的增长率是有害的。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分析日常生活

用均衡原理来描述谷贱伤农
现代经济学已经发展到了宏观、中观、微观多个层次,分析方式也已经由最初的定性分析过度到定量分析。初学《宏微观经济学》教程,密密麻麻的数学模型和推导让我这样的初学经济学的非专业人士望而却步。其实经济学来自生活,经济学的原理渗透了日常生活、生产的每个角落,经济学原理能够在生活中广泛地运用。人类的每一种行为都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运用着经济学的法则。比如商品的价格问题,就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企业生产成本、盈利问题紧密相关。
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是,不同的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商品价格变动幅度大,而需求量变动幅度小;有的商品价格变动幅度小,而需求量变动幅度大。而“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说法,它描述的是这么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这种似乎难以理解的现象,可以用弹性原理加以解释。”
弹性理论正是要说明价格的变动比率和需求量的变动比率之间的关系。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商品的需求量(对企业来说是销售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之比。它反映了商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值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即
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价格变动的比率
即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d=(△Q÷Q)╱(△P÷P)
=[(Q2—Q1)╱Q1]÷[(P2—P1)╱P1]
它所表明的是:当价格上升百分之一时,需求量所减少的百分数,或者当价格下降百分之一时,需求量所增加的百分数。当│Ed │<1时,称需求是缺乏弹性的。此时,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当│Ed │>1时,称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此时,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它的需求弹性的大小与价格变动所引起总收益的变动情况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总收益等于价格乘销售量,价格的变动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从而就引起了销售量的变动。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所以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量的变动是不同的,总收益的变动也就不同。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则当该商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增加;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减少。例如:某种商品的价格每公斤2元,销售量为1000公斤,该种商品需求弹性系数为2.5。如果该商品降价至每公斤1.8元,总收益情况如何变化?
已知:P1=2 Q1=1000 Ed=2.5 P2=1.8,设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为X。
则由Ed=[(Q2—Q1)÷Q1]÷[(P2—P1)÷P1] 2.5=X×2.0÷(1.8—2.0)
得X=0.25,即价格下降后销售量增加25%,所以Q2=1000×(1+0.25)=1250公斤。
总收益情况:TR1=P1×Q1=2×1000=2000元
TR2=P2×Q2=1.8×1250=2250元 TR2—TR1=250元。
所以降价后商品的总收益增加了250元。这就是富有弹性的商品“薄利多销”的原因所在。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情况相反。如香烟的需求曲线缺乏弹性,因为上了瘾的烟客不会在乎价格的高低,所以价格的高低对香烟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再如:中国有句古语叫“谷贱伤农”,意思是丰收了,由于粮价的下跌,农民的收入减少。其原因就在于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也就是说,人们不因为粮食便宜而多吃粮食,由于丰收了而造成粮价下跌,并不会使需求量同比例的增加,从而总收益减少,农民蒙受损失。不仅如此,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收入弹性也小,也就是说,人们收入提高了并不因此而增加粮食的消费。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时期出现把粮食和农产品毁掉的作法,究其原因也在于粮食这种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降价不会增加需求量的大幅度的增加,只会减少总收益,所以资本家把这些农产品毁掉反而会减少损失。
相信随着学习的深入,将会学习到更多类似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应用了的经济学规律,并且我们可以应用这些规律解析其中的深层原因

用微观经济学分析大学生活中有哪些与经济有关的现象

面条涨价了,但是消费者对其减少是不明显的。因为生活必需品是缺乏弹性的。

化妆品涨价了,消费者对其涨价的反应是很明显的,价格高大家就不愿意买了,因为一般的非必需品是富有弹性的。

这些是比较简单的例子。有什么问题可以HI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