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该商品的数量,必须是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
需求的决定因素:1,商品的自身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有效需求:不是指一般有现实购买能力的需求。而是指既有购买力又有购买欲的需求。换句话说,人们愿意买,并且有能力买。影响有效需求主要有3个心理因素和货币供应:①消费额倾向。即消费支出对收入的比率。人们的消费随是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多,也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收入越增加,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差距越大。②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它决定资本边际效率(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③流动偏好。即人们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和财富的愿望强度。这种流动偏好可以处于交易动机(应付日常支出)、谨慎动机(应付意外支出)和投机动机(捕捉投机机会),并决定对货币的需求量,又影响利率。
二、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数量。
供给的决定因素:1,商品的自身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的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三、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例如,生产某种产品 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5 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 50元。若生产 101个时,其总成本5 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 40元,即边际成本为40元。当实际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增。因为,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总固定成本就会递增。由此可见影响边际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产量超过一定限度(生产能力)后的不断扩大所导致的总固定费用的阶段性增加。
四、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即一个市场中的经济实体为追求最大的利润,多次进行扩大生产,每一次投资所产生的效益都会与上一次投资产生的效益之间要有一个差,这个差就是边际效用。
例如:你肚子很饿了,你只有钱可以买5个馒头吃。
第一个馒头的边际效用最大,因为你那时候最饿,最需要,你多花一点钱也愿意买;第二个的边际效益就递减了,因为有1个馒头进肚了...不是那么饿了。第五个的边际效益最小,因为那个时候你几乎已经快饱了,馒头如果卖的贵的话,你一定不会买了。每支出1个馒头的价钱产生的效益,也就是你感觉花钱买来的价值。从第一个向最后一个递减!这就是边际效用了。
五、边际效用递减律:指的是当某物品的消费量增加时,该物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这一规律有以下特征:一是边际效用的大小同人们的欲望强度成正比。二是,边际效用的大小用人们的消费量成反比。三是将边际效用是在特定时间内的效用。四是将边际效用应该永远是正值。五是,边际效用还是决定商品价格的主观标准。
举个通俗的例子:当你极度口渴的时候十分需要喝水,你喝下的第一杯水是最解燃眉之急、最畅快的,但随着口渴程度降低,你对下一杯水的渴望值也不断减少,当你喝到完全不渴的时候即是边际,这时候再喝下去甚至会感到不适,再继续喝下去会越来越感到不适(负效用)。
六、机会成本:是指从事某件工作而放弃其他工作所能获得的利益。比如:到别处工作的报酬就是目前工作的机会成本。
七、消费者剩余:此概念是纽约大学教授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简单地说,就是买者卖者都希望从市场活动中获得利益:一个叫“消费者剩余”;一个叫“生产者剩余”。两者相加,叫“市场总剩余”。
八、社会成本:是指生产一种商品活着采取某种行动给社会带来的成本。
九、货币:可以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或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能被看作是货币。
十、通货膨胀: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十一、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十二、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
十三、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这样的话,资本和劳动力在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兴盛的国家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但其前提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十四、贸易条件: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
常用的贸易条件有3种不同的形式: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一国的贸易所得。其中价格贸易条件最有意义,也最容易根据现有数据进行计算。
1、你是怎么想到要选择这个题目?
2、你在写这篇论文时是怎样搜集有关资料的?
3、你写这篇论文时参考了哪些书籍和有关资料?
4、论文中提到的数据的出处何在?
5、你的研究跟别人有什么不同?
扩展资料:
一定要自己写好毕业论文,要熟悉自己所写论文的全文,最主要的是要熟悉主体部分和结论部分的内容,明确论文的斟酌观点和主论的基本依据;弄懂弄通论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的确切含义,所运用的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同时还要仔细审查、反复推敲文章 中有无自相矛盾、谬误、片面或模糊不清的地方。考生要提高 自身素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紧张;携带必要的资料;听清问题后经过思考再作回答;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层次分明;对回答不出的问题,不可强辩。
学员必须在论文答辩会举行之前半个月,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的主答辩老师在仔细研读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拟出要提问的问题,然后举行答辩会。
在答辩前老师会首先检验一下论文是不是学生自身的研究成果,是不是有抄袭和剽窃的现象。因此他们通常会提出这些问题;
比如“你是怎么想到要选择这个题目的?”、“你在写这篇论文时是怎样搜集有关资料的?”、“你写这篇论文时参考了哪些书籍和有关资料?”、“论文中提到的数据的出处何在?”等等。
在答辩开始前,答辩老师一般都会让学生介绍一下论文的大概内容,也就是这篇论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叙述一下文章的整体框架就可以了,即这篇文章主要包括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自写的是什么。
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主答辩老师的提问方式会影响到组织答辩会目的的实现以及学员答辩水平的发挥。主答辩老师有必要讲究自己的提问方式。
主答辩老师给每位答辩者一般要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问题,这些要提的问题应按先易后难的次序提问为好。所提的第一个问题一般应该考虑到是学员答得出并且答得好的问题。
学员第一个问题答好,就会放松紧张心理,增强“我”能答好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在以后几个问题的答辩中发挥出正常水平。
反之,如果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就答不上来,学员就会背上心理包袱,加剧紧张,产生慌乱,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后面几个问题的答辩,因而也难以正确检查出学员的答辩能力和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