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论文600

2023-12-07 03: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论文600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试着写, 扒, 再写点自己的意见,想法就OK了.

高等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论文

高等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高等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大,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数学的重要作用就凸显了出来,高等数学能够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高等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数学模型的构建。针对高等数学的特点,分析其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

高等数学;经济社会;应用;

引言:

数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工具性学科,在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到具体的经济科学实践中去,作为学管理学、经济学的我们更应该对数学有更深的认识。

一、高等数学在学术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在众多的学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物理学科中,高等数学与其关系极为紧密,高等数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微积分,众所周知,微积分是其创始人,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先生在解决经典力学问题的过程中所创立的,力学作为物理学中重要的知识,几乎贯穿于整个物理知识体系中,而微积分就是解决物理知识的关键工具,构建了地球和天体主要运动现象的完整力学体系。

在生物学中,高等数学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世纪时,就有生物学家试图通过数学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而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就有生物学家利用高等数学的一些知识来解决著名的地中海鳖鱼问题,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生物数学已经成为了生物学中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心脏的跳动还是血液的循环、脉搏的周期,都可以用高等数学的知识通过方程组的形式进行表示,并且通过求解的方法来掌握一定的规律,描述生物界的一些现象。

二、高等数学在经济社会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高等数学的不断发展,数学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经济问题也越来越多样化,利用数学问题对经济环节进行定量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存取款问题以及利率问题。高等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不止如此,除此之外,高等数学还可以为经营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以高等数学作为工具来得到最佳的决策。在经济学当中,许多的量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都需要用导数来进行计算。而通过这些量可以计算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数据,来对企业的正常运转进行调控,从而达到最优的生产效果。每个经营者都希望用最少的钱创造更多的`价值,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资金的浪费,利用高等数学知识,能够使资金得到最合理的应用,使成本降低,创造更加大的利润,这种问题,其实就是高等数学中最大值最小值的问题,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能够更好地配置相关资源,合理安排生产,实现最大利润。

三、高等数学在军事中的应用

纵观两次世界大战,无论哪一次都少不了高等数学的身影。射击火力表一直都是数学家需要计算的重要任务。除此之外,各种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发以及投产,都离不开高等数学的研究。不仅仅是空气动力学、流体动力学还是弹道学,等等,其中都包含着高等数学的知识,这充分说明了高等数学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高等数学还在原子弹、声呐等新型装备的研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能直接影响战争的格局和走向。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军事技术也一定会作用于各种新的高科技,而一切高科技领域都少不了高等数学的"加持"。

四、高等数学中概率和数理统计的应用

高等数学中涵盖的知识点较多,概率作为其中的一个知识点,在多种领域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以及社会科学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举例子来说,几年前,我国全面开放了二孩政策,在这项政策开放的背后,是相关专家针对我国人口发展的问题,根据众多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后做出的决定。近几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高等数学为核心的生活方式迅速地辐射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从移动支付以及购物到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办公的自动化,这些都需要我们具有高等数学知识以及素养。

五、高等数学在学生思维构建方面的应用

高等数学通过建立模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给学生树立建模的思想,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高等数学可以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以此来对现实中的一些事物进行有规律的描述。而高等数学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需要人类的思维活动,也就是说,高等数学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理论以及思维方法应用的意识,使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六、结语

当代大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们要想在21世纪的社会有一个立足之地就需要全面地发展自己,而我们学习的高等数学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我们要认清当今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地学习高等数学,为中国的经济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苏丽论高等数学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6,(06)

[2]卢明宇浅析微积分在金融领域的作用[J].经贸实践,2017,(05)

[3]马源谈谈数学学习在经济金融学中的作用[J].经贸实践,2017,(15)

拓展:

专业论文格式模板

一、毕业论文(设计)资料按以下顺序排列:

(一)封面。包括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毕业时间等内容。论文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

(二)中、外文摘要(包括关键词)。外文论文(设计)的中文摘要放在英文摘要后面编排。

(三)正文。

(四)注释。

(五)附录。

(六)参考文献。

(七)致谢。

二、毕业论文的打印与装订

除要检验学生书写规范的专业外,毕业论文(设计)须用计算机打印,一律采用A4纸。

(一)页面设置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纵向打印,页边距的要求为:

上(T):2.5cm

下(B):2.5cm

左(L):2cm

右(R):2cm

装订线(T):0.5cm

装订线位置(T):左

其余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二)排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文字一律通栏编辑。

论文采用宋体,字迹清楚整齐,除特殊需要,一般不使用繁体字。

(三)段落设置

采用多倍行距,行距设置值为1.25。

其余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四)页眉、页脚设置

论文题目(不包括副题目)居中,采用五号宋体字。

页脚需设置页码,页码采用五号黑体字,加粗,居中放置,格式如:1,2,3……页。

三、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封面

1、封面。

纸质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不编排页码。

2、封一(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四字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300字。

关键词:接中文摘要打印,“关键词”三字空两格,后加冒号与关键词隔开,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关键词一般在3—8个之间。

3、封二(外文摘要)

外文摘要:“外文摘要”英文单词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外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个实词。

关键词:接外文摘要打印,“关键词”英文单词空两格,后加冒号与关键词隔开,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外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二)正文

正文一般使用小四号宋体字,重点文句加粗。

1、标题层次。

毕业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第一级标题居中放置;第二、三、四等级标题序数顶格放置,后空一格接标题内容,末尾不加标点。

标题序数采用1.、2.……1.1、1.2……1.1.1、1.1.2……1.1.1.1……的层次。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一、二、……(一)、(二)……1、2……(1)、(2)……①②……的层次,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2、量和单位。各种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

3、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应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的统一规定正确使用,忌误用和含糊混乱。

4、外文字母。外文字母采用我国规定和国际通用的有关标准写法。要分清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脚码。

5、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6、数字。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同一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7、公式。公式一般居中放置;有编号的公式顶格放置,编号需加圆括号标在公式右边,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公式下有说明时,应在顶格处标明“注: ”。

较长公式的转行应在加、减、乘、除等符号处。

8、表格和插图。

(1)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内内容应对齐,表内数字、文字连续重复时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样或符号代替。表内有整段文字时,起行处空一格,回行顶格,最后不用标点符号。

(2)插图。每幅图应有自己的图序和图题。一般要求采用计算机制图。

文中图表需在表的上方、图的下方排印表号、表名、表注或图号、图名、图注。

(三)注释

注释采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页脚)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不可行中加注。注释编号选用带圈阿拉伯数字,注文使用小五号宋体字。

以下为引用各类文献注释格式:

专著:注释编号.作者.专著.书名[m].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注释编号.作者.期刊.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论文集:注释编号.作者.论文名称: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度.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注释编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写作年度.

专利文献:注释编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光盘:注释编号.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出版年(光盘序号)

互联网:注释编号.责任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文献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c"”)

(四)附录

“附录”两字在第一行居中位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

附录项目名称使用四号黑体字,加粗,居左顶格放置。另起一行空两格,使用小四号宋体字标注附录序号和题名,编排样式可参照正文。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其书写格式应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识,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四字居中放置,使用小二号黑体字,加粗。

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居左,空两格放置。具体结构格式与标注方法同注释中交代引文出处的注文格式。

生活中的数学 论文 500至800字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到超市买东西付钱时,测量某东西的面积时,制作平行四边形、直角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物品时……都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直接运用。前几天我们家就发生了一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事情。
  那天放学回家,我往小椅子上一坐,只听“嘎吱”一声,吓得我赶忙跳了起来。哈,原来是椅子的一条腿松了。“我们来修椅子怎么样”,我一时心血来潮地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挺支持地说“行啊”。于是全家人便开始忙碌起来,找工具的找工具,扶椅子的扶椅子,钉钉子的钉钉子。一阵“噼噼啪啪”声后,几根大钉子钉进了那条松了的椅子腿上,“嘿,总算钉好了”,我拍拍手,满意地可往上一坐。“嘎吱,嘎吱”,咦,怎么还是不对劲啊,怎么办呢?突然,我想起数学老师讲过的一句话:三角形能对物体起到稳定作用。对啊,我刚才怎么没想到呢?我马上找来了一块小木头,并根据小椅子的四条腿与椅面形成的角度,将其切削成了4块同样大小的三角形小木头,后把三角形木头分别补在椅腿与椅面的空档处,用钉子钉紧。你别说,这一下椅子坐上去可是稳稳当当的了。
  嘿,数字可真奇妙。看来以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学好数学,并将数学运用到生活的一点一滴当中,去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请大家写一篇600字的数学论文,题目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请大家帮忙,写好在给50的悬赏金!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并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应用题教学在生活中感受应用数学知识,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应用题源于生活,每道应用题总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因此,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一旦把应用题与生活实际情况起来,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折扣”时,我作了如下设计:“老师昨天逛街,发现有甲、乙两家超市卖完全相同的商品,却标着不同的打折方法,金山超市标着九折优惠,而时代超市标着八折大酬宾,你们说老师应该上哪家超市去买这种商品?”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各抒己见,有的说到打八折的超市去买,因为它打的是八折,比九折低;有的说去打九折的商店去买,因为它本来的价钱可能低一些;还有的说,先看看两家超市的原来的标价后再下定论。这时候,我马上问学生,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什么量?有的学生马上回答,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的量,我作了肯定的答复,这样使学生无形中意识单位“1”的量的训练,学生在学习有关“折扣”的应用题就不会感到乏味了,他们就会满有兴趣进入角色中。
  又如在学习了“折扣”后,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题:“某校五年级共有学生78人,在参加植树劳动派一位同学去商店购买果汁,商店规定:单盒买每盒2元,买40盒装一箱9折优惠,买50盒装一箱8.8折优惠。问怎样购买才能既让每个同学都能喝到一盒果汁,并且又最省钱?”这题的答案不唯一,因此,我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并进行讨论,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了有以下几种购买方法:
  (1)、买单盒79盒:2×79=158(元)
  (2)、买40盒装一箱,再买单盒39盒:2×40×0.9+2×39=150(元)
  (3)、买50盒装一箱,再买单盒29盒:2×50×0.88+2×29=146(元)
  (4)、买40盒装两箱:2×40×0.9×2=144(元)
  比较决策,买40盒装两箱,既让每个同学喝一盒果汁还剩余1盒,又最省钱。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精打细算。
  二、还原生活本质,培养学生思维
  在注重数学生活化的同时,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思维。生活化并不意味着数学知识的简单化,相反,还原数学以生活本质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在进行“百分数应用题”教学时,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组数据:“一次数学测验,某班的得分情况如下:100分的5人;90~99分的15人,80~89分的15人,70~79分的2人;60~69分的2人,60分以下的1人。全班平均分数为92伊始。根据以上数据你能提出哪些百分数的问题并列出相关的算式?”同学们经过认真讨论后,纷纷回答:(1)、满分的人数是优秀人数的百分之几?(2)、优秀的人数是总人数的百分之几?(3)、及格率是多少?(4)、满分的人比90~99分的人少百分之几?(5)、90~99分的人从满分的人多百分之几?……。这样,既使学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又如,在进行六年级数学复习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现在通讯公司推出几项优惠方式,让大家选用。
  (1)、按照通常的话费标准计算,总话费给予优惠20%。
  (2)、基本月租费36元,打出每分钟0.30元,接听每分钟0.06元。
  (3)、免收基本月租费,打出和接听每分钟都是0.45元。
  如果李叔叔的手机每月接听和打出电话各在100分钟左右,请你为李叔叔选择一项最省钱的优惠方式。请你展示出必要的计算。”
  学生因为是第一次看到有关手机计费的习题,感到十分好奇,因此,均能进行认真的思考,经过合作讨论,最后求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如何较为合理地使用手机,同时,也收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三、实现生活需要,促进主体发展
  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在生活层次中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最高便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种决策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一旦把应用题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这种潜在的需要就更加强烈。
  如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有一种牛奶盒长5厘米、宽3厘米、高8厘米,厂方准备一箱装24盒,如果你是厂方的设计人员,请你结合厂家利益考虑外包装的长、宽、高各应该是多少?”学生都很兴奋,先是讨论,然后计算。通过各种意见的对比,使学生了解使用材料少,就节省成本,厂家利润就增加。从而进一步熟练了表面积的计算,并使学生更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又如,在教学了“百分数应用题”后,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题:“为了节约用水,某市规定:凡每月用户用水量不超过20吨的,每吨水收费1.8元,超过20吨的,超过部分增收50%。小明家十月分交纳水费46.8元,小明家十月份用水多少吨?”学生见了这题目,纷纷陷入了沉思,在我的点拨下,学生很快求出了这题的正确答案:因为每月用水量不超过20吨,每吨收水费1.8元,这样小明家只要交纳水费:1.8×20=36(元);而小明家十月份实际交纳水费46.8元,多交纳了:46.8-36=10.8(元),因为用水量超过20吨的,每吨要增收50%,即每吨要交纳:1.8×(1+50%)=2.7(元),10.8÷2.7=4(吨),因此可得,小明家十月份用水为:20+4=24(吨)
  通过这题的练习,既使学生懂得了要节约用水,又使学生懂得解应用题的时候,要认真进行分析推理。
  四、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分析推理
  分析推理是每一个小学生都应该掌握的,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认真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如在数学活动课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今年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几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7倍,几年后爷爷的年龄又是小明的5倍,问当爷爷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4倍时,爷爷是几岁?
  这题中未曾出现一个具体数据,学生要求解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爷爷和小明的的年龄具有怎样的关系?当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时,即为爷爷的年龄比小明大几倍?学生经过分析并讨论,马上找到了这题的正确答案:因为爷爷与小明的年龄差是一个不变的值,当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7倍、6倍和5倍时,则可得爷爷的年龄分别比小明大6(7-1)倍、5(6-1)倍和4(5-1)倍。因此可得,小明和爷爷的年龄差定是6、4和5的公倍数,因为6、5和4的公倍数最小是60,因此可得,爷爷的年龄比小明大60岁。当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4倍时,即爷爷的年龄比小明大3(4-1)倍时,这时小明的年龄应该是:60÷(4-1)=20(岁),爷爷的年龄则应为:20×4=80(岁);或为:20+60=80(岁)。
  又如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某中学初中部共有780人,该校参加艺校学习的学生中,恰好有8/17是初一学生,有9/23是初二学生,问该校参加艺校学习的初一和初二学生各有多少人?”
  因为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在进行解题时,往往会将题目中的所有条件数据全部用上才,这题也不例外,但他们发现,如将初中部的780个学生才用上进行计算,会出现计算结果不是整人数的现象,因此觉得这题无法解答,这时候,我启发学生,因为该校参加艺校学习的学生中,恰好有8/17是初一学生,有9/23是初二学生,说明8/17和9/23这两个分率是对于什么而言的?同初中部的780个学生有没有关系?学生经过我的启发,再经过分析讨论认识到,8/17和9/23这两个分率是对于该校参加艺校学习的学生而言的,同初中部的780个学生有没有关系,因为17和23的最小公倍数是391,因此可知该校参加艺校学习的学生人数应该是391人,因此可求得该校参加艺校学习的初一学生人数为:391×8/17=184(人);参加艺校学习的初二学生人数为:391×9/23=153(人)。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一定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既可让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使得学生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