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篇论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 1 世纪,随 着 信息 化、全 球 化时 代 的 到 来,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方兴未艾,以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领域的潮流。国际组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教育领域相继建立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模型。 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教育部于 2014 年 3 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来推动教育发展。那么,如何理解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又有哪些?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此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诠释
1.“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历经十多年,在“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之前,我们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应该说,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促进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学校教育中“两张皮”的现象日益严重,表面上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实际上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使素质教育的期望与实际目标相互背离与矛盾。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驱使下,中学教学德智失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重成绩轻德育”的教育评价机制,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德智分离,有能无德,心理异化的残缺人,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素质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拷问。教育是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健全地成长、进步和发展。 21 世纪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知识与技能 本位的教育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和实现全面发展,成为了全球所面临的共同挑战。1997 年 12 月,国际组织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近年来,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基于核心素养的 课程设计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共识,许多国家与地区纷纷开展了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或课程标准。受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影响,也为了突破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通过借鉴国际上可资参考的经验,我国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既是实现从知识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也是“育人文化”的理性回归。
2. 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
2014 年 3 月,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核心素养”这个崭新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了国家的文件中,并被置于“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之灵魂“的地位。 那么,究竟什么是“核心素养”? 由于我国目前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内涵尚未有一个精确的定义,但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可启发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国际经济 合 作 与 发展 组 织(OECD)从 1997 年开始就进行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的专 题研究。 2005年 OECD 专门发布《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该《纲要》指出,核心素养包含了认知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态度、动机和价值观,同时认为反思性思考和行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
2002 年 3 月,欧盟在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进展报告中把“核心素养”界定为:“核心素养是一系列知识、技能与态度的集合体,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素养。 ”
2006 年 12 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向各成员国推荐了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八大核心素养体系。此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沿用 OECD 核心素养的框架。 尽管世界各国可能用词不一样,如 OECD 用胜任力,美国用 21 世纪技能,日本用能力等,但回答的问题是一样的,都是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参照国际组 织与其他各 国关于核心素养内涵的表述,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 终 身发 展 和 社 会发 展 所 需 要的“必 备”品 格 与“关键”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识、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包括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等认知性素养与非认知性素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而且,核心素养是所有公民都不可或缺的、最关键、最必要,也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素养。如果说,一般素养是为公民的基本生活
之所需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为公民优质生活之所需,因为它是一般素养的高度凝练和核心内核(精髓和灵魂)。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 的,因 此,它 是可 学 习、可 培 养、可塑 造、可 测评的。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根据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认为,历史学科核心素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核心素养将学生视为生命个体,关注学生个体成长所必需的素养能力,将学生成长的“历时性”状态与教育教学的“共时性”状态结合在一起,体现教育教学活动系统性与过程性的统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以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环节为例,就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综合思维
时下各学科提出了“核心素养”,但是具体到各学科又不能泛泛而论。历史与社会是综合性人文学科,其学科核心素养即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不但要体现人文性,更要注重追求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就是需要结合实际学情,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指导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全球视野,促进综合思维的发展,提升社会实践能力。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线教学实际以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环节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历史与社会学科素养中的综合思维
历史与社会其实就是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立足于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发展社会的综合能力培养,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为此,新课标明确提出“把握相关知识的联系,充分显示综合的追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抓住相关内容,不失时机地凸显综合的意义,以鼓励和指导学生以综合性知识内容为媒介,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等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通过多次公开课的实践验证与教师研讨,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能让学生通过思考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能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
二、以综合思维为例,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历史与社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较多,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式割裂地学习,肯定不能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迁移,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为载体,通过学习和体验学会从多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社会问题,最终达到提升综合能力和培育健全人格的目的。所以,我们以历史线索为主导,从“古今综合”“中外综合”“时空综合”三个角度来指导学生贯通知识,进行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
1.古今综合
历史与社会中的“历史”就是古,“社会”就是今,其实学习的就是古往今来,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古今知识联系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学习历史内容可以指导学生对照地图来加深印象,还可以启发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学习当前的地理知识还可以参照古今大历史变迁来深刻认知。
比如学习“辽阔的疆域”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古代不同时期的疆域。为了加深印象,教师可以制作成动漫视频,以渐变的形式,将不同时期的历史疆域展现给学生。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地理位置和历史更迭,还可以启发学生结合历史进行综合分析,更加深刻认识到领土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2.中外综合
中国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员,所以在学习历史与社会时我们要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舞台上,才能更清晰地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中认知历史得失,进而为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借鉴和帮助。比如,学习“丝路明珠”时,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可结合张骞出使西域、马可·波罗来华等历史事件,让学生认识到丝绸之路是自古中外交流的纽带之一,让学生全面了解这种交往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的同时,认识到社会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直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这就启发学生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考虑问题要全面,要注意从多个视角、用不同方式分析问题,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思考效果。
3.时空综合
时空综合顾名思义就是联系时间和空间进行综合分析。历史和社会发展是多样性的,但是又呈现一定规律。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并抽象、总结认识到历史规律,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时空进行综合分析历史线索。
比如,在学习“红军长征的路线”的习题时,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毛泽东的诗《长征》,然后要求学生对照中国地形图找出红军长征所经过的地区,最后让学生谈谈读这首诗的体会。运用中国地形图比区域图更能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红军行军的艰难;将历史和地理知识作为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以“综合思维”能力历史培养为契机,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进行分析与理解。总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整体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更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首先丰富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积累,再来一点点从思维层面上、认知层面上对于学生加以引导,逐渐构建学生的学科素养,让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更充分,学到的内容更加丰富立体。
一、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
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很有必要,这是学生学科素养能够一点点形成的根基。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来说,教师要在教学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慢慢构建学生自身的知识网络及体系,要让学生对于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的掌握更充分。历史知识间的关联性体现的较为明显,教师为了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不妨在学习方法和技能上加强渗透。比如,可以有意识的构建理论知识联系的桥梁,可以以时间为轴线串联同一时期内发生的历史事件,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教师还可以尝试将那些存在内在联系的历史知识进行综合教学,这也是夯实学生学科基础,让学生知识的体系化更强的一种方法。
比如“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一节当中,教材的定位是处于封建社会解体过程当中的欧洲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主要是新型的资产阶级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与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其的指引下,欧洲人开始向外进行探索扩张,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殖民掠夺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可以说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对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世界的近代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能够有效的构建这段历史发展演进进程中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保持清晰的思路认识这个历史阶段的一些典型事件,从而加强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二、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
随着学生知识积累的不断丰富,学生会慢慢自主展开对于很多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会逐渐形成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眼光。这其实是学生思辨能力形成的一种征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教师留意。学生在对于历史的认识不够充分前,很容易在一些问题的理解上有失偏颇,会片面的或者偏执的认识一些事物,形成对于问题的过激或者不当看法。这时教师一定要多留意,并且给予指导点拨,让学生以正确的思路和方向来理解与看待问题。
历史课程的教学必然会和爱国主义情怀相联系,这在很多课程的实施中都有所体现。但是,我们经常会看到,在教师不当乃至过度的引导下,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泛滥,甚至失去了理智的认识与判断事物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加以警惕。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辩证的看待我们民族经历的这些历史进程,理性爱国,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念。比如中国与苏联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苏联失败了,中国却成功了,这是为什么?可以引导学生从我国有别于苏联,我国立足于本国的国情,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进而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的时候,要通过历史知识,运用历史思维贯串历史线索,最终学以致用,能通过历史的学习正确的看待当今的现象与事物,在这样的基础上理性爱国,形成正确的民族情怀。
三、加强思辨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锻炼,这是基于历史课程的一种非常值得培养的学科素养,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关注的问题。随着学生知识积累的不断丰富,教师要逐渐将关注点放在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具备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技能,可以对于一些典型历史事件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教师还可以列举一些有一定开放程度的问题在课堂上和大家分析讨论,这也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法路径。
教师首先要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着手,让学生摆脱对于教师的依赖,以自主学习作为依托来获取知识,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同时,要让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将自己的见解、观点记录下来,以便能够在以后的学习、阅读当中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链条,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实现学科内的迁移。只有养成了这些习惯与技能,学生才能够利用相关的历史知识去评价历史事件、揭示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的发展脉络并最终形成历史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