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历史论文1000字工业革命

2023-12-09 05: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历史论文1000字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 18 世纪从英国发端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工业革命从18 世纪60 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 年代基本完成。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会经济前提和科学技术前提的。 17 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 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地对外掠夺以及在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英国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培养了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特别是牛顿的力学和数学,为机器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介绍(也叫电气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19世纪早期,人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讯事业的发展尤为迅速。继有线电报出现之后,电话、无线电报相继问世,为快速地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第三次工业革命介绍(也叫能源革命)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过后产生的日益庞大的能源消耗,在20世纪末逐渐体现了由它引起的各项不利因素: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社会对于能源的依赖加重。这让很多国家为此疲于奔命,并且不惜战争进行掠夺。发达国家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然而,这些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常规能源在不远的将来必然消耗殆尽,随之而来得是人类生存状况发生急剧变化,将会给世界带来灾难!从20世纪末期开始,世界各国大力研究替代能源,并将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生物质能作为推广和研究的方向。在这些新能源中,水能、生物质能因为自然条件所限,它的能量对于需求来说,少得可怜;核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不大可能大面积采用;潮汐能的技术开发目前未进入实质性阶段,技术上还需要进一步突破;目前大量推广采用的是太阳能和风能。太阳能的供电时间和成本问题一直是各国难以大量采用的瓶颈,现在各个国家都在通过技术改进解决造价的问题,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许十年或者三十年)不可能做到比现在发电成本低,因此它的全面推广或者使用可行性不高,发达国家(比如德国)也只做到全国发电量10%以下。

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利与弊的历史论文 300字

我认为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自从1765年瓦特改进“蒸汽机”开始,工业革命便以它为动力开始了革命。机械的生产会伴随着废气的排放和水资源的污染,即使它给人们带来了金钱,但那也是穷人越穷,富人越富。但是工业革命使欧派社会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逐步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还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劳动力。所以说,我们要合理运用科技成果,化弊为利,并且要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两次工业革命历史小论文

  两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同时。两次次工业革命在很多方面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后者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前者局限于轻工业领域,后者以重工业部门为主体;前者代表性的产业是纺织业,脱胎于传统的手工业行业,后者代表性的产业是以科学技术为本的新兴产业部门,如电气、电机制造、钢铁、汽车、化工等;前者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后者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见效快;前者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后者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工业革命有时又称产业革命(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这两个概念之间有区别1),或者称为第一次科技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於英格兰中部地区。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气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

  一般认为,蒸汽机、焦炭、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

  在瓦特改良蒸气机之前,整个生产所需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随蒸气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气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对19世纪科学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前的科学研究很少用於工业生产,随著工业革命的发展长大,工程师与科学家的界限越来越小,更多的工程师埋头做科学研究。以前的科学家多是贵族或富人的子弟,现在则有许多来自工业发达地区和工人阶级的子弟成为了科学家。他们更加对化学和电学感兴趣,这也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化学工业的建立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马可尼发送第一封无线电报的设备
  化学工业的建立
  诺贝尔生产的炸药应用于开山筑路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

  湖北 熊国荣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出现了明显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重要的机器和新的生产方法主要集中于英国的特点。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兴起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呢?

  一. 政权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权保障。19世纪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先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运动席卷欧洲、北美和亚洲的日本。如19世纪二三十年代希腊、比利时的独立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改革或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确立或巩固完善;其次是西方资本主义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把这些国家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变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19世纪中晚期,资本主义基本控制了整个世界,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二. 市场条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德意志、意大利分别完成统一后都开辟了各自统一的国内市场;美国南北战争后,也形成了统一而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列强在侵略扩张过程中,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此期间,轮船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长途运输变得更加方便,这有利于资本主义列强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大量掠夺工业原料和输出工业品和资本,并进一步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即使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的生产体系已成规模,但它已不能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它需要更强劲的生产力才能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应运而生。

  三. 科技条件: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为主要标志。而这些工业方面新的成就主要得益于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取得的许多重大突破,以及把这些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直接运用于工业生产。如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为主要特点的电力的广泛应用,其理论准备就是电磁学的产生和发展。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实验中发现磁铁与金属线的相对运动是由磁产生电的必要条件,证实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获得了打开整个电能宝库的钥匙。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系统的电磁学理论,进而推断出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理论的发现为开辟人类生活的新时代––––电气时代创造了理论条件,在此基础上,人类制成了电动机、发电机,并开创了新的通讯手段––––电报、电话等。此外,化学理论也取得重大成就,19世纪中期,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确立,大大促进了化学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末,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为化学工业的新发展提供了条件。生物学方面,德意志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细胞是一切植物的基础和动物学家施旺发现动物组织也是由细胞形成的,确立了细胞学说体系;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继承性”,成为“19世纪三大发现”之一(另两大发现分别是细胞学说和能量守恒定律)。19世纪,各门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从而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四. 劳动力条件:一方面,欧美的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如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规定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美国经过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等;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更加重视对工人阶级的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如德国统一之前的普鲁士时代,就规定实行义务教育,1860年普鲁士的儿童入学率就达到97.5%,文盲率仅为5.52%。其它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通过政策使自由劳动力在数量上大量增加,而且使劳动者在素质上有了本质的提高,这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劳动力条件。

  五. 经济条件:19世纪中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阻碍,又经过对外扩张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兴起和向其它国家的扩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强劲的动力,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关于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作文

自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的一切都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在此之前,就是关于欧洲解放思想的文艺复兴运动。在过去,西欧的中世纪是个“黑暗的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生活、文学、艺术、哲学,一切都得按照基督教经典的教义去做,谁都不能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其制裁,甚至处以死刑。在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欧洲的文学艺术的天空是死气沉沉,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进展。

历史的现象往往是这样,就像一个弹簧,你给它的什么样的压力,早晚,它就会有多大的反弹。屡试不爽!

再看中世纪的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来运转的,而市场上择优选购、成交都是个人的自愿行为,是自由的体现,自由交易的前提,是人自身思想的、行动的自由。这时,意大利首先呼唤起了人的自由,死气沉沉且陈腐的欧洲需要一场新的提倡人的自由的思想运动。

看过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的人都会感觉到,这一时期的作品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希望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提倡科学文化,肯定人权,反对神权,屏弃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权威和教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体现出的就是人文主义思想。

与此同时,意大利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为这场思想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可能。城市经济的繁荣,使事业成功的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加充满创新进取、冒险求胜,博学多才的人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这一切,成为一种趋势。而文艺复兴后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为后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做积极地铺垫。

第一次的工业革命说白了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它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

首先,以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为首的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由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再后来,工业革命的成果传播到了世界各国。

  至于,为什么是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当然,主要原因是因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其次,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聚集了大量劳动力,扩大了英国的国内市场,以及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原始资本和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市场,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手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商业利益的驱使,一场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革命必然爆发。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以后的历史影响深远。它使世界上的手工场不断被淘汰,标志着机器时代的来临。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是生产技术的变革,也是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它猛烈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国的统治基础,同时,西方列强殖民掠夺加强,殖民地人民更加贫困,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随着历史的发展矛盾不断的演化和升级。

另外,换一个角度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它提供了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方法。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长久依赖。

至此不久,人类开发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天燃气。从此,一个以经商谋利的人类历史开始加速,资本谋利的方式方法不断涌现。为了赚钱,商品贸易打不开的路,就用军队的大炮开路。并导致目前的局面,人们对石油这个工业血液严重的依赖。如今,一个国家的强弱与人民生活以及经济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展示、调动,与直接能控制和掌握并以获得能源的多少为前提,这在现实的世界中是很明显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