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率先促进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积极努力。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占世界总量比重不断提高,而且中国又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这就从两方面使得中国对全球新增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越来越大。
一旦中国经济复苏,2010年—201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可保持在8%—9%,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也会成为世界贸易增长的第一火车头。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由于保持高增长,总体经济实力显著上升,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第二是办好自己的事情,成为应对和处理世界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中最大的“稳定器”。我们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计算发现,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2001年-2008年期间,中国在20国集团国家中不仅经济增长率最高,而且经济波动系数最低。在2009年只有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率下降幅度最小。
第三是促进世界经济合作,理性地改革国际金融体系。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负责任地提供全球性公共产品,稳定全球经济与贸易增长。中国第一次与世界大国合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较快复苏,同时理性地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进程中,实现了全球经济全面、持续、平衡发展。
第四是带头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2009年新增投资的14.6%用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推进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成效显著,预计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有较大幅度下降。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2.1%和2.7%;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7.7%上升至2008年的8.9%,中国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风电装机跃居世界第四位。
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分析:
我国国民经济循环逐步畅通、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逐步增强,各类经济主体绩效的改善已经形成蓄势待发之势。2021年将是信心恢复和预期引导的关键年,由于经济持续复苏和基数的因素,2021年各类宏观参数预计将全面反弹。
必须认识到当前经济复苏远没有达到常态化水平,经济复苏的核心力量依然来自于超常规的疫情纾困政策,且具有强烈的不稳定、不均衡、不确定等特点,明年的宏观政策需要以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为锚,以全面扩大内需、缩小供需缺口为基本目标。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妥善安排抗疫政策和纾困政策的退出,积极应对金融风险显化的挑战,逐步回归常态化宏观调控模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标准不断提高。20世纪末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党的十九大,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时间没有变,但现代化的标准提高了。首先是把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第一个阶段目标提前到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第二个阶段目标则从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升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从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现代化强国,而且现代化的内容更加全面,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后又加上美丽这一要求。
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是大势所趋,但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
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于引领地位。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要聚焦于这一目标,进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70年何等辉煌!综观世界,中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高速增长奇迹。从1952年至201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从120亿元增至305160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970倍,年均增长11%;国内生产总值从679亿元增至90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174倍,年均增长8.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19元增至64644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70倍。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亿万人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书写“中国故事”、创造“中国奇迹”,构筑起通向全面小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坚实路基,描绘了一个文明古国再创辉煌的壮美画卷。
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中国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过去40年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国家。中国人民将在全面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普遍过上殷实宽裕的生活,这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
全面小康即将如期实现,百年梦想即将成为现实,这都是辛辛苦苦干出来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好日子等不来、要不来,唯有奋斗,别无他途。中国的发展,靠的是实干精神、担当精神和探索精神。奇迹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全面小康也是干出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中国经济是一艘巨轮,体量越大,风浪越大,掌舵领航就越重要。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要发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定海神针作用。从淮海战役的小推车,到涌动神州的改革春潮,再到“最成功的脱贫故事”,中国共产党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实现全面小康,尤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砥砺奋进,真抓实干、精益求精,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在发展中国家的起点上,通过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走出的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这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也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站上历史新起点,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坚期,质量第一和效益优先成为衡量发展的重要标准,而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动力。未来要以科技创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经济增长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技术装备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资源要素投入推动产出规模扩张,也就是数量型增长;二是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在提升品质的同时扩大数量,表面上看资源要素投入不增加或者少有增加,但科技的巨大作用将推动经济质与量双双腾飞。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高质量发展的起步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发展新动力新活力,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就要既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不断推出能够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既要不断降低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也要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这些要求,最根本的要靠科技创新。科技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类社会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可以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传统资源、改变要素组合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放大生产力各要素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大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建立起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等新优势,全面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科技创新可以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突出矛盾,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可持续发展。因而,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的着力点和有力支撑体系。
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抓创新就是抓高质量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古代社会至封建社会,讲述她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简述她的发展历程。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对其精华,我们要传承,而对其陋习,我们则要加以改进,努力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字:历史悠久,有利有弊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滋润着我们的文化精神,造就了华夏民族淳朴善良的民风。她的神秘激发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学子去探索,去求知,用我们善于发现美的眼光去揭开她的面纱。
准确认识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是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可以从经济发展的投入质量、过程质量和产出质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经济发展的投入质量
经济发展投入的基本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和技术,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数据信息成为新的投入要素,且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投入要素质量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
1.技术进步引领投入质量提升
技术进步引领经济投入质量的提升,成为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推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整体水平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加速转变,重点前沿科技取得了一批具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目前,中国在建和投入运行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量已接近50个,总体水平基本进入国际先进行列,FAST500米射电望远镜、墨子号量子卫星、中微子震荡波为基础研究奠定基础,载人航天、探月、大飞机、蛟龙、北斗、超算、复兴号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带动一大批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升级。科技投入和产出持续增长。2018年中国社会研发支出达到1.97万亿元,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为2.18%。2017年中国国际科技论文总量和被引用量均跃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一,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升至全球第17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0强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在科技投入和产出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技术交易额也不断提高。2018年,中国技术交易总额达到1.77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5%。
2.能源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重要的投入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能源投入为代表,自然资源要素投入结构持续改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不断上升。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从2012年的68.5%下降到2018年的59.0%,而同期天然气的比重从4.8%提高到7.8%,水电、核电、风电的比重从9.7%提高到14.3%。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28亿千瓦,同比增长12%;2018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8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1700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26.7%,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3.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国家不断优化人才引进、培育和成长环境,国民素质不断提升。2016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中国人才队伍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2012年到2018年,约1千万人取得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全国新增博士后研究人员6万多人,选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超过1.5万人,1500余人新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除了顶尖人才,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人力资源结构不断改善。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5年,中国拥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占到全部人口的12.94%,比2012年提高了2.35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约8000万具有高等教育的劳动者。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机构人员数量达到325.4万,是2012年的1.44倍,工业研发机构新增98.66万职业人员,每年实现的全时当量由2012年的224.62万人年提高到2017年的273.62万人年,增长21.82%。人力资源结构改善的速度明显高于经济发展和工业产值增速,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4.数据信息成为新的投入要素
当前,数据信息与传统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一样,深度参与生产活动。它为工业发展均衡落后产能、农业调整种植结构与市场供给、环保促进节能减排、医疗协调资源分配、交通实现高效运转等等提供支撑。中国是全球数据信息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研究,中国数据总量正在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将占全球21%,中国正在成为真正的数据资源大国。中国庞大的人口技术、世界最大规模的制造业体系为数据信息的产生和使用提供了保障。除了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数据信息规模潜力,中国对各种数据信息的处理和应用能力也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在智能终端、云计算、大数据、卫星导航等领域已逐步实现从模仿到超越、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转化。在全球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中,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进入前十,京东、360、网易、新浪、携程进入前二十,全球20大互联网公司中,中国占到了8家。
(二)经济发展的过程质量
过程质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以更小的投入和代价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投入质量提高的同时,经济发展的过程质量也不断提高,具体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生态效益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能源利用更加集约
一方面,能源转化效率不断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中国发电及电站供热、炼焦、炼油的能源加工转化率分别达到44.2%、92.3%和97.6%,总效率达到73.7%,比2012年提高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能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14年中国每1000美元GDP能耗下降到175千克标准油,是2012年的90.67%、2000年的72.31%。
2.环境友好程度持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政策引导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友好程度持续提高,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2017年,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到9539.0亿元,比2012年增长约15.6%;其中,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681.5亿元,较2012年提高了36.2%,是近年来工业行业投资的重点领域。碳排放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效益的重要指标。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2014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0.56千克,较2004年下降0.35千克。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17年,全国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0%,较2015年提升1.3个百分点;74个重点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73.4%,比2013年上升7.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2013年减少51.8%,全年PM2.5、PM10平均浓度为47.33、82.33微克/立方米,分别较2013年下降4.65%、34.52%。
3.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国有企业“提质增效”为代表,各行业部门积极投身新经济发展,在推动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方面不断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效益,通过深化改革提高效益,通过结构调整提高效益,通过管理改善提高效益,实现了品质和品牌新的跃升,产业和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以工业企业为例,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64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4440亿元。201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5%,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7%,比上年降低1.6个百分点。企业成本继续降低,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合计为92.58元,比上年降低0.18元;其中,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88元,降低0.2元。
(三)经济发展的产出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产出质量逐年提高,无论是国家整体,还是产业、企业的竞争力水平都有增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得到提升,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取得成效,同时,分配更加公平和平等,构建了更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扶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1.经济规模和竞争力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制造业国家。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6万亿美元,是排名第三的日本的近三倍。2009年,中国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数据,在世界制造业增加值中,中国占到近20%,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22个制造业行业中,中国有12个行业的增加值居世界第一,9个行业居世界第二,1个行业居世界第五。
不仅仅是总量规模的不断增大,中国整体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也不断提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和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世界经济论坛对全球100多个经济体竞争力排名,在2006年时,中国排外在50名之外,到2017年中国排名上升至第27位。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排名中。2018年,有120家中国企业上榜世界500强,已经非常接近美国(126家),远超第三位的日本(52家)。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不断提升,由Fast Company发布的2018全球最佳创新公司排名中,腾讯公司全球排名第四,是唯一进入前5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大疆、今日头条、海尔、滴滴出行、阿里巴巴等中国企业也进入全球50强。
2.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高
在科学技术的变革、国际经济的再平衡、国内资源禀赋的变化和发展阶段转换等内外部因素推动下,中国不仅更加深入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并且在国际分工中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分工地位不断提高,实现了三大转变。
一是实现了竞争优势由单一廉价劳动力优势向综合优势的转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参与国际分工主要得益于发挥劳动力丰富和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并形成了在制成品领域的价格竞争力。然而随着中国劳动报酬的大幅上升,以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更加深入参与国际分工,这一优势已经发生改变。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特别是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更多地体现为包括产业工人的素质优势、产业配套优势、基础设施优势、投融资优势、应用开发的研发优势等在内的综合竞争优势。
二是实现了从国际直接投资的净流入国向对外投资大国的转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解决国内的资金短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一大批中国企业开始迈出对外投资的步伐,最初海外投资是为了获取满足经济增长的矿产资源和能源,现在已经扩大到服务于当地市场、整合东道国生产要素甚至利用国外的创新资源。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2014年,中国成为对外投资净流出国,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提高到1961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三是开始了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的攀升。随着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国内产业发展正从低端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也正在向中高端攀升。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4960亿美元,横向比较,是同期德国的2倍多、日本的5倍多、美国的4倍多;纵向比较,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金额是2010年的1.2倍;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从2010年的22.81%提高到2014年的26.03%。中国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例如,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先公司,华为已经成为全球通讯设备排名第一的企业,华为海思的手机芯片已经具备向美国高通高度垄断的市场发起挑战的能力。
3.分配更加合理与公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扶贫工作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力求将改革开放的成果全民共享。近年来,中国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截至2018年底,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42亿人、1.96亿人、2.39亿人,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12.27亿人,全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突破12亿人,2013—2018年5年间参保人数翻了一番,全民医保基本实现。一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减贫扶贫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中长期扶贫规划,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脱贫,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扶贫开发道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区域性整体减贫成效明显,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从2012年到2018年的7年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接近德国整个国家人口的数量(2017年德国人口8269万),贫困发生率也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
三、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质量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展的投入质量、过程质量和产出质量都显著提高,但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存在差距,突出表现为高质量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还未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高质量发展的高端要素供给还存在短板等三个方面。
(一)高质量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还未形成
从供给端看,追求高质量还不是微观主体的主动行为。由于深受中国延绵数千年的农耕文化的影响,工业领域的从业人员普遍具有封闭保守、自给自足、追求快速盈利、做事不精细等显著特征。近几十年工业化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等浮躁之风,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从社会的普遍价值观看来,盈利水平、资产规模、企业估值成为衡量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但事实上,打造百年老店需专注和深耕,许多企业关注做大而非做精做专、将“转行”当“转型”,房地产热、互联网热、股市热让大量资金脱实向虚,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再者,“廉价低质”形象期待得到根本改变。不少企业认为,中国制造创造了物美价廉的传奇,但粗暴山寨、抄袭模仿使中国产品背上了“廉价低质”的名声,既影响了国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定位和看法,也使国内消费者对本土品牌信心不足。
从需求端看,质量型消费的文化氛围还未形成。长期以来,我国消费文化存在两个重大误区:一是追求“物美价廉”,而在一个充分竞争、信息完全的环境下,“物美”和“价廉”是矛盾的,消费者需要接受高质产品的高价,才能够促进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二是“崇洋媚外”,认为国外生产就代表高质量,这不仅是个人消费者有这样的思想,在一些资本品、公共品购买中也会对进口产品和服务有所倾斜。无论是追求“物美价廉”,还是“崇洋媚外”,都会严重打击国内企业提供高质产品和服务的积极性。
(二)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首先,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市场公平性有待提高,市场机制对微观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的激发还不足。在一些行业和领域,过度管制仍然存在,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技术路线的企业并不能公平获得生产要素,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有限,优胜劣汰的竞争还不充分。对知识、创意、设计等知识产权的保护还非常不足,尚未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文化,侵权成本低造成对创新积极性的损害。实体经济部门成本偏高,降成本的成效还比较有限,难以帮助实体经济部门和企业重构竞争优势,一些普惠性的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实际运营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
其次,转变政府职能尚未适应新的要求,各级政府治理能力有待提高。政府市场监督的手段和方式还比较传统,检验和认证体系不健全,使用的标准较低,难以起到促进微观主体创新的效果。政策设计和制定仍然保守,政策的公开度、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较差,各项政策、各级政策之间的衔接不足,政策间相互抵消的情况仍然存在。简政放权的步伐还不够快,部门利益、地方利益仍然是最重要的障碍之一,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不足。
再次,高质量发展的公共保障制度不够健全,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还存在较多障碍。公共财政支出效应还不够高,在不断增加民生、教育、医疗、养老支出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生活改善的步伐还不够快。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能力和可持续性还有待提高。消费环境和对消费者的保护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金融制度同样需要改革完善,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提高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支撑能力。
最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先行政策和政绩考核体制仍然以规模增长为基础,与高质量发展间的矛盾突出反映为:对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视程度不够,重视产出规模而忽略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投入;反映活力的指标被部分忽视,特别是创业、创新等新经济指标的重视程度不够;人力资源、人的成长指标重视程度不足,人民生活幸福感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三)高质量发展的高端要素供给还存在短板
首先,中国品牌、标准的价值较低,全球认可度还不够高。品牌和标准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最能够代表一个国家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全球著名品牌价值及战略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发布的2017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排名中,前十位有8家美国公司,1家韩国公司,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10。在前100强中,中国有16家公司上榜,但是除了华为,其余全部是垄断金融企业、能源企业、建设企业和新兴互联网平台企业,实体经济部门品牌价值普遍偏低。中国标准在近几年有较快增长,但世界标准体系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在很多产业和产品领域,中国虽然做到了全球规模最大且实现了技术领先,但在出口和国际招投标中却不得不采取国外标准,发达国家也时常通过各类标准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例如,中国制造业的名片———高速铁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频频遭到来自日本、欧洲等竞争对手的恶意阻扰,缺少被国际市场认可的“中国标准”是重要的原因。
其次,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程度不高,前沿技术储备不足。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自主创新,中国实现了对世界技术强国的快速追赶,客观上讲,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全球为数不多的,覆盖整个工业体系,拥有完整创新链的国家创新体系,在很多领域的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领先水平。在中国整体技术能力接近世界前沿的情况下,中国技术研发通过技术进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难度增大。一方面,一些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巨大投入和时间积累,特别是在半导体、新材料、农业化学、高端机床等产业和产品上一直受制于人,成为中国产业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桎梏。另一方面,前沿技术的储备不足,由于中国技术研发长期偏重于应用开发,基础研究能力相对较弱,有未来再次被发达国家锁定在中低端的风险。
最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供给还不充分。人才是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供给要素,从整个国家看需要形成科学家、研发人员、创业者、企业家、高级产业工人等在内的人才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高速发展虽然一方面将中国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高端人力资源积累不足的问题。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研究,老牌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则达50%,发达国家平均超过35%,而中国这一比例仅为5%,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由于产业工人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不高,中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不到美国的10%。更为严峻的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2000年至2012年期间,全国高级技工在劳动者中的比重没有变化,停留在5%左右。根据麦肯锡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而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中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
四、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着眼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全要素生产力、统筹供需支撑力”的思路,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一)以质量变革为基础保障,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1.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人文含量。梳理各个行业领域的品牌示范工程,鼓励国内品牌评价机构的发展,在工业品领域,重点提升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形成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实施“互联网+”产品质量提升专项活动,加强互联网与质量提升的深度融合,提高质量信息透明度,培育高质量的消费文明。强调精益生产理念、培育“工匠精神”,培养一批专业、专心、专注的专家和技术工人,扎根基层、扎根专业领域,深耕细作、精益求精。
2.推动质量技术与管理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动企业质量技术创新,加大制造业企业质量技术改造支持、引导力度,支持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鼓励企业采用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现场管理等质量管理方法,推广9000系列质量管理标准及GMP和HACCP管理体系标准。推动建立新的质量工程技术人员人才评价制度,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企业质量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二)以效率变革为终极目标,提高全要素生产力
1.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资本、技术以及数据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破除生产要素在定价、配置、流动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垄断。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包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融资成本等,减少企业负担。加快推进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体制改革,形成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中央地方财政体系,同时进一步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税收制度,为地方政府履行相应的职责创造稳定明确的条件。
2.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推动国有经济优化布局、结构调整和战略重组。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落实产权保护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隐形障碍和天花板。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清理“僵尸企业”。
3.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企业。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和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大力改善环境。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紧推进基础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促进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
(三)以动力变革为关键保障,提高供需支撑能力
1.加快创新能力建设,提高供给支撑力。政府要着力于基础理论创新,提供必要的应用基础创新条件,加快共性技术研发,推动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完善,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企业应着力于应用创新的转化、使用和推广,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方向、产学研协调发展的新型创新体系。在创新驱动战略和制造业强国战略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2.加快消费能力提升,提高需求拉动力。完善促进居民消费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消费能力,提高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充分发挥庞大的国内消费群体的市场带动效应。提升国内产品质量,打造优势民族品牌,构建质量型消费的文化风尚,扭转“物美价廉”“崇洋媚外”的认识误区。优化市场机制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使得市场具有更敏锐的需求辨识能力、管理能力和响应能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的对接,放宽市场准入,改善营商环境,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支持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健康发展,打造外贸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