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土木工程论文答辩问题及回答

2023-12-11 08: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土木工程论文答辩问题及回答

土木工程论文答辩常问问题

论文答辩时导师会问什么问题应该是很多同学关注的。以下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土木工程论文答辩常问问题,欢迎阅读借鉴。

1.结构自振周期如何确定?

2.水平荷载作用下,需要对结构进行什么变形验算?

3.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是什么?

4.什么是弯矩调幅,目的是什么?

5.什么是短柱,短柱的缺点,如何处理?

6.怎样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和侧移?

7.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计算要点是什么?

8.怎样计算在重力荷载下的框架内力?

9.板式楼梯与梁板式楼梯有何区别?你设计的建筑属于哪种类型的楼梯?

10.板式楼梯与梁板式楼梯的踏步板的计算与构造有何不同?

11.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特征是什么?在设计中如何防止少筋梁和超筋梁?

12.在受弯构件中,斜截面有哪几种破坏形式?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13.什么是腰筋?它的作用是什么?

14.为什么箍筋和弯起钢筋间距S要满足一定要求?

15.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16.民用建筑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17.你设计的建筑物墙面进行装修了吗?装修的目的是什么?你选择的是哪一种类型?

18.墙体中为什么要设水平防潮层?你选择的是哪种构造类型?设在什么位置?

19.板在构造上需满足哪些要求?

20.弯矩二次分配法的计算要点是什么?

21.什么是梁柱的控制截面,怎样确定控制截面的内力不利组合?

22.简述什么是单向板?其受力与配筋构造特点是什么?

23.什么是双向板?

24.你设计的楼梯梯段宽度是多少?怎样确定的?

25.你选择屋面的排水方式是哪种?怎样设计的?

26.你设计的楼梯坡度是多少?怎样确定的?最适宜的坡度是多少?

27.在设计中,你选择的砌筑墙体材料是哪种?墙体有什么用?

28.在进行地基和基础设计中,应满足哪些要?

29.单向双向板怎样区分

30.结构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31.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步骤是什么?

32.场地类别如何确定?

33.地震作用计算采用什么方法?

34.除底剪外,还有哪些计算地震作用方法?

35.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哪些?

36.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37.按照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分哪几类?你所设计的建筑属于其中的哪一类?

38.何谓基础的埋置深度?你设计的建筑物基础埋深是多少?

39.为什么沿外墙四周要设置散水或明沟?你做的是哪种类型?怎样做的?

40.试述你设计的受力与配筋构造特点是什么?

1.什么叫构件的耐火极限?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如何划分?

2.建筑设计包括哪几个方面的设计内容?

3.针对毕业设计,建筑设计的程序有哪些内容?

4.简述建筑方案设计的步骤。

5.什么是方案设计的“立意构思”?

6.建筑平面设计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7.民用建筑平面由哪几部分组成?

8.如何确定房间的门窗数量、面积、尺寸、开启方向及具体位置?

9.交通联系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10.如何确定楼梯的数量、宽度和选择楼梯的形式?

11.如何确定走道的宽度和长度?试说明走道的类型、特点及适用范围。

12.说明门厅的作用及设计要求?如何确定门厅的大小及布置形式?门厅导向设计有几种处理手法?

13.建筑平面组合有几种形式?说明各种组合形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4.建筑剖面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15.确定房屋的层高和净高应考虑哪些因素?试举例说明。

16.住宅建筑区别于其他建筑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7.建筑立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8.什么是建筑立面的“虚"和“实”,虚实设计的手法有哪些?

19.什么是清水砖墙?什么是混水墙?

20.建筑立面的构图规律有哪些?说明比例尺度的含义。

21.建筑立面设计的具体处理手法有哪些?

22.墙体在设计上应有哪些要求?

23.窗台构造设计应考虑什么问题?构造做法有几种?

24.勒脚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25.墙身水平防潮层有几种构造做法?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什么地方?

26.在什么情况下需设置垂直防潮层?

27.何谓变形缝?画出屋面变形缝构造。

28.叙述圈梁在建筑物中的作用及其设置位置。

29.构造柱与圈梁在建筑物中起什么作用?构造柱与墙如何连接?

30.现代建筑中,常用的外装修有哪些类型?各适用在什么类型建筑中?

31.隔墙、隔断有什么区别?试述其各自的类型及其特点?用图表示隔墙在楼板上的搁置构造。

32.楼地层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起哪些作用?试说明你毕业设计楼板的类型及楼面做法。

33.结合你毕业设计的内容,说明雨篷的构造?与墙体的防水处理方法;

34.简述自己毕业设计楼梯的类型及其楼梯构造设计的步骤。

35.绘制建筑施工图中,平面图应注意哪些问题?你在毕业设计的平面图中重点解决了哪些问题?

36.屋顶施工图设计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简述屋面排水设计的内容。

37.屋顶保温和隔热设计有哪些具体措施?简述你的毕业设计屋顶构造的依据,为什么采用你图纸中的构造做法?

38.铝合金门窗框与墙体的连接如何处理?毕业设计中,你选用的门窗是如何与墙体连接的?

39.简述建筑剖面施工图的设计要点。

40.你认为建筑总平面图在施工中有哪些作用?

41.毕业设计中,你是如何应用建筑构造标准图集的?你选用了几种标准构造?

42.毕业设计中,你是如何进行平面组合设计的?画出你所设计建筑物的功能分区图。

43.通过毕业设计,在建筑设计方面你有哪些收获?

44.确定建筑方案应考虑哪些因素?你设计中是怎样考虑的?

45.楼梯设置有何重要性?应满足哪些要求?

46.建筑防火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设置防火分区有何作用?

47.建筑设计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怎样计算?

48.电梯布置有哪些要求?对结构方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49.判别建筑方案优劣应考虑哪些因素?

50.建筑平面设计应考虑哪些要求?分为几个基本部分?

51.水平交通和竖向交通有何不同特征,设计中怎样考虑?

52.电梯井道尺寸如何确定?

53.建筑平面组合设计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何主要作用?

54.剖面设计应考虑哪些要求?与平面设计有何关系?

55.建筑物理设计包括哪些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56.怎样体现建筑节能环保要求?建筑材料选用时怎样考虑地区差别的影响?

57.房屋排水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58.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方案设计有何主要区别?

59.建筑方案设计时如何兼顾结构设计和其他工种设计?

60.楼地面与屋面构造各有何特点?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土木工程房建专业的毕业答辩老师一般会问些什么问题?

1. 框架结构按承重体系分为哪几类?说明优缺点。
1、答:(1) 横向框架承重方案;优点:横向框架数较少有利于增加房屋横向抗侧移刚度;纵向连系梁截面尺寸较小,有利于建筑的通风采光。缺点:主梁截面尺寸较大,使结构层高增加。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优点:适用于大空间房屋,净空高度较大,房屋布置灵活。缺点:进深尺寸受到板长度的限制,同时房屋的横向刚度较小。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优点:各杆件受力较均匀,整体性能较好;
2. 框架体系的优点是什么?说明它的应用范围。
2、答: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是: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好于混合结构,平面布置灵活,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形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适用范围:工业厂房及公共建筑中广泛使用。
3. 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是什么?
3、答:(1)、结构平面布置;(2)、柱网和层高的确定;(3)、承重方案的确定(4)、荷载计算;(5)、内力、位移计算;(6)、配筋计算;(7)、钢筋选择;(8)、绘制结构施工图。
4. 怎样确定柱网尺寸?
4、答:框架结构柱网应满足房屋使用要求,同时构件的规格、类型要少,柱网间距一般不宜小于3.6m,也不宜大于6.0m,柱网跨度根据使用要求不同,有2.4m、2.7m、3.0m、5.8m、7.5m、8.0m、12.0m等。
5. 怎样确定框架梁、柱截面尺寸?
5、答:框架梁的截面尺寸,(1)应满足刚度要求;(2)满足构造要求;(3)满足承载力要求。
框架柱的截面尺寸,(1)应满足稳定性要求;(2)满足构造要求;(3)满足承载力要求。
6. 怎样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和侧移?
6、答: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计算方法用反弯点法和D值法。具体计算步骤是:反弯点位置的确定;柱的侧移刚度的确定;各柱剪力的分配;柱端弯矩的计算;梁端弯矩的计算;梁的剪力的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的计算:可认为是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侧移和柱轴向变形的叠加。
7. 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计算要点是什么?
7、答: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的计算要点是:1)修正柱的抗侧移刚度;2)修正反弯点刚度;3)柱的剪力分配;4)柱端弯矩计算;5)梁端弯矩的计算;6)梁的剪力的计算。
8. 怎样计算在重力荷载下的框架内力?
8、答:重力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重力荷载属于竖向荷载,将多层框架分层,以每层梁与上下柱组成的当成框架作为计算单元,按无侧移框架计算,一般采用弯矩分配法或迭代法。
9. 弯矩二次分配法的计算要点是什么?
9、弯矩二次分配法:1)求固端弯矩;2)求分配系数、传递系数;3)进行两次弯矩的分配与传递;4)求梁端弯矩。
10. 什么是梁、柱的控制截面,怎样确定控制截面的内力不利组合?11. 简述什么是单向板?其受力与配筋构造特点是什么?
10、梁的控制截面在跨中附近(正弯矩最大截面)和梁与柱相交处(负弯矩最大截面)。
柱的控制截面在梁底部(柱的上端)和梁顶部(柱的下端),即轴向压力最大截面。
控制截面内力不利组合:竖向荷载的布置方法有逐跨施荷组合法;最不利荷载位置法;满布荷载法。不同的布置会产生不同的内力,由最不利布置方式确定内力。水平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布置方法:在矩形平面结构中,正负两方向作用荷载下内力大小相等,符号相反,所以只需作一次计算,将内力加上正、负号即可。
11. 简述什么是单向板?其受力与配筋构造特点是什么?11、 单向板:是指板的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大于3的情况。受力特点是板上的荷载主要沿短边方向传递,而长边方向传递的荷载很少,可以忽略不计。配筋构造特点:板中受力钢筋的配筋方式有弯起式和分离式。受力钢筋一般采用HPB235级,直径常用6mm,8mm,10mm,间距应满足构造要求。构造钢筋有分布钢筋、板顶部附加钢筋等。
12. 什么是双向板?试述其受力与配筋构造特点是什么?。
12、双向板:是指板的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小于等于2的情况。受力特点是板上的荷载沿短边和长边方向传递。配筋构造特点是:板的受力钢筋沿两个方向分别布置,钢筋配置方式有弯起式和分离式。板顶部沿两个方向应设置附加钢筋。
13. 板式楼梯与梁板式楼梯有何区别?你设计的建筑属于哪种类型的楼梯?
13、板式楼梯:是一块斜放的板,板的两端支撑在平台梁上。板式楼梯的梯段按斜梁进行配筋计算;斜板较厚,当跨度较大时,材料用量较多,板式楼梯外观完整,轻巧美观。
梁式楼梯:在楼梯斜板侧面设置斜梁,踏步板支撑在斜梁上,斜梁再支撑在平台梁上。梯段较长时,较为经济,但是施工复杂,外观显得笨重。
14. 板式楼梯与梁板式楼梯的踏步板的计算与构造有何不同?
14、 板式楼梯的踏步板按简支斜板计算。其构造斜板上部应配置适量钢筋,为弯起式配筋,跨中钢筋应在距支座边缘四分之一净跨处弯起。也可为分离式配筋。踏步板中分布钢筋应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一般应在每踏步下设置一根。
梁式楼梯踏步板计算为两端斜支在斜梁上的单向板,踏步的高度由构造确定。踏步板的计算为特殊的梯形截面,一般在竖向切除一个踏步,按竖向简支计算。踏步板的配筋按计算确定,且每一级踏步受力钢筋不少于2φ6,沿梯段宽度应布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φ6分布钢筋。
15. 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特征是什么?在设计中如何防止少筋梁和超筋梁?
15、 少筋梁的破坏特征:由于钢筋配置较少受拉区混凝土一裂即坏,钢筋屈服甚至被拉断。少筋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适筋梁的破坏特征:当钢筋用量适宜时,受拉区混凝土开裂,随着荷载的增加,钢筋屈服,荷载进一步增加,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超筋梁破坏的特征:由于钢筋用量较多,钢筋还没有屈服,受压区的混凝土已被压碎而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设计中根据ξ≤ξb,防止超筋破坏;根据ρ≥ρmin,防止少筋破坏。
16. 在受弯构件中,斜截面有哪几种破坏形式?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16、 斜截面破坏形式有:1)斜压破坏,其特点是:当剪跨比较小,而腹筋用量较多时,随荷载增加时,在梁端附近,出现很多斜裂缝,破坏时象短柱一样被压碎,此时箍筋一般未屈服。;2)剪压破坏,其特点是:当剪跨比适中,腹筋用量适当时,在梁的剪弯区,首先出现主斜裂缝,随着荷载的增加,主斜裂缝延伸,受压区混凝土在正应力和剪应力共同作用下被压碎,此时箍筋也屈服。;3)斜拉破坏,破坏特点是:当剪跨比较大,箍筋用量较小时,斜裂缝一旦出现很快就向上下延伸,然后将梁劈裂成两部分而破坏。(以有腹筋梁为例)
17. 什么是腰筋?它的作用是什么?
17、 腰筋:当梁高h>700mm时,应在梁的两侧沿梁高每隔300~400mm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腰筋,并用拉筋联系,拉筋间距一般取箍筋间距的2倍。
作用:防止当梁太高时,由于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的竖向裂缝,同时也是为了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
18、为什么箍筋和弯起钢筋间距S要满足一定要求?
18、 梁内箍筋和弯起钢筋间距不能过大,以防止在箍筋或弯起筋之间发生斜裂缝,从而降低梁的受剪承载力。所以最大间距S要满足规范要求。

19、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19、构成建筑物的基本要素是:(1)建筑功能:是三个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建筑功能是人们建造房屋的具体目的和使用要求的综合体现。(2)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构成建筑的重要因素。(3)建筑的艺术形象,是以其平面空间组合,建筑体型和立面,材料的色彩和质感,细部的处理及刻画来体现的。
20、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由基础、墙体或柱、楼板层、楼梯、屋顶、地坪、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土木工程别墅设计答辩会提哪些问题

一、毕业设计答辩过程
  1.毕业设计答辩的一般程序
  1.1.学员必须在论文答辩会举行之前1周内,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设计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的主答辩老师在仔细研读毕业设计的基础上,拟出要提问的问题,然后举行答辩会。
  1.2.在答辩会上,先让学员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
  1.3.主答辩老师提问。主答辩老师一般提三个问题。主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要求学员当场立即作出回答(没有准备时间),随问随答。可以是对话式的,也可以是主答辩老师一次性提出三个问题,学员在听清楚记下来后,按顺序逐一作出回答。根据学员回答的具体情况,主答辩老师和其他答辩老师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
  1.4.学员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集体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通过还是不通过,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1.5.召回学员,由主答辩老师当面向学员就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情况加以小结,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指点,同时当面向学员宣布通过或不通过。至于论文的成绩,一般不当场宣布。对答辩不能通过的学员,提出修改意见,允许学员另行答辩。
  2.主答辩老师的提问方式
  在毕业设计答辩会上,主答辩老师的提问方式会影响到组织答辩会目的的实现以及学员答辩水平的发挥。主答辩老师有必要讲究自己的提问方式。
  2.1.提问要贯彻先易后难原则。主答辩老师给
  每位答辩者一般要提三个问题,这些要提的问题以按先易后难的次序提问为好。所提的第一个问题一般应该考虑到是学员答得出并且答得好的问题。学员第一个问题答好,就会放松紧张心理,增强我能答好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在以后几个问题的答辩中发挥出正常水平。反之,如果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就答不上来,学员就会背上心理包袱,加剧紧张,产生慌乱,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后面几个问题的答辩,因而也难以正确检查出学员的答辩能力和学术水平。
  2.2.提问要实行逐步深入的方法。为了正确地检测学员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有时需要把一个大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并采取逐步深入的提问方法。
  2.3.当答辩者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时,应以温和的态度,商讨的语气与之开展讨论,不要轻易使用不对,错了,谬论等否定的断语。倘若作者的观点并不成熟,完善,也要善意地,平和地进行探讨,并给学员有辩护或反驳的平等权利。在答辩中要体现互相尊重,做到豁达大度,观点一时难以统一,也属正常。
  二、毕业设计答辩的技巧
  学生首先要介绍一下论文的概要,这就是所谓“自述报告”,须强调一点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读”。这里重要的技巧是必须注意不能照本宣读,把报告变成了“读书”。“照本宣读”是第一大忌。这一部分的内容可包括写作动机、缘由、研究方向、选题比较、研究范围、围绕这一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自己在论文中的新见解、新的理解或新的突破。做到概括简要,言简意赅。不能占用过多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限。所谓“削繁去冗留清被,画到无时是熟时”,就是说,尽量做到词约旨丰,一语中的。要突出重点,把自己的最大收获、最深体会、最精华与最富特色的部分表述出来。这里要注意一忌主题不明;二忌内容空泛,东拉西扯;三忌平平淡淡,没有重点。
  在答辩时,学生要注意仪态与风度,这是进入人们感受渠道的第一信号。如果答辩者能在最初的两分种内以良好的仪态和风度体现出良好的形象,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人将人的体态分解为最小单位来研究(如头、肩、胸、脊、腰等)认为凹胸显现怯懦、自卑,挺胸显示情绪高昂—但过分则为傲慢自负;肩手颈正显示正直、刚强,脊背挺拔体现严肃而充满自信。但过于如此,就会被人看作拘泥刻板保守,略为弯腰有度,稍稍欠身可表示谦虚礼貌。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其所具风度姿态,即使全场有肃然起敬之心,举动格式又须使听者有安静详和之气”他的这番金玉良言,对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启发。
  在听取教师提问时所要掌握的技巧要领是:
  沉着冷静,边听边记
  精神集中,认真思考
  既要自信,又要虚心
  实事求是,绝不勉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