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生活中的医学论文2000字

2023-12-08 14: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生活中的医学论文2000字

从事医疗工作纯粹是个偶然。但似乎是命定。很小的时候算过命,将来是从事这个。大家都不相信,我自己也不信。我认为自己将来会是个画家。我的祖父早年从于上海名医郓铁樵,至今家里仍保留有一本郓老编写的中医教材。他一直在当地医院工作到去世。默默的一辈子。我奶奶去世得很早,四十几岁就去世了。余后的三十多年里,我祖父几乎把所有精力投入在医学事业里。我的父亲是个个体医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从来没有进入过主流的医疗机构。游离于外,直至后来的新医师法出台,而变成黑医。一部让中医断子绝孙的医师法,让全国多少人瞬间沦为黑医。我从小熟悉药材的气味,以及铜盅的声音。

在从医之前,我做过服务员,调酒师,编辑,摄像,开过服装店,以及在大街上卖过卦。也曾经长年无业,靠家人和朋友接济。在昏天暗日的地下室里写作,在朋友的阁楼上借住,在环线上夜走,也在公交汽车站的长凳上过夜。我至今仍然想得起来那种感觉:全身被雨淋湿地在小吃店里吃最便宜的葱油面。我也想得起来,在广州逼仄的城中村里和十几只猫相处一屋的生活。当然,想起这些又有什么用呢,都是些梦一样的场景。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的。

当我读到大医精诚志的时候,我决定选择这个职业。虽然我首先要面对的是,准入制度。至今我都没有拿到准入,我是个黑医。但这有什么关系。政府取缔的,人民认可的。我的启蒙老师当然是我的父亲。这毫无疑问。是他让我认识药材,懂得立方辨证。我从小没有打过一针,生病都是父亲开药,我也亲眼见过很多临危病人,是如何起死的。生老病死,医生能解决的其实只有病,死是人的一个最终归宿。但我相信轮回,以我现在的所作所为,恐怕下辈子都难再为人。有一次家人有人去过阴,找到了祖父,问他在做什么,他说在看病,非常地忙。可能是吧。在阴间,开个门诊也许会比阳间更容易一些。

我很幸运,遇到的老师都很好。在从医之前,我是无任何医学基础的。也没有受过任何的专业培训。我父亲的经历告诉我,靠自学也是可以做一个好医生的。我在山东遇到了我学习疼痛治疗的第一个老师。他几乎倾囊相授。我很感激。至今怀念。我记得在课堂的投影墙看到的一个改变我整个选择的名字:宣蛰人。这是个让人感觉奇怪并且深奥的名字。当时在上软外的课程。在那个时候来讲,我不知道软外是什么。我与父亲电话,告诉他这个名字。后来他送给了我厚厚的软外全集。这份礼物很珍贵。宣蛰人就像写作的卡夫卡,只有在身后才被人们发现价值。这个名字,也是后来我选择疼痛治疗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的一大原因:在巨人的肩膀上,会看得远些,对不对。

我曾经在马路上遇到过一个老太太,当时因为摔伤克雷氏错位。在处理之后的当天晚上,我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刚刚睡下之后耳朵非常的痛,之后有人在耳朵里说话,是个中年男子的声音,有着非常责怪的意思,他讲到自己为我所医死,现在还在地府,现在来找我。后来我本能地念出金刚波若波罗蜜,这个境象就消失了。次日的晚上,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另一只耳朵耳道疼痛,是个小孩的声音,依然非常责怪的意思。所以,我至少曾经欠过两条人命,这应该是上辈子上上辈子的事情。所以,这辈子再从事这个职业就不奇怪了。

人生酬业。也许这就是整个人生的意义。我自己患有不轻的抑郁,每个月几乎都要病发,尤其是在孤独的夜晚。或者是在生活严重不顺之时。那是个神明昏暗的时刻。对症的医药,应该就是平稳的生活。但安定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实为奢侈。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很多人已经成家立业,非常稳定。反思自己的生活,只是一棵无根之树。但人生本是无根树,虚空之境本为根。但面对虚空,只有哭。这是一颗脆弱的眼泪,也可能是人生的一点意义。我多次想过要放弃眼前的这份职业。退心是正常的。我是个退的爱好者啊。多少程度上讲,是患者重新给我信心,以及我慈爱的父亲的鼓励。人总是想向世界表达一些什么的,但这是最愚蠢的事情,就像要刻意地向人表达自己的爱意一样愚蠢。我是愚蠢的,所以我充满痛苦。我想写出更多的一些关于学习医学的细节,但仔细回想和面观,充满了惭愧。

我几乎没有一天好好地认真学习过。我不过是想向世界表达自己的一些独特之处,这是最不可原谅的地方。我想证明自己是医学奇才,你说这是不是蠢得不可原谅。我们就像平原上的风车,大风吹来吹过,我们还是会停止下来。到底是想得到一些什么,我每天在山脚下面的小屋冥想着。在我离开家再次外出之前,我父亲告诉我,梦到了我的爷爷,他回到家里来,与我父亲谈论关于我的事情。梦里他问我父亲,我有什么打算。我父亲说,他很快就要离家外出了,我爷爷听了之后生气地摔门走了。呵呵。

不知道。就像我想回忆,和写出一些自己的学医经历,完全就是很困难的。我写不出,所以这根本就是一篇文不对题的东西。而文不对题本来就是我的风格。此时眼前浮现的景象是家里那十二本厚厚的医部全录。我总是提醒自己,不要再去埋怨制度,不要再去埋怨环境,那些都是无用的。只要身体里流淌着关于理想的血液,我想这便是可贵的。医者与证当然关,当是医道却是持心之径。我不求丰厚的回报,我只愿做个医药童子。医药在于心吧。像万圣节那天晚上我和佩佩通电话时说,一个人能够一直做音乐,那是一种福气。所以,我也是这样想的,如果我可以一直从事这个职业下去,也是一种福气。我有吗。生活从来都是不容易的。我常常有一种想法,觉得自己走在马路上时会被汽车撞死。有时开摩托车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又回忆起自己的一个被人杀死沉江的朋友。惨淡,是个形容月光的词语吗。我已经感到很累,希望我的理想可以给我安慰。

要一篇医学文章,2000字左右

医学梦

在漫漫人生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是为人民伸冤的律师?还是专门烹调美食的厨师?还是……而我的梦想就是一名“白衣天使”。帮助正在受病魔困扰的病人脱离困境!让他们重新走向健康之路。

在我心目中,医生是一个纯洁、崇高的职业,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医生以小到门诊,达到手术,关系到到人们的生命,因此,他们总是那们专心致志,不敢有一丝疏忽大意,他们知道,一个小错就能酿成大祸。

做一名医生是光荣的,因为医生可以帮人们治病,救死扶伤。有人说,医生是与病魔斗争的最前线的战士;是死亡线上的白衣天使;是救死扶伤、时刻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安琪儿。可见,医生是多么的崇高、多么全心全意的为人服务的职业。

我知道,当医生这个愿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只有努力学习,用心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为受病魔骚扰的人敞开光明的大门。但是,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可能有万丈深渊;可能有鲜花的诱惑。因为,要成功走完这条路,必须拥有坚强不屈的意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道理永远是对的。只要你付出,就一定有收获。有一天当我真正成为白衣天使,我一定会履行自己的偌言:一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自己的真心、爱心、责任心对待我所护理的每一个病人。

记住“有志者,事竟成”,这个简单的道理!让我和我的梦想敞开雪白的翅膀,飞向梦想的蓝天!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中国梦以我的梦开始,我的梦以中国梦放飞。

关于医疗的毛概论文2000字

实践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状况,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减轻农民求医问药的经济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医疗的毛概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思考》

[摘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村卫生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进以来,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改进和完善这项制度成为不同学科领域研究者十分关注的议题。本文针对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农问题;医疗制度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3(c)-116-0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当前中国农村最主要的医疗保障形式,其政策设计要求政府为农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农民提供公平的医疗保障。实践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状况,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减轻农民求医问药的经济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很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因此,如何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目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提高农民参合率

1.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许多地方的农民看不起病,即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仍会为看病发愁,其最终根源就是农民的“腰包”不鼓,农村经济发展依然缓慢,患了重病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承担。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变农民“等、要、靠”的思想,将支农资金投资到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农民成立专业协会组织、拓宽市场信息渠道等方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从农村经济最需要关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抓起,因县施策、因镇施策、因村施策,把现行惠农政策资源整合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上,构建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

1.2 注重农民现实利益,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

农民的风险意识相对较差,因此要加大对尚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地区的指导和支持力度,特别对老、少、边、山、穷县(市、区)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确保这些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启动,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覆盖。已经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应该根据不同地方经济情况制定大病统筹为主,兼顾小病补偿的原则,实行门诊医药费补偿制度,除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可按照一定的比例报销外,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婚前检查也纳入补偿范围,制定慢性疾病报销的优惠政策。同时积极探索住院与门诊兼顾的统筹补偿方案,应确保用于门诊补偿的基金比例不低于20%,让农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得到早期的诊断和治疗[1]。

2 扩大筹资渠道

在遵循农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原则下,保证筹资的稳定性,政府部门可以充分发挥职能,明确政府职责,规范政府投入,确定社会化多元筹资渠道,努力扩大资金来源,完善以政府资助为主的多方筹资体系,建立出资额稳定增长机制。在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要合理确定政府出资额应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并且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出资额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不断增加,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额稳定增长机制[2]。同时鼓励发动企业、社会各界和先富起来的个体工商户等为合作医疗基金进行募捐。采取一些社会化、市场化的办法统筹或转移支付部分资金,充实合作医疗基金盘子,提高抗风险能力。

3 强化资金管理[3-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职能涉及到卫生、财政、农业、民政、扶贫办等部门。为提高其组织、协调、管理水平,各级政府应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负责具体业务工作。探索实行“征、管、监”相分体制。一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事机构要定期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委员会汇报收支情况,接受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强化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监督检查。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组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和医疗单位三方制约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要抓紧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报软件开发应用工作,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控力度,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实施严格的报告、审计和监督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4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的专指性强,使医疗服务市场难以形成有效竞争,因此政府的有效干预和积极介入是协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其指定医疗机构的服务合理运行的重要前提。政府可以对医疗产品和服务及其提供者的质量、价格进行监管;通过建立适宜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必要条件。通过对市场准入、公共补贴、非赢利机构不分配利润政策执行和市场秩序的监管,建立和维护多元供给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医疗行业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5 整合卫生资源

5.1 加大基层卫生资源投入,建立完善三级医疗卫生网

通过争取卫生基金项目等方式,加大对乡镇定点医院医疗设备、业务用房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乡镇医疗环境,缩小城乡卫生资源的差距,使农民患病后有条件、有意愿就近诊疗。同时注意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①加快农村卫生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打破部门和所有制的界限,统筹兼顾,合理配量,优化卫生资源,逐步形成以乡镇卫生院为技术指导中心,村卫生室为服务点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经济发达地区可以推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工程,保证广大农村腹地有合格的医务人员坐诊,有保质保量的药品供应,有良好的医疗设施让农民群众共享[5-6]。②引导乡村卫生机构转变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医疗中心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级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突出基层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各种优惠服务措施,充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内涵。合理分流患者,把门诊患者、慢性患者、康复患者逐步分流到农村社区医疗机构,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合理格局。

5.2 加强农村医疗队伍的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一方面应考虑通过在部分医学院校实行社区全科医生的定向培养模式。向乡镇提供全科医学专业医疗人才,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选派部分热爱卫生事业的初、高中毕业生到大专院校进行“定单培养”、实行定点分配,培养留得住的、高素质的乡村医生;建立城市与农村对口支援单位,免费培训和接收基层人员进修,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廉洁行医自觉性。采用自我评价和组织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把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作为医德医风考核的具体内容。同时有组织、有计划地评选优秀医务工作者,带动全体医务人员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正确的效益观念,真正做到“以德行医、以技养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增强农民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提高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胡善联.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状况与评价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2):26-27.

[2]任延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缺陷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10):42-45.

[3]邵彦敏,庞雅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的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7):14-17.

[4]丁华军.影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7,21(2):95-96.

[5]钟彬彬.浅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5):327-331.

[6]霍会爱,杨质秀,王蒙萌.借新农合之东风 促乡镇医院发展[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4):103,14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