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以下是我整理的国学智慧经典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生智慧的关注和思考。中国人生智慧极富特色,究其根底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对此,儒、道、佛三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为中国传统人生智慧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图景。“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修行处世之道。
中国传统人生智慧融儒、道、释为一体,互补相融。儒家讲入世,强调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道家讲忘世,强调清静无为,精神超脱,以柔克刚,安时处顺;佛家讲出世,强调万物皆空,排除烦恼,自度度人。儒、道、释三家在人生智慧问题上虽然有所差异,但各有特色,又互相融合,凝炼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的精神境界的深邃追索。
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一项共同的挑战和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视角投向博大深邃的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认为发掘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瑰宝,寻求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冲突和危机是十分有益的。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发展,也要从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中汲取 营养 ,特别是知天、知人、知己之道。
中国人生智慧关注的第一个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古以来,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也称为天人之学,与义理之学、会通之学并称为三大学问。天人关系是研究知天的问题,也是探索人生意义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以及由此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断发展生产力。若从历史的跨度进行比较:人类的历史约有300万年,人类的文明史约有6000年,科学技术的历史约有2500年,近代科学的历史约400年,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还不到100年,然而有学者估计,今天社会在3年内所发生的变化相当于上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的300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的3000年内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也随之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强调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迫切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学者们从不同的认识角度提出了改进的对策。戴利(H·Daly)等经济学家提出了“稳态经济”理论,他们把传统的不考虑生态影响的经济模式称为“增长经济”,而把根据生态和社会相结合观念而形成的经济称为“稳态经济”,主张在必要时应该不惜放弃短期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耗以维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生存和稳定,能够为全社会提供一个无限期保持下去的较高的生活水平。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Boulding)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指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肆意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英国经济学家史密斯(G·Simith)及一些自然科学家提出了“生态蓝图”理论,他们指出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带来的不是社会的进步而是无穷的灾难,必须控制人口、保护资源、压缩生产,提倡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关注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显著特点。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二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三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观点各有差异,但主张天人和谐是一致的,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是可以统一的。
摘要:“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园阶段诵读优秀国学经典,学习前人在修身养性,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智慧和 经验 ,可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幼儿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关键词:国学 经典 传承 文化
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一段讲话中说道:“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但是在各种文化交融贯通的现代社会,我们大多数人逐渐摒弃了汇集中国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的国学文化,片面地认为我们的“国学文化”是落后的、带有封建残余的文化,而去追求所谓先进的西方文化。
事实上对于各国文化,如果我们用辩证的眼光来看的话,在其积淀传承的过程中都会有精华也有糟粕,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的“国学文化” 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东西,比如:提倡修身齐家、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等,我们如果将国学中的精华挖掘出来,在幼儿园里,从儿童时期对孩子进行熏陶、浸润,就能达到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的教育效果。
据调查发现,在中国,由于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着普遍的社会性问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合作与分享能力差。
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如果我们在幼儿园适当导入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在培养儿童品德、修行等方面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事实上成年人的很多行为习惯、人格思想在7岁以前就已经形成并影响伴随我们的一生。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儿园阶段开设国学经典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幼儿园开设“国学”经典教育,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文章为教材基础,通过诵读原文、模仿动作、再现情境等教学手段有效地将“国学文化”传递给儿童。
那么,怎样在幼儿园有效地开展国学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呢?
1 通过多种手段与途径,培养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只是枯燥的读书,时间一长难免失去兴趣。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合理运用多种手段来辅助经典诵读,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刺激来激发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1 讲述故事法
讲故事是幼儿十分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将国学经典中的小典故,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幼儿听,揭示传统文化经典中的道理,幼儿感兴趣,容易听得进去,学得也轻松。
1.2 图画法
古诗文经典比较难记,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画、动画等形式,可以使古诗文经典更加容易理解,同时还能有助于记忆。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引导他们背诵一些文字艰深的古诗文经典时,如果能利用Flash动画将枯燥艰涩的文字转化成图像,不但能加深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古诗文经典的学习兴趣。在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幼儿自己给文字配上图画,不断加深幼儿的理解。
1.3 趣味游戏法
将诵读的内容融入到幼儿最感兴趣的锻炼与游戏中,是增加儿童学习兴趣的好办法。伴随经典的唱诵,孩子们做着创编的扇操、拉手操、 武术 操、椅子操,气势磅礴,直击儿童心灵。在孩子们户外的器械活动中,把孩子们熟记的《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编成橡皮筋、长绳、“跳房子”的新跳法,让孩子玩起来不念就不行,快乐地念唱巩固;在“翻胶线”、猜拳、手指戏等小游戏中,经典诗词的念诵也成了完成游戏的规则背景。将“经典”教育巧妙移植到多种活动中,使活动富有“趣味性”。
1.4 多种感官训练法
在指导幼儿开展诵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借鉴多种艺术手段,如组织开展吟咏、朗诵、唱歌、跳舞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对古诗文经典的感受力。
1.5 情境表演法
大多数国学经典都是比较深奥难懂的,是幼儿难以理解的。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适当的情境,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把深奥难懂的经典变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以致用,让孩子做到“知行合一”。
1.6 比赛竞争法
幼儿园还可以组织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汇演和各种比赛,形式包括朗诵、吟唱、讲故事、背诵比赛、合唱、相声小品、游戏等,以此检验诵读活动的成效,激发幼儿更大的兴趣。
2 家园互动,合力培养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重在“合力”。我们力求实现“双边互动”,用参与性最强、最生动的方式让家长始终“和孩子一起”。比如在班级中建立了“流动麦克风”制度,让小小的录音笔在每个儿童的家庭中流动,录下亲子共同诵读的章节,在全班播放并领诵,每月评比“金话筒”;以“经典长廊”为载体让家园同行,我们在幼儿园长廊以“活动夹”悬挂可自由取放的国学经典诵读卡,家长每天都可以与孩子一道取一张卡片回家,根据内容或与孩子共同诵读,或讲述给孩子听,或朗读给孩子欣赏。每天,要求家长安排5-10分钟与孩子共同诵读此内容,并由孩子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和对家长参与的评价。
“滴水能穿石”、“积少能成多”,国学教育贵在坚持。努力把握好长时期“一滴水”的份量,始终保持孩子们“乐学”的状态是国学教育的根本。滴水会累积起穿石的力量,滴水能汇集成江河的丰富,从孩童开始,从小蓄积起来的民族的美德与智慧终将厚积薄发。
幼儿园的国学文化教育旨在让孩子常常耳濡目染于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孩子纯洁无暇的心灵里,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我们相信,“国学文化”的价值将会伴随儿童一生,传统文化的精髓滋润将扶持他们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扬帆启航。
古诗朗诵大赛
生活里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时常在耳边回响。那天阳光明媚,我们在班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诗朗诵大赛。
随着清脆的铃声响起,老师宣布比赛开始了!同学们准备就绪,第一组是小婷和小琳,她们大跨步走上讲台,亮开嗓子说:“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今天要朗诵的是《回乡偶书》和《送元二使安西》。”听着她们有感情地朗读着,我脑子里浮现出一幅画面——在客栈与朋友喝酒,为朋友践行,心里是多么难舍啊!
第二组的同学一时紧张,不小心把“朗诵”说成“演奏”了!惹得全班哄堂大笑!
第三组的同学太害羞了!脸红得像个红彤彤的苹果似的,声音也像蚊子“嗡嗡”地叫似的。
……
比赛顺利地进行着,快到我了!我的心里想有一只淘气的小兔似的,砰砰直跳!
到我的时候,我和小煦从容地走上台,一上去,信心就泄了一半了!顿时信心全无!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结结巴巴地朗诵着《枫桥夜泊》和《江雪》:“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朗诵完,我立刻跑下讲台!
最令我难忘的是三位男同学!他们一上台就惹得同学们捧腹大笑!——两个高的和一个矮的。他们在朗诵的过程中有一位忘词了!直到另一个同学捅了他一下,他才一下子清醒过来,结结巴巴地朗诵出来。
这次比赛,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诗香雅韵 诗是色彩斑斓的梦,这梦里有烟柳画桥的澹澹雨雾,有大漠长河的遥遥夕照,有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情,有独坐西窗烛剪花的幽幽之思……曾几何时,独坐于斗室角窗之旁,捧一卷诗书,把自己融入那千年前的唐风宋雨,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曾几何时,放飞思绪到江南水天相接处,听渔舟唱晚,想那半夜的锺声是否到了客船;曾几何时,在丝丝的细雨中读相思绵绵,惆怅那杨柳岸晓风残月,伤感那幽幽古筝;曾几何时,竟也想仰天大笑出门去,高唱我辈岂是蓬蒿人……读诗如茶之愈品愈香,抑或如酒之愈酿愈醇.是一种至高的精神享受……春日观花,夏夜听蝉,萧吹秋月,酒饮冬霜,这是高蹈的退守者追求的幽雅恬静的理想境界.既然不能兼济天下,他们便选择了独善其身,寄情山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渊明菊酒既闲澹又疏狂.在"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的如画美景中,唯好静的王摩诘只愿放一叶扁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风流天下闻的孟夫子放浪倜傥,为吃酒竟忘了科考,真真是"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儒雅的林和靖只在孤山吟园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梅妻鹤子的岁月悠悠然流过多少文人的心间.....陶潜好闲,王维好静,孟浩然放浪,林和靖高洁,诗在他们笔下闪烁着灵动的光辉,恪守着自由的精神家园.仗剑走江湖,匹马踏凉州,了却君王事,留得身后名,这是积极进取者豪迈的追求和悲壮的情怀.为此,魏武挥鞭,岳穆冲冠,放翁示儿,稼轩看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鼎鼎誓言吹起风沙,震动心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铮铮铁语穿越时间,响彻云间;"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壮志永远在一个地方吓着你,让你拍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天悯人怎能不让人感慨万端.这样的情怀,一改文人骚客的柔弱之气,没有风花雪月的缱绻,铁骨铮铮立起民族的嵴梁,怎不让人敬重感怀!诗绘景,诗抒情,诗言志,诗蕴理.刚刚领略大漠孤烟直的迷人胜景,转眼又体味"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的惆怅情怀;刚刚伤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年华易逝,转眼又激扬于"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凌云壮志;刚刚在"九万里风鹏正举"的傲语里徜徉,转眼又沉思"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深刻哲理.诗无语时还有语,情有尽时还无尽."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他问,却不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而这静默的力量却以最强烈的姿势打动着人."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他说不愁,却让人感觉愁无处不在,这次第,非一个"愁"字了得.读诗,读出他有语处背后的无语,就真正懂诗了。读诗的感受,就如同走在山荫道上,扑面的美景常常让人目不暇接,让你陶醉沉迷.朝暾夕月,落崖惊风,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捧一杯月色,拈一脉诗香,夜色正美。
品一杯清茶,阅一手诗卷,剪一段月光,赏一代经典。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诗人,词人留给了我们一笔的精神财富。在有深度的文字的熏陶下,似与古人,智者一同讲论文义在时圆时缺的月光里感受古诗文带来的悲愁忧喜或以酣畅淋漓。与古人共赏大好河山,岂不为人生之快乎。与古人共勉,岂不为人生之乐乎。
诗文如海,我是一个在茫茫大海里的舟子,我以书卷为舟,以勤学为桨,在这宽阔无际的海洋里荡漾。诗文就像海水,你若热爱,狂风暴雨也不过是大海对自己的爱。你若厌烦,一丝波澜都会让你觉得犹如惊涛骇浪。热爱诗文让我每天享受着。
记得小时候,一回老家就往爷爷的书屋里跑,爷爷每次都会在哪儿讲故事给我听。每次听得不过瘾,就像自己看,有一天,我看到书柜上有两本彩色的书,就和爷爷其他的一些深色的书放在一堆,特显眼。当时小,拿不到,就用棍子去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到。听老师说这两本书,一本是“弟子规”,一本是“三字经”,于是我每天早晨跑到东大街去问老师,然后回来咿咿呀呀,摇头晃脑读上一阵。奶奶见我读的入迷说“孩子啊,好好读,长大能成才。”我一下没回过神来,只得冲着奶奶笑。从此什么“弟子规,圣人训,首孝什么来着”这些伴随了我的美好的童年岁月,甚至有时睡着了还会念“昔孟母,择邻处。”现在大都记不住了。
九岁那年,爷爷去世了,临终前爷爷说:“孙子,爷爷不能给你讲故事了,爷爷困了,想睡会……”我哭着拉着爷爷的手说:“爷爷,别睡,我给你讲故事”可爷爷终究没有听完。两年未回家,回到家时已有十一岁,爷爷的书上落满了灰尘,我一本一本地擦拭着,看到了爷爷临终前几天还没看完的“宋词三百首”里面的“暗香”“疏影”是爷爷最喜欢的“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我还记得爷爷常说“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爷爷让我认识了古诗文,爱上了古诗文。
如今,电子书籍电子书籍替代了纸质阅读,真正的国家,甚至民族的古诗文越来越被人们遗忘,人类本应该,才是一个国家真正代表,古人所留下来的精华被丢弃,我感到一丝愤恨和无能为力。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有一颗中国心。无论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木兰还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吕蒙,或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这些古人留下来这些经典是为了让更多人去学习,去传承。我已经在古诗文的海洋里遨游了,你呢?
听说我们今后的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可能增加很多,这是好消息,我举双手双脚赞成。
我们语文老师和我们说过,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根,是我们老祖宗代代传承下来的,它是文学百花园中最灿烂的花朵。我们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更应当多多诵读唐诗宋词,并能很好地加以运用,从而提高自己的品位修养。“之、呼、者、也……”融会贯通,多读多背古诗词,不会作诗也会吟,不久的将来,你也能成为当代“小李白”或是“小苏轼”。
现代文篇幅一般都很长,看得人眼花缭乱,背诵起来也是很费劲。而古诗文短小精焊,读起来朗朗上口。“读书须趁少年时”,青少年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间,现在不背,更待何时?
所以呢,多学古诗文有很多的好处,它能让我们的童年不再贫瘠、寂寥,谁不希望自己成为美丽优雅、风度翩翩的学者呢?
我喜欢古诗文,因为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的瑰宝。各个朝代都有代表性的优秀诗人,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或喜,或悲,或高昂或低沉。
从咿呀学语起,妈妈就给我读过很多古诗,那时,我只是懵懂的听着,并不知道妈妈讲的是什么意思。直到我上了幼儿园中班,三八妇女节班里举行古诗比赛,我也参加了,回到家里妈妈就教我背《游子吟》。诗中描写了一位母亲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衣服缝得很密,很整齐,因为母亲担心孩子回来的晚衣服破损,谁能说孩子小草般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这是我第一次,真正了解古诗的意思,明白母爱的伟大,也是我第一次走进古诗的天地,从此,我开始对古诗感兴趣。后来,妈妈又教了我一些简单的古诗,如《咏鹅》《静夜思》《悯农》等,这些古诗韵律很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直到后来,我上了小学,老师要求一周背一首古诗,我背的很快,但是诗人的情感却没体会到。直到有一次,我背诵的时候突然想到,诗人此刻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我这才回过头来,认真的把诗读了几遍,再细细品味,终于了解了作者的心情,随着我会背的诗越来越多,我似乎走进了诗的王国。从《古朗月行》那短短的几句话,体会到了诗人天真的想法;从《梅花》的诗句体会到了梅花的坚强;《所见》字行间流露出了小牧童的天真;《暮江吟》描绘了美丽的夕阳……
让我们一起学习和品味古诗,来弘扬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让民族的瑰宝发扬光大!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这其中尤为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让懵懂的我一步一步地陶醉其中。从小到大,那些富有韵味韵律的古诗文一直伴我成长。在古人智慧与才华凝成的诗词中,我品味,我陶醉,不知不觉,我在成长……
当我还小时,爸爸、妈妈就曾告诉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此,我懂得了要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学习的知识多了,也逐渐长大,我便在心中牢牢记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于是便在学习上不断坚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慢慢的,慢慢的,我已不再是太天真稚嫩的孩童,我也懂得了一些人情世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再也不是不会不辨是非,一点儿也认不清事情的本质了,我已有了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了。已是四年级的我今后学习过程中还要面对更多的人生挑战,我定会坚持,我会时刻铭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要不断进取,赢得人生的挑战!
古诗文像一泓清泉,荡涤我心中的尘埃;古诗文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求知的大门;古诗文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走向知识的天地;古诗文像浪涛中的一叶扁舟,载着我穿越文化的海洋,驶向成功的彼岸……古诗文是一颗知识的种子,它在我的心田生根、发芽,正茁壮成长。现在,虽然没有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但已是嫩叶抽绿,如同碧玉。
春天,和煦的微风吹拂着青青的杨柳,温暖的阳光照在我身上,漫步在街道人民公园的河堤边,我仿佛同诗人白居易一起欣赏盎然的春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柳阴里白沙堤。”不禁脱口而出。夏天,荷花盛开,望着这些端坐在碧绿玉盘上的粉衣仙子,我如同诗人杨万里一样赞叹:“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转眼,来到秋天,秋天的公园一角更别具风情,满眼如火的红枫,令人目不暇接。我就像杜牧一样驻足观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天空中飘下了片片晶莹的雪花,冬天悄然而至。清晨一睁眼,大地已披上雪白的衣服,我凝望着这银白世界,情不自禁发出了与岑参一样的感叹,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古诗文已是我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我会永远在这片充满情感、意韵、想象的古诗林中畅漾,让古诗文引领我明白生活的真谛。
一杯酒盛满唐的才气,一支笔写满人生的真谛,一幅画载满家乡的风景,一首诗吟出古诗文中的绚丽。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诗人陆游此刻正心情烦闷,信步走进农家乡村,热情好客的农民见有客远来,忙在院子的葡萄藤下果品蔬菜,年长的老者海亲手打击一酝黄酒,殷勤招呼,大家在一起坐下,笑呵呵地告诉客人这里今年丰收,但还是不足款待住客,诗人怎能拒绝,又吟出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曲曲折折的山路,山一座连一座,远看层层叠叠以为无路,走近一看,有袅袅炊烟,原来又是一座乡村。
朴实好客的劳动人们的心灵美,与乡村的风景美使诗人难以忘怀。
夕阳西下,诗人陶潜在东边的菊花园里采摘美菊,火红的夕阳映红了半边天也使得菊花更加明艳,抬起头来又静静地凝望南山,此时山间的景色正美,又夕阳又有结伴归巢的鸟儿,心中觉得十分舒泰便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诗人心清如水,早已无争名于朝之念,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已无争利于世之想,只愿纵情于山水,自得其乐。风景美,诗人心灵更美。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高举酒杯敬明月,试问广寒仙子:“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说罢一饮而尽,心中有足乐者,于是便“起舞弄清影”舞到尽头之处心中便想这“何似在人间”。
饮罢数杯,忽生失落与怅惘,月亮呀,你“不应又狠,何事长向别时圆”?但又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心中豁然开朗。
诗人对月发出的美好的祝愿,影响着千千万万的读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古诗文中的美无处不在,诗中的自然美与诗人的心灵美,愿望美交相辉映,成就了一篇千古佳作。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从我认识了《中华经典诵读》后,就像推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让我穿越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之中,尽情地去领略那些文人墨客们带给我的种种意境和美景。并被那丰富的文化底蕴所影响想着。
当我激情高昂地读着《诉衷情》时,仿佛感受到了作者那满腔的爱国热情;当我委婉低吟《咏怀诗》时,总被那浓浓的忧郁和悲伤所包围着。而《望月怀远》虽然语言朴素,却让我看到了张九龄那寄托深远的人生慷慨……
你更让我徜徉在诗情画意的情境中。每次朗朗诵读时,犹如身临其境般奇妙。看——刚从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篱笆旁走过,又来到了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林中,来感受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美景。既从“故烧高烛照红妆”的美丽中感觉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也从“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坠床”中看到了当时农村破落的凄凉景象……
我从你那里不但懂得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警言,还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真理,更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中找到了学习的方法。你让我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更让我体会到了中华经典文化的情趣和神韵。你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古诗,押韵对称,朗朗上口,回味无穷,使人身临其境,有谁不会背一两首古诗呢?岂不是张口就来?
古文,教训深刻,令人深思,但相对古诗会难一些。
我在我妈妈肚子里时,她就经常放古诗给我听,出生后更是一有空就放。因此,我两、三岁时便能背几句古诗了,这为我日后学习古诗打下了基础。
第一次接触古文是读《三国演义》,它深深地吸引了我,常常抱着书,一读就是许久,忘了时间,忘了吃饭,仿佛自己也到了三国时代。
古诗与古文,无不在诉说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道理。它们的语境或高亢、或低沉、或欢喜、或悲伤。
古诗文所歌颂的精神也很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什么精神?坚持!“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什么精神?勤奋刻苦!“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又是什么精神?这说的是礼让!
关于古诗文的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道不尽。而且,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古诗文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希望大家都能学好古诗文。
高考临近了,许多教师和考生都在为考场作文的写作准备素材,但是又常常感到茫然无措,无从下手。一是方向模糊,一是范围太大,怎么办?不断有考生留言询问,我想这里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也算是对大家有一个交待。
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底蕴.使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
一、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
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方式.可将引用分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1.局部引用
就是在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
在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20xx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在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如20xx年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
“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人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这样处理,使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在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如20xx年福建考生《照海倚天》的结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三处引用贴切自然不显斧凿.使文采飞扬.情理交辉,意蕴深远,辩证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的“豹尾”。
2.全篇引用
既指整段之内大量引用.又指全文各段大量引用。由于古典诗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大量、多处的引用,将能大大提升的文化品质和审美趣味.充实的底蕴。整段引用的如20xx年高考优秀作文《寂寞的意韵》: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一段之内五处引用诗词名句.以此作为情感和义理的`载体.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既为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
而全篇引用的。20xx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则可称得上是典范之作了。该文以苏轼名句作为标题.非常恰切地暗扣作文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紧接着引用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自然引出对“情感与认知”关系的认识,确立主旨:然后紧承首段。
引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从几个角度来进一步阐述主旨,形象生动而不乏理性:末尾再以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收结全文。综观全文.恰到好处的引用、嵌入古典诗词。使哲理思考和情感抒发传达得深刻而有底蕴.让拥有了较高的文化品位。
二、巧套古诗文结构出彩
古人写诗做文都很讲究章法。每一首(篇)诗文都有其完整的行文结构与写作脉络.再加上古诗文本身言简意丰、音韵和谐,套用古诗文来铺设的行文结构.不仅能使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更能给人以典雅优美的感觉,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打动读者。这一点。20xx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这篇作文直接套用白诗的结构形式,将《琵琶行》一诗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直接抽取出来、编织出全文的行文结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间关莺语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座中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原诗为‘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些诗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连诗歌内容、编织抒情脉络的关键诗句.被引用为行文转换的语言标志.不仅巧妙地串起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关爱与教育的一些生活细节.而且使的行文结构放得开又收得拢.读来自有别样的韵味。
三、模仿古诗文语言出彩
语言是的第一关口.高考作文的语言除了要能够根据需要尽可能得体准确之外.还应该尽量地体现出个性的色彩。如果你的文言功底比较扎实的话.不妨模仿古典诗文的语言.用文言的笔法来表达现代的感悟.这无疑也是高考作文“出彩”的一记妙招.历年高考作文中都有这方面的成功例子.如20xx年南京考生的《赤兔之死》,20xx年江苏考生的《谏屈原书》,20xx年四川考生的《愚者传》和北京考生的《转折》等。
这些高考优秀作文在古典诗文语言的借鉴上.显示出了作者个性的写作才华和较为深厚的古文修养.以及较好的驾御语言的功力。当然,文言文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本身未必值得提倡和鼓励.本节内容只是为考生提供一种参考。要知道.这些优秀作文的成功靠得是“故事新奇”、“立意高远”、“语言老到”、“内容充实”,这些才是它们获得成功的关键.而非仅仅是浅易的文言。
四、改写古诗文内容出彩
好的古典诗文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简而意丰。能够通过鲜明的形象和富有张力的表达唤起读者无尽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对古诗文的改写.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能让自己的高考作文呈现出迷人的色彩.平添些许的诗意。当然。改写不是对古诗文的纯机械翻译。而是对古诗文的一种再创作、再提高和个性化鉴赏。20xx年江苏考生的《东坡的选择》就是采用这种写法获得成功的。这篇高考作文化用苏轼《前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将苏轼一生的遭遇聚焦于一个感伤而又旷达的赤壁之夜.写出了苏轼的“心灵的选择”.既摄取了原作的神韵.又出之以新的情调。
改写可以是化用意境.再现古诗文的情景.也可以从古典名篇中寻找“空隙”,对内容加以创造性的改造.例如20xx年江苏考生的《(孔雀东南飞)新传》“活用”古典文学资源,根据话题“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对《孔雀东南飞》大胆改造而成的“故事新编”,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中国式离婚”.体现出了考生独到的创新精神,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洞察。
实际上。以上四法并非是截然分开的.而妙用古诗文“出彩”的方法也不止是这四种。在备考阶段。如果能将古诗文的备考和作文备考结合起来.注重积累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积淀.也许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写出一篇“出彩”的高考作文来。
还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我,有一天看到《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虽然当时听不懂诗词,但我竟然也深深地沉浸其中。尤其是选手们进入到“飞花令”阶段,我竟然能紧张到出汗。我最喜欢的选手年仅16岁的武亦姝最终获得了第二季的冠军。听妈妈说她去年以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真是实至名归的才女啊!
《中国诗词大会》在我心中播下了古典诗词美好的种子。随着上了小学,语文书及《唐诗三百首》中越来越多的古诗词让人沉迷其中。我也像武亦姝一样把李白、苏轼作为了自己的偶像。喜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恢宏;也喜欢“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不羁狂傲;喜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句,也喜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大气磅礴;喜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狂放;更喜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
吊古怀今、自然山水、伤情别离,古典诗词的美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哪怕身在今天的我们,时隔千年,依旧能深切感受到古人抒发的情感,勾起每个人心里的无限诗意。身处繁华喧嚣,父母经常教育我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少一份贪婪,多一份正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古诗词中蕴含了无数做人的道理,需要细细品读,这大概就是古诗词的魅力吧!“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徜徉在古诗词的海洋中,我要一步一步的积累,期待在某一天我也能吟诗作赋,写出婉转悠扬、抑扬顿挫的如歌诗词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歌吧,诗歌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诗歌朗诵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上学期的那次诗歌朗诵会,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下午,只见李老师兴高采烈地走进宽敞的教室,微笑着说:“同学们,明天下午要在多功能教室进行一次诗歌朗诵会,大家请做好准备哦!”我听后,既兴奋又激动。旁边的刘倩云用柔和的声音对我说:“我们一组吧!”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都快腾云驾雾上九天啦!
经过反复的讨论后,我和刘倩云、章嫣琪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唐恒琪去打印我们各自的资料。分工后,我们大家就散会了。只见班上其他的同学都忙得热火朝天。下午回到家,做完作业后,天色已经朦胧了,不能再去书店搜集资料。我很不情愿地走进卧室,怀着焦虑的心情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教室,本以为她们要责备我,没想到她们原谅了我,并让我和唐恒琪做打印工作。
下午,当我们再次踏进多功能教室,得知我们是第一个表演,我们的自信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因为第一个表演难免会有些紧张。但我们又用“第一个表演能带头,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一件事”抑止了那种思想。表演开始了,当我们走下舞台一片片掌声在我耳边响起时,我暗暗地舒了一口气。虽然表演仍有许多缺点,但能让下面的表演更加精彩,我们当之无愧。看着一个比一个精彩的表演,我的脸上绽开了舒心的笑容。在一片欢腾的笑声中诗歌朗诵会结束了。
我想:“只有大家齐心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创造美好的明天。我们应该紧信: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这一册语文课本第六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主题是“轻扣诗歌的大门”。在本单元的学习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就布置了目标和任务:搜集和 整理自己欣赏的诗歌,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挑选一首准备参加全班的诗歌朗诵会。
大家忙碌地准备着,兴奋地期盼着。就在星期五下午,我们全班终于迎来了这场“诗歌朗诵会”,同学们的情绪别提有多高了!
为了公平起见,老师让8个学习小组的组长上讲台以抽签来决定各组的出场顺序。我们小组成员对组长汪蕾说:“千万不能抽到‘1’呀!最好抽到‘8’!要不然,看我们怎么‘收拾’你!”汪蕾慢吞吞地走了上去,顺手一抓,马上走了下来。我们所有组员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上上签”——“8”。全组顿时欢腾起来,同时不忘向别的小组炫耀一翻。
朗诵会开始之前,老师给我们每一个人定位为:既是一个文明的听众,更是一名出色的评委。瞧!首先出场的是徐文壮组。场下霎时间鸦雀无声,连选手的喘息声也听得一清二楚。
看来,第一队出场的小组有些不太顺利,只得了6分。之后的六支小组也都陆续比完了,该轮到我们小组了。讲台上,一股浓厚的紧张气氛使得我的脚直哆嗦。大概是每一个人都很紧张,所以朗诵的过程不太顺利。朗诵完,我们有些沮丧地回到座位上。结果,我们组意外地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成绩是8.4分。只比第二名少了0.1分,真是太可惜了。
三月八日,是一个感恩的节日。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处处能发现感恩的足迹。感恩,是一种美德。就在三月十八日的上午,我们举行了感恩诗歌朗诵会。
首先,主持人上了场,在他们绘声绘色的演讲下,迎来了第一个节目,第一组的《感恩的心》,他们讲的娓娓动听,发自出内心的声音回荡在我的耳边;下面的一个节目是第二组的《感恩我的祖国》,虽然他们每次都要看稿子,但是,他们念得头头是道,非常动听;第三组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父母》。天底下哪个父母不心疼孩子呢?哪个父母不辛苦呢?他们把父母的心态念了出来,让我们陶醉在其中。这是,是我最紧张的时刻,因为该轮到我讲了。我走上讲台,流利而富有感情地背了起来。背完时,台下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是一个辛勤的园丁,呕心沥血地培养我们,第四组的《感恩父母与师长》一首诗朗诵出了老师和父母的辛勤。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这句话说得一点也没错,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就等于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同学们,让我们来做一个会感恩的人,来回报长辈,来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更多的人吧!
啊!今天就要诗歌朗诵会了,我一定要好好表现!我默默地对自己说。
我一到学校,做完了早操就又要排练了。我们表演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兵车行》。这首诗那叫一个长啊,一次就是十分钟!虽然只排了半个小时,同学们都已经筋疲力尽了。
当刘老师说还要再排演两遍时,啊——!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但我想:“老师也是想让我们在朗诵会上得到更好的成绩,算了还是坚持吧。”
终于等到了下午,我们集体下楼来到体育馆朗诵《兵车行》了。一开始,连我们领诵的宋尘洁和杨璐涵也非常紧张,就连刘老师也为我们捏了一把冷汗。我边朗诵边想:一定要朗诵好一定要朗诵好……便想还边流了一身汗。但我又想:虽然我不知道这次会得第几名,但只要我用了心就行了。想者想着我渐渐平静了下来。
到表演第二段时,我们班同学慢慢的都平静了下来。朗诵得越来越澎湃越来越高昂,台下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当我们表演到结尾时,全班同学发自内心非常悲伤地说:“尘埃不见咸阳桥,尘埃不见咸阳桥……”最后一句话刚朗诵完,台下一下子涌来了山呼海啸般的掌声。
因为我们的表现太好了,所以刘老师在班级博客上给我们发来了贺信。上面写的是:“你们表现得很棒,太给力了,祝贺你们。”
我为我自己骄傲,我也为我们班骄傲。
在那一天下午,我们班级趁班队课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诗歌朗诵会。
我们先前已经早早地就把小组分好了,刚好我们组刚好是两组。所以,现在我们把椅子、课桌什么的障碍物都移到前面去,好让我们成功地有一个宽敞而又舒适的位置可以用来练习朗诵《中华少年》这首诗歌。
首先,我们要排好自己的位置。我们共分成甲组、乙组、丙组、丁组四个小组。甲组、乙组、丁组三组都是十个人,而唯独我们丙组是十一个人。终于要开始练习了,虽然只是练习,但我的心中还是十分紧张。但读着读着,这种紧张感渐渐地被神圣感所取代,我仿佛看到了雄伟的长城,百折不回的长江,顶天立地的雄鹰坚贞不屈地松树,让我暗自内心赞叹不已,感慨万千。虽然我们已经在课堂上读过多遍,但从没有读出过这样的感觉。即使自己也在读,但也依旧陶醉在这洪亮的朗诵声中。
我们这样读了一遍后,已经进入了状态,准备开始真正的诵读了。只见班主任李老师三步并做两步走上讲台,拿起手机,站上椅子,准备拍照。只听一声“开始”,我们便朗诵了起这首诗歌《中华少年》。虽然我们讲到的依旧是热烈的红棉、纯洁的白莲,但神圣感愈来愈强,当讲到烈士们为国捐躯的时候,我们对于祖国的热爱就一下子迸发了出来,到达了巅峰。当读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又是一个高潮,令我们全身心投入。
这就是我们的诗歌朗诵会。虽然过去了好久,但那神圣的感情一直在我心中回荡。
今天,是10月18日。我们班举行了一个诗歌朗诵赛,许老师给我们每一个组有充分的时间。我们这一组,有三个新生。一个是不讲话的肖辉、一个是讲话 很小声的钟子豪、一个是习惯大吼大叫的麦永杰。我们组的组长是聂绪越,她是一个有责任感、耐心的教导同学、有团结意识的人。排练的额时候,聂绪越先帮我们 组的组员排好位置也让我们怎么读才会读好这个句子,也叫我们怎样摆手势。
朗诵比赛开始了,先第一组来朗诵,他们的是手势、声音都做得很优 美。第一组朗诵完毕,就到了第二组。第二组的朗诵也十分精彩,我反复鼓掌,特别是第二组的邱华康,朗诵的诗句有力,犹如天生的金嗓子。到了我们组朗诵了, 我们组的三个新生都开口了,而且声音优美,我要向他们学习。我们组虽然感情没有出来,但是我知道团结才是最重要的。
这次我们组就算没获得第一名,但是我知道团结是最重要的,没了团结,我们组就会输给其他组。下次还有一个辩论赛,我们组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教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
从走廊上传来一句句《中华少年》的朗读声。
大家都在准备着下周三到底诗朗诵。走廊上,我们排练的声音格外醒目。
我双手托着书走向前:“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带着感情,大家都在认真的排练着,生怕下周三的活动搞砸了。每当下课铃响起,我们就不约而同的拿起书,冲出教室,列好队列,开始队列,开始排练。尽管旁边有男生在捣乱,可我们任然专心致志认真排练……
随着我们的排练的速度,周三也随着时间向我们推进!
“祖国在我们心中,六一诗歌朗诵会正式开始!”两位临时主持人,现场即兴发出自己的讲词,把现场的气氛抬高了不少。
“下面请华语含为我们带来《中华少年》!”因为王文佳的缺席,我们只能让钱佳怡代替。
“从碧波环绕的宝岛走来……”音乐一响,我们的感情都融入了这首诗的意境当中。
“啊,这就是我们的中华。这就是中华的少年!”最后的齐读一结束,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才把我们拉回现实。我们手拉手,向观众们深深鞠了一躬。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观众的掌声,便是我们这几天排练最好的回报。
今天阳光明媚,前两天的倾盆大雨停止了,天空中的乌云也逐渐散去了。久违的太阳公公终于露出了笑脸,使得人们的心情也格外的好,格外的灿烂。
听,五年(4)班传出了阵阵朗诵古诗的声音。看,场上的同学们正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朗诵着诗句,这活跃的场面正是五年(4)班诗歌朗诵的现场。本次诗朗诵比赛由梁泳诗和霍颖楠担任主持。
这次的古诗朗诵目的是让大家自由的发挥,朗诵一首古诗,展示各自的才华。
在这场激烈的比赛中,我也加入了其中。我和李芷欣、郭蕴岚、陈奕夏四人组成一队。一起朗诵古诗<<芙蓉楼送辛渐>>,我们几个人用动听的声音,有缓有慢,富有感情地把这首王昌龄写的诗朗诵得有声有色,搏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最精彩的部分是我们的朗诵王――霍颖楠与梁泳诗朗诵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她们有节奏的朗诵着。这几句优美的诗句配合上她们悠扬悦耳的声音,那简直是“天下无敌”了。
还有张锐的《春夜喜雨》、梁杰铭的《绝句》、梁芷诺及陈颍恩一起朗诵的《竹石》以及蔡子健朗诵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让大家对彼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最后我们评出了“小小诗人”,那当然是属于朗诵王霍颖楠与聪明的张锐两名同学了。
这次朗诵比赛在一片掌声中结束了。
昨天下午,张老师对我们说:“明天下午的第三、四节课,因为要进行诗歌朗诵大赛,所以明天不用打博客,也用不着打电脑。”“好啊!”“耶!”教室里响起一阵欢腾声。
第二天开始了······今天早上,肖老师突然说:“同学们,由于我们下午要进行诗歌朗诵,所以我们把桌子腾腾,留出一片空地,来排练一会儿。”于是,教室里又有了一阵鸡飞狗跳的欢腾。一阵喧闹之后,我们在老师的指引下有规律的排好队,排的整整齐齐的……就这样,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上午过去了。
下午,我们正在上书法课,老师激动的跑进来,大声说:“同学们,迅速搬起凳子到下面排好队!”我们排队之后,便进了会场。回厂里的彩灯闪着耀眼的彩光,我猛地一抬头,发现舞台后的墙上挂着一行字:
“郏县西街学校诗歌朗诵会”这几个字,让我读的骄傲,读的激动,更让我读的自豪,读的满足。
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我们听了二年级的弟弟妹妹的边唱边舞、配乐朗诵朱自清的《春》,和三年级弟弟妹妹的《少年中国说》,五年级哥哥姐姐们的诗歌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当然,我们对自己班的朗诵也尤其满意。我们先集体朗诵了《中华少年》,又听了高靖靖和张佳宁的配乐朗诵,满足极了。朗诵大赛结束了,我们又帮助了老师们。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诗歌节呀!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今天。自从老师告诉我们学校要举行诗歌吟唱比赛,我们早就盼着这一天早点到来。
为了迎接这次比赛,每个班级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们五三班的同学更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离我们班上台比赛的时间越来越近,同学们的心里既高兴又害怕。高兴地是我们也能当一回“歌唱家”了,可又害怕唱不好万一给班级抹黑怎么办?唉,不多想了,比赛时间快到了,是英雄是好汉赛场上见吧!
现在已经到九号了,我是越来越紧张。你听五一班的同学唱的多好啊。听着他们优美的歌声,我仿佛声来到了美丽的敕勒川大草原上,蓝蓝的天上,有着朵朵耀眼的白云,天底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风儿吹过,牧草波浪般起伏。这时,才看得见深草中成群的牛羊。
突然传来一声“十号代表队上场”,一下子把我从大草原上拉了回来。我深吸一口气,整整衣服,带着微笑和同学们一起走上了台。呀,下面的观众可真多呀,我又不自觉地紧张起来,顿时大脑一片空白,腿肚子不自觉地颤抖起来。突然,我眼睛一亮,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是孟老师!只见孟老师微笑地冲着我看,我一下子看懂了,“加油,别紧张。”我慢慢平静下来……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虽然比赛结束了,可是我仍沉浸在优美的歌声中久久无法回神。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下时,周老师带我们三(2)班去希望剧场参加“春天的颂歌”朗诵比赛。因为好几天以前,我们就背上了,同学们都非常有信心,希望能得到好的成绩。
到了那里,我们首先听王老师讲话,然后看其他班级精彩的表演,我想:他们朗诵的这样好,我们一定要超过他们。轮到我们表演了,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舞台上,低头一看,台下面的同学很多,黑乎乎,看不清楚他们的脸。这样一来,我反而有点紧张,所以赶紧闭上眼睛,然后做了一个深呼吸,放松自己的心情,等音乐响起来之后,再把眼睛睁开,认真地投入到朗诵中。但是,有些同学在台上有点紧张,表现得不够好,盛禹还抢了一句词,我们的心里就更紧张了。接下来表演时,朗诵的顺序又乱了,最后只得到了90分,弄得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都不愉快。
通过这次朗诵比赛,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集体比赛只顾一个人表演是不行的,肯定得不到好成绩,同学们要相互团结、密切配合,才能发挥水平,取得好的成绩。
一年一度的“六·一”联欢会快到了,我们学校开展的“诗歌朗诵联欢会”即将向大家拉开序幕了。在这几天里,很多的同学、老师都在准备自己写的稿子。我也是其中一位朗诵者。这次,我也试着写了一首描写乡下人家的真实生活的诗,感受了一回当“小诗人”的感觉。我的诗虽然写得不太好,但我却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有信心。
盼了许多天,“六·一”这天终于盼到了。我们班的一些同学都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准备参加联欢会。操场上摆了许多椅子,每把椅子都贴上了序号,只等同学们和老师们对号入座了。
主持人宣布联欢会开始了。每个选手上台表演,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到我们班上台朗诵了。首先,是班上的“高音喇叭”小明上台朗诵他自己写的诗歌。都只见他拿着稿子高兴地上台,台下的师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这“高音喇叭”可不是浪得虚名的,果然声如洪钟。当他朗诵完毕时,全场爆发出暴风雨般的掌声。接下来到我了,压力可大啊!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站了起来,感觉腿有点儿不太听使唤。我声音颤抖地读完稿子。虽然如此,也取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喝彩。
“诗歌朗诵联欢会”结束后,同学们有说有笑,甚至模仿表演者来那么几句。他们都在回味着诗歌带来的快乐和感受。我喜欢诗歌朗诵,它使我体会到了诗歌中蕴含着的美。
冬姑娘来了,她那飘逸着的秀发,让我们学校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诗歌朗诵会。
这天下午,我早早地来到学校。只见操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真是水泄不通!我绕了好几圈才找到我的座位。
“接下来,我宣布枞阳小学第十界迎新春诗歌朗诵会正式开始!”随着陈校长的话语,朗诵会拉开了帷幕......
首先是三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来演讲。诶,别看他们年龄小,朗读的水平还真不错!其中,我影象最深的是三零四班朗诵的“暖冬“。他们读地会声会色,十分有感情,仿佛将我带入了地震现: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废墟,到处都是鲜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一瞬间消失在人们眼前......
三年级组表演完了......四年级组表演完了......轮到我们五年级组了。
当时,我的心“咚咚”地跳着,怀里就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走过来,对我们说:“同学们,不要紧张,放松心态,照常发挥就行了。”听到着话,我像吃了定心丸似的,一点儿也不紧张了。
我们上场了,我用流利而响亮的话语朗诵道:“今天我们朗诵的题目是《青春中国》!”接着,一位同学说:“用茫茫的夜色做墨......”
很快,我们朗诵完了。
“502第一名”,校长宣布。刹那间,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欢呼雀跃,这声音“响彻云霄”,仿佛大地都在颤抖。
虽然这次诗歌朗诵会我们取得了冠军,但我们仍有不足,我们要继续努力、再创辉煌!
就在星期五的下午,我参加了一个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在我的不断努力下,终于取得了一个好成绩。
刚到了五楼会议室,我的心就怦怦的跳了起来。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十个,终于到我啦!我的心里更加紧张了,到了台上,我便开始朗诵了: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脖,——祖国啊,这句话要读的很抒情,收嘴要慢。我是贫困,我是悲哀……这句话要读的洪亮有力,收嘴也要慢。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这句要读的快有力度。收嘴要慢。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这句话要读出自豪,和想感恩的感觉。最后一句要读的回味,收嘴更要慢。“谢谢!”这两个字让我的心里轻松了许多。到了座位,李长坤说:“我看见陈老师使劲的摇头。”一会儿,我又看见金老师看完奖状后笑嘻嘻的走了出去,这两个情景,使我迷惑不解。到了发奖状的时候啦!我的心里比上台还要紧张,三等奖——没有我,二等奖——也没有我,正当我要灰心的时候,有一个声音大声高喊了起来:“四<4>班邹雯倩第一名!”顿时,我的心里欢呼了起来,我欣喜若狂,哎呀!我当时的心情,都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向第一名冲!这个理想已经深深的刻进了我的心里。
今天早上,语文老师笑眯眯的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了五个大字——诗歌朗诵会。
我们一看,都欢呼起来,同学们跃跃欲试,我也不例外,我和我的好朋友许秋雨一起朗诵诗歌。我们朗诵的是一篇赞美黄河的诗歌,一上台,我既紧张又兴奋,由于紧张过度,我差点都不敢读了。这时,台下哗啦啦的响起了掌声,这掌声给了我力量,我顿时信心百倍,我想:“同学们都相信我能朗诵好,我还能不相信自己吗?于是,我大声朗诵这首诗歌的第一段,接下来轮到我的好朋友了,她用那轻快地声音朗诵。如果说我的声音像一条大河汹涌而来,她的声音就像是一条清澈,欢快的小溪,一路上叮叮咚咚的流着。让人顿时感到心旷神怡。朗读完后,同学们向我们鼓掌,还投来了赞赏的目光,我心里也有一种自豪感,得意极了。下面是我同桌,他慢吞吞地走向讲台。脸上带着兴奋,紧张,还有羞涩。他的声音高亢,如奔涌而来的长江,声调抑扬顿挫。不过他突然停了,我们都很奇怪,他涨红了脸,去问老师,这个字怎么读。呀!原来是这样,班里不时爆发出笑声。同桌没有感到不好意思,依旧用他那高亢的声音读了下去。
这时没有人再笑了,大家都静静地听着他朗诵,朗诵完了,我情不自禁的为他鼓起了掌,我真佩服他的精神。通过这次朗诵会,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了,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同桌这种勇于学习,不怕耻笑的精神。这真是一个有意义的朗诵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