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拼音:shí shì qiú shì,解释: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求得正确的结论。语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颜师古注:“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二》:“其所以振刷综理者,皆未尝少越于旧法之外,惟其实事求是,而不采虚声。”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一词,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讲的是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明朝王阳明在宋代朱熹“格物便是致知”、“理在事中”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这原本指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一个经学和考据学的命题,也是中国古代学者治学治史的座右铭。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指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它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到使主观符合客观,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要从客观存在的情况出发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要全面把握客观实际;要把握多个事实组成的客观实际的总和;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即把握客观实际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变动性。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
辩证唯物论关于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因此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以及变化发展了的实际出发。
另外物质是运动的,而物质的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是按规律运动变化着的,而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说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其必然性,所以要实事求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去探索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学生对于这个社会而言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在站在校园与社会的边缘,他们肩负着重任,因为他们是先进知识和科技的载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和接班人。从大学生庞大的数量和未来的重要作用来看,在大学生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队伍不断壮大,其本身的道德素质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且出现了不同深度的问题。另外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在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甚至比较突出的负面影响。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时代,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综合国力的竞争,包括经济竞争、政治竞争、军事竞争、文化竞争、科技竞争等等日趋激烈。国家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多样性和艰巨性,身处其中的国家公民时刻都面对着国家荣誉、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对自身道德水平的考验。在这样的考验面前,没有明确和坚定荣辱观的人,就很难在大是大非面前作出清醒的抉择。可见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何其重要。
现代的社会,各种思想相互碰撞掺杂,各种道德标准相互交错,再加上各种犯罪活动和腐败现象逐渐增多,社会繁荣的同时社会也日趋复杂化。改革开放既给我们带来了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也给我们中华5000年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一次不小的冲击。西方腐朽落后的思想糟粕也随之而来,它们此刻正侵蚀着我们这群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时期,政治经济不断繁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立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纵观当前局势,我们不难看出,历史赋予了我们这一代青年一项艰巨的任务。大学生是即将走进社会的一批人,他们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接班人,必须胸怀祖国,勇于承担建设社会的重任。新的时代,新的形势,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担当起建设国家的重任。然而,由于受到社会上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一些大学生在基本的道德价值判断上出现了混乱,理想信念淡漠了,思想道德滑坡了,不知荣辱,不分是非,严重影响了自身的成长与成材。要知道,一个大学生就是社会的一面旗帜,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给予了厚望,如果旗帜倒下了,其损失又是何其之大,祖国的未来又将会面临多大的危机。所以此时此刻,大学生应当重拾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自己成为践行“八耻八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行者和楷模,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但是,形势如此,许多大学生依旧荒废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这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人的思想的多元化和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多层次,另一方面大学生环境的复杂化,各种诱惑刺激着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为完全成熟的大学生,使之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比如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责任感和荣誉感、心理问题严重、荒废学业、沉迷网络游戏、酒吧等等,无不背离“八耻八荣”。造成这诸多的问题,很明显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贯彻好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针对大学生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大学生要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紧迫的、必要的,同时要时刻牢记实事求是,严格求自己,一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要好高务远,也不要在自卑,更不要骄傲,头脑清醒得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不能妄想打擦边球来蒙混过关。
我们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一方面要以更加宽广的眼光观察当代社会,以与时俱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展开工作,同时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另一方面,不要盲目冒进,富于创造性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而必须把大胆探索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把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结合起来,把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统一起来,扎实有效地把各项学习工作做好
物质存在及运动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类无法创造规律只能使用规律,发现、使用规律的过程就是发展科学的过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在科学的基础上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科学实践的过程,科学是哲学的基础,不从从实际出发、不实事求是,背离了科学,更违背了哲学的思想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