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基于嵌入式系统应用的论文

2023-12-06 12: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基于嵌入式系统应用的论文

  嵌入式技术论文篇二
  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

  【摘 要】本文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含义、发展、现状和我国在嵌入式系统中面临的机遇,重点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简要说明了嵌入式操作系统。

  【关键词】单片机;操作系统;Linux;嵌入式系统

  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与市场前景

  嵌入式系统是指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剪裁,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主要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等部分构成,用于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监视和管理等功能 。

  PC机主要应用在办公室自动化领域,而嵌入式已经渗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如工业控制、交通管理、信息家电、家庭智能管理系统、POS网络及电子商务、环境监测、机器人等领域 。今天嵌入式系统带来的工业年产值已超过了1万亿美元,1997年来自美国嵌入式系统大会(Embedded System Conference)的报告指出,未来5年仅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全数字电视产品,就将在美国产生一个每年1500亿美元的新市场。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公司的高级经理也曾宣称,“福特出售的‘计算能力’已超过了IBM”,由此可以想见嵌入式计算器工业的规模和广度。1998年11月在美国加州举行的嵌入式系统大会上,基于RTOS的Embedded Internet成为一个技术新热点。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99年1月访华时预言,4~5年后嵌入式智能(计算机)工具将是PC和因特网之后最伟大的发明 。这就是所谓的“后PC时代”概念。

  2.嵌入式系统发展阶段

  嵌入式系统的出现至今已经3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消费电子(Consumer Electron)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成就了3C融合之势.纵观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单芯片为核心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形式的系统,具有监测、伺服、指示设备相配合的功能。这类系统大部分应用在一些专业性强的工业控制系统中,没有操作系统的支持,只通过汇编语言对其编程控制。

  第二阶段是单片机(又称微控制器 MCU Microcontroller Unit)为基础,这时候的编程语言从汇编转变成以C语言为主。这一阶段的MCU种类繁多,价格较低,现在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阶段是以嵌入式操作系统为标志的嵌入式系统。这时候的单片机速度越来越快,功能越来越多。这时候软件主要运行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上。嵌入式操作系统能运行各种不同类型的单片机上,兼容性好;用户界面较友好,具有大量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开发应用程序简单。

  第四阶段是以Internet为标志的嵌入式系统。随着Internet的发展以及Internet技术与信息家电、控制技术日益结合,嵌入式系统通过各种总线形式和Internet的结合越来越密切 。

  3.嵌入式系统的核心硬件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硬件是单片机,又称微控制器(MCU)它是将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微型化并集成到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通常片内都含有CPU、ROM、RAM、并行I/O、串行I/O、定时器/计数器、中断控制、系统时钟及系统总线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单片机片内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并朝着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方向发展。单片机有着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性能价格比高、易于推广应用等显著优点,在自动化装置、智能仪器仪表、过程控制、通信、家用电器等许多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嵌入式处理器的品种总量已经超过1000多种,流行体系结构有30几个系列,其中8051体系的占有多半。生产8051单片机的半导体厂家有20多个,共350多种衍生产品。通常按单片机数据总线的位数将单片机分为4位、8位、16位、32位机。

  3.1 四位单片机。四位单片机适合用于各种规模较小的家电类消费产品。一般的单片机厂家均有自己的四位单片机产品,有OKI公司的MSM64164C、MSM64481,NEC公司的75006×系列、EPSON公司的SMC62系列等。

  典型应用领域有:PC机用的输入装置(鼠标、游戏杆)、电池充电器(Ni-Cd电池、锂电池)、运动器材、带液晶显示的音、视频产品控制器、一般家用电器的控制及遥控器、玩具控制、记时器、时钟、表、计算器、多功能电话、LCD游戏机。

  3.2 八位单片机。八位单片机是目前品种最为丰富、应用最为广泛的单片机,有着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性能价格比高、易于推广应用等显著优点。目前主要分为MCS-51系列及其兼容机型和非MCS-51系列单片机。

  MCS-51兼容产品因开发工具及软硬件资源齐全而占主导地位, ATMEL、PHILIPS、WINBOND是MCS-51单片机生产的老牌厂家,CYGNAL及ST也推出新的产品,其中ST的新推出的μPSD系列片内有大容量FLASH(128/256KB)、8/32KB的SRAM、 集成A/D、看门狗、上电复位电路、两路UART、支持在系统编程ISP及在应用中编程IAP等诸多先进特性,迅速被广大51单片机用户接受 。CYGNAL推出了Soc的51系列单片机C8051F系列。集成了A/D D/A电路、看门狗,上电复位电路、I C、SPI、CAN总线、 FLASH技术、JTAG仿真调试,并且最高达到了100MIPS

  非51系列单片机在中国应用较广的有MOTOROLA68HC05/08系列、 MICROCHIP的PIC单片机以及ATMEL的AVR单片机。

  八位单片机在自动化装置、智能仪器仪表、过程控制、通信、家用电器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3 十六位单片机。十六位单片机操作速度及数据吞吐能力在性能上比8位机有较大提高。目前以INTEL的MCS-96/196系列、TI的MSP430 系列及MOTOROLA的68HC11系列为主 。

  十六位单片机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仪器仪表 、便携式设备等场合。其中TI的MSP430系列以其超低功耗的特性广泛应用于低功耗场合。

  3.4 三十二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是单片机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发展及开发成本和产品价格的下降将会与8位机并驾齐驱。生产32位单片机的厂家与8位机的厂家一样多。MOTOROLA、TOSHIBA、HITACH、NEC、EPSON、MITSUBISHI、SAMSUNG群雄割据, 其中以32位ARM单片机及MOTOROLA的MC683××、68K系列应用相对广泛。基于ARM核的单片机占据了2001年的32位单片机市场75%的份额。

  3.5 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从20年来单片机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以微处理器(MPU)技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为先导,以广泛的应用领域拉动,表现出以下技术特点。

  8位、32位单片机共同发展。这是当前单片机技术发展的另一动向。长期以来,单片机技术的发展是以8位机为主的。随着移动通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产品进入家庭,32位单片机应用得到了长足、迅猛的发展。

  单片机速度越来越快。为提高单片机抗干扰能力,降低噪声,降低时钟频率而不牺牲运算速度是单片机技术发展之追求。一些8051单片机兼容厂商改善了单片机的内部时序,在不提高时钟频率的条件下,使运算速度提高了很多,Motorola单片机则使用了琐相环技术或内部倍频技术使内部总线速度大大高于时钟产生器的频率。68HC08单片机使用4.9MHz外部振荡器而内部时钟达32M。三星电子新近推出了1.2GHz的ARM处理器内核Halla

  低电压与低功耗。几乎所有的单片机都有Wait、Stop等省电运行方式。允许使用的电源电压范围也越来越宽。一般单片机都能在3到6V范围内工作,对电池供电的单片机不再需要对电源采取稳压措施。低电压供电的单片机电源下限已由2.7V降至2.2V、1.8V。0.9V供电的单片机已经问世。

  低噪声与高可靠性技术。为提高单片机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使产品能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满足电磁兼容性方面更高标准的要求,各单片机商家在单片机内部电路中采取了一些新的技术措施。如ST公司的μPSD系列单片机片内增加了看门狗定时器,NS的COP8单片机内部增加了抗EMI电路,增强了“看门狗”的性能。

  ISP及IAP。在片编程技术(In System Programming)及在应用中编程(I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通过单片机上引出的编程线、串行数据、时钟线等对单片机编程,编程线与I/O线共享, 不增加单片机的额外引脚。ISP为开发调试提供了方便,并使单片机系统远程调试、升级成为现实

  4.嵌入式系统的软件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从最初的汇编语言逐渐过度到C高级语言,到现在最终形成了以操作系统,出现了几十种产品,代表性的有VxWorks、QNX、Nucleus、μC/OS 、Palm OS、Windows CE以及Linux系列。在技术上有以下特征。

  (1)以为新的处理器越来越多,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更易于移植,以便在短时间内支持多种微处理器。

  (2)Linux产品在嵌入式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Linux性能稳定,裁剪性好,开发和使用比较容易,适用于多种嵌入式处理器。Linux得到了相当广泛厂商的支持RT-Linux产品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家用电器、工业控制大有可为 。

  5.发展和应用我国自主的嵌入式系统技术

  目前,PC机的架构为Wintel所控制、垄断。在该领域,现在我们没有主动权,创新空间较小,专家估计,十年内很难有所突破。而嵌入式系统没有统一的架构,软硬件需要多种多样的组合,技术密集,市场容量大。我国在此领域有无限的创新空间 。例如“星光中国芯工程”是以数字多媒体芯片为突破口,第一次将“中国芯星光一号”率先打入国际市场的战略工程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该领域已处于领导地位。在操作系统领域,有中软公司推出的“中软实时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对外部中断可作出微秒级的响应,能提供精确的实时始终控制,实时任务和线程的并发操作和同步机制 。

  6.结束语

  上述描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含义,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嵌入式操作系统,最后总结了我国在嵌入式系统中面临的机遇,为进一步学习嵌入式系统提供了参考,以期对研究该领域的人们有所帮助。

  
看了“嵌入式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基于μC/OS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研究论文

2. 浅谈JNI技术在嵌入式软件开发中的应用论文

3. 计算机科学技术论文毕业论文

4. 电子技术论文范文大全

5. 单片机技术论文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和开发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和开发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具体产品应用是计算机工程史上的里程碑。深入到了各行各业,其已成为高科技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我下面为你整理了关于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和开发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嵌入式系统简介

嵌入式系统可以抽象出一个典型的组成模型,其可划分为硬件层、软件层及功能层。

1.1嵌入式系统定义

嵌入式系统最通用的定义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1]。

根据IEEE9(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定义,嵌入式系统也可定义为控制监视或辅助设备机器和车间运行装置。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很多,统一起来很难。对于其定义有疑问的部分研究人员将嵌入式系统定义为:“嵌入式系统是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为内核,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对象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根据对象需要所设置,并且嵌入到对象器件内,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2]

1.2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嵌入式系统是面向专业应用领域的,从其应用角度分析,具有以下特点:

(1)硬件层,是所有软件的运行基础,嵌入式系统至少拥有一个高性能处理器为硬件平台。如ARM处理器。

(2)软件层,其能扩充和充分发挥硬件层功能。嵌入式系统需有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的软件平台,来控制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以及合理的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如Liunx,UC/OSⅡ等操作系统。

(3)嵌入式系统是先进的技术及资金密集、知识产业化不断创新的集成系统。其将先进的电子科学技术与各行各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

(4)是面向用户、产品及特定应用的。

(5)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与实际产品相结合,并与产品升级同步进行。

(6)对程序质量要求较高。一般都将系统中的软件固化在存储器中,大部分都具有较高的实时性。

(7)嵌入式系统不具备在其上进行进一步开发的能力。需要借助专门的开发工具和环境来满足产品设计完成后的程序功能修改工作。

2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技术应用及开发方法

2.1ARM的技术应用特点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是一种嵌入式微处理器,它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的特点,采用RISC体系结构,大量使用寄存器,具有高效的指令系统,在实际嵌入式应用中,只保留和嵌入式应用紧密相关的功能硬件,去除其他的冗余功能部分,来实现嵌入式应用的特殊要求[3]。基于ARM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不同于单片机、DSP系统,其高性能的特点,在硬件部分的电路板设计方面是比较困难的,绝大多数的ARM板都要在4层以上。其实ARM最关键的是软件部分的操作系统,系统开发应更侧重于软件方面,包括系统裁减,底层驱动和应用程序等。

2.2ARM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2.3ARM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方法

(1)建立系统的开发环境

嵌入式系统资源受限制,如果在其硬件平台上直接编写软件,比较困难。因此根据其特点须在特定的开发环境下进行。搭建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在宿主机(HOST)也就是PC机上安装开发工具,并将编写好的软件程序进行交叉编译生成二进制代码,最后将其移植到目标板的特定位置运行。这种在宿主机(HOST)环境下开发,在目标板(TARGET)上运行的开发模式叫交叉开发模式,交叉开发模型如图2所示。

(2)Boot Loader引导程序开发

Boot loader是在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运行前运行的一段程序,与我们经常提到的BIOS功能相近,每种体系结构都有与其相匹配的Boot Loader。通过Boot loader程序的运行,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系统的内存空间映射图,这样就可以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设定在一个合适的状态,方便于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并且为运行用户应用程序准备好正确的环境。

Boot loader程序由汇编和C程序两部分组成,程序执行过程也分为汇编和C程序代码部分两个阶段。汇编程序与硬件设备相关,不便移植,第一阶段需要完成初始化看门狗、设置中断异常向量表、堆栈、配置存储器等,之后再跳转到第二阶段的C语言程序入口处。C程序代码部分主要完成初始化本阶段所需要的外部设备,调用NANDFLASH的API函数,配置SDRAM空间,并将用户的`程序代码从NANDFLASH存储器中复制到SDRAM中,最后再跳转到用户程序的入口[4]。

3嵌入式技术的应用领域

嵌入式技术无处不在,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1)无线通讯领域。特别是智能手机,全球95%的手机采用了ARM芯片,随着手机功能愈像电脑,手机更需要功能强大的嵌入式芯片。现在,全球售出的每一部手机中平均就有2.4块ARM芯片。

(2)工业控制领域。基于ARM核的32位微控制器芯片逐渐向低端微控制器应用领域扩展,在工业控制领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3)网络应用。网络宽带技术不断发展,基于ARM技术的ADSL芯片也逐步进入竞争范围,并取得一定优势。而且,语音及视频处理也应用了ARM技术,同时对DSP的应用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

(4)仪器仪表方面。有智能仪器、智能仪表、医疗器械、色谱仪、示波器等。

(5)民用方面。如电子玩具、电子字典、游戏机、录像机、复读机、投影仪、照相机、空调、冰箱、洗衣机、调制解调器、防盗控制器、激光驱动器、变速控制器、汽车点火控制器、避雷控制、农业节水控制系统、保安控制系统等方面。

(6)导航控制方面。如导弹控制、航天导航系统、电子干扰系统等。

(7)数据处理方面。如图文图表终端、复印机、硬盘驱动器等。

(8)农业交通方面。智能公路(汽车导航、流量控制、信息监测与汽车服务)、植物工厂(特种植物工厂、无土栽培技术、智能种子工程)、虚拟显示VR机器人、信息家电(家用电器的网络化)等等。

除此以外,众多领域都用到了基于ARM微处理器的嵌入式技术,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