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五力模型论文研究方法

2023-12-08 12: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五力模型论文研究方法

将波特五力模型用在论文中的方法:波特的五力分析和SWOT分析一般是对行业和公司进行分析,本身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进行的。 从宏观环境到行业,通过公司本身,就是用这个逻辑来解释的。

波特五力模型不是研究方法吗?应该如何表述比较恰当。研究生论文中要写研究方法,我写了五力模型分析法

波特五力模型应该是一种分析方法,而不是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法;2、实地调研法;3、跨学科交叉研究法等等

论文:如何通过五力模型分析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

以汽车产业为模型的分析,你看看吧~~
迈克尔•波特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认为,产业竞争力是由生产要素,国内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等四个主要因素,以及机会和政府行为等两个辅助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前四个因素是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构成“钻石模型”的主体框架。四个因素之间彼此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决定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高低。“钻石模型”构筑了全新的竞争力研究体系,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包含了比较优势原理,并大大超出了后者的解释范围。

基于“钻石模型”构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鉴于汽车产业对于一个国家工业体系的重要性,其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和探讨,都将是一个永恒的重要话题。基于“钻石模型”理论构建出的评价体系,能够利用六大因素对汽车产业实际存在的各种情况进行评估,以求最客观、全面的评价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①主要因素评价方法分析生产要素:现在普遍认为,中国具有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优势,这可以降低加工成本。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可以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确实,发达国家正在逐渐将加工转向中国,但是就汽车生产来讲,经历了“福特生产方式——丰田生产方式——模块化生产方式”,在生产环节的成本已经压缩到“干毛巾”的程度,要想再拧出水来是极其困难的。跨国公司的利润源已经转向开发、品牌、售后服务方面,即使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也不过是加工中心,是跨国公司通过全球的市场网络来取得初级生产要素,而在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方面的优势仍然保留在跨国公司手中。另一方面,在实际竞争中,丰富的资源或廉价的成本因素往往造成没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因此中国汽车产业仅仅依赖一般生产要素优势是无法获得全球竞争力的。再看专业生产要素,中国现有汽车制造技术大部分来自引进国外技术,对外依赖性较强。核心的汽车制造技术仍然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发展相对滞后,不足以与世界发达汽车制造国相竞争。

②国内市场需求: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后一个潜在的巨大汽车需求市场,这是全球汽车产业的共识。国外认为:需求和法规是汽车工业进步的两个轮子,但是在中国这两个轮子转得都很艰难。由于中国大多数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还很低,在汽车消费方面首要的要求是低价,对于性能、款式、配置的要求并不迫切,这就迫使中国汽车产业不得不大量生产技术含量低、廉价的低档产品,很难赶上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最新水平。另外,国内缺乏保护汽车消费权益的法规体系,这也造成了某种程度上对粗制滥造的纵容,并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

③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一定是同国内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在中国,汽车产业被列为支柱产业,是优先发展的对象。优先发展汽车产业的战略本身没有错,但是由于大量资源集中在汽车产业,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产业群没有形成,汽车产业本身的发展也受到深刻的影响。比如中国有100多条汽车生产线,有几百套汽车生产需要的模具,但是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巨大的机械工业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而之所以不采购国内的设备,原因之一是国内的机械工业得不到必要的改造资金。另外,汽车产业所需要的一些特殊钢材如镀锌板、高强度钢板、特殊结构钢等国内依然无法供应,需要进口。这里面有一个矛盾,就是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相关产业的支持,但是反过来相关产业也需要汽车产业的带动。长期以来我们强调了前面一句话,往往忽略了后面一句话。现在看来,由于汽车产业本身及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国内汽车生产没有形成必要的经济规模,也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汽车产业仅依靠国家投资,控制过严,无法有效利用有效的市场资源,如民营资本、其他行业资本、外资等。
④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国内发展汽车产业的战略是集中资源支持若干大集团的发展,这一点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的部门负责人认为,竞争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应该要竞争的结果而不要竞争的过程。而企业和学术界认为:没有竞争的过程就不会有竞争的结果,市场经济是无法绕开竞争的,竞争的过程之所以不可少,是因为它同时是竞争力形成的过程。未经竞争的行政垄断实际就是保护,而保护并不能保护出竞争力。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是最有效率的,但是其配置过程是要经过竞争的,因此“要结果不要过程”的想法实际上是非常荒谬的。缺乏竞争正是中国汽车工业缺乏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⑤辅助因素评价方法分析机会:由于国际上汽车生产严重供过于求,只有中国存在市场扩张的潜力,因此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机遇都是中国市场,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极其难得的机遇。因此,我国汽车产业应当抓住这个难能可贵的机遇,努力提升本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⑥政府:汽车是中国计划管理体制下控制最严的物资,从中国有“三类物资”的分别起,汽车就名列“一类物资”的前茅。数十年间“一类物资”的名单长了又短,短了又长,汽车的地位没有受到任何动摇。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规定77种一类机电物资中,有70种可以敞开订货,而在不放开的7种“一类物资”中,汽车就占了3种(轿车、货车、旅行车)。到90年代初,国家发改委仍然在下达指导性计划,直到2001年,国家发改委才宣布放开轿车价格管理。目前汽车生产项目管理、产品范围、合资管理、轿车经营等仍然采用固有的管理方式。控制过严,就是排斥竞争,保护落后,无法造成一个产业健壮成长的环境。这也会造成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疲软;是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发展与提升的。

中国汽车产业主要由三大资本源构成,即国外资本、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三大资本源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就主要的出口数据来看,中国汽车产业正在良性、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不过,根据“钻石模型”进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中国汽车产业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这些问题有来自产业界的也有来自政府政策的。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总的来说是稳步在发展的;不过,由于内部存在着来自于诸如技术、市场、政策、机遇等因素的不足的影响,已经为中国汽车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埋下隐患。也许这些隐患并不会马上产生不良反应,不过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中国汽车产业只有根除了内部存在的一系列隐患,再利用上来自外部的好的环境;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够持续、长效、稳步的向上提升。

哪位大神知道怎么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钻石小鸟啊 论文要用 谢谢啦~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最终影响行业利润潜力变化。
  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最后一点,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
  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供方集团会具有比较强大的讨价还价力量:
  - 供方行业为一些具有比较稳固市场地位而不受市场剧烈竞争困挠的企业所控制,其产品的买主很多,以致于每一单个买主都不可能成为供方的重要客户。
  - 供方各企业的产品各具有一定特色,以致于买主难以转换或转换成本太高,或者很难找到可与供方企业产品相竞争的替代品。
  - 供方能够方便地实行前向联合或一体化,而买主难以进行后向联合或一体化。(注:简单按中国说法,店大欺客)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购买者可能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力量:
  - 购买者的总数较少,而每个购买者的购买量较大,占了卖方销售量的很大比例。
  - 卖方行业由大量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
  - 购买者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同时向多个卖主购买产品在经济上也完全可行。
  - 购买者有能力实现后向一体化,而卖主不可能前向一体化。(注:简单按中国说法,客大欺主)
  3.新进入者的威胁
  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
  进入障碍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本需要、转换成本、销售渠道开拓、政府行为与政策(如国家综合平衡统一建设的石化企业)、不受规模支配的成本劣势(如商业秘密、产供销关系、学习与经验曲线效应等)、自然资源(如冶金业对矿产的拥有)、地理环境(如造船厂只能建在海滨城市)等方面,这其中有些障碍是很难借助复制或仿造的方式来突破的。预期现有企业对进入者的反应情况,主要是采取报复行动的可能性大小,则取决于有关厂商的财力情况、报复记录、固定资产规模、行业增长速度等。总之,新企业进入一个行业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进入者主观估计进入所能带来的潜在利益、所需花费的代价与所要承担的风险这三者的相对大小情况。
  4.替代品的威胁
  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首先,现有企业产品售价以及获利潜力的提高,将由于存在着能被用户方便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制;第二,由于替代品生产者的侵入,使得现有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售价、或者使其产品具有特色,否则其销量与利润增长的目标就有可能受挫;第三,源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强度,受产品买主转换成本高低的影响。总之,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强;而这种来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压力的强度,可以具体通过考察替代品销售增长率、替代品厂家生产能力与盈利扩张情况来加以描述。奇货可居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