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关于物理实验的小论文

2023-12-06 14: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于物理实验的小论文

浅谈大学物理实验课程
摘要:大学物理实验是大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是高校所有理工科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这门课程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需要改进。指出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现状,分析存在这种现状的原因,提出了几项改进这种现状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学分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实验学科,物理规律的研究必须以实验为基础。[1]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2]同时,物养和人生观等方面的作用都是其他课程所代替不了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大学物理中的重要分支,在验证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也是所有理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有60多课时。学校的资金投入非常大,很多学校都建有新的实验楼,配备了很多新的实验仪器,开设了一些比较前沿,或是有启发性的实验项目。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理应得到足足够重视,但是现实中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无论是学校的教学,还是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态度,都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笔者作
[图片]
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师,谈谈所见高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目前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和现状
长期以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基本上是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单向灌输式教育的方式。在上课模式上,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为主导,学生听从教师的指导和要求完成实验。教学过程上学生参与非常少,基本都是由教师在实验原理、理论推导和实验过程步骤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表现如下:(1)在上课之前

物理实验小论文

移动电话微波辐射对人体有潜在影响
随着移动电话应用的日益广泛,手机是否对大脑产生损伤是当前热门话题,众说纷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脑外科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动物实验研究,指出手机微波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损伤作用,尤其是颅骨缺失人群更易感。这项课题被评为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研究成果为现实生活中防护微波辐射提供了理论的参考依据,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在几年的潜心研究中,刘伟国教授、扬小锋
博士等采用健康成年雄性大老鼠40只,每10只为一小组,分为空白组、辐射组、去颅骨组、去颅骨辐射组四个小组。用手术除去颅骨骨窗的大老鼠,在恢复正常行动后再行微波照射。只见辐射组大老鼠在带孔的有机玻璃笼中接受照射,每天上午、下午各持续照射2小时,连续照射21天。对照组大老鼠除不进行照射外,其余生活条件与辐射组相同。
在动物模拟实验研究中实发现频率为900Mhz、功率密度在0.050Mw/cm2(正常手机频率为900Mhz、功率密度在0.025Mw/cm2)持续时间12小时以上的微波辐射对离体的神经细胞有一定损伤作用。这种损伤随着辐射功率的加大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当研究人员把去颅骨辐射组与正常辐射组的大老鼠比较,进一步发现频率为900Mhz、功率密度在0.025Mw/cm2的微波辐射下(普通手机的工作频率和功率密度)每日4小时持续21天的微波辐射对正常大鼠的脑神经组织无明显损伤,但是相同的微波辐射对颅骨缺失的大鼠脑神经组织却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因此该研究同时也证明颅骨对于移动电话的微波辐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专家认为现代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颅脑损伤急救技术水平的提高,颅骨缺失患者的人数不断扩大。对于他们应以充分重视,保护他们的中枢神经受外界理化的损害。所以做好卫生防护、正确使用移动电话,是防止微波辐射对人体危害的主要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利用微波技术造福人类。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