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沟通心理学论文3000

2023-12-12 00: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沟通心理学论文3000

医患沟通,是医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形成的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思维方式。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医患沟通的心理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口腔医生的医患心理沟通》

【摘要】口腔医生需要培养医患心理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从而让病人主动积极的配合。本文试从接诊前的准备,口腔医生保持积极而稳定的情绪开始,然后从态度性技巧,言语与非言语性技巧等角度浅议建立良好的医患心理沟通是成功进行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口腔医生 医患沟通 心理

口腔诊疗过程中的医患沟通是人际关系的一门学问,许多医疗纠纷就是因为没有良好沟通导致的,口腔医生需要培养自己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从而让病人主动积极的配合,这有助于提高诊疗效果。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会让病人在心情愉悦中完成治疗,也会让医生得到成就感,满足感。

1 口腔医生接诊前的准备

(1)沟通态度,平稳心态。态度是心灵的表白,极易受个人感情、思想和行为倾向的影响[1]。口腔医生要学会让自己变得平静,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沟通时才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有助于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并能够较好地根据反馈来调节自己的沟通过程。在表达自己的意图时,一定要注意使自己被人充分理解。

口腔医生要学会让自己变得平静。病人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对口腔医生是一种刺激,不同的个体会对相同或不同的刺激作出相同或不同的反应。口腔医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别在不知不觉中被病人引导了,偏离了帮助人的行为。情绪具有感染性,而感染性又是相互的,所以口腔医生必须保持积极而稳定的情绪。

(2)敬业精神,精湛医术。医生的天职是以病人为中心,以良好的业务为基础,在细心认真、自信及善解人意中,为病人医治。一名口腔医生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才有可能主动积极热情地与病人沟通,一名口腔医生只有意识到所从事的职业的成就感,才会在职业中寻找自己的乐趣。一名口腔医生必须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精湛医术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2 建立良好的医患心理沟通是成功进行治疗的关键

要让病人感到口腔医生是真心实意地对自己好,感觉到自己被接纳、被信任、被保护,从而敞开心扉。

2.1 态度性技巧。倾听是一种态度性技巧,倾听不单单是听病人说话,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听,用心交流。口腔医生只能持有非评判性态度。倾听能够引导患者叙述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倾听能表达对病人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以利于营造宽松的会谈氛围,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情绪。

鼓励重复也是一种态度性技巧,鼓励是指口腔医生直接重复患者的话或仅以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强调患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继续讲下去,重复是通过语句重复表明口腔医生对患者谈话中的关键词语或重要内容的关注,有利于患者进一步讲述,有利于引导患者的谈话向某一方向纵深进行。

2.2 言语与非言语性技巧。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配合使用,使病人更清楚地了解病情及治疗过程,和蔼的语调、清晰的语音,对病人犹如一剂良药,语言具有暗示和治疗功能,不仅能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且能影响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2]。口腔医生对病人讲的每句话,都应该是对病人的安慰、鼓励和支持,都应该给病人带来希望。非语言沟通是以人体语言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微小的非语言行为变化会对患者产生微妙的心理和情绪影响,把握好沟通时的非语言行为分寸,可以使交流更富有生气和感染力,使医患沟通更富有成效。如注视和目光接触主要为正视对方眼睛,不仅可以从眼神中读出患者的内心活动,并可以给予对方信心,有助于患者对您所讲内容的理解。当病人叙述或治疗过程中出现伤心或痛苦时,尤其是老人、小孩或妇女,医生或护士(最好由与患者同性别的)可轻抚患者的手背或轻拍手臂,给予其安慰和支持[3]。

3 结论

在诊疗活动中,必须考虑方法的可靠性与操作的合理性,只有在这两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结果才有价值。例如,阻生齿的拔除,与病人沟通时,既要让病人意识到拔牙的难度,又不能让病人感到拔牙的恐惧,否则病人可能就不敢拔牙了或者去找另一个医生(病人认为更好的),要让病人感到这个手术有难度,只有在医患的合作下才能顺利完成。

加强医患沟通是要让患者“看”得见口腔医生的医疗服务,“听”得到口腔医生的医疗服务,“感受”得到口腔医生的医疗服务。口腔医生通过多种形式与患者交流,更加学会尊重病人的权利,在给予他们良好服务的同时,让患者看到、听到、感受到口腔医生对他们的帮助与关爱,使患者亦更加理解、信任医务人员[4]。

口腔医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应该善于学习,成为有进取精神的人。在医疗服务中提高心理服务意识,在诊治过程中给予患者不同的心理支持,在减轻患者病痛的同时尽可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或心理问题,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态清,汪明,汤秀玲.实行医患沟通的意义与技巧.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2):1525.

[2]萧会军,王慧.医学心理学(第2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209-211.

[3]章小缓,胡雁,罗园园.医患沟通技巧在临床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08,3(19):163~165.

[4]冯慕虹.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中国医药导报,2006,3(23):88.

浅谈医患沟通的心理学论文(2)

《针对病人心理,实施医患沟通》

【摘要】医患沟通,是医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形成的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思维方式。针对病人心理,运用心理学技巧,有效实施医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病人心理;医患沟通;心理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R3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207-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服务对象的青睐,实施医患沟通,是医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形成的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医学人文精神的需要[1]。

1明确病人的角色特点,摆正医患之间的位置

病人是患有某种疾病的人,是“求助者”,看病求医是他们的权利,对医护人员来说,应该理解他们的求医心态,摆正自己“救助者”的位置,在医患关系处理中应该注意帮助病人解决因患病所带来的担忧和困难。

医患、护患关系是在医院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特殊人际交往关系,其主要内容是治疗性的,并非其他感情性或商业性。医患、护患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应该是平等、互助、合作和共同参与,而非“施舍”与“受惠”、“命令”与“服从”这样的不平等关系。当然,平等关系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难,实际工作中需要医护人员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在理解病人角色的前提下,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心理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治疗性的医患关系,了解不同病人的心理需要,认识到不同年龄(老年、儿童、成人)、性别以及不同个性心理特征、患不同类型疾病病人的心理需求,医护人员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同时,通过采集病史与日常沟通,努力寻找其社会心理因素,并予说服疏导,使之配合治疗,这将有助于疗效的改善。

2研究病人的心理表现,掌握沟通的主动权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病人与健康人的心理活动既相同又不相同,健康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适应社会生活,而病人则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健康人的心理活动多指向于外界客观环境,而病人则更多地指向于自身与疾病。及时了解与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实施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病情,掌握与病人沟通的主动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病人常见的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主观感觉异常与心绪不佳

病人患病之后,由于病体的反应,角色的变化和心理冲突,主观感受和体验与正常时有了差异。他们会把注意力顿时转向自身,对自己的呼吸、心跳、胃肠蠕动的声音都异常地敏感,不仅对声、光、温度等外界刺激很敏感,就连自己的体位、姿势也似乎觉察得很清楚,有的会出现空间知觉的异常。这时候病人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激怒或消沉。

2.2孤独无助与被动依赖

一个人生病住进医院病房,周围接触的都是陌生人,自然产生一种孤独感。由于心理应激的失控,自我价值感的丧失,自信心的降低,病人往往出现自悲自怜的情绪。同时,通过自我暗示,病人会变得被动、顺从、娇嗔依赖,情感变得脆弱甚至带点幼稚的色彩。只要亲人在场,本来可以自己干的事也让别人去做,本来能吃下去的东西几经劝说也吃不下;一向独立性很强的人变得没有主见,一向自负好胜的人变得没有信心。这时他们的爱和所属感增加,希望得到更多亲友的探望,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温暖;否则就会感到孤独、自怜。

2.3敏感与疑虑

人有了病,自我价值感必然受到挫伤,自尊心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这时病人较之往常更为敏感,点滴小事也要计较。听到别人低声言语,就以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疾病,对别人的好言相劝也半信半疑,甚至曲解别人的意思,对吃药打针处置检查也疑虑重重。有的凭一知半解的医学和药理知识,推断药物,推断预后,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担心差错或意外不幸降落到自己身上。有些病人文化程度低,缺乏科学的生理、药理知识,当病情和他自己预想的不一致时,便陷入胡思乱想之中,甚至惶惶不可终日。

2.4焦虑与恐惧

医院特殊的生活环境易使病人产生陌生感,病人患病后针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就诊时会焦躁不安、精神负担过重、悲观失望、愤怒,从而产生恐惧心理[2]。希望对疾病作检查,又害怕检查;希望知道诊断结果,又不敢去看诊断结果。怕痛、怕开刀、怕留后遗症、怕死亡,整天提心吊胆,心理矛盾重重。他们有的反复询问病情;有的虽然避病不谈,实则也是忧心忡忡。

2.5期待心理与择优心理

人生病之后,不但躯体发生了变化,心理上也经受着折磨。因此病人都希望获得同情和支持,都希望能尽快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并希望最好的医生为他诊疗,最好的护士为他护理,而且生活上需要照顾,精神上需要安慰,对所患疾病的性质、预后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解释,他们寄托于医术高超的医生,寄托于护理工作的创新,寄托于新方妙药的发明,幻想着医疗奇迹的出现。总之,就是期待着康复,期待着生存。

2.6习惯性心理

病人刚刚生病时,因长期的健康生活的习惯定势,缺乏心理准备,往往一时承认有病,一时又常把自己当成健康人。这种心理状态不利于配合治疗,不利于安心养病。可是,当病人一旦适应了病人生活,又往往产生对疾病的习惯性,即按时打针、吃药,按医嘱办事,成了自己的行为模式,总认为自己的病需要长期的休养和治疗。即使躯体疾病已经康复,心理上也总感到“虚弱”。他们在心理上、躯体上又习惯了多依赖、活动少和动脑少等病人生活模式,一时改变不过来。

3运用心理学技巧,多方面实施医患沟通

良好的医患、护患沟通需要以规范的制度来保证,需要以高超的医术来改善,需要以先进的设备来加强,也需要医护人员用心理护理来维护。心理护理是研究病人心理的活动规律,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缩短治疗护理的历程以利于病人尽快恢复的一门交叉学科,要求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综合运用到临床治疗与护理中,根据不同病人、病种、疾病的状态、程度进行治疗与护理,以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促进医患沟通与医患和谐[3]。

3.1要注重倾听与记录,使病人获得尊重

倾听是一种态度,也是一门艺术,医护人员在与病人交流中,要既见其“病”,又见其“人”,学会倾听病人的叙述,疏泄病人的压抑情感,适当地矫正病人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表示对病人意见的重视,在认真倾听的同时要养成记录的习惯,对病人强调的问题,要反复询问,详细记载,这样做可以让病人感到自己得到了尊重[6],相信自己的意见一定会得到重视,在心理上恢复战胜病魔的信心。

3.2要学会缩短空间距离,使病人有心理认同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根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把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分为3种。恋人距离:45cm;朋友距离:0.5-1.5m;社会距离:1.5m以上。如果医护人员在和病人交往中,能够巧妙地“闯入”对方的亲近距离,就会使彼此之间的关系迅速升温。所以,医护人员在和病人相处时,要创造多种机会,“闯入”对方的心理接近区域。在语言交流时,要常用“我们”或“咱们”一词,以加强双方的同伴意识。这样会缩短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让病人产生认同感,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卷入效果”。

3.3要经常在细微处体贴,让病人有温暖感

在医患、护患接触中,病人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医疗帮助,而且需要医护人员的温暖,如为对方拿掉留在衣服上的毛发,整理一下衣服等。这样做会让病人感到医护人员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这种温暖感可以有效消除病人的孤独感,使病人心情开朗,配合治疗。

3.4要运用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主要指目光、表情、姿势等。根据研究显示,单纯的语言交流能达到沟通目的只有7%,结合语气语调可以提高到38%,而语言和面部表情及身体动作相结合,则能达到55%以上[4]。因此,医护人员要学会利用肢体语言和病人进行沟通。心理学研究证实,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医护人员如果能够利用各种时机,每天与病人目光接触2-3秒钟,同样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会使病人感到亲切,彼此有了信任感,增强其求治动机与信心。

3.5要尽量予以同情与理解,助其建立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虽然有许多疾病医学上仍束手无策,但如果给予必要或一定的同情、理解,分担或减轻病人的焦虑、抑郁、自责等不良情绪,给予心理的安慰和支持,树立起病人的自信,仍可有助于鼓励病人积极求医和配合治疗,指导病人对不良行为因素的自控与纠正,建立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学会应对和处理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和疾病治疗效果,提高临床医疗与护理的质量。

因此,针对病人心理,实施良好医患、护患沟通,对病人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乃至预后都起着重要因素。我国传统医学就注重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强调治病要标本兼治。真正从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看病”或“治病”转变为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看病人”或“治疗病人”这方面来,虽然从字面上只增加了一个“人”字,但意义却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

[1] 金福年.加强医患沟通的有效途径[J].中国医院,2007,11(8):63-65.

[2] 段雪融.浅谈病人的心理护理[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6,3(4):397.

[3] 贾伯娟.医患沟通与医患和谐[J].中国保健,2008,16(14):590-591.

沟通为话题的议论文5篇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沟通话题的议论文作文,仅供参考。

沟通为话题的议论文篇一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就宛如彼岸与此岸,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与分离就好像两岸之间滔滔不绝的江水。要想到达彼岸,就必须建造一座坚固的桥;要想走进他人的内心世界,就必须建造一座通向心灵的桥——学会沟通。自然界中的桥可以用各种石料造成,心灵的沟通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达到。

沟通可以以言相传

语言自古以来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然而,语言是沟通彼此情感的纽带,这一点却是相通的。我们现在学习外语,不就是为了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更好地认识世界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的话,这都是通过语言这沟通之桥来实现的。听朋友说话,是沟通心灵的友谊;听老师说话,是沟通学习的内容;听父母说话,是沟通幸福爱意…… 每天,我们都听着各种各样的话语,其实都是心灵的沟通,交往的沟通,它使我们认识外界,发展自我。

沟通可以以目示意

有时我们的一个眼神也是与他人在沟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内心情意可以通过眼神这窗户很好地表达出来,因而以目示意是心灵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一个带有微笑的眼神,沟通的是快乐;一个含有愤怒的眼神,沟通的是恼怒;一个目无色彩、眉头紧锁的眼神,沟通的是忧愁;一个瞳孔闪光,睫毛扬起的眼神,沟通的是惊奇…… 人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可以通过眼神与他人沟通,同他人一起体验人生。

沟通可以心领神会

没有语言,没有目光,甚至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如果能与他人沟通,那就是要靠心领神会了,这或者可用一个时尚的词“默契”来代替。我觉得这是沟通的最高境界。能心领神会对方的人,必定对对方十分了解,可以用心与心来沟通,能用心来感受到对方内心深处最深层的底蕴。希望我们能非常了解对方,能经常地与对方交心,这样方能慢慢进入到心领神会这一境界。

不管哪种形式的心灵沟通,都要求我们要打开自己的心灵,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接触对方,感知世界。也可以这样说吧,真诚、坦然,是彼此心灵间的一座牢固稳定的桥,踏上它,才能到达对方心灵的彼岸。

沟通为话题的议论文篇二

早上,温暖的阳光洒在阳台上,洒在我的书桌上。那里摆放着一盆茶花,包装地很精美。是我专门为妈妈挑选的红颜色的,只希望妈妈的心情天天如花怒放,兴高采烈。心里老盼着妈妈明白我的一片心意,主动收下这束花。说真的,我是一个很少与妈妈沟通的孩子,好想与妈妈敞开心扉,说知心话。

我早看到了女儿小书桌上的那朵红茶花,十分喜欢有时,我猜想:是不是女儿专门买来送给我的?可我不能妄加猜,万一不是我的,我这个作妈妈的可不好交待呀!还是过些时间再说吧。

妈妈,我明明看见了我桌上的花,为什么不拿?过几天,花儿枯萎了,一切都晚了。妈妈,一定要拿起那朵花,不然我的心都要碎了。上天保佑。

这几天女儿很孝敬我。常常虚寒问暖,给我端茶捶背。我可真幸福呀!可是我总觉得女儿有些害羞,不大爱说话,常常独自一个人闷闷不乐,在想什么呢?作妈妈的可真不希望恧儿这样。哎!

妈妈,一天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我桌上的花仍一动不动地摆着。妈妈,请您一定要读懂女儿的心。拿起它吧,拿起它吧!我和您之间就差这一步了。我也不明白,“我爱您”这几个字始终说不出口。

奇怪了,女儿桌上的花都一天了,还是没动静。我真猜不着女儿要干什么?都怪我平时与她交流少了,亲情都疏远了。我想这花一定有什么特殊意义,我还是收下它吧!找个机会与女儿谈谈。我想这花一定是上天给予我的一次机会。想信自己,拿着它不会有错的。我也不知哪里来的这股勇气。

于是,我走到阳台的书桌上。上面有一张“全家福”,我女儿就站在中间,他的笑容甜蜜蜜的。看着看着,我有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想象一家人和睦相处多好呀!我又底下头,小心翼翼拿起这朵花,突然之间,感觉它芳香四溢。当我抬起头,看见女儿正站在门口,他笑了,不,他还是哭了,是喜极而泣吧。忽然发觉自己的脸湿湿的。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这花是。

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妈妈打开了我心灵上的大锁。我的“爱”终于被妈妈体谅,我也更加了解了妈妈。相信我对妈妈的爱永不失价值,永远,珍重,妈妈!

沟通为话题的议论文篇三

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匙钥!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印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父母们是郑重声明:“那不行,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尽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可见,亲情的沟通,要用好语言的钥匙。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文学着作中简·爱与男主人公罗伯特早期的认识,便因为罗伯特孤傲的语言表达而困难重重。幸好,简·爱直接而爱憎分明的语言打破了两人间的障碍,两颗相爱的心才得以沟通。

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

沟通为话题的议论文篇四

现在社会上,放松人们心情的地方无奇不有:电玩城喽,商场喽,公园喽……可我觉得让人们心灵之间有真正沟通的地方真是太少了。家里有些事儿吧,告诉邻居,怕他们传出去;不说吧,心里又难受。其实,这就是我的婆婆生活的写实。

我婆婆确实浑身都是病,从高血压到糖尿病,从脚变形到头痛,哪儿没病?但我认为,婆婆严重的病源于心。首先吧,家里人都忙,一天下来都很累,没有人听婆婆唠叨家长里短及她的病情。大家劝她,她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最后结果就是她的心病继续促进了病情的加重。

看了上面的事件,你是不是觉得婆婆应该有个地方说说话呢?如果当今社会有地方为老人排忧解难,那老人们一定都会乐呵呵的了。我自己也有亲身经历。

有一年,我们在班上评选鼓楼区学习之星,一向好成绩的我,竟然落选了。我很委屈,觉得心灰意冷:我不就凶了点嘛!还不是你们逼我的!妈妈见状,主动安慰我,还帮我想办法,怎样管理班级……现在,我不照样是一个阳光女孩吗?

可是,真正的世界缺少沟通,常有学生跳楼什么的。很多就是因为得不到家长的支持与理解,独自承受了太多的压力,最后越来越自闭,越想越没趣,才走上了自杀之路。沟通是缓解压力的好办法。为什么不主动与知心好友,与家人沟通呢?人家说的方法为什么不试试呢?

沟通时心理学上比较重要的一条吧!愿大家携起手来,创建一个和谐的南京!一个平易近人的南京!

沟通为话题的议论文篇五

人与人的交往需要沟通,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用心去沟通,这样,才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但是,现在的人们之间都缺少了沟通,而这无疑是人际交往中最可悲的现象。

沟通首先就是要敞开心扉!如果不能敞开心扉的话,那么就会被孤立起来,而自己的心结也将无法打开。拥有自闭症的人都是极少与人沟通的,因为不敢,而没有敞开心扉!自闭症的人长期将自己封锁在内心世界中,凡事不予别人沟通交流,而是一味凭主观认识事物,理解事物。所以说,只要敞开心扉与人沟通,那么交往中的快乐就会降临在你身上!

有些人觉得,沟通是不好的,因为许多人不相信友谊,害怕平日里惺惺相惜的伙伴会在利益的驱使下翻脸不认人,背叛自己;害怕所谓的友好相处只是伙伴在利用自己;害怕伙伴心口不一。所以,他们认为关闭心扉是保护心灵不受伤的“好办法”。而我,便是最好的一个例子!我只相信动画片中的友谊,然而,这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其实,我不是一个擅长于沟通的人,反而有时候会有点自闭:在家里,我几乎不说话!所以,与父母沟通是我奢望的一件事。

不过,还好世界上的人都不是我这样的!否则,这世界将彻底瓦解、互帮互助将不存在,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进步。所以,我们必须敞开心扉,学会沟通!

敞开心扉,学会沟通,便会融入集体中,拥有更多真诚的彭玉,每天都是开心,快乐的;敞开心扉,学会沟通,必须接触到心底最纯洁的那片净土上。此时的人们,将没有距离,能见到的,只有头上那一片广阔的蔚蓝天空!

求《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就有交往上的需要。所以人际关系是得以生存、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也就是说,人际交往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相联结并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网络系统。

二、人际关系的要素

人际关系(交往)其实质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一般具备以下几方面要素。

交往的主动性

人们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不是一方领导另一方,而是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可碰到这样的情况,如你上街购物,虽然你可主动地选择某品牌的商品,但营业员也可主动向你介绍相关品牌的商品信息,供你选择。这就是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每一方都是积极活动着的主体,所不同的是所处地位有主次而已。但即使处于次要地位的一方,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机械地作出反应,而是根据自己的要求,兴趣去理解和分析对方的信息并作出反馈,调整自己的言行,达到信息交流之目的。如在就医过程中,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来说,在诊治方面医生虽然是主动地下诊断开处方,但病人也并非是被动的,他也可向医生反映自己的病情,以及用何药甚至何剂量适合自己,医生根据病人的反馈来调节自己的诊治。

交往的互益性

单个个体的各种活动,虽然可能与外界有密切的关系,但不能称之为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必须是在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进行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一方发出信息会引起另一方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这种反应反过来成为新的信息作用于前者。如一位护士对一位慢性病人讲:“这个病你比我有经验,所以还得多听听您的意见。”病人听后会自然作出积极的反应。所以,人们在影响他人的同时,也接受着他人的影响。

交往的条件性

在人际交往中,首要的条件是双方所使用的符号必须相同或相通,这是交往发生的必备条件。可以是语言符号,也可以是非语言符号。如符号不同可闹出许多笑话。例:一个外国人与本国人交往时,必须使用同一种或彼此都能理解的语言,或其他符号,否则易产生歪曲、误解。

三、人际交往的功能

获得信息的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呈几何级数地增长,能直接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总是有限的,这需要人们以更迅速的方法直接沟通信息。如电脑上网,可以交友、购物、等。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就是知识,信息就是财富,有人由于获得了某一信息,而成为百万富翁;而又由于信息的滞后使你落后,甚至企业倒闭。

在当今的护理工作中,更需要大量的信息,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才能使我们的护理事业不断发展、更新、壮大。

心理保健的功能

人们进行交往不仅获得信息交流,而且实现心理上的沟通,情感上的交流。如:在交流过程中,双方对某一问题或某一观点都有相同的认知,双方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越说越投机,彼此成为力量汲取和情感宣泄的对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有时遇到好友有谈不完的话题,真是久逢知己千杯少,即使对方的某一观点不一致,也不会予以指责或排斥,而会采取接纳、容忍的态度。这说明他们在交往时彼此相容,心理上的距离很近,双方都会感到心情舒畅,愉快。因此,人类心理健康的适应,其实质是人际关系的适应。相反,心理病态,是人际关系的失调所致。如彼此采取消极、否定、排斥的态度,削弱了人际关系朝不利的方向发展,而产生分离性情感。如两人有矛盾,也不愿沟通。你看不惯我,我也看不惯你,彼此心理距离很大,易产生抑郁情绪及孤独寂寞感。如婆媳关系不和、夫妻之间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分歧,都会产生心理上的不良因素,有损心身健康。因此,作为护士我们在与病人交往过程中应该采取积极、肯定、接纳的态度。

促进自我意识发展的功能

榜样的力量促使人成长。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通过交往实现的,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产生改变自我的兴趣、动机、能力、意志和行为。人在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自我形象,自我意识的发展也在不断交往中趋于客观、成熟、完善。

四、影响护士交流的因素

移情

这个词是由西多普·利普斯(ThedopLipps)于1909年首次提出的,他将移情定义为“感情进入”的过程。也就是说移情是从他人的角度去感受,理解他人的感情,是分享他人的感情而不是表达自我情感。简言之,移情是从对方的角度来观察世界,通俗地说—角色转换,我们医务人员应站在病人或病家的立场上去理解、思考问题。如:我们现在制定的一些制度是否从病家的角度去考虑还是从我们工作的角度去考虑。

移情对于患者来说可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

⑴首先,移情可使患者减少被疏远的感觉和那种陷于困境的孤独感。当患者感到被理解时,就会感到自己还有存在的价值。平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最大的愿望在于被人理解,一旦彼此产生误解后,会产生不愉快情绪,甚至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⑵移情有助于使患者感到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可使患者产生较强的自我接受感。有助于患者在困境中作自我调整。

⑶移情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

如患者出现焦虑、紧张和悲观时,我们的护士给予支持、鼓励,并关心帮助病人,此时患者会尝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

控制

第二个主要交流变量是控制(Control)。在每次交流中,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人际交流中的一个内在成分。只要一个人影响他人他事,或被他人他事所影响,就存在着控制。患者是否对疾病具有控制感?我们不仅要考虑个人的感受,即所谓的“个人控制”。还要考虑人际间或相互间的感受,即所谓的“关系控制”

个人控制:是人们在能控制环境对他们生活的影响时产生的一种感受。个人控制能增加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权利感,降低他们的无权感。

分类:行为控制、认识控制、信息控制、回顾性控制

关系控制:被认为是人们对自己与别人联系的一种感知,同时也是他们对自己能影响相互的性质和发展程序的感知。这类控制属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作为个人特征存在的。通过交流,就会产生有效的人际沟通。

分类:互补关系、对称关系、平行关系

控制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⑴从患者的角度看控制

无论病人是患了什么病,是严重的疾病,还是不太严重的疾病,均失去了个人控制,这是患者遇到的一个主要障碍。患者面对一个现实—他们不能完全主宰自己的命运,要动不能动,连个人生活料理都要别人帮助。疾病使患者的生活产生了不确定感,患者就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及安全需求都不能控制。因而出现了失控感,失控感使病人出现两种后果。依赖性:任何事都依赖于医务人员,有些事完全可以自己处置的,也不肯去做。对抗性:认为自己的疾病已无法治了,表现为愤怒,拒绝各种治疗,对事处置为对抗性的。此时作为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应针对病人的心理及有关情况,帮助病人处理好这些问题。

恢复控制感:

评估病人失控制感的原因及有关因素。

采取有效的措施:

在病人能自己管理方面让病人自己支配。如:剖腹产病人,鼓励其尽早起床走动,个人卫生尽量自己料理。如:骨折病人,石膏拆掉后也要尽早锻炼肢体功能。在病人不能独立管理时,让他们以参与者的角色与医务人员共同处理。

⑵从护士的角度看控制

对医务人员(护士)来说,重要的问题不是失控,而是要找到与同行和患者“共同控制”的有效途径。关系控制对医务人员来说是首要的问题,通过分享控制,可消除个人的失控感,达到相互依存。

信任

包括不加评论地接受他人。为个人能依据他人交流行为的一种个人期望。

信任在医疗护理中的应用

当相互关系出现信任时可产生积极作用。信任有助于人们产生的一种安全感和与外界有联系的感觉。使人感到自己不是孤独的,别人都在关心他。信任可在相互关系中创造一种支持性气氛,这种气氛可减少防卫性交流,它能使人们更加坦率地、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在医疗护理中,第一个作用—安全感,对患者来说特别重要;第二个作用—支持性气氛对医务人员来说特别重要。作为医务人员,首先要关心、照顾病人,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才能使各项治疗、护理措施顺利进行,才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人际关系与心理学论文3000字

一、人际交往活动收集:
活动目的 ①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包括交往心态和交往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正确的交往心态,学习成功交往的技术;②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的基本知识,为正确交往提供理论支持;③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的基本方式,形成新的体验和感受;④帮助学生改变自我心像,形成新的交往意识和交往心态;⑤将学习到的交往知识、感受和经验应用到日常交往实践活动之中,获得新的感受,积累新的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⑥使学生学会关注和自助,学会尊重和理解,学会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
活动形式 在辅导老师的统一组织下,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具体单位,完成所有活动。
活动要求 自愿申请,自愿参加,签订协约,服从规则,自我开放,积极参与,注重体验,尊重他人,绝对保密。
活动内容与程序 整个活动分6次进行,每次1个主题,围绕主题安排具体活动内容:每次活动2个小时。
第一次活动:我的梦从今晚开始—初次交往中的基本礼仪训练。
第一步:促进学员初识活动。在团体中自由结合,最好找一个不熟悉的学员,同他握手、问好、互相作自我介绍,进行两两交流;然后,自由结合,形成4人小组,彼此互相介绍相识;最后形成8人小组。通过1个记忆游戏—“名子串联”,记住更多学员的名字,同更多的学员认识。
第二步:向全体学员介绍基本的交往礼仪知识。如;握手、自我介绍方法、目光注视、站姿、坐姿、走姿、服饰等。在辅导老师的介绍中,由学员作示范。
第三步:分小组进行练习,学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纠正,反复演练,体会感受,随时运用,保证每个学员都有机会得到学习和帮助。每个学员谈自己的感受。
第四步:每小组推荐两名学员到全体学员中表演。
第五步:每个学员写下参加活动的收获、体会、感受、评
价和希望。
第六步:结束活动。全体学员手拉手唱歌。
第二次活动:打开心灵之门—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一步:游戏活动。促进学员互相信任,如“危险体验”、“打开千千结”等活动。游戏结束学员分别谈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
第二步:敞开心扉。分小组活动,在小组中每个学员写出最能代表自己特征的10个句子,然后,读给大家听;其他学员听完后,发表对这个学生的看法。然后再由这个学员谈自己听了同学对自己评价后的体会和感受,以及自己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愿望。
第三步:小组学员全部进行完后,每个学员写下自己的收获、体会、感受、评价和愿望。在小组中轮流读自己的感受。
第四步:每小组推荐两名学员面向全体学员读自己的收获、体会、感受、评价和愿望。
第五步:结束活动。全体学员手拉手唱歌。
第三次活动:我好,你也好—人际交往中的心态训练。通过本次活动,使学员了解影响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发现自己的问题;调整交往心态,学会自助和互助。
第一步:辅导员讲影响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如交往心态,导致交往失败的人际态度;自卑、自闭、怀疑、敌意、自负、任性、自我中心、功利交往、求全责备等等。
第二步:分小组活动。问题探索—寻找自己交往失败的原因。每个学员轮流讲一个在人际交往中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例和当时的感受,与小组学员分享,小组学员帮助找出影响他与人正常交往的问题所在,并想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办法。
第三步:游戏活动。“戴高帽子”。用心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表达出来。真诚欣赏和赞美别人。然后,大声赞美别人的人和被赞美的人分别谈自己的感受。
第四步:小组学员全部进行完后,每个学员写下自己的收获、体会、感受、评价和愿望。
第五步:结束活动。全体学员手拉手唱歌并面对大家每人说一句最想说的话。
第四次活动:巩固成果—体验“新我”。巩固在团体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进一步练习提高自己的交往技能、心态和表达能力。
第一步:回顾自己在团体中学到的知识、经验、礼仪、自己的问题与感受,在小组中学员之间互相帮助,分享成就与快乐。
第二步:角色扮演游戏:“编故事,学说话”。小组中每人扮演一个角色,合起来共同讲一个故事,即兴表演。要求:故事完整,能说明问题,语言美,有表情,幽默有趣。
第三步,分小组轮流表演。
第四步:以不同的名义评选出优秀故事小组。如、最佳故事组、最佳表演组、最具幽默组等。
第五步:结束活动。每个学员用一句话表达自己今晚的感受。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人际沟通、我和人际交往。
1.人际沟通的概念
人际沟通是指一种有意义的互动历程,即人与人之间的信
息交流。人与人双方在沟通历程中表现的是一种互动,对在沟
通的过程当时以及沟通之后所产生的意义都负有责任。现代意义的沟通学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但直至70年代,沟通学大多局限于大众传播研究,即广播、电视、报纸的效果和影响的研究。因此,许多沟通学研究所都设在新闻学院、系内,所研究的内容大多是新闻理论和业务方面的课题。
2.开展人际沟通能力培训的重要性
沟通教育主要是强调提高沟通技能,包括听、说、写的能
力,团队合作能力,逻辑推理、解决问题以及组织、活动、领导能力。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竞争的激烈化,人们越来
越认识到,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外,人际关系的沟通技能越来
越重要。美国许多新闻院、系纷纷改名为沟通院、系。人际沟通
正逐渐取代大众传播的主导地位。在我国除了少数医护专业开设有关人际沟通课程外,普通院校的沟通教育还未见有关报道。
3.我的一些分析
①高校学生中很多人存在人际沟通障碍。据高校学生人际沟通调查显示,87%的学生有加强人际沟通的愿望,认为自己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占85%,但在自愿报名参加人际沟通训练时,积极报名的学生仅占45% ,此现象不仅说明人际沟通障碍普遍存在,而且一部分学生比较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中、小学期间学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人际沟通训练有关,与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青少年学生人际沟通教育应受到足够重视。
②恰当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受过人际沟通训练的学生,平均结交了4个新朋友,巩固了与4个同学的友谊,73%的学生能主动与他人沟通,68%的学生比以前更有自信心,63%的学生与家长沟通增多。训练最初2周尚需要教师对沟通记录进行督促和指导,交友方法也比较单一,到后2周学生的沟通技巧、沟通主动性大大提高,交友方式也多种多样,充分展示了自信、自尊。有些家长对学生的变化也有明显的感触,对训练给予了充分肯定。调查还显示,74%的学生将该训练方法告诉他人,说明进行人际沟通训练不仅对学生有益,而且具有辐射作用。
③训练中要有适当的督促机制。因受学生人际沟通困难的影响,加之部分学生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较大,所以,训练时一定要有适当的督促强化机制。笔者采用各小组间互查沟通记录、每周教师集中授课总结、抽查学生沟通记录的方法,及时给予督促和指导。用加强沟通后的效果来激励学生,用各小组竞争的方法鼓励学生坚持下去,督促机制是训练成功的保障。
④良好的人际沟通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使92%的学生在同伴中更受尊重,67%的学生能力有较大提高,89%的学生感到比以前快乐。学生通过与家长、教师的沟通,获得更多的教益,通过对他人优点的赞赏,潜移默化地改变、提高自身的素质。有不少学生经过训练变得乐观、进取,学习积极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我费了很大的劲找来的,一定要采纳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