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与当代大学生是一对孪生兄弟,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给予”三农”问题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一方面,“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日上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大国,而对于现代中国,着力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极端重要性。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另一方面,中国知识分子素有深入农村,解民生之多艰,满腔热血为农业,农村发展和亿万农民服务的优良历史传统,尤其是我们农大学子,作为中国最好的农科院校的本科生,更加应该心系”三农”,作为中国农业事业的先锋力量,时刻关注”三农”问题,并努力在将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份子。而我们这些热血青年与新型农民的互动,必将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独特推动力量!
为解决新时期的”三农”问题,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我国的农业形势和”三农”问题的实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粮食与其它主要农产品由全面短缺走向总量基本平衡和结构性,区域性相对过剩,部分农产品销售不畅,导致农民收入增幅减缓,城乡差距大,农民负担重,农村矛盾多等经济社会问题进一步突显了出来。有人把”三农”问题形象地概括为三句话:农业弱,农村穷,农民苦。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我们心中不禁有一种沉重感,但是,我们不会丧失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信心,我们会带着感情去体验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计之艰难,更会从理性的高度强化责任,激发热情,不断坚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生计的总体状况:
我们先看中国农业的总体状况,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中国粮食生产的基础还处于比较薄弱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的扭转,从长远看,随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全国粮食需求增长量的趋势不会改变,耕地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趋势不会改变,而且粮食单产提高的潜力不容盲目乐观。在建设现代化农业方面,据测算中国目前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总体来说才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而所谓的”农村穷”,反映的就是现代化建设中广袤农村公共财政收入长期不足,农村发展面貌落后的不合理状况,而所谓的”农民苦”,从总体上看,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缺吃少穿,而更多表现在收入增长缓慢,因而缺钱花,买不起商品,经济负担比较重,那些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纯农户,收入增长就更困难。此外,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村户口劳动力,他们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都比较低,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次,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问题的地位和演化特点:
一方面,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不断下降,但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始终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地位不变。另一方面,农业就业比重和农村人口比重在现代化进程中趋于不断下降,但农民群体和农业劳动者的权益应始终予以高度重视,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再有,现代化进程中工农业关系,城乡关系逐步发生变化,正在转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所以,中国应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尽快促进工农业关系城乡关系的根本转变,逐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从而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最后,让我们来分析几个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典型:
众所周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改革很快就从农村开始了。根据专家调研,中国长三角农村已经从单一的农业经济转向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村落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相对迅速,城乡一体化景象初露端倪。比如: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经济实力雄厚,公司企业拥有国内外一流设备,热电,线材,面料,服装,化纤,烟,酒等主导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始终坚持共同富裕,家家住别墅,户户有存款,小汽车,中央空调,摄象机等走入寻常百姓家,而且全村无赌博,无封建迷信,无重大刑事犯罪,被人们誉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第一村”!又如浙江省绍兴市新风村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实施旧村改造,分别建成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住宅园区,休闲娱乐园区,加强村庄绿化,农民公园,活动中心,义务教育,医疗服务和宽带网络等一应俱全,堪称”乡村田园,城市新区”,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典型。还有不少传统农业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跌爬滚打,积累了发展经验,走出了又好发展的新路,比如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只要不失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增强信心,正视”三农”现实问题,深化经济社会等方面改革,不断加强农业,建设农村,支持和扶助农民,那么,建设小康社会,城乡更加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分析完”三农”问题的现状,让我们来简单梳理中央所提出的若干重大方针政策及作出的一系列的重要工作部署,从而更好的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出台之前中央一贯的政策脉络,更好的理解党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思想:
一,始终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其主要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等等。
二,认真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略;
三,大力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四,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转变,即首先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其次推进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和经营创新,最后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教育的投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五,继续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
对”三农”问题具有一定了解后,现在来谈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话题,所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实际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是党和国家关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发展一贯的战略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多次使用这个提法。那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底新在哪里呢?我认为可以简要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很强的现实可能性与紧迫性,二是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新的更全面的发展目标,在这样的具体而实际的发展目标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可操作性,三是通过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近期阶段性任务,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远景展望,中长期规划与阶段任务相结合的系统工程。
了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概念以后,让我们来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主要任务以及其近期工作:
首先来明确一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覆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其主要目标可以简要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20字总体要求,具体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未来前景。
其次我们了解一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胡锦涛同志曾经强调,“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不懈地做好“三农”工作,我们可以主要从三个层面阐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首先是新农村建设的长期艰巨任务,其次是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实施任务,再有就是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保障业务。
最后来了解一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近期工作:
1,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突出发展生产这个首要任务,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转化;
3,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树立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遵纪守法,反对愚昧的新风气,提高亿万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
4,切实加强农民工工作,更好地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5,重视发展县城经济,加快推进县级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工作;
6,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7,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土地管理,为粮食安全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的土地载体;
8,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没有市场,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
9,抓住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重点,积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新时期,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一方面为我们青年知识分子成长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一方面为新型农民的成长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继承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更加深入农村和农民,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建设新农村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而且,根据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只有深入农村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国情,而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希望就在于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而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也正需要着我们这一代热血青年在历史的舞台上书写我们的青春风采。所以我们作为在校大学生同样需要关注“三农”问题,需要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紧密的联系起来,热火朝天地利用一切机会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确实,我们广大青年作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一定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舞台上书写当代青年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而这也预示了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明天!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于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结束后,我认真学习了全会内容,对党关于三农政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第十七届三中全会是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和全球金融危机扩大背景下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对面临中国改革开放的问题和应对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会议公报强调保持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稳定,并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这特殊的条件下,对拉动我国内需起了积极作用。
我仔细学习了报告,报告中对“三农”问题提出的三个“最需要”,不仅指出了我国现阶段“三农”的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而且也显示了“三农”问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彰显了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全会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解决“三农”问题的三个“最需要”,是远见卓识,高屋建瓴,预示着中国农业和农村工作必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三农”是国家的基石,“三农”问题一直牵挂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三农”不稳,国将不稳,只有将“三农”问题放在心上,拿在手上,群策群力,才能解决好目前“三农”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难题,所谓皮之不存,毛将蔫乎,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才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大发展,就没有国家的大发展,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生活,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小康社会。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虽然这些年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大力扶持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免除农业税,实行农村低保政策、养老保险、农村医疗合作等等,让最广大的老百姓享受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得以休生养息,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况。但就整体情况而言,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太多,基础薄弱,条件太差,再加上受到各种政策制度的制约,要想取得突破性发展还十分困难。因此,国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政策扶持,让老百姓看到了党中央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看到了建设新农村的希望。
这次会议特别分析了全球经济形势,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成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要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在全球金融危机加深和经济明显放缓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需求减弱;与此同时,2002年以来带动中国新一轮增长中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受到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限制日趋严峻。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经济必须以内需为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中国有广阔的国内市场,立足于内需,中国经济抗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也就会增强。中国这一世界经济的重要发动机保持平稳和健康运转,本身就是对稳定世界经济的重大贡献。 中国改革大业是从农村发轫的,30年来中国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但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村改革成为中国改革的重要环节。农村改革的首要问题在于土地制度,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将会打破中国农村过于分散化的小农经济模式,刺激农村土地集中,实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扩大国内市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保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既是应对金融海啸冲击的根本立足点,也是对全球克服金融危机的最大支持。
以上是我对此次全会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我从心灵深处认识到:十七大是我党历史上新的里程碑,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要在上级的领导下,在自己的平凡工作中去诠释十七大的精髓。
本文在对近年来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和理论学术成果进行反复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深入分析了“三农”问题的现状和根源,强调解决“三农”问题不能或政、或经地实行“单打一”,必须以解决贫困化为核心,以政治改革为保证,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实施全民战略,走城市化发展道路,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一、“三农”问题现状及由来;二、“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火焰山”;三、坚持政经并重、文化辅助、系统持久的原则,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确保实现我国第三阶段发展目标。
可能有点多,具体您自己删减吧,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收入2003年伊始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的变革,农村面貌有很大的改变,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小康社会根本标志是人均GDP不低于3000美元、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8000元以上。目前,我们与这类指标还有相当距离,尤其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幅下降这一态势,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三农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战略性地位,然而,三农却成了国民经济中一扇软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收入问题。应千方百计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来解决三农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目前我国的农民收入状况
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9%,而1997年开始便急转直下逐年回落:1997~2000年,农民纯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6、4.3、4.0、2.1个百分点,但增幅却分别同比下降4.4、0.3、0.3、1.9个百分点,这5年降幅总共6.9个百分点。由于农业的产业特点,农村达到小康水平比城镇要困难得多。统计资料显示,在全部居民储蓄中,城乡比例为8:2。2000年城乡消费比值约为3:1,9亿农民的消费额仅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8%。1997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160元和2090元,比率为2.47:1,到2000年这组数字为6280元和2253元,比率扩大到2.78:1。不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负担也十分沉重,仅税收一项农民支付的平均额就相当于城镇居民的9倍,若加上名目繁多的收费,则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0倍。目前,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为48%,要达到小康水平要求城乡平均为40%以下,重头戏还是在农村。
(二)影响农民收入的相关因素
一.农民增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农民增收的问题作出仔细的分析,从而找出一条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
1.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限制了农民增收。农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产品相对过剩,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缩小后,农民收入增长受到了限制。我国农业收入60%来自种植业,1996年后农产品市场供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价格走低,1997年至1999年三年时间里,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下降了24.5个百分点,不少农业大省连年喜获丰收,但除了定购部分粮食按国家定购价收购外,其它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实难”使农民增产不增收,到2000年因市场供求状况变化和价格波动,使农民收入增幅下降了1.5个百分点,这一年仅农户家庭种植业纯收入一项就比1995年下降了27.4%。
2.农业经营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民增收。农民收入增长与收入构成密切相关,而收入构成又受制于生产经营结构。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产品低水平、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我国以农户为主的生产结构高度雷同,产品品种在较大区域内大体一致,小生产或小农经营只能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再将剩余部分转向市场,加之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致使价格不断下跌,农民收入增幅下降。这说明,农民增收受阻于农业经营结构的不合理。
3.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农业税、集体积累及乡村的公共支出由集体组织转嫁给了农户,同时,涉及农业的制度内制度外收费五花八门,屡禁不止,县乡两级政府及村委会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消费无约束,机构臃肿,队伍冗长,正所谓“收了一些不该收的钱,办了一些不该办的事,养了一些不该养的人。”如湖北省监利县2002年吃饭占财政支出的86%,一个红城乡财政所就有105人;龚汤镇由财政开支的达944人,年经费亿元之巨。类似这些都要靠收费苦苦支撑,农民负担高位运行不但成为农民减收的重要因素,也擎肘了农民增收措施的操作。
当解决叫农民增收的问题,农民收入会迎刃而解。
二.除了农民增收问题,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是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加大,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且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增大了他们经营的风险,使他们很难对诸多的市场供求信息做出较准确判断,结果往往是造成农业生产的趋同,同一品种的农产品在某一时段的供给大量增加,如国内需求增幅不大,产品亦不能大量出口时,农民收入就会大幅降低。另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用于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大量涌现,要求农民加强对这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学习,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经营中去,而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对此则有些无所适从,很难选择到先进适用且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强弱与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自改革以来我国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仍以农户为单位,每一农户经营的土地非常有限,按每户三人计算,每户经营的土地在7亩左右,要在人均2.3亩土地上把农民的收入提高到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要在人均2.3亩土地上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根本做不到的。另外,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过于分散,在生产经营上仍处于“户自为战”的状态,农户经营行为协调性很差,组织化程度极低,甚至有些地方根本没有,这使农户经营行为有很大盲目性,在市场竞争中很难形成优势,进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四.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土地资源高度紧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2亩,户均承包耕地7亩多,且由于人口分布不平衡,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使农户经营规模太小,即使土地生产潜力很大,也难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同时,由于经营规模太小,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五.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和支持的力度不够。农业相对工业和第三产业而言有其自身特点,即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等等,这就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既要面对市场风险,又要面对自然风险,加之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抵御这两种风险的能力很弱,也增加了农民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尤其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对农业的政策不是补贴,而是从农业中提取积累来扶持工业发展,这一政策的实施阻碍了农业自身的发展。虽然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长足发展及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农业补贴工业的状况已有很大改变,但国家对农业补贴和支持力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仍不能满足农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六.体制与制度的制约。
首先是“挖农补工”战略和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据统计,1954年~1978年,国家通过剪刀差从农民手中获得了5100亿元的巨额资金。1978年~1991年,每年剪刀差绝对额都在1000亿元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剪刀差还呈不断扩大趋势,这种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所形成的剪刀差,给农业和农民造成的负担。更奇怪的是,一方面农业剩余在源源不断地流向工业,流向城市;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和严格的户籍制度,却把不断膨胀的农业劳动力死死地固定在极其有限的耕地上,很难获得农外收入。
其次,是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适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和不同层次生产力水平的要求,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这种农业家庭经营从实质上讲仍是一种小农经营,无论是经营规模、经营手段或经营方式都仍处于传统农业水平。我国家庭经营的这些缺陷,一方面导致农户小规模经营缺乏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农户过于分散,不便于了解市场、进入市场和规避市场风险,面对竞争激烈和瞬息万变的市场,农民往往无所适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再次,农村行政体制及税费不合理,造成农民负担过重。我国乡镇机构臃肿,乡村两级干部过多,管理费用开支过大。目前,全国共有4.8万个乡镇政府,80万个村民委员会和520万个村民小组,县及县以下需要农民出钱养活的干部达1300多万(不包括教师),庞大的支出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此外,税费不合理,纳税过高,交费过多。收入微薄的农民还要自己集资办义务教育,承担本该由国家承担的责任,无疑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由此可见,农民收入问题重重,要得到更好的解决不是简单的几项政策就可以应付的,也不是几个措施就可以解决的,也不是国家政府加强对农业的关心就可以缓解的。它需要根据我国现在的农业状况和基本国情,认真分析以上种种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再进入农村,深入农民探究农业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它是一个找出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过程中也许还有其他一些步骤!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
1.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2.增加农民收入是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3.增加农民收入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再生产投入的需要。
4.增加农民收入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富强,都离不开社会的稳定。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农村稳定是全国稳定的基础,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则是农村稳定的根本保证。
5.增加农民收入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只有促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富差距才能缩小,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才能落到实处。否则,我们党和政府就会失去农民的支持,我们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地位就难以巩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难以顺利进行。
(四)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分析
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关键。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使各国都把农业置于政府的保护之中,尤其我国加入WTO以后,更需要政府实施保护和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农产品价格支持、补贴政策、财政信贷政策、农业保险制度等,使农民从政策优惠中增加利益。诚然,我国现时的农产品价格已接近或超过世界市场的价格水平,但由于我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和成本高,为保证增加农民收入,适度提高和调整农产品价格,同时限制农用生产资料提价速度,给予双方有效的补贴政策,使农民增产增收,并确保收入增幅逐年上升。目前,国民收入分配不利于农民的格局尚未根本扭转,要通过建立价格保护政策等措施,逐步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塑造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新型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在我国工业化大体到了中期阶段的今天,经济发展应实行从“吮吸农业”到“反哺农业”的战略性转变,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逐年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各级政府应确保每年的财政支农增长水平高于上年,从而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2.农业结构调整是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区域结构雷同,各地区重复生产,低水平竞争;二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差,缺乏竞争力;三是生产组织不合理,分散经营,规模小,成本高。解决上述问题,第一,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解决区域结构问题。各地应前瞻国内外市场,依本地资源禀赋,选择优势种植、养殖业重点发展,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使区域优势转为经济优势,进而变为经济效益,不同地区各展所长,互为市场,共同受益,使更多农民增加收入。第二,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优质产品比重,解决农产品结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农产品质量的概念不仅是物理和生物质量,更包括生产环境,生产过程、营养、卫生等方面的意义。无公害、健康、安全、享受等高质量农副产品有很大的需求收入弹性,要大力发展名、优、特、新品种,提高优质产品比重及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把畜牧业、瓜果业、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逐步培育成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从而使农民收入跃上一个新台阶。第三,走农业企业化道路,解决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不合理问题。家庭联产承包组织制度曾极大地调动了几亿农民的积极性,经过20几年的运行,突显的问题是农地农户私有不能解决农民分散化经营所导致的高成本、低效益,更难抵御大市场带来的风险。探求新的生产组织模式应该是农业企业化经营,包括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这样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可以缩小城乡差别,解决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等问题。农业企业化是由农户联合经营或委托经营过渡到合作经营,最终实现公司化经营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政府以农业投融资、土地流转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
3.提高农民素质是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实践证明,在收入分配领域,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收入也越高。因为高素质的劳动者较低素质的劳动者在相同时间内能向社会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劳动,从而获得较高收入。劳动者素质的高低与其受教育水平有关。对广大农民而言,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素质和技能,就会改变其就业和收入状况。据美国经济学家D.Gale Johson分析,中国农民在校时间每增加一年,其收入就可增长3.6%—5.5%,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达到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缩小15—20个百分点,农民的收入就会大幅度提高。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我国农民中受过高中教育的人不论是在家务农还是从事其它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经营成果和效益均高于只受过初中或小学教育的农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我国近13亿人口中约有9亿生活在农村,农村基础教育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经各级政府努力已有很大改观,但与全国提高农民素质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为此,中央及省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使一部分因贫困而失学或辍学的中小学生得以完成基础教育。二是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现实,使很多农民子弟在完成基础教育后难以升到高一级的学校继续深造,而是步入社会加入到劳动力大军之中。针对这一现状,应考虑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比重,使农林专业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学到一些职业技能,为其日后求职打下一定基础。同时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切实需要,以服务农业和农民为宗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
4.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是必然途径。发展劳务经济的目的就是剩余劳动力就业和输出,一能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二能实现劳动效用最大化,在以增产使农民增收的空间有限时,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已成农民增收的必然途径。2002年农民收入比上年增加4%,主要是1.3亿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其中有9400万农民进城打工,总收入约5278亿元,人均5592元。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是农民增收缓慢的根本原因,从农业现代化长远目标出发,还是要走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政府应制定分阶段的农业人口转移与城市化政策措施,首先要改革延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人口户籍管理制度,拆除为保护城市繁荣而限制农民进城的壁垒,逐步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其次,提供就业机会,扩大农民就业途径,消除对农民就业的歧视,实现农民身份的变迁;最后,通过大力兴办乡镇企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把剩余劳动力转向对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中去。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农产品深加工约占总量的80%,而我国只占10—20%,他们产前、产后、产中的产值比例为2:1:7,我国恰恰相反,为7:1: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深加工转化值的空间还很大、大多数乡镇企业还是应结合农业产业化,以农产品为原料,提高深加工水平,通过增加附加值来增加农民收入。
5.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党在农村实行的税费改革政策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第三次重大改革。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减轻农民负担的方针政策。要进一步加大专项治理和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从分配上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利益关系,杜绝一切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行为,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案件。通过落实费改税政策,真正把农民负担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同时,要下决心精简乡镇机构,裁减镇、村行政人员,压缩管理费用,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
6.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有效转移。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向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城镇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强城市化建设,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在城市工作和生活,需要住房、交通、子女上学、医疗、社会保障、娱乐等生产生活多种服务,这些服务有的通过市场化运作即自行解决,而子女上学、社保等就必须依靠政府的有效投入方能解决,因而,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加快城市化建设,比如在大城市周边建设卫星城,加快中小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便利。其次,要顺应城市化规律之要求,采取相关措施,由过去人为地限制农民进城,到允许农民进城定居,进而发展到鼓励农民进城。这既需要改变以往不正确的认识,更需要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摒弃以往限制农民进城的一些做法,降低农民进城定居的门坎,为农民进本城提供方便。比如修改并进而废除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在国民待遇上的差别,对进城务工一定时间、有固定住所、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允许其申请变为城市居民,并在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取消诸如对进城定居或城际间调动人员增收城市增容费等人为限制城市发展的措施。复次,政府在优化经济布局、提升产业结构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向进入城市的农民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惟有如此,才能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适应新的环境,迅速转换角色,在城市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最后,推进城镇化进程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样既有利于转移农村人口,又可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动力。
7.政府加大投入是基础。我国农业的投资主体是国家、集体和农民,在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体制下,集体普遍缺乏必要的积累,农村基层组织的经费绝大部分来自农民,农民纯收入抵充负担后,没什么效益可言,这个主体的投资能力微不足道。应努力提高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重,按照《农业法》“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到2005年用于农业投资的比重应由现在的8%提高到10%以上。在投入增量中,首要的是大力改善农村和农业的基础设施,提高资本形成水平和固定资产积累水平,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基础和外部环境;其二,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质量安全水平,还应把农业生态保护、农村就业结构调整作为投资重点;其三,加大科技投入,抓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把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农民从增加投入中增加实惠。
综合所有能够并有效的方法或措施,我想三农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但是我们得认识到它是能得到很好解决的,这并不意味着立即会得到效果,要珍惜很彻底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漫长的时间,毕竟制约因素很多,而且如今入世了,面临着严峻的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不懈的落实三农政策。
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法规政策是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效开展和有序进行的保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业政策与法规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学习掌握并切实贯彻实施我国农村基本政策和法律,对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干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农村政策与法规;教学方法;教师专业素质;教学效果
为了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 文化 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3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公布施行,奠定了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首要地位。自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9年将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并不断出台了有关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政策与法规,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临夏农校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求,提升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转变工作思路,将单一的中专 教育 转变为农业中专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农民短期培训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并将《农村政策与法规》作为主要课程之一。但如何上好这门课程,让学员在工作实际中发挥更大的主体作用,本人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农村政策与法规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一般来说,《农村政策与法规》的授课教师,没有进行专门的学历教育,或者说在大学没有进行该专业的深造研修,而是从农业专业教师或政治专业教师中派生出的,对农业和政策的掌握与理解难免偏颇。而农村政策与法规的制定、颁布、实施和完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多学科的一门课程。所以,要上好该课程,要求教师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
1.1 教师要潜心学习农村政策与法规的相关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农村政策与法规不仅涉及到农学、社会学、心理学,也涉及到我国农业法、土地法、环境保护法、婚姻法及其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等诸多学科领域,而且,新的 政策法规 又不断出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广泛学习各门学科相关知识及 其它 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同时,必须掌握农村政策与法规的最新动态,给学员讲授最新政策,切实指导实际工作。
1.2 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与农村政策有关的师资培训,加强交流和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1.3 任课教师要在具体的工作生活中,深入农村一线,了解农业、农民、农村中对国家出台的相关农业政策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该问题的原因,寻求更好更有效的方式方法,为农村贯彻执行政策法规提供参考和建议,以提高自身专业实践水平。
2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是提升农村政策与法规教学效果的有效 措施
2.1 采用参与式教学,加强师生沟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参与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要求做到“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双向互动”。笔者在对村干部学员讲授农村土地经营权这一章节时,根据村干部生产 经验 丰富,整体素质高的特点,本人大胆采用了参与式教学法。先让学员分组讨论当地农村土地的经营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学员纷纷发言。比如:一家一户的生产规模小,劳动力生产效率低;土地条块分割很细,农业机械很难使用;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土地撂荒,同时也有农民无地可种;城郊农村土地被强行开发修建商品房而补偿很低等等,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紧接着我趁热打铁又提出了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答案五花八门。这时我提出了有一项政策能较好的解决这些矛盾,那就是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给学员讲解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含义、流转方式,以及安徽省通过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涌现出全国种粮大户的典型案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有所提高。更是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2.2 应用换位教学,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换位教学法是指在特定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临时充当和扮演教师的角色,走上讲台讲课,老师坐在学生座位听课,学生讲完后,由讲课学生先做 自我评价 ,然后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点评 总结 。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利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思考、自我实践、自我激励,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在村干部大专班的教学中,本人选取了关于如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与学生直接相关的主题,采用了师生换位法教学,将七县一市的学员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员代表,通过小组讨论、代表主讲、大家评定、老师总结四个环节,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使本人对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村干部带头致富的急切心理有更多的理解,使我对服务三农更加坚定了决心和信心。同时也发现个别村干部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严重障碍,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锻炼和提高学员全方位的能力。参与式教学不但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挖掘学生潜能的作用,而且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展示了学员才能,加强了同学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提升了学员的组织表达能力。
2.3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农业发展成果,提高学员的带头创新意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国逐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在讲授现代农业时,采用多媒体课件,让学员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取得的成绩,讲述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要素,通过图片展示了国内外现代农业的模式和类型,使空洞的说教变得有声有色,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作为村干部,不但要承担起农村政策的执行落实,也要成为现代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力军,更要成为推进现代农业的带头人。
2.4 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提升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学中,本人介绍了近年来中共中央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让学员了解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历史背景,系统讲述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阐述了五个方面的要求及其内在联系。在干部进修班和大专班都布置了作业――根据当地实际,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两周的深入调查,村干部提出了许多好思路、好办法,而对 调研 报告 的撰写很吃力,进修班学员倒是完成了任务但是内容大多都比较空洞,甚至只是从网上下载打印的。对此状况本人经过反复思考,在村干部大专班讲授了调研报告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并让各县乡的进修干部与该乡村的村干部组合结对,使宏观政策与具体措施相结合、县乡规划与农村实际相结合,撰写出了一篇篇有骨有肉的优秀调研报告。通过这次活动,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了沟通,使学员发挥了专长,弥补了不足,使两个班学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5 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开阔眼界和思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措施。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既要立足当地实际,更要放眼世界发展趋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新型产业,本人了解不全面不系统,就邀请省上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系统讲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和类型,同时介绍了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当地开展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这次专题讲座,不但让学员清楚了怎样去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更是为教师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摘 要:本文解析了韩国、美国和欧盟的农业政策,以期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政策;国外;粮食安全;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12 文献标识码:A
城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国,城镇化应该着眼以下3个问题,即发展重点为中小城市;将新生代农民工等已经在城市就业的农民视为主体;解决就业、社保、住房和教育等方面的农民工的主要关注的关键问题。城镇化的推进不能以损害农业这一国民根基为前提,而应该以发展好农业为前提。因此,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特别是农业政策上应该重点考虑到城镇化与农业如何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提升农业从业者的收入,如何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供给安全问题等等。国家在制定农业政策的时候,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角度着眼,应该将重点放在价格政策、补贴政策和金融 保险 政策上。如果从改革的方面来讲,应该从以下方面着眼,即深化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新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解决农业从业者日趋减少的问题。在欧美和韩国等国家,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其农业政策法规或许对我国的农业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启示,本文将对其进行概述。
1 韩国农业政策法规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不但依靠工业的腾飞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实现了农业的较快发展。早在1950年,韩国就开始制定计划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并加快了将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速度。韩国农业现在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生产水平都可以同欧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较。
韩国国土面积小,且农业人口大规模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一个需急切解决的问题。韩国农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实现现代化,主要是5方面的合力造成的,即流通体系、农业科技、新村运动、农业政策和土地制度。
在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为了避免耕地分散带来的弊端,在尊重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促使土地联合使用。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通过了法律来保护农地的流转,从而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韩国农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保护本国农业,从环境政策、价格政策和生产政策入手,综合运用补贴等手段,确立了稻米作为生产政策的最核心部分;新村运动通过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激发其建设农村的积极性;在农业科技方面,60%以上的农业科技人员属于国家政府人员,从而保证了科技队伍的稳定性;通过建立完善的流通体系,将销售同生产充分结合起来,保证了生产和流通效率。
应该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性的宏观管理;完善市场经济,保证农村经济的活力;确保农业科技队伍的稳定性,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推动力。
2 美国农业政策法规分析
作为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农业政策是紧跟市场的。农场主会根据相应的市场价格变化情况,以利润最大化为指导原则,这是其农业发展的主基调。美国政府会根据其中存在的不足,出台相应政策来弥补市场的不足,主要是宏观方面的政策调整。美国政府对于农业的调控从原先的流通领域拓展到了生产领域,这是基于美国农业巨大的生产力导致粮食生产过剩的情况。罗斯福新政开始后,美国政府开始实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与农产品生产缩减政策。随后开始了缩减生产金融政策,进而设立了土地银行,为休耕土地提供补助金。这些政策主要是为了防止农产品过剩可能导致的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从现在的效果来看,达成了宏观调控的目的。
从1985年~1995年这段时间,美国的农业政策开始调整向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这是因为欧洲农业快速发展导致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变动,而且美元开始大幅度升值,引发了其农产品竞争力下降的状况。随后,美国政府不断地削减其预算支出,降低受补贴面积,让农场主根据自身状况与市场状况自主调整 种植 面积与种植品种,从而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不但如此,美国还积极开展农业方面的关税与贸易谈判,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随后的《1990年食品、农业、资源保护和贸易法》更是继续放松对生产的管控,推进了农业的市场化。从1996年以后,政府干预农业生产进一步减少。但是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开始重视农场安全,建立了一系列措施,如反周期支付与农作物平均收入选择计划等,并为农业灾害提供救援等等,构建起来一个完善的农场安全网络。
对于农业支持的手段应该更加多元化;集中财力重点补助粮食生产;农业支持政策应该网络化和体系化,避免盲目出台政策;对于农业的支持不应该只停留在行政层次,更应该法律化,进而实现项目化。
3 欧盟农业政策法规分析
在欧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共同农业政策是很重要的一环,虽然备受争议,但是欧盟农业的发展成果却是有目共睹的,其在奶制品、禽肉和糖的出口量上已经超过了美国,摆脱了主要农产品处于净进口的不利状态。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正在转化重点方向,走农业与农村并重的道路,将关注焦点投向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上。《建立农产品统一市场折中协议》着眼于提升农业效率并达成农业市场稳定的目的,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在1992年共同农业政策变动中,开始强调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在《走向2020共同农业政策―应对未来粮食、自然资源和区域挑战》中,提出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进行最优化管理,进而维持农村发展的平衡。欧盟开始利用多种措施对农业支持,如价格支持、农业发展支持以及收入补贴等,并进一步提升其农产品市场的自由度。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放弃了原来的封闭状态,进入到开放状态。
必须以粮食自给为核心制定农业政策;立足于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多功能农业;基于多边贸易协议框架,加大对国内粮食产业的支持力度;可以适当放弃一些低效且处于垄断状态的农业生产领域,来获得农业谈判的主动权;学习欧盟的双边合作策略。
4 总结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政策对于农业发展的走向至关重要。虽然我国农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应借鉴世界农业先进国家的经验,汲取精华,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制定最合理的农业政策。
参考文献
[1] 白文周,吴义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及实现途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8,5: 52-55.
[2] 蔡海龙.美国农业政策支持水平变化特点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3,
25(5): 1124-1129.
关于农业政策与法规的论文相关 文章 :
1. 探讨我国农业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论文
2. 中国农业贸易政策论文
3.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分析论文
4. 农业法律论文
5. 关于新农村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