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输配电线路毕业设计论文

2023-12-12 17: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输配电线路毕业设计论文

  配电网络规划
  配电网络的规划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电网规划既要保证电网安全可靠,又要保证电网经济运行,所以配电网络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可行技术的条件下,为满足负荷发展的需求,制定可行的电网发展方案。

  1 负荷预测

  网络规划设计最终目的是为满足负荷需求服务的,负荷的发展状况足以影响网络发展的每个环节。网络规划的发展步骤要以负荷发展状况为依据,使用各馈线负荷数据可以掌握负荷发展情况,将过去的负荷进行分析,掌握负荷的发展规律。要对负荷进行分析,确定最高用电负荷时间和负荷率,得出最高用电负荷时间和负荷值,这些数据是预测未来负荷的基本资料。配电网络规划可以使用两种常用的预测方法。外推法就是基于用电区域的历史数据,假设负荷发展率是连续变化的,根据原来的负荷发展率推移以后各时期的发展状况。在一个用电区域里,初期负荷发展比较快,但土地资源逐步使用,用电负荷逐步趋于稳定,负荷发展率从大到小变化,最终负荷达到饱和或稳步发展状态。但对于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负荷发展率并不是连续变化的,而是呈现跳跃式的增长,用外推法显得有一定的误差。而仿真法与外推法有互补的作用,仿真法是以用电区域每年的用电量为依据的,通过调查每个用电负荷类型和每个类型用户的数量来计算负荷预测值。任何负荷预测方法都不可能完全准确,当掌握更新的负荷发展数据后,就必须对原有的负荷预测值进行修正。

  2 确定网络的系统模型

  确定网络的系统模型,包括确定网络是采用架空线路还是电缆供电,确定导线截面大小,网络接线方式,负荷转移方案,网络中有关设备的选型,网络在运行期间遇到不适应要求时应如何进行改造,系统保护功能,配网自动化规划等。

  (1)在负荷分散或发展缓慢地区应使用架空线供电。在负荷密度比较大、发展迅速或基于城市环境美化建设考虑,应使用电缆供电。

  (2)导线截面大小的选择确定了导线的输送容量,要选择足够大的导线保证线路满足网络规划的要求,例如:负荷发展时期,不应经常更换导线截面。在线路故障时,可以将故障线路的负荷转由临近馈线供电,而不会过负荷运行。另外,导线截面的选择要保证线路末端电压降处于合格的范围内。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也能承受故障电流。所以导线截面要比最大负荷电流所需的截面大,但同时截面的选择要符合经济原则,在导线输送容量与工程投资之间作比较。

  (3)具有灵活接线方式的规划,可以使供电网络最大地发挥功能。对于架空线网络,最有效的方式,是将馈线与邻近变电所或同一个变电所的不同母线段的出线在线路末端联网,两回馈线也分别装上分段负荷开关和隔离刀闸。在其中一回馈线出现故障时,可通过分段开关将故障段隔离出来,对于电缆网络接线方式可以采用两回馈线组成互为备用网络,或采用三回馈线相互联络组成一个供电区域,其中两回带负荷,一回空载,作为两回负荷线的备用线。馈线之间可以组成大环网,一条馈线的负荷之间也可以组成小环网,形成大环套小环的形式。在负荷密集地区还可以建设开关站,变电所与开关站通过电源线连接,再由开关站向附近负荷供电,其作用是将变电所母线延长至用电负荷附近。

  (4)制定负荷转移方案的原则是减少停电范围,尽量减少停电时间。在发现回馈线发生故障时,必须尽快查找到故障点,并将故障点前后的负荷转由邻近馈线供电,以使故障点的负荷隔离出去。

  (5)国内外对各种电气设备都制定了详细标准,为设备选型提供了可靠依据。作为配网规划应选用运行效益好,损耗低,可靠性高,免维护的设备。对于开关设备应选用具备配网自动化功能,在设备中先安装配网自动化设备或者为以后发展预留空间。有些新型设备的购置费用虽然高,但运行可靠性高,故障率低,维护费用少,总体经济效益是相当理想的。

  (6)配电网络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随着负荷的发展状况稳定,在馈线负荷超出安全电流或没有足够的备用容量时,应该增加馈线,对用电区域的馈线正常供电范围进行调整。同时,配网规划内容也应作相应修改。

  (7)为确保电网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健全的保护系统,在系统出现故障时,通过最少的操作次数将故障点隔离,保证非故障点尽早恢复用电。现在常用的系统保护方法有:

  ①用熔断器或过电流继电器实现过流保护,熔断器在超过熔断电流时自动熔断,迅速切断电流、保护用电设备,熔断器主要用于变压器保护。过电流继电器用于线路保护。

  ②接地故障保护用于消除接地故障,对直接接地或通过不可调阻抗接地的系统,可以把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接到接地故障继电器上,或者把过流继电器与接地故障继电器集中使用。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通过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由于接地故障会造成系统电压和电流不对称,继电器可根据基本判据来确定是否控制相应的断路器动作断开。

  ③单元保护,用于对系统中一个单元的保护,根据正常运行两侧电压相同的电路,流入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是相同的,通过比较两侧电流大小可以判断是否出现故障。但是单元保护要使用通讯线路,在保护线路太长的地方,很难将数据完整地集中起来进行比较。使用距离保护法可以打破这种局限性,在距离保护方案中,根据故障距离与故障阻抗成正比的原理,采用线路的电压和电流来计算故障距离。

  ④自动重合闸装置的方法是利用继电器控制断路器去执行不同的跳闸与闭合顺序。线路中有大部分故障是可以自动消除或暂时性的,使用自动重合闸装置可以自动恢复供电。⑤电力系统中,有时出现运行电压远远超过额定电压值的情况,例如:开关操作瞬间或系统受雷击时,都会产生过电压现象。加强各设备绝缘强度和绝缘水平,或在网络中安装过电压保护设备,可以使过电压降低到安全水平,例如使用空气间隙保护或安装避雷器作保护。

  (8)配电网络自动化管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将自动控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建立系统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为全面管理网络安全和经济运行提供依据。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分成四个组成部分,第一是电网运行监控和管理功能,包括电网运行监视,电网运行的控制,故障诊断分析与恢复供电,运行数据统计及报告。第二是运行计划模拟和优化功能,包括配网运行模拟,倒闸操作计划的编制,各关口电量分配计划和优化。第三是运行分析和维护管理功能,包括对电网故障和供电质量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确定系统薄弱环节安排维修计划。第四是用户负荷监控和报障功能,包括用户端负荷和电能质量的遥测,用户端计量设备的控制,用户故障报修处理系统。

  3 效益评估

  配网规划经济效益评估,包括电网投资与增加用电量所产生收益的比较,以及为了使电网供电可靠性,线损率,电压合格率达到一定指标与所需投入费用之间的比较,采用投资与收益的研究可以确定使用那一种供电方式。

  加快电力建设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电网投资与增加的用电量作比较,以此确定这些投资是否值得。所以电网投资要以分地区分时期发展,用电量发展快的地方相应电网投资也大,用电量发展慢的地方,相应电网投资也少一些。

  对于用户来说,供电可靠性越高越好,但相应电网的投资也会大大增加。对于大用电量或重要用户,为确保有更高的可靠性,可以加大电网投资,因为减少停电时间可以同时减少用户和供电企业的损失。线损率是用来反映电能在电网输送过程中的损耗程度,公共电网中的损耗是由供电企业来承担的,通过对电网设备的技术改造,可以让供电企业直接得到经济效益。为了使供用电设备和生产系统正常运行,国家对供电电压质量制定了标准,对电压的频率、幅值、波形和三相对称性的波动范围作了规定。稳定的电压质量可以使供用电设备免受损害,让用户能正常生产,相比之下用户得到的好处会更多。

浅析输配电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论文

浅析输配电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论文

[摘 要] 现阶段电力行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的带动下有了较大的发展,当然电力资源也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基础条件。在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输配电用电工程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作者有着多年的输配电用电工程的管理工作经验,结合在输配电系统的工作实践,介绍了输配电用电工程,分析了当前输配电用电工程的现状,并对输配电用电工程的标准化进行了研究,以希望本文对电力系统的工作同行提供相应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输配电;用电工程;标准化;跨越化;现状分析;措施

前言

当前社会的发展带动了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的输配电用电工程也在随之而不断的进步,且现代化社会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推动了电力资源的输配向着高效化和自动化以及经济化的方向进行发展。由于供电企业是向社会经济发展输送电能的主要机构,因此就需要保障供电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就必须要促进供电企业中的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尽快的实现其标准化和跨越化的发展,以此为广大的用电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和更加快捷的供电服务。

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发展现状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含义

众所周知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就是电力系统的中发电厂与电力用户间的,能够对电能进行的输送和分配工作,进而组成的输送电能和分配电能的主要渠道,或是电力用户对需要电网的区域提供电力联网的主要途径,并对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

2、标准化发展概念

标准化就是在特定的范围内,为取得最好的效果及最好的秩序,针对某个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是已经出现的问题制定出人们都认可的共同遵守的以及习惯重复运用的规范。标准化具有十分严格的流程和发布过程艰难的`特点。

3、我国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有关情况

由于我国的资源是以其分配极不匀称的存在,但是整个社会的用电量又主要是集中在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发达的地区,但是这些地区电力资源却相对比较缺乏。且现今目前大多数的国家都采取了直流电的输送方式,而由于我国的现实情况,使用的主要是交流电,但是交流电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弊端。交流电由于是采用线路进行传电,在输送过程中因为电阻造成了很大的损耗,由于损耗不能减小,因而不能进行长距离的传输,不考虑这些因素就有可能造成用电事故。

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特点和发展的意义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特点

采用较为先进的输配电自动化运行系统,其是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并结合高性能的电力设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电力输配电用电工程会全部的处在一个全程监控和保护及管理的状态。电力系统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具有高效灵活,快捷智能和综合简单且安全方便的特点,能够有效的实现电力输配和安全管理的灵活便捷化运行,能够使得输配电用电工程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发展的意义

如果没有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将会失去现在发展的势头,因此输配电用电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就需要提高输配电用电工程的输送和分配电能的能力,完成输配电与用电工程标准化和跨越式的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意义重大。

输配电用电工程在单位或企业的发展中扮演了不可小觑的角色,现今的市场经济下运作的单位或企业多是依靠电力完成生产和发展的,如果没有输配电,整个企业或单位就会停产,严重的就会引起国民经济的瘫痪,从而引发经济危机。因此要大力引进并拓展新的技术,以此来促进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跨越式发展,来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进步。

三、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

1、应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及跨越式发展所需的准备

1.1运用新技术来促进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发展

为了促进我国输配电的自动化,首先需要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由于输配电网所面临的是电力用户,因此只有降低了电能的消耗,确保了电力用户的供电的质量,进而才能有效的提高整个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供电效率。所以就需要通过运用新的技术,结合当前输配电网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相应的研发工作,来提高现阶段输配电网的自防自优和自测以及自动恢复性能,进而提高输配电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制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相关的法律规范

国家要根据现在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颁布与输配电线路及其用电工程相关的法律与法规,另外要建立政策信息发布平台,切实实施工程项目,有效的促进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朝着标准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因此通过运用制定的对输配电发展有益的政策,来解决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3加大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投资力度

为了有效的推动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需要加大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投资力度,并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产业结构进行及时的调整,选择适宜我国输配电发展的特色生产。另外也要培养具备先进技术的科技型人才,以此来促进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因此要提高对输配电企业的资金支持,抓住发展机遇,实时调整输配电和用电工程产业结构,坚持走适合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实际生产的发展,从而促进标准化与跨越式发展。

2、新机遇促进输配电线路及用电工程标准化的新发展

由于当前整个电网建设已经进入了整个电网进行互联的阶段,使得电力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统一的调配和统一的管理,同时现在的“西电东送、全国联网、南北互送”的战略方针也给整个电力行业的快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都显示出了现阶段目前的电力事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2.1电网联网工作的不断进展对输配电设备的技术水平要求也不断提升,电力行业的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加速了整个电网联网工作的进展。目前的交直流电技术,线中串补偿技术和紧凑型线路技术以及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理论和系统控制装置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整个电网的输送能力和安全可靠性。

2.2电力行业新的发展机遇带给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各企业经济效益都不乐观,尤其国有企业由于产品性能欠佳以及资助研发投入力度小等因素使得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部分企业亏损严重,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与电力有关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智能化和标准化是当前和今后电力系统的技术进行发展的趋势,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

结束语

我国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及跨越式发展要从当前阶段的电力行业的现状出发进行展开,在这个基础上需要做好的就是应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发展标准化与跨越化需要的准备,从而为电力行业更好更快地实现标准化和跨越式发展提供相应的力量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娟,孙百佳.关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及跨越式发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10(2):138-139.

[2] 李义芬,吴洁霞,钟雪梅,等.加强科技成果查新,提高科技成果评价和转化水平[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04(01):1650-1651.

[3] 袁海洋,刘杰.关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的几点建议[J].商品与质量,2016,(03).

[4] 李伟,姜波.关于电业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1).

石油库输配电线路

第六章
油库配电设施和线路
  油库输配电设施和线路的作用是输送电力,它把发电厂、变电所和用电户连接在一起构成电力系统。分架空线路、室内外布线和电缆线路三大类。电力网中,从发电厂将电能输送到变电所的高压架空电力线叫做输电线,电压等级一般为36kV及以上;从变电所将电能送至配电用变压器的架空(或电缆)电力线,叫做高压配电线,电压等级一般为10、6kV;从配电变压器将电能送至各个用电点的低压电力线,称之为低压配电线,按我国标准其电压等级一般为0.38、0.22kV。
   输电导线的选择是供电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保证供电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对供电质量的要求,必须正确合理地选择输电导线的型号和截面。输配电线路的敷设则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保障人身安全的另一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存在可燃性混合气体的爆炸危险场所,输配电线路的敷设更是影响石油库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一节 石油库变、配电所的布置与设计
   石油库供电系统的特点是:一般情况下供电量不是很大,库内变配电所的配电设备不是很多,其变配电所的电源进线一般在10kV及以下。但是,石油库供电可靠性一般要求较高,其安全性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对石油库变配电所的建设,配电设备的安装和供电线路的敷设等,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程的规定和要求。对石油库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也必须遵守有关规则和要求。
   一、建筑位置
   (1)变配电所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使电能损耗、电压损耗和有色金属消耗量尽量减少。但是,变配电所与其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安全距离应符合《建筑物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室外变、配电所与其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安全距离见表6—1。汽车加油机、地下油罐与建筑物、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见表6—2。

第135页

  (2)进出线方便。一般要求变、配电所的电源进线,应尽量选接在供电可靠、电压稳定的国家工业电网上。
   (3)变、配电所和控制室应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范围以外,当为正压室时,可布置在1、2区内。日库内总变配电所及发电机厂房与爆炸危险环境水平距离应大于30m,在洞库爆炸危险环境内,不宜设置配电室。
   (4)变电所的变压器间与1级场所建筑物的门窗或孔洞之间的最短路径应大于10m;与2级场所应大于6m。变电室的变压器间必须满足上述距离要求,否则,配电室的门应安装自动关闭装置,窗应是固定密封的,但与l区的距离应大于6m,与2区应大于3m。
   (5)石油库泵房配电间一般与泵房建在一起(用实墙隔开),隔墙上装有便于联系的密封玻璃窗,同时配电间要尽量建在泵房的上风位置。
   (6)变、配电所的位置还要考虑不影响石油库今后的扩建。
   二、建筑结构
   位于1、2区附近的变、配电所和控制室的室内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0.6m。电压为10kV以上的变、配电所,应单独设置。电压为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间与易燃油品泵房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简称输电专业)是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工程系设置的专业。1994年3月年我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大专,本专业申报名称为输电线路工程, 1996年招收大专生。2005年根据陕教高[2005]4号文件---关于高职高专专业整理结果的通知,该专业更名为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专业代码550309,2006年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开始招生。在升格为大专的十几年中,学校根据电力行业对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的要求,以及社会其他企事业单位、公司等有关专业技术工作需求,培养学生兼顾理论教育同时突出实践性、应用性的技能训练,重视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特点。一、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目标,旨在培养具备输电线路测量、输电线路施工、杆塔结构设计、输电线路设计、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素质,适应电力相关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二、就业方向主要岗位群�0�5 在供电部门从事输配电线路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检修等工作;�0�5 在送变电公司从事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等工作;�0�5 在电气安装工程公司从事输配电设备及线路的管理与维护、施工技术管理与安装调试等工作。次要岗位群�0�5 在大中型工矿企业从事配电装置及线路的管理与维护、施工技术管理与安装调试等工作。其他岗位群�0�5 在电气设备生产厂家从事技术支持工作。三、开设的主要课程1、理论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制图与CAD、工程力学、结构力学、电路、电工实验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工程、高电压技术、专业英语、输电线路设计、杆塔结构设计、输电线路施工、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输电线路测量、输电工程管理、输电工程概预算、电力生产安全等共计24门课程。2、实践课程职业能力培养部分主要包括:认识实习、毕业实习、钳工实训、电工工艺实训、电子技术实训、线路作业实训、电气检修实训、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训、输电线路测量实训等14门实践课程。3、选修课为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86门选修课程。所有的选修课程分成基本素质和专业拓展两个模块。基本素质模块主要有: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中国历史、营销及实践、摄影知识与欣赏、企业文化等56门课程。专业拓展模块的课程主要有:专升本电工电子、用电管理与检查、电气设备试验技术、配网自动化、电气设备运行、电能质量、输电线路测量新技术、施工新技术、电力生产安全知识等30门课程。四、教学条件1、师资情况输电专业现拥有17名专任教师,其中副教授10人,讲师6人,助教1人,高级职称占59%。06年招生以来,输电专业教师积极进行市场调研,通过走访用人单位的工程技术专家,征求人才需求意见,制定了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理念的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及维护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并积极开展高职高专教育输电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活动。2、实践教学输电专业实践教师主要由专职实验实训的教师13名和专任教师中承担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师17名构成。我校为输电专业服务的校内实验室8个,实习实训场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个。实验室主要包括制图、力学、计算机、电工、电子、电机、高压、输电线路测量实验室等。实习实训场包括钳工实训、电工工艺实训、电子技术实训、电气检修实训、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训。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包括西安供电局、咸阳供电局、渭南供电局、铜川供电局、大唐韩城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韩城发电厂、大唐户县第二发电厂、陕西华电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宝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3、图书资料我校图书馆现有馆舍4158平方米,累计藏书390743册。本专业可利用纸质图书77255册,资料1774册,期刊合订本1173册,电子图书758册,总计80960册。订有“清华同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优秀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Apabi电子图书等电子资源,试用了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Verlag)学术期刊数据库及网上报告厅等数据库。周开馆时间78小时。有阅览座位593个。图书馆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手段。使用了深圳图书馆研制的“ILAS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借阅、检索均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在网上实现了新书介绍、网上查询、网上续借、网上预约及网上荐购等功能。使读者在校园网的任一工作站点都可以查到图书馆的馆藏信息和本人借阅信息。2002年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共有工作站30个。输电专业要求学生经常到图书馆学习,利用多种教材、参考书和专业刊物扩充自己的知识。利用图书馆的多种信息资源,了解本专业的全貌、前沿和发展趋势最新发展动态,并通过在图书馆的学习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新生入学伊始就组织图书馆参观及每班4课时的培训,了解图书馆的分类规则及阅览室、书库的藏书情况、借阅方式、熟悉文献检索方法。在课程设计及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生根据论文需求,到图书馆采集所需的文献资料。图书馆丰富的图书完全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和拓展知识、提高素质的要求。五、招生情况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招生是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统一的专科一批录取,主要面向西北五省招生,也包含其他省市地区。2006年招收40名学生,录取成绩较高,招生情况良好、报到率较高。

求电气毕业论文摘要翻译

The graduation to the design pla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ie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criteria,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to ensure reliable power supply, scheduling flexibility to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In the analysis of raw data based on the 110KV substation electrical design engineering on sever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onnection modes of operation, first elected to meet the 110KV substation safe, reliable quality, following the security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operation and the best connection mode as normal 110KV substation run main electrical wir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to choose a reasonable electrical equipment. Finally, a part of the wiring and the configuration of relay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to ensure safe and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substation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r expansion, to the purpose of safe and economic operation. Substation automation is the secondary substation equipment (including measuring instruments, signal systems, relay protection, automatic devices and remote devices, etc.)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functions and optimize the design, use of advanced computer technology, mode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sig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on all major substation equipment and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lines of automatic monitoring, measurement, automatic control and computer protection, and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s and scheduling automation features.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