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思路:可以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背景以及整个过程的发展进行阐述,中心要突出明确,语言要符合当代的国情等等。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的并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党的十五大报告作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这是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中国国民素质和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面对中国40多年特别是近20年来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而提出的科学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弱不仅要看物质财富的多寡和社会发展速度的快慢,而且要看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水平,要看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化,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建设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建设是现代化事业的决定性因素。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
2017年10月18日电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他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表现它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可以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形成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先进的教育、科学、文化,给人以知识武器,成为一种智慧的力量,推动人们有效地建设现代化事业。智力文化水平的高低,集中反映着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总体水平。
其发达程度同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并常常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智力水平的提高。而人的智力的提高,又要受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制约,受到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就要有科学文化的高度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保证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从思想上保证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邓小平同志说: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过程,并不只是人和自然简单的物质交换过程,而且是在人与人结成一定生产关系的条件下进行的社会交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行为要以科学的思想为先导,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建设现代化事业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邓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阐述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所必须解决的四个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就是“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他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通过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历史经验证明:“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动荡不安,国无宁日,人民遭受了空前的灾难,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个极其深刻的教训必须记取。在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方面,文化具有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文化 是民族的血脉,是国家的灵魂,文化强国战略就是通过发展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来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及其内涵价值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及其内涵价值篇1
文化战略是指国家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扩大文化市场和文化消费,造就文化人才,使文化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实现国家经济、社会、 教育 、科技、生态与文化的和谐发展,形成国家的文化品牌,提升国家的文化辐射力、传承力、创新力、支撑力、竞争力等,增强国家文化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消费和文化人才的综合实力居于国际的第一方阵。文化强国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强国对公民素质的影响
科学文化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包括良好的教育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深刻地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国家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通过文化强国建设,使国家公民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文明行为方式是文化强国的最首要特征, 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是否拥有科学文化力量,以及多大程度上拥有科学文化力量。 人民必备的文明行为能力是文化强国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民如果都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传承家庭美德、崇尚职业道德、升华个人品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那么就很容易树立起良好的国家整体形象。
二、公共文化的建设
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数字文化建设工程,促进数字 网络技术 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完善的文化活动信息发布机制,健全的文化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运行机制。政府职能转变,由办文化到管理文化转变为治理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上来。满足实际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建立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制度,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公示制度,建立经营性文化场馆的优惠服务制度探索建立对高雅艺术演出活动的票价补贴机制。健全的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体系。坚定的公共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保障,明确的政策、法规保障,完善的公益性文化事业资金筹措引导机制。
三、文化强国对国家形象的影响
国家形象传播是由国家形象传播者包括国家各级政府、企业、居民等推动,通过国家符号的选择来传递国家理念,以吸引国内外公众的行为过程。国家形象传播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形象推广、宣传公关、媒体传播、企业诚信、文化交流、公民行为素质等各种传播 渠道 来影响人们对这些内部诸要素的总和以及各要素之于国内外人们的总体印象和感受,从而累积或改变人们对一个国家印象的能力。文化强国的国家形象传播力能够让人们看出这个国家的风格、特色以及文化特点,增加对这个国家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产生文化和情感上的认同和共鸣。
四、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承
国家文化传承是文化强国的责任和使命,增强国家文化传承力是国家各级政府和人民义不容辞的义务。国家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保护工作机制完善有效,国家文物数据库动态管理系统完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及时到位,文物保护手段和方式现代科技含量较高,物质文化遗产在安全保护的前提下得到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形成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完善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措施 。 传统文化 在扬弃中得到弘扬和创新,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国学被大力重视和提倡,国学热成为时尚,国家内涌现出一大批国学大师和传承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发创新发展的时代理念的得到了极大地弘扬。随着各种文化事业的发展,各地区的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都在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展现给每一个人,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大家对文化意识的认同,营造出最为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五、文化强国的创新力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建设最大的推动力就是不断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让文化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这也是建设先进文化理念,繁荣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的最有效措施。先进的文化发展需要各种相应文化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更需要文化思想的不断创新,也需要文化形式的多元化和文化环境的新鲜化。在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遵循政企分开的原则,由政府领导部门牵头带动社会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实行新闻发布制度,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建立法人治理机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有较强的尊重创新、鼓励创新、主动创新和保护创新的意识;完整的系统的文化强国战略;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是文化的吸引力、号召力、凝聚力、辐射力的源泉;浓厚的文化创新环境。文化创新力是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与影响力。先进文化创新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活力所在,在当今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经济能否保持较快发展,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产品的研发能力、文化产业的创意能力。
六、文化强国的品牌竞争力
文化品牌的建立是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化品牌一旦建立起来可以在市场经济运作中获得丰厚的品牌价值和品牌利润,并且在市场发展中率先获得独占性。文化品牌效应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对文化强国建设至关重要,能够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能够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机遇,吸引投资,推动旅游。文化强国要形成一批代表国家形象、具有国家特色的文化品牌,要创立适合国内外人民需求的文化品牌,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富有创意的挖掘和提炼,开发深受人民喜爱、市场占有率高的文化品牌产品,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国家的文化需求。
七、文化人才创造力
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兴旺发达,关键在人才。无论是发展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一方面要靠资源,另一方面要靠文化人才,两者缺一不可,但在这二者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人才,尤其是能够提供文化创意的文化人才。繁荣和发展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途径就要培养一大批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文化行政管理、文化经营管理和文化艺术专业方面的专门人才。文化人才是具有良好的内在文化素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不断努力取得创造性文化成果,并对人类的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人。文化人才的内在文化素质是其特有的认识文化现象、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和进行文化创造的知识和能力,体现了文化创新的特质。创造性文化成果是文化人才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进行的文化传承、生产、经营、管理、创新等。
文化强国的战略论文篇2:《浅谈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国文教育》
当代大学生在传统道德文化强国的视域下应该更为积极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合格的高校学生,学习大学国文课程不仅是审美的精神享受,更是精神层面的成长。
一、何谓大学国文
国文是建立在国学大的背景下展开的。广义的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狭义的国学是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国文是指本国的语言文学作品,民国时期的国文就是现在所说的语文科目。“国文”顾名思义,堂堂一国之文,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文明之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它唤起的是我们意识深处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依赖感。需要说明的是,1949年之前,“语文”被称作“国文”。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国文课的学习更强调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现代语文的学习则更强调功能、更强调应试,进而忽略了原有的本族文化意蕴的深刻内涵。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国学”就是指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精粹,它是我们民族精神成长发育的基石,也是一个国民尤其是大学生应该接受的 基本素养 。然而,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文化多元现象,弱化了我们对“国学”的传承。而大学的人文素质课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传承文化的重大使命,作为教师更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们汲取国学瑰宝中人文素养的精华,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大学国文教育现状
(一)主动学习意识不足
当下主流意识是功利的,从而忽略了人文素质课基础课的学习,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才是自己立足社会的基本,忽视了写作、演讲、 面试 的能力。这些综合能力才是一名合格大学生 毕业 的立足之本。现在的学生书写能力不及高中水平,错字处处可见,表达能力欠佳,在这个时候更需要唤醒他们对国文学习的主动意识。
(二)国文教育缺失的原因
在功利社会的背景下,大多数人重物质不重精神,这是社会大背景下的原因。中国文化的精神风貌不再像古代受到重视,儒学之风在物质世界极大丰富的今天已经俨然被削弱。大家之所以喜欢陈晓旭版的《红楼梦》,封其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剧组演员的敬业。在当年拍摄伊始,他们就进行了长达一年之久的培训,学习其中的文化课,使演员被知识熏陶,慢慢融入其中。然而,在当下急功近利的社会,鲜有剧组会花费大量的金钱与时间在拍摄的前期准备过程当中,大多数人都把预期效益、投资费用看得很重,从而忽视了当中蕴含的文化纲常。当代高校学生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考试课的学习,忽视考查课和人文素质课的学习,归根结底是因为追求学分的功利心。从而忽视了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忽视了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学科外部的关联性。当今学生更注重学分,忽略了需要学习相应的文化,夯实自己的学习能力,最后达到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的目的。
(三)相关表现
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本国历史的地位在一片“振兴国学”的呼喊声中却仍在下降,这种巨大的反差不能不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感到忧心。出于这种对弘扬母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我们高校老师更应该自己以身作则把母语教育和人文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各个高校更应该加强基础学科建设,而不是任意删改觉得“没有用”的学科,着力把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联系,使学生更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
大学国文课程设置的走向究竟需要强调人文性、强调工具性、强调审美性、强调适用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现代大学里开设了很多通识课程,很多都有提高人文素质的作用,但通过提高驾驭母语、品味母语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课程恐怕非大学语文莫属了,所以大学语文课程应是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通过学习品味语言来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和终极关怀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倘若脱离了工具性,便失去了这门课程的基础;倘若脱离了人文性,便失去了这门课程的方向,而大学,则更强调人文性。母语水平和人文素养是大学语文课的两大支点。所以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调文化元典和文学经典的结合,以及知识性、审美性、趣味性的结合。
三、大学国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语言规范性
语言文字应放在大背景下考量,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使得创造的文明得以继承。语言的产生与发展是对社会主流意识的肯定,比如“点赞”“给力”,新词汇的产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得以流传和发扬。外国语的大量深入,提醒我们注重本族语的文化倾向性。对语言文字要有责任意识,使其健康发展。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广普通话,写规范汉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将其落实到每一节课中,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在尊重方言的同时,推广普通话,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建设和谐的社会。
(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口语的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在当今社会立足的重中之重,如何在经济发展的现在能够迅速地抓住机会,才是通往成功之路的试金石。口语表达的基础又是语文能力学习的外在表现。高校毕业生应具备基本的演讲能力及面试能力。不善言谈和不善表达的话,就很容易给人留下能力不高和思想匮乏的印象。这样的人不管处在哪一个社会层面,也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轻松地进行 人际交往 ,也不会得到足够的器重和赏识。要想摆脱这种不利的境地,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语言成为架通事业成功的桥梁,让语言成为连接自己和他人的纽带。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立世和处事的成败。因而高校大学生应通过国文类的课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增强语言方面的自信力。
(三)增强教育品德功能
人品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学校和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传道、做人放在第一位,其次是知识的传授。巴金勉励后辈“说话要说真话,做人要做好人”。先贤的众多论述,都强调了做人的重要性。诚然,不做好人,就不会说真话;不会做人,“努力学习”就失去了方向,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孔子也讲“不学礼,无以立”。待人以礼,待君以礼“君命召,不俟驾行矣”(《乡党》)。在大学里学知识固然重要,修习人品更重要。比如清华大学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复旦大学学生投毒事件,这些血淋淋的事实都在提醒我们,学生应该以德为本,德育是首要。尤其是高校教师更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培养学生的品德。从每一句话、从每一节课、每一个学期做起。
(四)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纲常
世人一讲到儒,马上就会联想到孔子、孟子,因此很多人便想当然地认为,“儒”是从孔子那时才有的,“儒”都是孔子、孟子那样的人,他们胸怀天下、知识广博、讲究仁义。其实这些都是误解。早在孔子之前就有“儒”,他们的流品非常复杂,有“君子之儒”,也有“小人之儒”。孔子常常教导自己的弟子要做“君子之儒”,而不是“小人之儒”。后来经过孔子的不断努力,把那些“古儒”改造成“新儒”,这就是思想史上讲的“儒家”。历朝历代也把这种儒家思想延续至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儒”为“柔也,术士之称”。“儒”为什么会有“柔”的意思呢?我们分析,这可能与以下两点有关:一是“儒”源于东夷,而东夷诸族柔逊多礼;二是初期的“儒”多是有学问、有本事的公族,亦即读书人,而读书人大多性情柔逊。
从汉字的结构看,“儒”字从“人”从“需”。“需”的本义是密云在上,雨要下而未下的样子,因此“需”字有办事不坚决果断、性格柔弱的意思。凡是从“需”的字,常常都有柔弱是意思,如“孺”“孺”“糯”。许慎所讲的“术”,有时并非泛指所有的杂术,而是专指所谓术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那么他讲的“术士”,也可以专指熟悉六艺的读书人,他们都是帮助诸侯用六艺教育人民的人,都是人民教师,当教师时间长了,自然有股文弱之气,所以被他们成为“儒”。儒家学说主要内容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自身修养。
无论是孔子讲做人的道理,抑或是孟子讲政治,都以“仁”字为出发点,做人到治国,仁爱之心一脉相承,这就是孔孟思想“仁”的核心。他们的重点是人,也就是指人的心性和品德,因此孔子和孟子从始至终都非常重视人格修养。儒家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文化纲常和道德的最高标准。实施国学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高中语文教学的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积淀国学底蕴,大幅度提高人文素养,将对社会公德、各种公约、 规章制度 、行为规范的被动遵守转变为一种自觉意识、自觉行为,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大学需要更多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德才兼备才是培养的首要任务,是重中之重。在大学国文意识形态下,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崛起势在必行,由此,更要构建出一套合理的 教学 方法 ,以适应这种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强国的战略论文篇3:《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一直都重视文化的发展,重视用先进文化来武装全党、引领社会,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中华民族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创造出了博大精深的、优秀的华夏文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精神力量以及重要保证和支持,不仅开辟了中华文化走向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且推动了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对它的认识程度也越来越深。对于“文化强国战略”这个问题的提出并不是一举成功的,相反,它是我们党在经历了几十多年的辛苦探索,不断深化对文化的认识后,才最终形成和提出的。
2002年11月,党的召开。这次大会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对于文化事业发展的任务以及部署,这是我们国家的文化体制改革步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拥有全局性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
2007年10月,党的 报告 具体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它的战略地位,在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这一问题上,提出了重要的指示和要求。
2011年10月,党的全会,通过对目前形势的分析,实事求是地 总结 了我国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的 经验 教训。会上提到,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对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行高度的培养,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仅要做到文化自觉,更要做到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而奋斗。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规律,也体现了在先进文化发展这一问题上,党的执政能力作用的发挥,更彰显了中共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时代条件下,作出的满足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要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深刻认识文化的作用和地位,使我们更加自觉地自发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前进。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全国人民面前许下的承诺。从党的十八大为起,我们国家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让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提高,而且要让人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增强文化软实力。亿万中华儿女不懈追求的光荣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重要的精神支撑是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我们党是一个有着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文化建设,历来都高度重视。坚持文化的前进方向、团结奋斗力量,用先进的文化来引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以新的文化视觉、新的文化成果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不管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还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改革发展都要加快步伐,时刻牢记文化建设的任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途径
为了文化的发展,为了提高我们国家的实力,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带领下,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实践,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促使文化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台阶。实现这样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必须选择科学的文化发展途径。
1.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关键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最关键的一点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要使文化生产力得到不断的解放和发展,使文化体制不断得到深化和改革,不仅要创造学术民主,还要发扬艺术民主,激发全民族的活力,确保人民的基本的文化权益,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让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各民族文化之间,应形成各具特色、和而不同、互融共存、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增强,将为文化强国提供强劲的原动力,使文化持续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2.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系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幸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对于文化强国的建立,不仅仅是要坚持正确的道路,要知道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随时迎接新的挑战。
3.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必须提高党的领导能力
对于文化强国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是前提,要提高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引领能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文化才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并与之相协调,使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得到体现。作为执政党,如果不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就不能领导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党。所以,为了文化的发展,必须提高党的引领能力,以此来保证文化强国的建设。
四、结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强国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在各个方面都不能松懈,面对的挑战还很多。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加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素质,鼓励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投身文化建设上来,学习和借鉴那些优秀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猜你喜欢:
1. 中国梦的文化精神:强国梦 文明梦 幸福梦
2.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全文)读后感
3. 全民阅读2017倡议书
4. 2017年学习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通常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一般意义的社会主义,而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将建立起社会公有制,消灭一切专制的政治形式,建立完备彻底的民主制度;国家将失去暴力性质,成为单纯的管理机关和服务机构。社会主义要求将人的思想从资本、宗教、国家下彻底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接受思想和科技的优秀成果,使人的人格日益完善,智力日益发展。社会主义将以资本主义的灭亡标志自己的诞生。
关于“社会主义”一词的最早使用,通常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最早使用的是德国神学家、天主教本笃派教士安塞尔姆·德辛在1753年与人论战时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第二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先使用的是意大利传教士,表示一种上帝安排的传说制度。后来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相联系而获得了政治意义;第三种说法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20至30年代欧文主义的刊物《合作》杂志和圣西门主义的刊物《环球》杂志上。空想社会主义者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不满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而期望实现的集体主义理想。
起初,这个词含有为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和平而改造社会制度的意思,容许财产不平等存在。而当时的“共产主义”一词,则一般是指通过生产资料(有时也包括生活资料)公有的办法来建立社会平等,主张取消财产不平等。所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理论,有时统称为“社会主义”,有时则加以区别。无产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以后,资产阶级经常利用“社会主义”来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恩格斯曾指出:“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则是工人阶级的运动。”
马克思在1842年10月15日写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恩格斯在1843年写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分别首次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赋予了科学的含义。不过在当时,马克思、恩格斯是把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同义语来使用的。
从此以后,作为思潮的名称,“社会主义”通常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但是,“社会主义”仍有各种各样的含义和用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除了科学社会主义以外的19世纪中叶在欧洲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潮归纳为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封建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真正”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