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高一政治论文价格消费

2023-12-10 22: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一政治论文价格消费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独生子女化,中学生的不良消费日益膨胀,有的甚至到了令人膛目结舌的地步。

就龙岩市的中学生来说,“李宁”的上衣,“CONVERSE” 的鞋子,“NIKE” 的书包,“SONY” 的MP3……真可谓集名牌于一身。还有不少的学生将大把大把的钱用于“吃喝玩乐”、泡网吧、玩游戏,目前拥有手机的学生也是日益增多……

通过调查分析,我认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方面:

第一、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因此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名牌商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龙岩城区,不少学生也马不停蹄地追赶起潮流。社会上一些人把消费水平作为衡量个人尊严、地位高低的尺度,青少年又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各种畸形的消费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腐蚀着青少年。

第二、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过分溺爱。孩子们,往往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不懂得节俭。而不少家长又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给孩子零花钱也无关紧要,再说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还有的家长认为给零花钱可以让孩子在同学面前不感到自卑,自然也就对孩子的零花钱疏于控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过多的零花钱可能让孩子滋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再加上缺少引导,使许多孩子不能正确使用零花钱。

第三、中学生自身的消费观念不成熟,容易出现从众、攀比和求异心理。一些学生为了在同学面前炫耀,吃、穿、用样样都要讲名牌;还有不少学生认为“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在这种从众心理作用下,不合理使用零花钱、乱消费的现象就更严重了。

第四、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如今,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视对学生“智”的培养,却忽视了“德、体、美”等方面的教育,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生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消费能力、生存能力等尚未得到重视。尽管也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但由于内容不够新颖,教育方式过于陈旧,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往往在学生中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中学生乱消费的现象,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极大地危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许多学生有了零花钱,没有用在正经事上,而是花钱去网吧玩游戏,看一些不良的书籍、录像等等。不少学生沉迷于网络,通宵达旦地玩游戏,不仅荒废了学业,而且还出现了精神异常。如今,吃零食也成为学生消费的一个主要内容,尤其是初中生,一旦身上有了钱,见到喜欢吃的零食便会毫无节制地买。据调查,龙岩市中学生零用钱的用途中排在首位的就是“买零食”。一些学校的校门前就有不少卖零食及饮料的小卖部,周围还有很多摆地摊的卖些廉价的食品,许多零食并不符合卫生标准,往往都是一些“三无”产品,这样不但浪费了钱,还损害了身体健康。

其次,会逐渐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许多学生自以为有的是钱,对很多东西都不懂得珍惜,养成了浪费的习惯。比如,丰盛的午饭因为“没胃口”就原封不动地“回收”了;早餐的面包咬了一口就慷慨地留给了“垃圾桶”等等。如果有人“介意”,他们会满不在乎地说:“反正我花的是我自己的钱。”但他却没有意识到,他潇潇洒洒所花的钱凝聚了父母多少的血汗。

再次,会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导致家长与子女关系紧张。中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分辨是非能力差,看到别的同学有那么多钱,于是也向父母要。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很有钱,一些家庭的收入并不高,但是为了满足孩子,他们只好省吃俭用挤出一些钱来给孩子。倘若家长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就容易使两代人的关系紧张。

第四,也是最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家庭的生活条件不可能一成不变,倘若现在过惯了奢侈生活,形成了一种错误的金钱观,认为“金钱是万能的”,一旦家庭条件出现变故,无法面对现实,就有可能走上盗窃、抢劫甚至杀人的犯罪道路。再者,同学之间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从而引发学生的心理失衡。现如今,中学生生日请客送礼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礼物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请客的花费也由几十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现在谁的手里要是没有零花钱,看着同伴经常买这买那,总是羡慕得很:要好的同学今天请了你,你却因为没钱无法回请人家,又尴尬得很。这种羡慕、尴尬处理得好是幸运,若是处理得不好,带来的后果将不可想象。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那么中学生怎样才能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金钱是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就伤人。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问题上,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观念。在处理零花钱的问题上,家长可以把零花钱作为一种奖励手段。比如,孩子做了一定的家务劳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可以按照事先的约定给孩子一定量的零花钱作为奖励。不但让孩子形成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还控制了其零花钱的数量。

第二、学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心理健康课的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第三、家长对孩子不能有求必应、听之任之,该控制的时候不能轻易放手。当孩子做错事时要给予他应有的批评和教育,让其充分认识到乱花钱的危害性,帮助他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四、要培养孩子合理的消费观念。花钱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就像学游泳一定要亲自下水一样。家长可在生活中,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教孩子学会理财,帮助孩子学会科学、合理地消费,同时加强对孩子勤俭节约的教育:如购买衣服、鞋帽时,不必追求名牌,应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懂得钱是来之不易的,从而逐步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第五、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所有网吧的检查管理力度,创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消费环境。

合理安排消费是每个家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对待“钱”,是人生道德大厦中的一根重要支柱。孩子对待消费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其成年后道德品质的形成,所以要培养孩子逐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总之,中学生的消费情况不容忽视!

政治论文 身边商品价格变动及影响

中文摘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宏观指标,对我国国民经济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我国2006年上半年的CPI的变动情况,分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CPI的变动因素,并指出了CPI的变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关键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因素;宏观经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出了暖和上涨的态势。价格上涨与下跌因素相互并存,始终制约着CPI的走势。一、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情况1、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我国CPI的调查内容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八大类263个基本分类约700个规格品种的商品和服务项目。2、近几年CPI的变动状况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经济保持9.9%的速度增长,CPI与2004年相比上涨1.8%,2005年全年经济总体上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但从其他价格指数来看,除居住价格保持近三年较高位置外,其余价格指数都在逐步走低。在消费类价格指数中,居住价格指数2005年与2004年同期相比仍有一定幅度上涨,而粮食消费价格与食品消费价格呈明显下降趋势。原材料、燃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与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分别从年初的增幅10.7%,5.8%和7.5%下降到11月的5.4%,3.2%和-1.2%。3、2006年上半年CPI变动情况2006年中心仍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预计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全面协调较快健康发展的势头,使价格运行有良好的宏观环境,为价格的平稳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并且,我国预计将会把CPI控制在3%以内。从上半年的情况看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了1.3%,其中,城市上涨了1.3%,农村上涨了1.2%。具体来看,食品价格上涨了1.9%,居住价格上涨了4.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了0.9%,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了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了0.8%。按商品分类来看,商品零售价格上涨了0.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了2.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了6.1%。从中可以看出,房屋价格的上涨仍然是CPI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我国的CPI在分类上包含了居民居住类价格的变动,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房租、自有住房等与居住有关的项目。我国CPI中,居住类权重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正逐渐上升。当前居住类在CPI中的权重是13.2%,比2000年提高3.5个百分点。因此,居住类价格的上涨无疑会对CPI的变动产生重大影响。4、CPI变动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交换是以价值为基础的,而价值又是以价格来表现的,因此,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尺度,也是经济活动的媒介。但价格还有另外一种重要作用,那就是调节杠杆。价格调节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政府的调节行为,如国家的价格政策,以及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实行的价格调控等。二是市场的调节行为,这是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基本表现。主要体现在企业和消费者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其结果是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使两者取得相对的平衡。因此,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的时候,对CPI变动状况的分析是不可缺少的。二、物价变动的影响因素1、拉动价格上涨的因素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价格上涨的主导因素。2006年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预计仍在9%左右,继续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就是扩大消费,因此,消费增速的提高是直接影响并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的一个直接因素。投资推动价格上涨
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虽在不断调整,但投资反弹的动力有增无减。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投资品价格的回落,以及作为“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和地方政府换届年的效应,2006的投资仍然会保持20%左右的较快增长。投资的增加必将继续加大生产资料的消费需求,也会对上游生产资料价格和原材料、燃动力购进价格带来上涨的趋势。资源性商品价格的上涨资源价格改革的深化,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水、石油、天然气、土地等资源价格的上升,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其中,天然气、煤气、水、出租车、公共汽车、居民用电等价格的上涨成为2006年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重要因素。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非凡是石油价格变化的不确定因素等对价格总水平走势将产生影响。从目前国际市场的主要产品价格变化来看,石油、化工原料、铁矿石、有色金属等重要生产资料价格仍然持高不下,非凡是石油价格受国际政治、军事等局势的变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石油的价格影响到化工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我国的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原材料均需大量进口,但在价格上缺少定价的主动权,处于被动接受别人定价的不利地位,这些资源、原材料的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将会对国内价格产生直接的影响,对国内价格上涨构成较大压力。服务价格服务价格的上涨对价格总水平的拉动作用将继续扩大。我国公共服务品价格形成机制在2006年后日趋完善,公共服务品价格与其他价格的关系也逐步理顺。居住类和服务项目价格涨幅的提高对CPI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医疗、教育、公共交通等服务价格也存在着上涨的压力。因此,服务价格上涨压力是促进CPI上升的主要动力。另外,国家统计局对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的构成权重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上涨预期较大的服务价格的权重,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工资水平的升高拉动了CPI的上升就业人员平均劳动酬逐年提高。2006年又实行了新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如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进行公务员工资改革,提高各地的最低工资收入和社会低保收入等等,这些措施提高了工资水平,对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政治论文

高中生拿手机的利与弊 现在有很多高中生拥有手机,并且把它带到学校去,这一现象是好还是坏,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则调查:“亲爱的,我在上课……”近日,我市某校高一的刘老师在课堂上没收一部手机,当时手机的主人正在给一名高一年的女生发短信。该老师犹豫:“该不该把这个学生的家长请到学校来?”惊人的消费:月话费超过400元。“现在学校将近有70%的学生在使用手机或小灵通。”刘老师告诉记者,尽管学校明文规定学生禁带手机入校,但还是有许多学生明目张胆地在校园里使用,甚至在课堂上偷偷发短信息。有的学生一个月的手机费竟有四五百元之多,比许多成年人还高。“只要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一律没收。期末考试完了再还给学生。”刘老师算了算说,她平均一个月要没收四部手机。家长:给孩子配手机是为了联系方便。

手机没收上来后,多数家长都会急匆匆地找到老师,要求把手机归还给孩子。他们称:“给孩子配手机就是为了方便和孩子联系。”

另一所高中的王老师告诉记者,手机普及率高了,价格也较便宜,于是家长纷纷给孩子配备手机。但家长没想到,孩子使用手机的用途常常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不少学生利用手机谈情说爱,没心思学习。

学生:使用手机是很正常的事。

“凭什么中学生就不能使用手机?”采访时,一名高中男生质疑道:“学校的IC卡电话机不够使,还经常出毛病,使用手机既不用排队又便捷。”

据了解,我市不少中学明确规定,学生禁带手机入校。有的学校虽没有明文规定,但也经常口头提醒学生。“禁带手机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防止学生出现消费攀比现象,另一个就是怕影响学习。”一名老师说,事实上,学生朝这两个不良方向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专家:“硬禁”不可取,需要理性引导。

“硬性禁止学生使用手机是不可能有效的。”某中学高级教师王老师说,部分住读的学生为了方便和家人联系,所以才配备手机。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不错,买部手机使用也无可厚非。但对学生来说,使用手机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学习。对老师来说,课堂上应坚决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中学生拥有手机,手机短信这种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已经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 高二学生张同学说,不久前对某些学校的800名中学生接收短信的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垃圾短信正大量涌入校园,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六成短信是垃圾,去年暑假的一天,张同学和家人在饭店吃饭,有一群和他年龄相仿的人忽然打了起来,抡凳子、摔酒瓶,差点出了人命。事件的导火索是一位男同学发短信骚扰了一位女同学。

这些事使张同学深受触动,萌生了十分强烈的冲动:详细调查手机垃圾短信在中学生中泛滥和危害的情况,用自己的行动向不良垃圾短信宣战!

调查表明,中学生利用手机收、发短信次数与通话次数之比约为8:1,短信成了中学生与家人、同学交流的主要方式。在他们收、发的手机短信息中,约61%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垃圾信息。这其中约64%是“有色”信息和无聊的整蛊、骚扰信息,此外还有封建迷信类、诈骗类信息等。

“我昨晚梦到你了:我们漫步在小河边,相互依偎着。你抬头凝视着我的眼睛,深情地吐出三个字——汪、汪、汪。”此类无聊的整蛊、骚扰信息是中学生接收、发送量最大的一类,有的学生甚至大量发送该类信息和同学“玩”。

“有色”信息是对中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类垃圾信息。这类信息除了淫秽、色情信息外,也包括不适合中学生的成人笑话等信息。

此外,中学生经常收到的垃圾信息还有:恶意连环信,这类信息往往要求收到短信者再转发若干条,否则就被诅咒;诈骗类信息,这类信息有的谎称收到信息的人“中奖”了,有的谎称自己手头有“海关罚没车”,要低价出售,有的谎称“将此短信转发若干条即可获赠手机话费若干”等:“黑色商业”信息,这类信息有办证的,还有卖防盗解码器、迷幻药、窃听器、透视眼镜、透视麻将的等等。

当心手机变手雷。“这是一个古老的符咒,请在收到此消息后发给20个朋友,等发完后,5天内家中就会发生好事,不发将有一个月的霉运。”在调查中张同学发现,几乎所有的同学收到这样的短信后心里都不好受,总担心有什么事发生,其中一些同学连忙转发“以求心安”,但随之又很“内疚”。

垃圾短信正对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树立、价值观的形成、积极生活态度的建立产生着不良影响。为此,年少的张为易大声疾呼:“手机,如果不善加利用,就不再是手机,而是手雷。”

中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渴望知道自己的人生追求最终能否实现,但封建迷信类的信息容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判断,要么放弃“命里本没有的”,要么坐等“命里本该有的”,将成败与命运联系起来。心理、情感测试类信息,容易使中学生靠“测试”来“解决问题”,成长中遇到的心理、情感问题得不到正确引导。恶意连环类信息,往往使接到的同学处在矛盾之中,要么自己一人苦恼,要么向同学朋友转嫁,影响正常的同学朋友关系。而诈骗和黑色商业类信息,则会使中学生对诚信这一做人准则产生怀疑,对社会产生片面认识。

可怕的是,中学生对垃圾短信对自身健康成长的危害并没有足够认识。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同学认为此类信息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只是发个短信、玩玩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有14%的同学认为“对自己有很大影响”。

由此可见高中生拿手机是有利有弊的!但是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带手机去学校大多都是会影响到学习的,所以建议高中生买手机是可以的,但是最好不要带去学校,并且不能影响到学习,因为读书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