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国内西方哲学研究
学术创造和知识生产的周期与地球公转一圈的周期并不吻合。在2005年当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国内西方哲学研究的成果,通常是在一、两年前甚至更长时间之前酝酿、创造、编辑、最后于这一年度公之于世的。而且,作为学术创造和理智生活层面上的西方哲学研究,通常并不制造能够引发公众高度关注的焦点事件。因此,这一年来的研究状况很难像许多领域那样借助“大事盘点”、“焦点人物”来综述,也许更需要历史性和反思性的眼光,“瞻前顾后”,“品头论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文化事件的发生方面,管窥锥指,加以评说。2005年的国内西方哲学研究,无论是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研究和建设工程”大张旗鼓的开展和“国学热”、“读经热”相比,还是与2004年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德里达逝世以及罗蒂的学术巡游引起的关注热度相比,都要相对沉寂一些,例如纪念萨特诞辰100周年的活动和保罗·利科的辞世就没有唤起值得期待的热情。然而,这恰恰是常态。
这种常态反映出西方哲学研究正处在不尴不尬的暧昧境况当中。国内哲学研究通常被分为“马、中、西”三个主要领域,似乎我们可能拥有三条脉络的哲学传统,这固然丰富了我们的哲学生活,但三者之间对话的难度似乎在增大,关系也越来越微妙。而且,西方哲学在国内不像“马哲”、“中哲”那样拥有名正言顺的合法性,却又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哲学的正统地位。这至少引发了两个重要问题。其一是中国学者从事西方哲学研究的定位:是引介和批判,还是像西方哲学家那样展开专业性的研究和教育?进而,这一研究应当在哲学的学科建制中居于何种地位?其二,让西方哲学说汉语,无疑将深层次地丰富和改变中国人的概念框架、思想方式和表达手段,对西方哲学的消化吸收,有助于本民族哲学创造力的提升,这时,西方哲学就不仅仅是异域之思,而能够成为本土哲学内在的思想资源;可是,如何调节各种思想资源,使其间的张力不至于过分紧张,并促进有效对话和文化重建,又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自2003年以来受到重视,本年度也在继续。
当然,西方哲学研究仍在各类学术建制的支持下不断取得进展。2005年,外国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加了近一倍,理论上达到20个。在有正式刊号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1000余篇,其中现代西方哲学类的论文超出西方哲学史类近一倍,在前者中最经常出现的名字是海德格尔、德里达、尼采、罗蒂、维特根斯坦等,而在后者中最经常出现的则是康德、黑格尔、柏拉图、笛卡尔,奥古斯丁是中世纪哲学中最受关注的。各种著作和以书代刊的连续出版物有100多部,其中译著的比重很大。大量学术成果得到了各种学术基金的支持,围绕项目和课题展开。“现象学与伦理”、“分析哲学、科学哲学与逻辑讨论会”、“中西哲学交流中的翻译问题”、“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纪念德里达、纪念阿隆和萨特诞辰百年以及关于皮尔士和杜威的学术会议陆续召开。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的分析哲学委员会,继现象学委员会和法国哲学委员会之后正式成立。现代外国哲学研究要比古典哲学研究活跃得多,这令人亦喜亦忧。
这一年,三部大型西方哲学史陆续问世(其中有些此前已开始出版,多数至今尚未出齐),包括叶秀山、王树人主编的《西方哲学史》(学术版八卷本)、复旦大学哲学系编写的《西方哲学通史》(十卷本)以及冯俊主持翻译的《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此外,多种多样的西方思想家著作、文集、文选、研究文献的译本也令人目不暇接,出版市场相当繁荣。继《亚里士多德全集》、《柏拉图全集》、《维特根斯坦全集》之后,李秋零主持翻译的《康德著作全集》也已出版了前四卷,两套《黑格尔全集》历经波折又开始重新酝酿出版,《杜威全集》和《尼采全集》也已开始谋划。
这又引发了第二个值得思索的问题。我们正在不断地将大量西方哲学原典和研究文献转译为汉语,这自然功莫大焉;但不可否认,这又在事实上放大了本国学者在创造力和研究水平上的差距。如果说创造力或自主创新能力并不能一蹴而就,那么研究水平却是有望逐步提高的。根据笔者的阅读,本年度发表的论文虽然不乏佳作,但总体上似乎并没有比前几年有明显起色,对学术积累的贡献也有待提升。看来还是应当认真借鉴西方同行的研究成果,在较高的起点上开始研究,避免大而化之的介绍和解说,力求清晰严谨的分析、论证及表达,并深入到西方学者的论证细节中去,因为若不把握细节,则难免流于皮相而亦步亦趋或妄自尊大,皆无法有效对话。虽然西方学者特别是英美学者技术化倾向也值得反思,但我们面临的问题却是如何提升技术含量。
哲学家帕斯卡尔曾有一句名言:“对于人 没有什么比他自己的状态更为重要的了。”这也许可以说是哲学智慧关照,人生与关照自我具有内在同一性的又一证明。因而对人生进行哲学思考,首先必须对自我的人生存在进行哲学思考,于是,我们把人生哲学的旨归指向自我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境遇。如果我们不满足于仅仅是生活着,那么,我们就必须学会思考人生。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样,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自我。所以,每一个自我在展开自己人生历程的过程中无疑会显示其不同的个性风采。这似乎是对哲学思考所要求的普遍性原则的一个否定。但哲学的理性与智慧却可以舍弃这其中的个性而抽取其共性的东西进行思考,这其中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我们可以从逻辑上把自我人生作“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这样一个三阶段的划分,而哲学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则贯穿于其中。1.认识自我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认识你自己”,他的后继者柏拉图进一步发挥道:“我们知道许多外部世界的知识,但我们却很难认识自己。”所以,千百年来,几乎所有的思想家们都在探究人类自身,企图认识自己。就在人类的理性迈过了无数沟壑,走过了无数夜路中的迷途之后,终于认识到自己是人,并在高举起大写的“人”的理性旗帜时,“斯芬克斯之迷”仿佛被破译了。然而,人类理性马上便又发觉,“斯芬克斯之迷”并未真正破译,而是在跨过了俄狄浦斯的悲剧之后以另一种形式提出这个迷。于是,“人是什么”便又重新困惑着人类。
古希腊的一座圣庙,一进门的门柱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警世之言:“发现你自己!”当今社会,信息的充斥使人们失去了必要的思考能力,太平盛世的浮华使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白日里为各自的名利奋斗,夜晚被各种娱乐生活引诱,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自我,找不到自我,甚至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脑海荡不起一点涟漪。时代的变化太快,走着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跟着感觉跑吧!“不经思考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现在,信息时代的大潮正把社会推向一个“自我迷失”的时代。看看你的周围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北了。电视电影看多了,在生活里就像是在表演;够档次的人见多了,也会在圈子里装装优雅做做秀,把自己扮得很清高;语言技巧学多了,说了一箩筐话却没有一点真实的感觉。很多人现在说话做事是在模仿别人中生活,而不是在做自己。很多年轻人自以为很个性、很叛逆,标榜自我,其实并不是做真实的自己,而是在追逐新潮,抄袭别人的生活。现在就是一个做秀的时代,不仅名人会做秀,商家会做秀,官员也会做秀,老师也会做秀,据报道,在今年儿童节,在广州的一个六一庆典活动,领导、老师、嘉宾一个一个接着在台上长篇大论做报告,学生在台下个个眉头紧皱、酷热难耐,如受酷刑,大人们把儿童节变成了显示领导“重视”、实现宣传最优化、利益最大化的秀场,这哪是为儿童过节日!成人世界的“做秀文化”已经开始从娃娃抓起,不断熏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秀才”。现在一个五岁的儿童上台表演节目,也会打出大人们惯用的手势,煽动台下观众“给我点掌声啦!”,每当看到这类情景,我脑子里就自问:这真是孩子真实的心声,还是大人教好的?在这种迎合心理下成长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他自己吗?现在大学校园里的杀人、自杀、跳楼、卖淫、包养等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其自身根源只有一个:迷失自我。
世界哲学包括三大系统: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每一个哲学系统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特殊概念、范畴,有自己的特殊问题,有自己的特殊见解。研究比较哲学很有意义。我对印度哲学没有研究,所以只能讲一下中西比较的一些问题。在中国也有许多派别,其见解也不一样,像儒家、道家、墨家彼此就不一样;后来的理学也分不少派.也都不一样,情况是复杂的。西方哲学更是如此,古希腊就有不少派别,到近代、现代,西方哲学派别更多,所以很难笼而统之地讲,西方哲学怎么样,中国哲学怎么样。我今天讲的中西哲学比较,主要是就中国大多数思想家的思想与西方大多数思想家的思想作相互比较,其中有许多例外,中国哲学里边也有许多特殊的思想家,西方哲学里边也有许多特殊的思想家,这些复杂情况都应该注意。
一、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中国哲学表现一种思维方式,西方哲学表现另一种思维方式,彼此很有区别。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分析,西方分析思维比较流行,比较占势力。从古希腊一直到近代,尤其近代西方哲学,分析方法很流行。恩格斯也讲过,在古希腊辩证法比较多,古希腊许多哲学家都是辩证法家。到了近代,恩格斯用了一个名词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他说在十六世纪以后,西方就出现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辩证法不太受重视了,把事物看成孤立的、静止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个名称是黑格尔提出的,事实上这个名称并不合适,因为形而上学还另外有一个意义,在马克思、恩格斯早年著作《神圣家族》里边也讲到形而上学,那就是另外一个意义,就是玄学、本体论的意思。后来,恩格斯采用黑格尔德用发,把英国培根、洛克以后的科学思维方法叫做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现在这个名词比较流行了。可是中国哲学从古代一直到近代,比较占势力的是辩证思维。可以说西方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大概讲讲。事实上中国也有分析思维,在中国有儒家、墨家、道家,墨家是比较注重分析思维的,可是墨家到汉朝以后就断绝了,分析思维就不太占势力了。中国的辩证思维起源是比较早的,老子讲"正言若凡"(《老子》第七十八章),就是说一句话看起来是反面的,其实有深刻的含义。他讲"反者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老子特别强调这个"反",这个"反"用黑格尔的名词说就是"否定性",老子认为一切事物后来都归于否定。孔子讲"叩其两端"(《论语.子罕》),遇到什么问题,从两方面来考虑,问题就解决了。孔子的"叩其两端"也是辩证思维的一种表现。从老子、孔子开始,中国的许多思想家都有辩证思维,到宋朝张载,辩证思维尤其丰富,后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辩证思维也很丰富。在西方,也有丰富深刻的辨证思维,一个最重要的代表就是赫拉克利特,他是西方辩证法的开端,所以现在西方有人讲赫拉克利特就是西方的老子,过去也有人讲老子就是中国的赫拉克利特。中国的老子、西方的赫拉克利特都是辩证法的代表,不过,中国的辩证思维与西方的辩证思维有区别和不同之点。老子和赫拉克利特都是辩证法的大家,可是他们所讲的也不一样。中国哲学讲的辩证思维比较注重对立的统一,特别注重统一、注重和谐,认为和谐、对立的融合是最重要的。赫拉克利特特别强调斗争,老子特别强调和谐。这说明中西都有辩证思维,可是其重点不一样,直到现在亦是如此。关于中西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前两年有个美国哲学教授巴姆(Bahm)到北京来,他是专讲比较哲学的,写了一本书叫《比较哲学》,他对中国哲学、印度哲学都很感兴趣,对西方哲学更有研究。他说中国、印度和西方的思维方式很不一样。他画了三个图,表示三者之不同。
西方的思维方式:是A就不是非A,是非A就不是A,把肯定和否定分析得很清楚,这个就不是那个,那个就不是这个。在印度,说A不对,说非A也不对,把A否定了,非A也否定了。你说这个东西是这个不对,你说这个东西不是这个也不对,根本就不能说,这是印度的思维方式。在中国,这个太极图表示阴阳互补,相反相成,相灭相生。巴姆认为中国的这个思想比较深刻。他是个大物理学家,他很推崇中国?quot;阴阳鱼"。我附带谈一谈阴阳鱼太极图的历史。在过去很多人认为阴阳鱼太极图出于唐朝,现在经过考证,确认阴阳鱼形式的太极图是南宋末年才出现的。在宋代有个哲学家叫周敦颐,画了一个太极图,他那个太极图就是一个大圆圈,周敦颐当时并没有阴阳鱼形式的太极图。阴阳鱼形式的太极图是在周敦颐以后,到南宋末年,才有人画了这么一个图。现在阴阳鱼太极图很有名了,他表示中国辩证思维:两端互补,相反相成,相灭相生。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有一定的水平,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优秀遗产。中国古代哲学关于辩证思维、关于对立统一可以说有很多很深刻的思想,值得研究。西方的所谓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即分析思维方式,在历史上很起了作用,从十六世纪培根、洛克以后,西方自然科学发展起来了,西方自然科学就是靠所谓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是靠分析思维,通过分析、通过实验,自然科学就大大发展起来。所以,现在我们是要发扬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优秀传统,同时也还要学习西方的分析思维。马克思主义可以说两方面都有,它一方面讲辩证法,同时也是注重分析的。我认为分析思维也是很重要的,过去,中国儒家、道家都不重视分析思维,这是一个缺点。列宁有篇文章《谈谈辩证法的要素》,其中有一条就是分析和综合的统一,列宁讲辩证法是注重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结合。这是辩证法的一个要素。
二、中西本体论的异同
所谓本体论在英文就是Ontology,有人将其翻译成本体论,有人翻译成玄学,有人翻译成实体论,但是与西方本体论有很大的区别。
西方本体论学派很多,意见彼此也不一样,其中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讲本体与现象的关系。本体与现象是两个方面,本体是现象的本体,现象是本体的表现。西方尤其是唯心论者有这么两句话?quot;本体实而不现,现象现而不实"。这就是说,本体是实在的、是真实的,可是它自己不能够表现出来;现象是表现出来了,可是它不是真实的,只是本体的表现。这种思想在西方新黑格尔主义那里特别强调。这个观点在印度也一样受到强调。但这个观点曾在二十世纪受到西方一个大哲学家的反对,这个哲学家叫Whitehead(怀特海)。他认为,西方近代以来,都是把现象和本体分成两截,他起了个名词:"bifurcation of nature(自然的两分)",把整个自然分成两片:一片是真的,一片是假的;一片是实在的,一片是虚妄的。他认为这种分法是根本错误的。怀特海反对对自然的两分,他说我就是讲这个自然,自然不应该分成两片。
中国自古以来,许多大哲学家都是不讲本体与现象对立的。认为本体与现象是统一的,又有区别,又有统一。中国哲学认为,本体是实在的,现象也是实在的,并没有虚实的区别。在中国讲本体与现象的区别是什么区别呢?是一种本末、源流的区别。一方面是本,一方面是末;本就是本来就有,末就是后来才发生的、后来才衍生出来的;源流,源就是起源,流就是后来才产生的。中国大多数哲学家都认为本体是根本、是实在的,现象虽然不是根本,可也是实在的,这是中国本体论的一个特点。
南宋初年有一个哲学家叫胡宏,他批评佛教说:"释氏……于一天之中分别幻华真实,与道不相似也。"(《知言·往来》)胡宏的话表现了中国哲学家的一个态度,即认为现象也是实在的。北宋哲学家程颐有两句话表示体与用的关系:"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易传序》)体是根本,用是体的表现,一源是讲二者是统一的,显就是表现出来的,微就是里面深刻的内容,二者没有间隔,而是相互统一的。这句话表明了本体与现象虽有区别,但仍是统一的。这就是中国本体论的特点。
因为中国哲学本体论有这么一个特点,与印度、西方都不一样,不容易了解,但表现了中国哲学的一个深刻思想。现代有个哲学家熊十力先生,他讲哲学特别强调这?quot;体用一源",他反对西方体用两分,认为那是错误的。也有人不了解中国哲学的这个特点,于是认为中国哲学没有本体论,完全是用西方的模式套中国的哲学,我认为是错误的。中国哲学讲体用一源,与西方哲学把体用分开是不一样的,但中国的体用一源也是本体论,不能说中国哲学没有本体论。中国哲学不仅有它的特点,我认为它的特点还是比较深刻的。
三、中西哲学根本范畴的异同
西方哲学有许多根本概念、根本范畴,中国哲学也有许多根本概念、根本范畴。
在中国哲学中,有许多根本概念、根本范畴,很难翻译成外文;西方哲学中,许多概念、范畴也很难翻译成中文,各有各的特点,必须了解他的真正意义。这点对研究哲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真正了解中国哲学一些范畴的真正含义,这是很细致的功夫,不容易做到。
在中国哲学里边有这么几个概念,很难翻译成外文。
第一就是"道"。老子提出这个道来:"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认为这个道"先天地生",就是世界的本体。那么这个"道"怎么翻译呢?这就很难了。现在西方人翻译老子的《道德经》大多数都是用音译"dao",也有人用意译,译成"way",可是"way"就很难表示"道"的许多含义。在西方哲学中也有个观念"逻各斯",这个逻各斯跟老子的道很相近似。一方面逻各斯指世界的根本规律;老子那个道也当"说"讲,"道可道"的可道之"道"当"言说"讲,西方的逻各斯也有说的意义。但道还有许多特点,翻译成"逻各斯"也不行。现在西方大多数人都翻译?"dao"。西方人对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很感兴趣,《道德经》在西方已有一百多中译本,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翻译。
第二就是"气"。在中国哲学中,气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气跟西方所谓的物质、原子比较接近,气表示一种物质存在。可是中国的气跟西方所谓的物质又不一样。西方所谓的物质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广袤性,就是extension,是占有空间的一种存在,中国的气也是占空间的存在,这点是一样的。可是西方认为物质具有惰性、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必须加以推动它才动。而中国的气有运动性,从先秦时期到宋明时期讲的气,一直都是会运动的,有运动性,没有惰性,当然它有动也有静,在它的内部包含有运动性。这点与西方所谓的物质就很有区别了。现在西方人研究中国哲学、中国科学,想法子翻译这个气字,有许多人把气翻译成"生命力",因为这个气是会运动的。事实上,中国的气跟所谓生命力分属于两个层次,有气的东西不一定有生命,所以把气翻译成生命力也是错误的。近来有一个比较合适的翻译法, 把气译成"能",即所谓的"energy",可是气也不仅是"energy"。我认为,气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西方讲的"mass";同时又包含"energy",它是质量与能量的统-。中国的气这个概念既包括能又包括质,是一个很深刻的概念。西方的物质还有一个特点叫不可入性,这个物质不可能进去,不能进到物质里边,除非把它破坏了。中国的气与西方的物质就不一样了,它有可入性,你可以进入气里边,也不破坏它原来的实体。所以气这个概念还是一个很神妙的概念。
第三是"神"。中国哲学中还有一个很难懂的概?quot;神"。中国哲学里边所谓的神有三层意义。第一层意义就是指天神、上帝;第二层意义指人的精神作用、思维作用;第三层意义指微妙的变化,所谓"阴阳不测之谓神"(《易传.系辞上传》第五章),阴阳互相作用非常神妙,这种情况也叫作神。如果碰到一个神字,就认为这是在讲上帝,认为是有神论,那就是完全错误了。中国许多哲学家讲神,她不是在讲上帝,他是讲"阴阳不测之谓神"。这个概念也很难翻译成英文。
第四是"诚"。这是一个更为深奥的概念,"诚"就是诚实的诚,可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把诚作为一个哲学范畴,作为哲学的一贯根本概念。这个诚应该怎么讲?宋朝朱熹讲诚时说了句话?quot;真实无妄之谓诚"(《四书集注.中庸章句》)。真实无妄怎么讲呢?一方面是真实, 是实实在在的;另一方面是无妄,就是没有偶然性,是必然的。所以这个诚表观了两层含义,一层是实在性,另一层是必然性、规律性。黑格尔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凡是合理的都是观实的,凡是观实的都是合理的"。中国的这个诚字就把现实的与合理的两方面结合起来了。(《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t961年6月版,第11页。)这所谓诚,意义相当深刻,不容易理解。
研究中国哲学,应该深入了解这些范畴的意义,不能从表面上看。
西方哲学也有许多概念很难翻译成中文,最显著的就?quot;being"。"being"可以说在古希腊哲学中是最重要的概念、最重要的范畴。这个范畴怎么翻译呢?这很成问题,一直到观在都没有一个很好的翻译方法。过去都翻译成"有"或者"存在",有人认为这样翻译跟它原意不合,有人就翻译成"是"。英文"being"是从"to be"变来的,它是从一个动词变成一个动名词,表示"是",也表示"存在",过去很多人都把它翻译成"有"。黑格尔的《逻辑学》第一章就讲"being",一般都译成"存在"或"有"。有人认为古希腊的"being"译成"有"或"存在"都不合适,认为应翻译成"是"。可是在中文里的"是"没有存在的意思,所以译成"是"就很难理解。现在一般都译成"存在"或"有"。有人提议,应该翻译成"是者",但这个"是者"很别扭,不像中文。这就表明西方有一个根本范畴,很难译成中文。关于英文的"to be",有人认为中国古代不用"是"字,事实上这样理解是不对的,中国古代是有"是"字的,可举《论语》上的两句话为证。孔子有一天坐着车赶路,碰见两个隐者问路,那隐者就说:"父执舆者为谁?""为谁"这个"为"字就是现代的"是"字。子路就回答说:"为孔丘",即是孔丘,隐者又说:"是鲁孔丘欤?"是鲁国的孔丘吗?可见中国古代就有这个"是"字。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是字,是错误的。但是这?quot;是"字是作为联系词来用的,用它来翻译"being"是不恰当的。笛卡儿有一句话很有名:"我思故我在",我在这儿思想所以我存在。如果直译,按照原文就应译成"我思故我是",就很难理解。以上表明西方有一个很重要的范畴"being"很难译成中文,我们研究西方哲学,对此必须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其次.从中国语言跟西方语言来作比较,中国话里边有时两个名词有区别,而在西方没有区别。比方中国的"兄弟‘,哥哥跟弟弟是两个词。在西方,"兄弟"是一个词brother,它不分是兄是弟。中国的"心"字,在西方用两个名词来表示:一个是"mind",会思考的那个心,还有一?quot;heart",即心脏,所以西方人动感情就用"heart",把"mind"和"heart"分开了。中国就是用一个"心"字,心脏也是用这个"心"字,思维器官也是这个"心"字,这就比较模糊了。而西方所谓"being"把"是"与"存在"合而为一,意义也比较含糊。
还有一个跟哲学关系不大的名词"国家"。中国哲学中的"国家"就是这么一个词,西方就分开了:一个是"state",一个是"country",一个是"nation"。"state"是国家机关,"country"是邦域,"nation"是民族,西方的邦域跟国家机器是两个名词,中国就是一个名词,意义也是比较含混。中国哲学有时用一个名词,西方哲学分成几个不同名词来表示,从这一点说明分析思维还是比较清楚的。
四、天人关系与主客关系
现在有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中国哲学讲天人关系是怎么讲的?是不是也讲主客关系?所谓天人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天"字的意义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本来天就是头上的天;后来天有时候表示上帝,表示最高的神,天命就是上帝的命令,这种天后来的哲学家称其为主宰之天,因为它是万物的主宰。有些哲学家即承认主宰之天,又不承认主宰之天,他的思想采取一种模糊的形式,在那里动摇。有时认为天就是"最高原理",像孟子所谓天就是指最高原理。从战国时代起,有些思想家所谓天表示整个自然界,像荀子等所谓天就讲自然界、大自然?quot;天人合一"中所谓天指自然,用的是"天"的第三个意义。
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讲"天人合一"这个命题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在汉朝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是董仲舒,他讲了一句话叫"天人之间合而为-"(《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天人的关系是合而为一的。可是董仲舒的天有两个意义:一个是上帝;另一个是头上的青天。他认为上帝就是头上的青天,头上的青天就是上帝,并认为上帝、头上青天与人有相似之处,"天人相类"(《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他提出这么一句话叫"人副天数",天有许多数目,人体也表现了许多数位,彼此相合。最显著的例子,天是每年有十二个月,人的身体上有十二根大骨头,这就跟天相符合了。这种思想完全是牵强附会,是一种浅薄的思想。
宋朝张载也讲"天人合一",他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四个字来。张载提出"天人合一"这个命题主要是反对佛教,他说佛教否定天的客观性、否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这是完全错误的。他说自然界也是客观实在的,天和人都是客观实在的,彼此合成一个整体,就叫"天人合一"。张载用八个字表示天人合一的思想:"乾坤父母,民胞物与"(正蒙· 干称)。乾坤就是天地,天地就是人类万物的父母,人类万物都是天地所产生的,他还说我讲父母是个比喻而已。"民胞物与",民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伙伴、朋友。现在"民胞物与"这四个字很流行,就是从张载开始的。总之,张载认为,人是自然界所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植物都是跟我同时存在的,应该爱护它们。这就是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意思,后来这个思想很有影响。
在中国哲学史上,也有人讲天人之分,不赞成天人合一。这有两个代表:一个是荀子,他说了解天人之分的人才是最高的人;一个是刘禹锡,他讲"天人交相胜"(《天论上》),就是天有天的特点,人有人的特点,天的特点超过了人,人的特点超过了天就叫"天人交相胜"。天的特点是什么?就是能够生长万物,万物弱肉强食;但是在人的社会就不一样,建立了道德法律,有力气也不行,必须有贡献才受到褒扬、受到尊重。所以在中国哲学里边有人讲天人合一,有人讲天人之分。
天人合一这个思想包含爱护自然界,维护生态和谐的意义。这些年来许多西方思想家也强调人与自然有不可分的关系,这就与中国哲学所谓"天人合一"的思想相近了。
西方传统思想强调克服自然,战胜自然。自然科学就是人类战胜自然的一种工具。培根讲知识就是力量,人类可以用知识战胜自然。从培根以后,一直到十九世纪、二十世纪,西方用科学技术战胜自然,可以说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破坏了自然,受到了自然的惩罚。恩格斯也讲过这个问题,西方在许多问题上受到自然的惩罚,所以恩格斯特别强调精神与自然界的统一。
中国古代也讲主客关系。主体、客体这两个名词在中国古代没有,可是有相类似的名词。在中国古代讲"己"与"物"的关系。"己"就是自己,也就是主体,"物"就是外物,也就是客体。如果认为中国古代完全不讲主客关系,那不符合事实。《中庸》讲不但要成己还要成物,不但要完成自己,而且要帮助外物达到完成状态;同时还讲"合内外之 ",内就是主题,外就是客体。
但是西方特别强调主客关系还是比较突出的。我认为天人关系、主客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几年很多人都强调主体性,可是客体也应受到重视。如果只讲主体,不讲客体,那也是片面的、错误的。列宁的《辩证法的要素》的第一条就是"观察的客观性",既要讲主体性,也要讲客观性,这两方面都是重要的。
五、中西人生理想的异同
在人生哲学方面,中西有什么不同呢?中国比较重视人伦,西方比较重视个人、自由,这是两者显著的不同点。
中国哲学讲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每一伦有个标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中国哲学家特别是儒家非常强调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人伦关系里边,应该遵守人伦的原则。人伦关系内容比较复杂,君臣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夫妇、父子也都有不平等的情况。这是中国伦理思想的一个缺点,它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这种不平等的人伦关系应该打破,在五四运动批判旧道德,反对旧传统,主张是?quot;三纲"。五四运动起了进步作用。
西方比较强调个人自由,哲学上讲原子主义,一个原子就是一个原子,不互相依靠。每一个人也像原子那样不互相依靠。强调个人自由、.个人独立性。
中国虽然讲人伦,但是另一方面也讲个人的人格尊严,这是儒家、道家的一个特点。君臣关系,臣也不是绝对服从君,要是君采纳臣的意见,对臣表示出一种尊重的态度,那么臣就可以为君服务,帮君的忙。假如君对臣不尊重,那臣就辞职、离开。孔子有两句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所以儒家一方面讲臣民要为君服务,另一方面也讲臣民有人格尊严,这是儒家的一个特点。孟子讲得更明确,他说生命是很重要的,可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就是人格尊严,他比生命更可宝贵。故儒家有一个传统,就是"士可杀不可辱"。道家更是强调这一点,讲个性自由。孟子提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内在价值,是绝对不能剥夺的。内在价值的内容就是道德觉悟。可以说,中国古代有"天赋价值论",而缺少天赋人权的观念。中国天赋价值是从道德方面讲的,西方的天赋人权是从法律方面讲的。
最后谈谈中国哲学的前途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其实,鸦片战争前,西方许多哲学家对中国哲学也很欣赏,也很赞扬。中国现在确实应该向西方学习。中国的革命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才解决了中国的大问题。现在,我们一方面要向西方学习,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同时要发扬中国哲学的优良传统。方法问题很重要,既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又要吸取西方的分析方法。现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价值观问题。我们要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总而言之,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弘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在西方哲学史上,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哲学都随其时代的精神境况而产生某种新的哲学主题,西方哲学主题的每一次转变都彰显了当时时代的精神状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西方哲学智慧论文,供大家参考。
西方哲学智慧论文 范文 一:西方哲学给我的启示
摘要: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关键词:西方哲学 科学 生活
这个学期,也就是大三第一学期,我们学习了“西方哲学智慧”这门课程,感觉这门网上授课教学的课程学起来有点麻烦,不过我们还是顺利的完成了课程的学习。本来,我对于学习一门关于西方哲学的课程——“西方哲学智慧”,确实是对此不太敢冒。不过,上了大半学期的课程,感觉这门课程的学习也没想象中那么恐怖。而且视频内容适中,通俗易懂,加上我课下查看书籍,上网搜索资料来辅助学习,使自己更清楚学习内容,渐渐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
在学习“西方哲学智慧”期间,我从对哲学的模糊认识到系统的去了解西方哲学的一个发展历程。关于“西方哲学智慧”的授课视频,带领我在哲学的浩瀚宇宙中畅游了一回。
西方哲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过三次重大的转折:从古希腊哲学转向中世纪哲学;从中世纪哲学转向近代西方哲学;从近代西方哲学转向现代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来源于古希腊,从泰勒斯到普罗提诺,中间十几个世纪,通过历史的变迁,古希腊文明一去不返,然而其精神永存。尽管原始哲学不太严肃,空洞的想象多而实证的 经验 少,但古代的哲学家们,几乎对凡人所能触觉到的东西,都提出了大胆的质疑与合理性设想,形成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唯心主义两大流派。后来的继承者们,或者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扬光大,或者提出与两大流派相反的观点,或者喋喋不休地考证与唠唠叨叨地解释,终究跳不出古代哲人们所设计的圆圈,只不过比原始哲学更加完善清晰而已。
____最初是从犹太教发展而来的,由于早期__们坚定的信仰和纯洁的道德以及宽容和忍耐精神,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罗马人皈依,最终成为了罗马国教。与希腊哲学不同,中世纪哲学——无论是早期的教父哲学还是后来的经院哲学,从来就没有获得过独立的地位,它所讨论的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基督____本信仰和教义。基督____想是惟有灵魂才能到达伊甸园,基督____质精神是灵肉对立和唯灵主义,因此它在哲学上必然会对应于一种唯心主义观点,即把精神看得比物质更加具有根本性,把作为思维对象的概念世界看得比作为感觉对象的现象世界更加本质和真实。
在这个阶段,中世纪____哲学不再像古希腊哲学那样把眼光头像自然世界和客观存在,而是把灵魂和上帝作为研究的对象。它所追问的核心问题也不再是世界的本源,而是精神的本质——通过对上帝这个绝对精神的追问而深入到具有人—神结构的个体意识的灵魂,深入到一般精神的能动本质,尽管这种意识和一般精神的能动本质是通过唯心主义或唯灵主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由于主观精神世界是一个比客观自然世界更加深邃的世界,所以中世纪基督____尽管具有种种扭曲和偏颇的形式,但是他对西方哲学精神向自身内部的神话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构成了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指黑格尔之后至今的西方哲学,自黑格尔之后,出现了唯意志主义、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直觉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等新流派,它的特点是新流派众多、思想方式变化深刻、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众学科的关系密切,与未来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们带来了西方哲学两千年来最为深刻的思想方式的变革:反形而上学、反主体主义、向语言的转向等等,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哲学思维。
以史为鉴,才能获得自己真正的成长。在学习“西方哲学智慧”的过程中,虽然我没有弄懂每一个知识点,有时候甚至不知道那些哲学家到底要研究什么,思想里头到底有着怎样的内涵,但是我从中学会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很多道理。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许多人因生活环境从小就在责骂声中长大,形成了气质自卑,甚至认为自己的人生都是黑暗的。然而难道人生就真的只有这短短20、30年就可以决定了吗?人只要还没有进棺材,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要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对任何事情成败得失的判断,都不能只看某一点,而要考量整体生命。只有完整的看待,才能够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发,以及在得意的时候知所收敛。人活在世界上,有些问题只是表面的小问题,而有些问题则是属于根本的大问题。生死就是最根本的大问题。除了生死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也属于根本的问题。譬如:人为什么有不一样的命运及不一样的遭遇?为什么有些人做坏事却没有遭受报应?为什么有些人生下来就必须受苦受难?
生活是应该被赋予意义的,而不是物无所值的。一个人既然来到世上,必要创造价值,方能显出它的独特性。没有谁见过一个堕落的,怀着消极的心态的人能活出真正的自我,即使对世界有所贡献,那于自己来说,也是无法救赎自己的。就如叔本华说的: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之间的钟摆。我就不喜欢他这种消极的人生态度,照他这样子说,那人生不是一点意义都没有了吗?那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如果不能洒脱的活着,不如不要存在着,既然选择了存在,就该好好的生存着。哲学里的思想是千奇百怪的,也许我不该排斥别人的观点,但是我始终认为人生是需要积极的态度的,没有人可以永远快乐,但是也不必永远悲哀,我们要用现象学的态度来对待事情,不要老是固定在同一个思维里,没有流动就不会有发展,思想也是如此,随着现象而发展,思想也会变得更加精辟,使人不断得到进步。
学习 “西方哲学智慧”后,真的感受很深,我确实从里面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一种心灵的感悟。我喜欢哲学,喜欢它带给我全新的感受,喜欢它的深度,喜欢它的不可捉摸,喜欢它字里行间透着的奥妙的气息,我也许读不懂一本哲学书,但是我从中学到的知识,将会使我受用一生。因此,我将会努力把我对哲学研究学习的兴趣延续下去,努力学好哲学这门“各类学科的科学”,为踏入社会增长跟多的知识,准备更多的筹码。
参考文献:罗素《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智慧论文范文二:《 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 读后感
经过一个学期的西方哲学智慧的学习,在老师的教导和自己的认识下认识了西方哲学智慧,最近借了几本关于哲学的书籍开始观摩, 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浅层了解,写下这篇关于形而上学的读后感。 首先,对本书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吧:本书是达米特的代表性著作,它 最为系统地反映了作者哲学思想的全貌。全面阐述了意义,真与反实的论 等问题。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出发,作者阐发了弗雷格的涵义和指称的概 念,对弗雷格关于涵义与指称区别的论证做了进一步的辩护,批判了真值 条件意义理论,提出了辩护主义的意义理论以及意义理论的显示原则、交 流原则,试图把应用于数学领域的直觉主义逻辑 方法 推广到日常语言领域, 解决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问题,以奠定其哲学理论的逻辑基础。本书 涉及的哲学理论博大精深,其主要观点大胆而深刻,颇有争议而极具原创 性,是学界公认的一部相当重要的著作,是 20 世纪哲学的真正高水准的成 果之一迈克尔·达米特的《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很值和一读:该书是重要的、 大胆的、论战性的,并且非常深入。它的总主题:语言哲学是解决形而上学问题 的途径。
该书取得的形而上学大“收获”不仅仅是对经典逻辑的修正„„它是 20 世纪哲学的真正高水准的标准性著作之一 且不说读了这本书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何谓:形而上学 吧,形而上学在古典哲学里面是至高无上的,是第一哲学。是研究宇宙自然 的基础。当然一些概念被后来人推翻并完善了,但是它的核心思想却是不 可动摇的,至今起着重要作用。正因为这些观念,许多哲学家把哲学的核 心放在了研究宇宙万物统一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或者共相上,认为它 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根据。所以,这门科学是研究所有科学的基础所在。这 就是形而上学。几千年以来,形而上学的演变史几乎等同与哲学的发展史。 在哲学家看来,如果哲学是人类科学中最美丽的王冠,那形而上学就是王 冠上最美丽的那颗宝石。然而在以黑格尔作为起点的现代哲学开始之后, 西方开始普遍质疑形而上学,开始重新开辟道路,开展对传统的革命,这 是因为对形而上学的错误解读。但是它在哲学史上占据的位置是至高无上 的。
或者科学发展到了另一个地步,它又会重新回到人们研究的中心而得 到进一步的肯定和发展 其实, 虽说略读过本书, 但是对其内容可谓知之甚少, 关于什么语义值、 推理与真的概念及其各种各种关于真的理论,真的太过于抽象化了,在这 片哲学的海洋里,自己甚至连冰山一角都还没有厘清,更不要说会有懵懵 懂懂的感觉了,能够开始有这种懵懵懂懂就表示自己离哲学的脚步不远了, 这里也会为自己提出一个书本上的理论:这样的基本假定似乎合理吗?我 们在这个析取、条件句及全称量词等条件中有诸多的不符之处吧。
虽说没 有打算以后的人生为哲学而活,但是哲学是每时每刻存在着,其实,看完这本书过后,我更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学习哲学的意义在哪里?大家都知道,从初中开始,老师就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老子、 孔子、孟子、韩非子等等诸子百家的才能智慧,这些人,可以说都是中国乃至世界哲学史上的先驱。因为古人便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等等哲学思想, 这是何等的智慧啊?更有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如: 苏格拉底、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罗泰格拉等等在哲学史上的皇冠级人物,这些人都 可以说是智慧的结晶,尤其是柏拉图针对苏格拉底而说的: “我爱我师,我 尤爱真理” ,这是多么崇高的战斗主义精神,为了真理,且不论正误,至少 是自己在追逐着心中的理念,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啊。
当代的马克 思、恩格斯、列宁等等,都在哲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创造性伟绩。再看看 我们熟悉的当代中国伟人---毛泽东,将更多的哲学思想用在了为中国的解 放事业上,熟悉地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华民族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了胜 利;邓小平更是将哲学的思想用在了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
说了这么多关于哲学的杂事,那什么是哲学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如 果你问一百位哲学家,那恐怕至少会得到一百种以上的回答,因为至今关于什么 是哲学这个问题,不同的哲学家都会有各自的答案。据官方资料得到:哲学是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 的根本关系的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人们把哲学等同于形而上学,又把 形而上学等同于玄学。就哲学研究外部世界的本原和一般本质来讲,把哲 学说成形而上学没错,但把哲学说成玄学,就把哲学和科学对立起来。任 何一门学科,只要有明确的可具体界定的可实证的研究对象,能够建立起 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都可以成为科学;而有明确的可具体界定的可实证 的研究对象是能够建立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的前提。科学与玄学相对而言, 哲学的科学化与哲学的玄学化相对而言,哲学的科学化与哲学的形而上学 性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定位是对称的——哲学的科学化程度同哲 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地位成正比。“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身具备指导性、 实证性与可操作性;当我们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时,实际上就已经承 认哲学是一门科学。
哲学科学化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哲学发展观;哲 学发展史,本质上就是在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关系中, 使哲学逐步科学化的历史。哲学科学化的进程,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 主体与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过程;哲学科学化的逻辑,是天与人、 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历史关系的浓缩。哲学史 上的各种唯物论、唯心论、二元论、不可知论、证伪主义等流派只不过是 这种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历史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而对称哲学,作为对 它们的扬弃、综合、升华,本身就既是哲学科学化的结果,也是哲学科学 化的 总结 看完这些,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太深奥了,太空虚了,我只想说, 哲学就是对生活中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同时对当前的生活有一个更 加合理的指导吧,这就是我对于哲学的看法。应该多半的人会认为我的观 点是一个谬论吧,其实我个人觉得是很有道理的,让我来做一个简要的解 释吧: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就相对于上文所说的世界观,对当前的生 活有一个更加合理的指导就相对于上文所说的方法论,虽然言语间没有什么典雅的词汇,但是这样对于我一个还未入门的伪哲学学者来说,是再容易理解不过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多半是从网上找来的资料罢了,但是通过浏览这本 书过后,我更想 说说 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哲学的意 义何在呢?我想,要是学习一个东西没有任何意义的话,不学也罢,自然,哲学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
那么学习哲学有什么意义呢?或者更直白的说学习哲学有什么用呢?其实 这个问题真的让人很难回。在我认为,哲学是一个非常高深的一门学问,因为哲 学是智慧之学。凭借哲学智慧,我们不仅可以在日常事务中深谋远虑,而且能获 得一切事物的知识。一个民族想要更文明,更有教养,非有哲学基础不可。拥有 哲学,好比一个人行路时用自己明亮的眼睛探路,没有哲学相当于在黑暗中摸索 或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 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哲学在一个民族中的地位 就像是庙里的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所以,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有哲学思 想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的人;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 看完这本书,其实,并不在于这本书讲了什么,因为对于整个哲学史来说, 这本书不过是九牛一毛、 冰山一角罢了 (虽然这本书有着极其丰厚的学术代表性) 更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个世界,怎样去理解哲学,感悟哲学,从而应用到实 际问题中来。 最后,我以一则哲学笑话来结束这篇小论文吧。 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泰勒斯,有一天晚上走在旷野之间,抬头看着满天灿烂 的星斗,却预言第二天下雨。正在这时,他掉进脚下的坑里,差点摔个半死。别 人把他救起来,他说谢谢你救我,你知道吗,明天会下雨啊!于是又有了一个关 于哲学家的笑话——哲学家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不知道脚下发生什么事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