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美学原理论文美术之美

2023-12-08 03: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美学原理论文美术之美

第一章 美学,从何而谈
(一)美学与美感的概述
什么是美学? 简单地说,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也不单纯日常的美化活动。
美学这门科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思想家对于美与艺术问题的哲学上的探讨,对于艺术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可以看作是美学理论的萌芽和起点。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在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和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部问开始确立起来。鲍姆加登[1]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学”(Asthetik)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感情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随后,康德、黑格尔等赋予美学以更进一步的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九世纪一些资产阶级美学家在实证主义精神的支配下,力图使美学摆脱哲学而成为所谓“经验的科学”。当然,以所谓“经验的科学”自命的实证美学,并没有、也不可能脱离哲学的支配,但美学在这一时期是更加广泛地和独立地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给美学研究提供了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变了美学研究的面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原则性的美学观点,然而他们没有来得及使之系统化。因此,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仍是一个有待努力完成的任务。应该说,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美学,至今还处于探索阶段。
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而美感人对客观事物的外在美或内在美的特征的一种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在客观存在事物的美的特征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美感体验有两个鲜明的特点:1、对审美对象感性面貌特点、如线条、颜色、音韵、谐调、鲜艳、匀称等的感知,是产生美感的基础。2、对美的对象的感知和力量。美感是人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是审美对象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反映。审美就是对美与丑进行鉴赏,只有通过认识、评价、鉴赏活动,才可能产生美感。由于每个人的审美需要、观点、标准、能力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因而对同一对象的美感体验也不相同,不仅对美与丑的评价鉴赏能引起人的美感,而且对善恶的评估也会影响人的审美感受与体验。
(二)美与美感
什么是美?尼采的理解,除“外观的幻觉”[2]说和“生命力的丰盈在对象上的投射”说之外,还有以下几点什得注意的提法:
第一、美是强烈欲求之所系。尼采认为,自康德以来,一切美学理论都被“无利害关系”这个概念败坏了。他厌恶所谓“无欲的静观”,而主张:“美在哪里?在我须以全意志意欲的地方;在我愿意爱和死,使 意象不只保持为意象的地方。爱和死:永远一致。求爱的意志:这也就是甘愿赴死。”
第二、美是强力的形象显现。“当强力变得仁慈并下降为可见之时,我称这样的下降为美。”
尼采对美感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析:
第一,联想说。美的判断“赋予那个少许发它的对象以一种魔力,这种魔力是以各个美的判断之间的联想为条件的,却与那个对象的本质完全无关。”把一个对象感受为美的,是因为这个对象激活了主体无意识中对以往种种美好体验的回忆,所有这些体验相互少激励,集结在这个对象周围了。所以,美感是以无意识联想为基础的一种错觉。
第二,动物性快感混合说。我们身上存在着性部动、醉、残酷等动物性快感状态,当一个对象少许起这些快感状态所寓区域的兴奋之时,“动物性的快感和欲望的这些极其精妙的细微差别的混合就是审美状态。”
第三,同感说。在远古时代,人受恐惧的训练,在一切陌生者身上看到危险,于是学会了在心中迅速领司和模仿对主感情的本领,即学会了同感 。人甚至把这种看法从人、动物推广到了自然事物,以为一切运动和线条都蕴含着意图。由恐惧而练习同感 ,由同感而产生了各种类型的美感,包括对自然的美感。此说相当于移情说,不过尼采指出了移情起源于原始人的恐惧。
第四,距离说。美感有赖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距离。
(三)由美感而产生的美学构想
由费希纳开始的“自下而上”[3]的美学所提供的所有启发就在于此。 我们既然已经有了人类真实的审美体验作为美学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作为讨论一切美学问题的最本原的基础,那么关于美的客观存在的假说,立即就成为一种奢侈,而且绝对是一种碍手碍脚的奢侈。从美感出发的美学所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也不复是美的所谓本质,不复是关于美是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而是美感的本质,美感过程的本质,是人类主体审美地感知和把握对象的过程本身。这就意味着美学已经从一门关于“美”的科学转化成了一门关于“美感”和“审美”的科学,美学的立足点也就从本体论层面上迅速地转移到了认识论层面,从对本体的形而上的研究转化为对认识的形而下研究。
有位哲人说过,当人们异口同声地称赞某个对象很“美”时,他们说的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每个人的心理感受都有其独特的个人特征,而且同一个人的心理感受,也总是处于不间断的变化过程之中。更何况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用以判断对象的价值标准不同,面对同一对象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个问题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将它放到整个审美发展史中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不同个体的审美体验的差异,甚至还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所持的价值标准的不同。我们在观照一片清淡平和的风景时产生的怡然自如的愉悦固然总是被美学家们称之为“美感”,然而我们在剧院里观赏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时心灵有可能经受到的巨大震撼也可以称之为“美感”吗?还有,我们在阅读南美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时经历的怪诞无比的复杂心情,应该不应该也称之为“美感”呢?
这样的问题,我们从历代美学家们汗牛充栋的文献中,根本就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人们总在喋喋不休地谈论美感,却似乎很少来谈论那些被称之为“美感”的人类的具体感受本身。
第二章 由美学而发的审美感受
(一)审美感受
审美是一种人类精神活动,是一种给活动主体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并且还是一种通过这些主体的心理感受而获得其意义的活动。因而研究审美,首当其冲应该研究的,就是人类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获得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人们将这种感受称之为“美感”。
研究“美感”,我们却很难直捷地用一两句话给出“美感”的定义。这不仅是因为在漫长的美学发展史上,就此曾经有过许多的争论与异议,而且还因为美感的定义其实也与美的定义一样,涉及到美学领域里几乎所有重要方面的重要问题。对“美感”的理论界定,与此前美学家们致力于对美的界定一样,实际上正是美学中有限的几个最核心的问题中的一个。
美学中所有不同理论、不同观点的争辨,只要是具有理论意义的争辨,大致只能出于两种最基本的分歧。其一是缘于各人欣赏趣味的不同,其二,则是缘于理论出发点的差异甚至对立。
不同风格与流派的代表人物经常互相攻讦。古典主义者看不起罗可可风格,现实主义诋毁流漫主义,托尔斯泰极不喜欢莎士比亚,其间的是是非非,更不能一言而尽。纵然我们能够找出许许多多理论上的根据,来证明某一种艺术风格比起另一种风格来更有生命力,或者说某种风格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显得更加适合时宜,我们亲身的审美感受却好象并不受这些理性的证明的左右,它似乎超越于理性的思考之外,而直接在心灵中与对象产生碰撞。面对这样一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审美感受,如果我们不想变成为感性领域里的暴君就只能这样说,因趣味不同而产生和出现的感受的不同之间,恐怕并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要是真实的而非虚伪的审美体验,就是正确的。在真正的审美感受领域里,没有错误可言。正因为此,休谟才说“趣味无争辨”,因为在审美的领域里真正值得争辨的不是感受的真伪,而是某种感受是否属于审美的范畴,应该将哪些心理感受归之于审美的范畴之内,而又应该将一些怎样的心理感受剔除出审美的领域。然而这样的讨论,早就已经超出了趣味的差异。
这样的分歧与趣味不同而产生的美学分歧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用一个也许不那么恰当的比喻,出于趣味不同而产生的美学争辨,就象是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欧洲人为了打破回教徒对东西方贸易的封锁,四处寻找通向东方的海路,沿着不同的道路前行的他们始终都未能真正到达传说中那个神秘而诱人的黄金之都,然而在这个探险过程中,从每个方向前进的人们却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财富;而因为理论基点的不同出现的争论,则象是那个古老的盲人摸象的传说所描述的那样,那位摸到腿的盲人说大象是柱子形的,那位摸到耳朵的盲人说大象就象一把蒲扇,那位摸到大象腹部的人说它就象是一块平板……不同的摸索者都会根据他们各自的立场出发推导出他们不同的理论,于是难免会从中产生出关于大象形状的“柱子学说”、“蒲扇学说”,甚至可能更振振有辞的“平板主义”。
然而就像要解决摸象的盲人们的争论,我们有可能做到的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出他们各自的理论出发点之后,比较这样几种不同的出发点对于完整的大象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就象某个三段论如果最终推导出了荒唐的结论,而它的推理过程本身又正确无误的话,我们就应该到它的前提中去发现与寻找错误的根源。一个自完备的理论体系如果最终得出了错误的结论,那么很有可能其错就在它的理论出发点。
(一)审美价值与评价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即是纯粹几何形所传达一种普遍情感也能激起个人无意识的利害判断。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想往那种艺术的。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价值判断。如,有时代和地区风格的作品或为某集团的个人情感所认可的形式规范,都可以作为审美评价的标准。
(三、)对美学的分析
上世纪90年代后,曾占中国美学主流的实践美学话语开始衰落,美学界或是拒斥形而上学而转向审美文化的实证研究,或是仍在传统模式内以生命本体置换实践根基从而倡导生命美学或后实践美学。然而,美学基本理论要获得真正的发展,最终还在于思想范式的转换。曹俊峰的《元美学导论》就是这一转换的初步成果,它无疑是90年代以来最有创造性的美学原理著作之一。在批判传统和当代美学的缺陷的基础上,作者发现它们共同的病因在于语义含混、概念不清,对于美学陈述的性质认识不够准确,在讨论美学问题时缺乏自觉的逻辑意识。由此,他提出以语言分析作为对美学痼疾的“较好的诊疗术”,其所谓的“元美学”(metaaesthetics)实质上就是语言分析美学,“它以一般的美学陈述为对象,以更高层次的语言对美学陈述作语义和逻辑分析”。根据他提出的诊治方案,首先要从审美和美的分析转变为用语的分析,从而把美学陈述或语句作为解析对象,进而还要考察美学陈述的内在逻辑问题。显然,这一方法论来自于欧美的从弗雷格、罗素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哲学,它体现出将这一思维范式具体落实到美学领域的本土化的努力。在具体操作中,作者先是从美学概念的分层(对象描述层、心理描述层、艺术技巧的评价层、审美评价层和美学原理层)入手,考察了这种鉴赏性概念的语义上的模糊性多义性、不可定义性,以及随审美心理而不断创新的开放性。接着,又着手对不同的审美命题分别进行语义分析,从而推导出一系列的结论:所有审美对象描述句都带有主观情感性,都非客观准确描述,越是不可证实就越有审美特性;审美心理描述句不能把个人的内省经验的描述普遍化。如此等等。
毋庸质疑,《元美学导论》深受现代西方哲学的整体的“语言学转向”的影响,它突破了以往美学原理研究(深受黑格尔主义浸渍)仅囿于人文主义一脉相承的传统,力图在语言分析哲学的基础上构建出元美学的理论轮廓,为中国美学的多元发展指出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结论:千百年来人们很少真正从具体的人的真实的感受出发来研究美学,从人性的角度来研究美学。离开了人的感受,离开了人性及其人性的发展变化过程,美就永远是一个不解之谜。这样的研究,永远不可能看到随着人本身的变化,随着人类所赖以生活其中的自然与社会背景的变化,随着人的精神需求的变化,艺术与人的审美感受本身都在发生着不停顿的变化。所以我只能说,我们既然生在这个人们思想境界还不高的年代,我们就只能通过相当的定义来结实我们所谓的美学,可是,我多么希望,我们所说的美学,不仅仅是艺术家眼中的美丽,它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走入平常百姓啊!审美活动则是象征地面对世界、超越世界.

高分求美学与美育的论文!

论历史美学与美育的基本范畴

历史美学是以普通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历史学中
客观存在的审美素材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社会美、历史人物
美、历史自然美、历史艺术美以及历史著述美等为主要领域,
来研究历史美的本质与因素、历史审美与美育、历史美与现实
美的关系及其创造等审美关系问题的学科。
历史美学与历史学既有联系又有明显不同。历史学为历
史美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历史美学则为历史学的研究开辟
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提供了审视历史的另一双眼睛。历史学
包含了历史科学和历史美学,历史美学则是历史学的一个组
成部分。
美育是应用美学理论的教育实践,在具体实施中,既要服
从美的规律,又要遵循教育规律。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美
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历史美学可以指导人们自觉地运用历史
进行美育。
首先,是历史社会美。历史社会美是指历史上顺应社会
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方向,在特定的历
史条件下,对历史发展起一定促进作用的一切历史事物所具
有的美。当历史上的一种社会形态或一个国家、一个朝代处
于上升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基本适应,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统治者政治清明,
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关系基本和谐,这就是一种社会的优美。
如西汉前期的文景之治,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摇薄
赋、减轻刑罚,表现了一种清雅恬淡之美。又如唐朝的贞观
之治、开元盛世,政治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
煌煌大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表现了一种富丽辉煌
之美。
历史上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斗争。人类正是在这些斗争中
不断地使目的性与规律性相统一,从而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创
造着历史的壮美。那些代表社会发展趋势的先进阶级、进步
力量在斗争中展现出自由自觉的创造力,他们本身是美的。
有时候斗争胜利了,正义战胜了邪恶,人民为之欢欣,历史回
响着英雄的赞歌。有时候斗争失败了,邪恶吞噬了正义,无数
的仁人志士为正义的事业而流血牺牲。他们的精神感人肺
腑,他们的失败和牺牲,意味着有价值的、可宝贵的东西被摧
毁,表现出悲剧性的崇高美。在他们的身后,树立起人类解放
道路上一座座壮美的丰碑。
其次,是历史人物美。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人物美
在历史社会美中据最突出的地位。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历
史人物数百个,这是我们进行历史美育的重要内容。历史人
物美主要表现于其进步性、人民性、正义性和爱国主义。比
如,在中国历史上,伏羲神农教人渔猎耕稼是美的;大禹治水
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是美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顺应历
史潮流振国兴邦是美的;商鞅吴起王安石锐意变法革除积弊
是美的;陈涉吴广登高一呼解民水火是美的;孔孟老庄以睿智
启人教化万民是美的;屈原贾谊李杜苏辛不朽诗文惊天地泣
鬼神是美的;苏武持节牧羊、祖逖击楫中流、岳飞英勇抗金、郑
成功收复台湾是美的;李时珍遍尝百草著录药典为民除病祛
殃是美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是美的,关天培为国尽忠的
行为是美的“;六君子”慷慨就义的豪气是美的;孙中山奔走呼
号百折不挠的精神是美的;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
先烈们身上,更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之美、大公无私的
心灵之美、铿锵豪迈的语言之美、英勇献身的行为之美。这些
历史人物是人类社会几千年大浪淘沙产生出来的精英,在他
们身上集中体现着作为人的整体的人格美。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还有一些典型的反面人物。他们站
在历史潮流的反面,阻碍或延缓历史的进程。他们是丑恶的,
是作为真善美的对立物得存于史册的。在历史教学中揭露历
史上的丑,反衬历史上的美,是历史美育的重要手段和任务。
第三,是历史自然美和艺术美。在我们教科书中有大量
的历史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材料。历史自然美是指与人类历史
进程有关的自然或“第二自然”的美。如那养育人类古老文明
的泱泱大河是美的;那宜于耕种的冲积平原是美的;人类制造
的最古老的石器工具所具有的曲线和对称是美的。历史艺术
美主要是指作为历史知识重要组成部分的工艺史、美术史、音
乐史、文学史、建筑史中那些典型代表作品的美,这类内容不
胜枚举。
第四,是历史著述美。历史著述美是历史美育的重要方
面。图文并茂的历史教科书,那精美的插图、生动的文字给人
以知识,也给人以美感。历史教师的教学作为一种历史的
“述”,也应遵循美的原则,正确处理历史的真与美的关系。
历史教师研究历史美学自觉地调动历史审美情感,就能
赋予历史以血液、生命和灵魂,给历史教学带来活力和生
机,使之感奋人心,陶冶性灵,从而全面实现历史教育的社
会功能。

美学原理论文

高校美学原理是师范生对审美理论认知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师范生审美教育的有效性。美学原理课程在教学上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至关重要。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美学原理论文范文: 论景观视觉美学评价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美学原理论文如下:

论文标题: 论景观视觉美学评价    摘要: 本文通过对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的分析,提出了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方法,以期对旅游资源景观的开发和改造有所帮助。

关键词 :景观 视觉 美学评价

一、 影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因素

景观视觉美学是指景观视觉的美学价值对人的影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目的是针对开发活动对景观可能造成的美学影响程度做出预测,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景观的视觉美学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的有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和主体因素。

不同的观赏位置对景观的审美评价是不同的,因为景观是立体存在于三维空间的实物。观赏距离将景观分为近景、中景、远景。近景是靠近观景点所看到的景物,或按人的尺度,人的视野所看到的景物,如建筑立面的局部(细部)景观。中景是离观景点较远的位置所看到的景物,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观赏方式。远景是远离观景点所看到的景物,在大视野内观赏到的景物及它周围的环境。观赏角度也就是我们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观赏角度通常分为仰视、俯视和平视。仰视会使人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会产生压迫感和震撼感。俯视则是人处于较高位置观赏下面的自然景观,会感觉豁然开朗,从而激发人心。平视是一种与景物相对接近的观赏方法,会使人处于一种平和的心态,产生享受安宁感和平感。

作为欣赏主体的人,往往因欣赏主体观赏目的、个人性格、兴趣爱好、知识背景、意志经历等的不同,从心理上对景观的欣赏不同;欣赏主体还因生活环境、社会角色、文化因素、经济收入等的不同,他们对于同一景观所感受到的美是不一样的。

二、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景观与环境的融合度越高,则景观敏感性就越高。因此,可以将色彩、形状、质感作为景观美学视觉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1、色彩指标

明暗对比是表达三度空间幻觉的强项,这首先取决于事物本身的明亮度,形成的阴影里无质却有形,并有大小深浅之分,能对景观画面的相对均衡起到一定的作用。由色彩的明暗度相差而构成的明暗对比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色彩对比形态。

冷暖对比是色彩结构中对人的感情产生最大影响力的色彩对比,如人们看到红橙色联想到火光,而觉得热;看到蓝色联想到冰天雪地,感受到冷。这类色彩的变换使人的色彩感情像在波浪中起伏的小船,随着冷暖色彩倾向性而上升和跌落。

补色对比是最鲜明的色彩结构。补色对比反映出人的色彩视觉的内在需要被完全满足,故而补色对比具有永恒的色彩和谐价值。当人们眼睛疲劳的时候,欣赏一处由不同色彩结构构成的美丽风景,在得到美的色彩享受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调节了人的色彩视觉机能。

色彩纯度对比表现出单色性色彩本质的秩序感。纯度即颜色的饱和度、彩度、鲜明度,反映色质饱和程度的等级。色彩纯度对比就是以高纯度的颜色同稀释后不同纯度的颜色并置。同一种纯度色相,由于面积不同,对于人的感情影响力也产生巨大差异,所以面积对比被认为是一切色彩对比的重要形式因素,而面积对比的主要依据在于各种颜色的明度。

2、形状指标

形状指标应包括外轮廓线和形状面积。人们认识物体,首先看到的是物体边线形成的外轮廓,因为边线外轮廓将这一物体与其他物体划分开来。 外轮廓线有粗细、曲直、浓谈、虚实之分,加上角度、方向的配合,就可以经过交错、排列灵活地表达各种景观不同的主题,并能在人们视觉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对于凹进或成曲线状的景观来说则很难确切把握其边线、外轮廓,因为这些物体结构的形状并不都是由该物体实际边线呈现出来,因为如此,所有物体真正形状是以它的基本空间即基本体积所构成,也就是它的面积构成了它的形状。形状面积只有大小的对比,不同性质区域面积大小的不同搭配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3、质感指标

质感是物体的表面物质特性给人的感觉。质感具有丰富景观画面视觉效果的功能。质感在视觉景观中意味景物的表面特征,不同的质感可以相互衬托,产生视觉的张力,尤其是视觉质感差异大的事物放在一起容易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粗糙灰白的砾石地上几颗珠圆玉润的红樱桃,反比把它们放在丝质台布上时更加晶莹夺目。

三、建构科学合理景观美学评价的方法

景观美学评价体系最后要转化为可操作的评价方法才有实际的意义和效果。因此,要建构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景观评价数据。由于景观美学评价涉及到评价主体与客体的诸多因素和一套复杂的指标体系,要保证美学评价的科学性与操作的合理性,就必须在科学性与文化性中找一个平衡点。而这一平衡的技术支持就是遥感技术、图形分析处理技术、统计分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采集评价指标时,减少人的因素;在统计过程中,也减少人的因素。

建议分步评价方法,保证景观的文化性。分步评价方法即先进行景观的科学审美评价,然后再进行人文评价。由于景观的美学评价是一个主观性十分强的活动,要保证其客观性,仅有科学性的审美评价是不够的,还必须以人文评价来保证景观的文化性不受到科学性的破坏。

建设开放式的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景观美学评价不只是一个专业问题,也是一个民族和大众的问题,所以应该把民族文化和大众文化纳入评价体系,让民众的声音得到体现。这就要求建设开放的评价体系,对景观审美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周宪.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N].解放日报,2004-7-25.

[2]王玉婷.关于视觉造型艺术中的色彩对比美[J].美与时代, 2004.3:18-20.

[3] 俞孔坚. 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 2002,1 :14-17.

设计美学与艺术之美的关系问题论文

三、艺术设计思维与设计观念

艺术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思维的层次上,设计思维必然包含了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这两种思维的物质,或者说是这两种思维方式整合的结果。

科学思维或称逻辑思维,它是一种锁链式的,环环相扣递进式的线性思维方式。它表现为对现象的间接的、概括的认识,用抽象的或逻辑的方式进行概括,并采用抽象材料(概念、理论、数字、公式等)进行思维。

艺术思维则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包括灵感(直觉)思维在内。它是非连续性的,跳跃性的、跨越性的非线性思维方式。艺术思维主要用典型化、具象化的方式进行概括,用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工具。对于艺术设计师来说,形象思维是最经常最灵便的一种思维方式。艺术设计需用形象思维的方式支建构、解构、从而寻找和建立表达的完整形式。

在设计思维中,逻辑思维是基础,形象思维是表现,两者相辅相成。

设计思维具有哪些特征呢?

(一)科学思维的逻辑性和艺术思维的形象性的有机整合。

(二)艺术思维在设计思维中具有相对独立和相对重要的位置。

(三)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1. 独特性

2. 流畅性

3. 多向性

4. 跨越性

5. 综合性

如何具体实现设计的创造思维呢?当然,方法无限。在此我们提供些可行性建议作为参考。

1. 与现行的概念背道而驰的想法

当某种设计的方法成为流行的时候,设计师必须尽早抛弃它,努力寻得完全异样的表达方式。只有这样,设计师才能走在新思潮前面,不被流行淹没,以求做到特别与独行,显现自我的创造价值。

2. 反向大众的观念

这个方法很有效果,永远与公众欢喜的东西保持距离,并背道而驰。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创造实践其实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我们不仅能体会到标新立异的乐趣,还能在此活动的过程里享受真正的自我。

3. 问题意识地思维

问题意识的思考问题,是创造思维的动力。只要我们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我们便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很多问题;我们也能在所有现成的事实面前提出有氢可依的疑问。我们现行承认的方法、标准、形式、概念、内容等方面的东西其实都不是永恒不变的。事物的所有,所有的事物,其实是可以无止境地探索下去的。理解了事物的暂时性,我们就会有勇气对所有问题提出质疑。怀疑的态度成熟与否根本不重要,我们毕竟需要的是提问题的精神。因为我们明白,没有质疑就没有创造。

4. 信心与意志

所有具有创造能力的人,从来不认为创造是件多么艰难的事。有了自信的底气,加上坚韧的意志,就没有什么成就不能获得。任何人,只要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他就能成就。每个人其实都藏有巨大创造潜能,只是我们不去唤醒它,它自然就不理会我们。自信之人往往不太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因为自己是超越他人的,他们坚信最终的结果。别人不认同自己,正好说明自己走在别人的前面。应该为自己的不被认同而暗自高兴。

5. 开阔的眼界

有创造性的人必须清楚在自己的设计领域内,当下世界发生了哪些最新的事情,以及最好的事情有哪些。有了开阔的眼界,就知道什么是好东西和有价值的东西;当自己进行创造活动时,便会有一个较高的衡量与评判标准;而且自己的目标也会更明确和清晰,品位也自然会高于他人。开阔眼界的意义也在于让自己清楚哪些事是别人已做过的;哪些事别人正在做;哪些事别人还没做;哪些事自己做了会多么了不起。因此,关注本领域内世界上发生的事,实际上是清楚地定位自己,也是把自己放在世界前沿的正确姿态。这样,自己就能做到事倍功半。

6. 游戏的童心

很难想象,在一个每日都处于紧张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下的人,会产生创造的灵机。科学研究证明,人只有在身心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想象和创造力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我们从儿童绘画作品中那些丰富多彩的想象中得到启示。儿童在绘画时,他们是以游戏的心态进行创作的。他们既不管别人怎样想自己的画,也不关心画中的内容与现实的差距,当然,更不会有考虑为展览而作作品的想法。因此,以“无人之境”的本原心态进行的创作活动,才能无拘无束。想象的空间便无边无际了。

7. 直觉与分析研究

直觉与分析研究看似是两个矛盾的方法,但如果能灵活地运用,它们可以成为相辅相成的绝佳创造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直觉往往最敏锐、深刻而又最接近真理。人思维的感性,是分析研究所无法代替的。直觉是自然给予人类最好的智慧礼物,我们如不充分利用它,那还有什么样的智慧更值得我们去发挥的呢?

当我们彻底地将直觉打开后,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就留给理性的分析去处理。理性分析的职能是帮助我们在无法做出正确判断的情况下,给我们以相对客观地指引方向,并能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法。这种感性与理性思维的结合,就是设计思维的基本方法;也是获取有价值性的创造思维的方式。

8. 灵机感

从别的事物中寻找创作灵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思维方法。带着思考的大脑,在街上随意乱走,看人、看他们的行为、看不同的商店、看天看地、看自然等等。在对周边发生的事物进行观察的同时,随机引用偶发之事,使之与自己所思考的问题联系起来。我们便能发现许多灵感与各种可能。同样,从其它类型的书籍中寻求灵感的动机也能获得类似的结果。那些被人遗忘的废旧报刊杂志,往往也蕴涵着无限丰富的灵感源泉。就设计来思考设计往往是徒劳的,我们的思维在以另类的角度来审视设计问题时,常常会产生新的发现和突破。人的思维活动总是需要某个动机才易于展开,纷繁混杂的世界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创造思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策源地。只要我们善于借用其它事物或现象,从其中提炼或转化成设计所需要的内容或主题,创造的问题就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图4.5—4)

9. 无法之法

打乱我们常见或现有的概念或元素,随意性地加以重组与替换,我们将会惊奇地发现难以置

信的结果。那是些我们通过理性与逻辑思维都无法预期达到的东西。它们生动、新颖、奇怪而又富含生机。在采用此法的实践过程中,自由与随机的重组与替换一方面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对有价值的偶发机遇的结果也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判断的能力自然取决于眼力与敏锐感觉的程度。重组与替换的方法其实也包含多种不同的做法:如扩大与缩小、强行组合与拆散、反过来与倒过去、增加与减少、扭曲与重复、打乱与重组、转换与替换、破坏与乱拼等等。总之,无法之法就是最好的创造方法。(图4.5—5)

10. 多动手

人的思维有时走在动手之前,有时却又落在我们手后。在大多数情况下,思维的疆域会在我们动手工作所作的草稿视觉形象时被激发与扩张开来。动手工作与大脑思维在互动的情况下能相辅相成。不成熟的想法通过适当的表达,有时也能成为极其有价值的构想。没有把思维表达出来,任何思考都是难以成立的。而且,从众多的构思中选择有价值的方案,或对每个构思进行反思的思考,没有视觉形象的依据,任何决策的确定都不可能实现。

11. 灵活性思考与方法

灵活性的思考与方法应贯彻在整个创作的实践过程中。去不掉固有的观念,或做不到否定我们通常确信的概念,我们就很难成为创造力的人。创造的精神实际上就是反叛的精神。对设计师而言,“不破不立”应是极具魅力的言行掼,也是激发创造的必备前提。道理很简单,我们只有具备了怀疑与否定现行事物的思考精神,我们才能做到发展新的可能性。只有这样,历史才能发展,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变为实践活动的能量。

在设计史上,各种设计观念不断出现,如“功能主义”、“形式主义”、“装饰美化”说“商业主义”、“人性化”的设计观等等。

“功能主义”设计观在设计领域具有很大影响。它强调设计从产品的功能出发,使设计满足人对产品的功能需求,甚至在设计中出现了功能至上的现象。

“形式主义”的设计观,虽然能够在外观上获得新颖、奇异的效果,引导潮流,但由于它不能把握设计的内在规律,使形式与功能脱节,出现了虚饰现象。如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流线型”设计风潮。

“装饰美化”作为工艺美术的设计思想,它研究造型、色彩、纹饰的变化与统一,由于它“缺乏对形态的科学研究”,“不可能根本解决产品的结构、功能和质量”。

“商业主义”的设计观,通过设计,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社会财富,改善民众生活,这是“商业主义”设计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就是受到商业利润的驱使,使设计“唯利是图”,“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及对道德的歪曲。”“一切为了迎合市场”,很容易使设计误入歧途。

人性化的设计观念是艺术设计从产生、发展到成熟以后出现的一种设计思潮。它反对以往的设计师只注重功能、形式、装饰、商业利润等,进一步要求设计师要注意物品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艺术设计方法论

方法论又称方法学,就是研究方法的理论。在方法学上,哲学家与实践家有两大主张: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前者主张在认识、设计、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确立理性的原则,从这些原则出发,按逻辑步骤,建立合理的过程;后者主张凭感觉及直觉,以及由此积累的经验从事各项研究与工作。在不同的理论体系中,方法有着不同的概念特征。当代的科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被归结为科学方法学说,归结为对数学或形式逻辑尚未要求其作出分科的那些方法的描述和反思。

方法论不是严格的形式科学,而是实用科学。它与人的活动有关,给人与行动的指示,说明人应该怎样树立自己的认识目的,应该使用哪些辅助手段,以便能够有效地获得科学认识。正是在方法论的基础上,设汁科学才得以建立。1978年赫伯特·西蒙出版了《人工科学》一书,正式提出了设计科学的概念,书中总结了当时初露端倪的设计科学的特点、内容和意义。这是设计方法学的一部经典著作。

设计方法论是设计学科的科学方法论。西蒙认为是“关于认识和改造广义设计的根本科学方法的学说,是设计领域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工程学、管理学、价值科学、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美学和哲学诸多领域的知识。作为方法论主要研究设计过程和各阶段、各步骤之间的关联性规律、原理和规则,以确保整个设计项目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设计进程。因此,设计方法学是探讨设计进程最优化的方法论。

现代设计的趋势是向优化与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突变论方法、信息论方法,系统论方法、功能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离散论方法,智能论方法、优化论方法、模糊论方法、艺术论方法等,其中很多方法多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引进自然科学的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1、突变论方法

突变论方法是现代设计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强调发展、开拓、创新、突破。如头脑风暴法就能产生突变性机理,因此,它是一种用于开发性设计的科学方法。

1901年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提出头脑风暴法,又称脑轰法、激智法、奥斯本智暴法等。它是一种激发群体智慧、调动群体思维积极性的方法。一般是预先设立一个课题,召开一个小型会议,与会人员围绕这一课题展开讨论,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引发创造性联想,以产生众多的创造性成果。与会人员在数量上不要太多,一般十个左右,会议时间为一个小时左右,会议的原则如下:

1. 提倡思考的独立性和自由精神,允许标新立异;

2. 不准批评其他与会人员的想法;

3. 与会人员一律平等;

4. 有的放矢,不许空谈;

5. 力求设想的多样性,从数量中求质量;

6. 归纳整理各种设想,不搞少数服从多数;

7. 整理归类后,再召开会议,挑选最有希望和最大可行性的设想。

德国的创造学者鲁尔巴赫对智暴法进行了一番改造,提出了“635”法。“635”法特别适合德国人好沉思的性格,对那些不喜欢言谈的人确是一种好方法。

头脑风暴法与戈登技术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美国BBDO广告公司副总裁、心理学家奥斯本博士发明出来的一种创造性设计思维互动的组织形式。即以会议的方式,将专家、学者、创意人员组织起来,围绕一个明确的议题,借助与会者的集体智慧进行讨论。目的是运用风暴似的思潮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大量产生各种主意,产量越多,则得到的有用主意就越多。它强调自由思考,不受约束。因此,它可以激发创造动因,同时通过相互启发,又增加了求异思维的联想机会,使创造性思维产生共振和连锁反应,以产生和发展出众多的创意构想。这一方法在美国广告界及工业设计界风行一时,近年来已开始广泛应用于设计教育之中。
“戈登技术”是美国学者戈登(Gordon)于1961年提出的一种与头脑风暴法截然不同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方法。它只是提出一个抽象问题,比如:“如何存放东西”,然后要求学生思考存放的方式,可得到许多答案,而后缩小范围再做问答。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从本源出发理解事物,以“原创性”的创作理念为指导进行设计。这是一种围绕问题展开意念创造的设计教学过程,在形式上严谨有序,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智慧,引导他们在有效的途径上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

2、系统论方法

系统论方法是以整体分析及系统观点来解决各种领域中具体问题的科学方法学。系统论方法从整体上看,不外乎是系统分析、系统实施三个步骤。将这种方法用于设计之中,就不再把设计作为孤立的对象来看待,而是把它放在“人——机——环境——社会”的大系统中来认识,具体设计时,就不再仅仅考虑物品的功能、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效果等,而是要考虑到物与物、物与人、物与自然、物与社会这样一个系统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至今仍是系统论的一个基本思想。
系统论作为一种方法,是属于科学方法论的第二层次,第一层次是哲学方法,这是高度抽象,因而无论对自然科学抑或社会科学均有普适性的方法;第二层次是一般科学方法,如实验方法、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第三层次是门类科学方法,是哲学方法的实际运用。如研究设计就有研究设计的方法。而在设计中运用系统论方法,是最常用的门类研究方法。
其系统分析包括:
(1)整体分析:确定系统的总目标及相关客观条件的限制;
(2)任务与要求:为实现总目标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和满足哪些要求;
(3)功能分析:根据任务与要求,对整个系统及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4)指标分配: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对各子系统的要求及指标分析;
(5)方案研究:根据预定任务和各子系统的指标要求,制订出各种可行性方案;
(6)分析模拟:由于因果关系的变化,通常需要经过分析模拟加以确定;
(7)系统优化:在方案分析模拟的基础上,从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
(8)系统综合:对最优方案要付诸实施,必须进行理论上的论证和具体设计,以使各子系统在规定的范围和程度上得出明确的定性、定量的结论,包括细节问题的结论。
日本产品设计大师黑川雅之认为:所有事物,无论是目的和组织方式,都有着结构。决定结构的因素很多,动力特性、材料特性、生产过程、材料和部件的寿命、部件的可换性、维护方式、组装次序、表达的意念以及决定存在方式的组合因素,包括每个部件应适应分拆程序的需要,即便对于使用者而言,管理回收的技能也成为必须等等,这是整个“意念体系”,决定着产品的结构,决定着物体存在的方式。这说明了在设计产品时导人系统化的结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系统论,也为人们掌握全局、提纲挈领地解决设计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和科学理性的思维方法,并能将复杂、综合的设计与实践过程梳理为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工作体系。对系统方法的探索,一定要善于发挥创造性思维和直觉感性思维方式的优点,促使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相融会,用不断丰富和完善科学的设计方法去创造未来更优良的设计。
3、功能论方法

功能论方法就是把产品的功能问题放在设计活动的重要位置,在产品功能分析中排除一切不必要的多余的成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它有助于提高产品的适用性,有利于提高设计的科学水平。只有从设计对象的功能系统出发,通过功能系统的分析,寻找适合特定功能的结构和形式,使设计趋于完美。因此,功能论方法有助于克服片面的追求造型形态美观而功能不合理的弊端。

功能论方法的主要内容:功能定义、功能分类、功能整理。功能定义就是明确设计对象的功能内容,如钟表的功能就是指示时间,空调的功能就是能够调节空气的冷和热。功能分类就是对具体 的设计对象的功能进行分解、归类、如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实用 功能和审美功能)、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目的功能和手段功能等等。 五、设计哲学与设计美学

1、设计哲学

哲学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有形式,是具体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对人类社会和科学文化发展有着指导作用和智慧启迪作用。

从更广的意义上说,哲学就是创造观念形态、价值体系、构筑行为模式和生活意义的艺术。在这里,哲学和艺术已经融为一体。如今,设计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人类行为和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讲,设计就是一个沟通“思”与“行”、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哲学范畴。它不仅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而且具有深刻的哲学含义。

设计哲学,是关于设计领域根本观点的学说体系,是设计的普遍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罗素说:“当有人提出一个普遍性问题时,哲学就产生了。”设计哲学讨论的就是设计的普遍性问题时,哲学就产生了。设计哲学讨论的就是设计的普遍性问题。如设计与需求、设计的尺度、设计的内容与形式、设计的美学等问题。

中国传统的设计艺术,处处都体现着传统中国哲学——儒、道、释三大思想体系的理论精髓。老子提出过“万物—体论”,指出宇宙万物为息息相关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主张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是中国文化在精神层面上、思想观念上的一个突出特征。这种自然与人的亲和关系,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对传统工艺设计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中国古代的建筑、园林和工艺品设计,十分注重顺应自然物性,遵循自然规律,将自然物性与人的巧思、匠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天工”与“人工”浑然一体的哲学境界,从而形成了富有浓郁东方特色的设计文化。

西方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到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康德的理性主义,再到近代的科学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符号学等思想流派,都深深地影响着设计艺术的发展方向。

特别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法国当代哲学家德里达以其解构思想来“解构”西方传统哲学,并于70年代末成为后现代哲学场景的中心。其目标是消解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所支配的二元思维模式,倡导多元论思想,对设计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现了与现代主义设计迥异的后现代主义的创造性思维和设计方式,使过去单纯的实用品具备了多种语义功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极富表现力的全新天地。

今天,人们从广泛意义上提到的“生态设计”、“绿色设计”和“环境意识设计”等,实际上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了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是社会得以持续发展进步和实现自身最高价值的依靠,即所谓“天人合一”,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深层次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哲学思想。

未来设计首先要考虑下列问题:产品能否从长期意义上改善人类生存的空间和环境,能否有助于维护全球性生态平衡及品质,是否能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过剩生产。因此,展望未来,设计文明将优化现代工业“文明”,“少而优”(Less but better)将是设计艺术的新的伦理规范和哲学思想。

设计师运用哲学之思去发现其中蕴涵着的思维方法和智慧,这些智慧是运动的、有生命的。对哲学的思考有利于我们在传统的结构和方法之外,在世界观、认识论、道德论、价值论等方面,形成新的设计内涵。因此,哲学是推动设计探索与不断前进的动力,哲学在确定学科和文化的发展方向等问题上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套用建筑师泽德勒的话说:“设计归根结底源自哲学观念的变革,哲学新的变革又将展现出设计和文化新的发展趋势。”

2、设计美学

以哲学思想为根基的美学观念与设计艺术发展的关系之密切和直接是显而易见的。设计艺术美学是从审美的角度认识设计、理解设计。其研究对象包括设计艺术的所有领域,从产品到设计计划、构思过程、设计方法到设计的技术、制造;从物的实用功能到设计的文化品位、表现形式风格等;从造物的形态到造物的思想与理想;从审美时尚到市场消费等多种价值尤其是审美价值的研究。

(一)功能之美

产品的实用功能虽然与其自身的功能美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但实用功能却直接影响着主体对它的审美评价,实用甚至可以转化为审美。这种美,我们姑且称之为效用的美或功能之美。

早在200年前,康德(I.Kant,1724—1804)就明确指出:美有两种,即自由美和依存美,后者含有对象的合乎目的性。合乎目的是一个更有优先权的美学原则,它与功能相近。在近代美学史上关于审美的功利性与超功利性之争由来已久,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功能美的发现后迎刃而解。因为它清楚地表明,美的现实存在不得不使人们考虑被哲学美学所忽视的功能与美的关系问题。“工业美”、“有用美”作为明晰的观念逐步建立起来,使“功能美”成为现代设计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功能美”最本质的内容是实用的功能美,即明确表现功能的东西就是美的。美国雕塑家霍拉修·格林诺斯(Horatio Greenough)于1837年第一次提出“形式服从功能”这句话,一百年之后,芝加哥建筑学派的大师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把这句话作为自己设计的标准,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体系和风格。现代建筑的立场也被称为“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或者“理性主义”(rationalism)。功能主义设计思潮不仅使设计摆脱了和纠正了18、19世纪以来重外在形式不注重产品内在功能的偏向,同时也创立了一种简洁、明快具有现代审美感性和时代性的新风格,深刻发掘了来自功能结构的美。但现代主义把装饰美与功能美截然对立的美学思想,在对功能美的认识上是有局限的。德国工业设计师们曾提出TWM系统功能理论,他们认为产品的功能应包括技术功能(T)、经济功能(W)和与人相关的功能(M)三方面。技术功能主要是指产品物理化学方面的技术要求;经济功能涉及产品成本和效能;与人相关的功能涵盖面较大,包括产品使用的舒适性、视觉上的愉悦美观等。这样的功能美实际上包括了设计美的全部内容,与我国提出的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有一致性。把功能理解为一个从内到外、从功效价值到审美价值的整体,对设计功能美的解释应当说是比较全面而深刻的。

功能整理,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各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功能的逻辑层面上,编制出功能关系图和功能系统图。准确的功能系统图,能够提高设计的成功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