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高考历史论文题万能模板

2023-12-10 17: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考历史论文题万能模板

在高中答历史大题的时候,有些同学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是也有些同学却能滔滔不绝,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大题答题模板整理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情况、状况

情况和状况都是指情形。因此二者基本相同,可以通用。例如:“试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状况”一题就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情况、特点和影响。

它们的差异在于情况偏重于动态,状况偏重于静态。因此在题目问情况的时候就要着重答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

2、简述、综述、概述

简述就是简要叙述的意思。但是历史问答题的题目中如果出现了“简述”二字,就意味着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简单叙述题,如“简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二是复合简述题,如“简述明清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 措施 及影响”;三是综合叙述题。如“简述中国古代在医药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综述就是综合叙述。历史问答题中如果含有“综述”二字,就肯定属于综述题。然而,在历史问答题中,综述题直接用“综述”作 提示语 的并不多,更多的是用“简述”作提示语,有的甚至不用提示语。

所以,判断一道问答题是不是综合题,主要应该看全题意思是否以综述作为主要解答 方法 。

综述题和简述的区别,主要在于:

第一,从答案内容来看,简述题只要求叙述一件事情,材料在课本里很集中;综述题则要求叙述多件事情,材料在课本里很分散。

第二,从解答方法来看,简述题主要概括叙述,而且采用的是“详细概括法”,综述题虽然也要概括,但它采用的是“高度概括法”;而且它的主要解答方法是综合。

第三,由上述两点就决定了简述题属于普通题或“基础题”,而综述题属于综合题或“提高题”。

概述就是概括叙述的意思。概述和综述的意思基本相同。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求采用“高度概括法”去叙述。如“概述1840—1949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侵略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和结局。”

3、评述、评价、评论

评述就是评论性叙述。

评价就是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特指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评价)偏重于结论。高考中的评论(评价)题,作答不要求面面俱到,关键是要准确而又深刻,精炼而又恰当。

在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如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和评论顾炎武八股之害的观点等。评价和评论历史问题有一套专门的方法,不赘。

4、联系、结合

例,“联系从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到20世纪20年代英法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试结合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

“联系”、“结合”意思差不多,字面上说是与之发生关系,实际上则是以之作背景用依据,用以说明或论证或阐述后面的问题。

也就是说,题中要求“联系(结合)的内容是次要的,而后面要回答的问题才是主要答案所在。那么前者究竟答不答呢?当然要简明扼要地回答,但重心应放在后面的问题之上。

下面再看一例,就更清楚了:“结合13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演变”。

此题要求答出英国在700年间的“经济”、“阶级关系“、“议会”、“政党政治”四个方面的变化,但前两个方面是次要的,后两个方面是主要的;同时后者以前者为背景、依据,两者有密切联系,而不是毫无关系。

因此,此题答题内容虽包括四个方面,但不能分别将四个方面的史实一一列出了事,而必须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先述前两个方面的情况,后述后两个方面的情况,才符合题目要求。

5、说明、表明

“说明”,“表明”的含义也相似,就是说从什么材料得出结合论(这个意义多用“表明“,如1995年高考历史第22、24、30、32题).

此外,“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这个意义多用于问答题,如“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以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94年高考历史第43题最后一问“(恩格斯)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说“表明了什么?”也就是“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的意思。

6、体现、反映

“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

如,“下列19世纪中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历史潮流的有……”此题的含义可这样理解:“资本主义历史潮流”这个实质,通过“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史实来“体现”。

又如,“试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民族关系既有“战乱和分裂”,又有“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且后者是主流,这一现象,通过刘迎的诗“反映”出来了。这样的答案,要转几道弯才能组织现来(不是直接能够得现结论的),考生如不能领会此意,何能作出符合命题者意图的答案?

7、指出、举出

指出直接说出某个(或某此)史实或结论;而举出(列举)则为举列性质,如不限定,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

如,“……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此题只要简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每股潮流举两个例子就行了。

但当年有的考生却是想到哪件事就把前因后果都阐述一遍,最终却未能归纳出什么潮流,真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就是因为没掌握解题要领,尤其是没搞清楚题目要求的缘故。

8、基本、根本

“基本”是指大部分、总体上或主体而言。

“根本”则是指根源、实质和内部、深层而言。以原因为例,“基本原因”可以说是几方面原因的和(一些次要的或技节性的原因可以不计),而“根本原则”则要追根溯源而挖掘出深层次的原因。

如1995年高考历史第14题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选A项“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如果选“基本原因”,则还要加上B项“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了人民强烈愤怒和C项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这两点。

9、主要、简要

“主要”是指几者中最重要的;“简要”即简明扼要,是要精炼而准确地把主要的部分概括性地表述出来。

关键在于抓住主要之点,否则是简而不要;如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则又不成其为主要,而是庞杂了。

如:分别指出30年代发生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主要特点,这些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都有许多特点,而要求答“主要特点”,每个人三五句话就概括了。

如此精炼的水平,考生自是不易达到,教师要将其训练到此程度,又谈何容易!

10、现象、表现

“现象”、“表现”俱指情况、史实而言,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若干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

如“上引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即要求答出材料中反映的史实。“南朝和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即要求答出经济发展的情况。

11、是什么、什么是、为什么、怎样

是什么是指具体的有条件的现成的东西,不得不单凭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去任意编造或杜撰。如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方面是和“是什么”相当,所不同的是只不过在语句结构形式上来一个颠倒,问法明显,回答时容易掌握住中心,如,什么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二是相当于名词解释,着重点是需回答一个事物或词语的定义或概念,条文性没有第一种解释原因那么强烈。例如,什么是“明治维新”?

为什么是询问原因和目的。考生要凭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理解、分析,针对问题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作全面的回答。例如,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历史回答题中,分析论证题常用“为什么”作提示语。

怎样是疑问代词,询问原因、性质、动作、状况、方式或情况等。当它出现在一个疑问 句子 中间时,一般包括以下两种形式;一是问原因和经过;二是经过和结果,并且以前者出现的机会居多。

例如,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这就要求答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和经过。再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怎样?这一题就是要求答出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结果。

12、谁、几

谁一般指人,而且仅指一个人。几,一般专指问人物或事件的数目,比如,几人(几位)、几件、几次等。

13、哪、哪些

哪是疑问词,哪些是哪的复数,不止一人一事如此。哪一般专指地名,如,西汉建都在哪里?在历史问答题中,哪些常用于句子中间或末尾,只用于疑问,并且一般不必答出它的总数。

高中历史大题答题模板整理资料相关 文章 :

★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大全

★ 高中历史必修1易错易混点归纳与高中历史大题最强答题模板

★ 高中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万能答题模板

★ 高考历史各种题型答题技巧与模板

★ 怎么提高历史大题的分数与答题模板

★ 高中历史四大类主观题答题术语与复习5个隐形知识点

★ 历史主观题万能答案知识点

★ 高一政治必修二主观题答题模板

★ 必修一和必修二的13个大题答题模板与模拟试卷带答案

历史小论文题解题方法

不论是高考全国文综卷还是部分自主命题省份的历史卷,小论文题或历史论述题都是占分值较多、难度较大、学生最怵的题型。因为,要在紧张的十几分钟时间内写出思路清晰、论证严谨的两三百字不是件容易的事。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历史小论文题解题 方法 ,希望大家喜欢!

一、坦然面对,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强大的心理来源于正确的认识和坚实的功底。此类试题考查的本就是高考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最高一级的要求,即: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其中包括三个层次的要求: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所以,小论文题的难度大,也在情理之中。同学们唯有积极应对此类题型,多练习、多 总结 ,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娴熟的解答技巧,方能在考试中遇题不乱,从容应对。否则,心中已怵,下笔难免不慌;“笔头”慌乱,必将导致对史料信息提取不全面、论证思路不清晰、语言不简洁等弊端的出现。得不到好的分数其实就是自己答题时状态不好的反映。

二、细心审题,把握解答的总体方向

历史小论文这类试题考查的角度紧扣“论证和探讨问题”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三个层次,题型主要有如下几种:论证观点类、评述观点类、提出观点类等。

1论证观点(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类

例如,2014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2题,该题在设计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题意,在题引、设问中进行了多处提示。首先提示立意;其次提示答题指向,如设问第(1)题中“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与第(2)题中“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相呼应,指向明确;最后提示了考生应该遵循的论证思路。

2评述观点(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类

例如,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41题,该题是开放式的,学生在解题时首先要说明自己认同的观点并作简要的论证。如选择赞成的观点,可以运用全球史观指出近代西方国家的主导地位和中国 传统 文化 的巨大惰性。如持反对的观点,可以从中国主动改变的角度展开。

其次,要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价,指出其背后的特定视角或立场,由此肯定其合理之处,批判其不足之处。材料中的观点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夸大了西方冲击的作用。所以我们既要重视历史发展的外来因素,也不能忽视内部的主观能动性。

3提出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类

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41题,该题中的材料包括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和关于二人的 事迹 及贡献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所提炼的观点必须源于材料,还要明确合理。

总之,这三种类型不管是题型、思路范围,还是写作要求,都有明确提示,所以审题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找到和利用好所给的提示。这样下笔的时候就会有方向、有内容、有得分点。

三、合理组织,搭建写作的基本框架

审好题后,就要下笔搭建小论文的框架了。这个环节一定不能少,只有搭对、搭好框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些同学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答案往往凌乱、条理不清。

解答论证观点类试题时,先要摆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尽量多角度进行论证,最后概括观点。

评述观点类的试题一般都是开放性的。在解答该类试题时,首先要说明自己认同的观点并作简要论证,然后要对材料中观点进行评价,指出其合理之处和不足之处。

解答提出观点类试题时,须结合所提供的材料提出明确的观点,然后根据要求对观点进行全面的阐述或论证。

四、形成习惯,关注作答的要点

1要突破惯性思维的窠臼

小论文写作,虽然有法,但无定法。因为考题年年不同,试卷年年创新。所以解题时一般不存在固定的套路,必须针对不同的试题灵活地应对。那些认为熟练地掌握几种解题方法,并形成成熟的写作套路就可以不变应万变的认识是不可取的。在高考中解答小论文类的试题时要客观地分析,既要能找到解题或写作的切入点,又不能局限在原有的思维框架中机械地照搬套用以前的模式。否则,面对新题型,极有可能会张冠李戴、弄巧成拙。平时的努力只能成为我们不断攀登高峰的阶梯。

2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信息

小论文题不是空中楼阁,它的立足点就是试题材料中所蕴含的信息及所学知识。一道成功的试题,在设计上都有梯度性,小论文作为开放性的主观题,一般都在最后设置,考生必须在充分阅读上述材料后才能解答。为了降低难度,不少试题在题引中或设问中都有或直接或间接的提示。所以,归纳观点和论证时要充分利用史料信息。

3要理顺思路,逻辑清晰

观点明确,视角多重,史实充分,论证合理是评判该类题写得好的基本要求。在审好题后,一定要给自己一点静思细想的时间,以便更加顺畅地“搭框砌文”。具体步骤是认清题目类型—摆出自己观点—寻找论证(论述)角度—提炼材料史实—列出论文提纲—下笔组织语言。要做到以上这些基本要求就得思路清晰,按部就班地操作。毕竟这一小题的分值不低,所以值得在考场上多花些时间做好每一个步骤。如果匆匆上手,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在考场上紧张的环境下,很容易丢三落四,得不偿失。

4要史论结合,语言简练

小论文有字数要求,但不能堆砌文字,其字数要求是通过多重的论证角度来实现的,是通过做到史论结合的学科要求来实现的。所以写作时要力求简洁,点到即止,但有两个方面要引起重视。一是不能通篇只有一个段落,让阅卷老师去帮你寻找观点和论据,这是很让人头痛的事。二是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实要有说服力,论述合理。要以史实为主、以论述为辅,不能本末倒置,否则通篇大论,没有史实做依托,是不会得高分的。

总之,放眼高考试题,繁花似锦扰乱人眼,小论文题只是其中一朵小花。稍加留意,便能看到花开。所以,拥有乐观的心理、坚实的知识功底、熟练的解题技能,何愁不能从容应对,取得高分?

历史小论文题解题方法相关 文章 :

1. 怎么提高历史大题的分数与答题模板

2. 高考历史十大类试题解题方法指导

3. 分析历史的方法,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

4. 做历史题大题的历史大题的解题步骤

5. 高考历史小论文:现阶段打牢基础最重要,逻辑严谨语句通顺

6. 高考历史六种常见综合类题型及解题技巧

7. 高考文综历史论述题解答应对策略

8. 做文综历史题的方法三个步骤

9. 2020高考历史12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10. 做历史题大题的方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