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修身论论文2000字

2023-12-11 18: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修身论论文2000字

孟德斯鸠说:“一个人的成功,不仅需要学校和家庭,更需要社会的关怀。”话正是说明了一个道理:内方外圆,方显修身之道。以前说人,从两方面看,一是内心,二是外貌,但这并非这里的内方外圆。所谓“内方”指在父母、教师下奠定的人生资本;“外圆”则指的是在社会教育下健康的人格。

在我看来:人的道德修养的提升即人品高尚的体现就在于“内方外圆”,两者缺一不可。若内过于方,则会致呆滞,不懂变通;若外过于圆,则会致滑腻,让人生厌。内方外圆,如同日月星辉,有日无月过于猛烈,让人难忍;有月无日又过于寂寥,让人落寞。只有通过内方外圆,人才能真正的剖析自己,从而达到一个高度去审视自己,从而对自己的查漏补缺,真正的修养,养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古代,内方外圆表现为文武。钟子期琴艺了得,关羽武艺高强让人心生敬意,可又总觉的在冥冥之中少了点什么。是什么呢?当我接触到李白的“拔剑四顾心茫然”时,我明白了,那是一种两面的缺乏,只有李白才把实质发挥到了极致。而如今提倡的“内方外圆”,则是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体。所以这是人最基础的追求,我们应该向往“内方外圆”去学习做一个大写的人。

社会,金钱,利益,这些词连在一起给人一种不寒而栗之感。因为社会教育与父母,老师教育又相悖之地,于是有人只注重在内在深层次。可一个事物有反面,必有其正面。要想修身养性我们就应学会趋利避害。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将吸收外部,纳为己用,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力量对比悬殊情况下仍打赢了日本。2001年,中国加入WTO,在他人猜测眼光中获得长足发展。种种实力告诉我们,我们只有化不利为有利,创造自我条件,才能站稳脚跟。如果不利导致了失败,只要仍有一口气在,我们也要爬起来,因为我们有了经验,又向成功跨进了一步,说不定下一步就是梦寐以求的成功。

内方外圆,方显修身之道,它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像“一国两制”,“改革开放”等政策的实施,大胆但是实效性很大。知识与行动是2个指标,只有2者达标的人才有实现人生价值的资本,才能无愧的“仰天大笑出门去,”高啸着“我辈岂是蓬蒿人”。

内方外圆,如同筷子,具备两者才具有实用性,如同鸳鸯,具备两者才具有艺术美。“内方”与“外圆”本身就是一对双胞胎,随着人的降临而出现,你要做个好家长,就需要父母,老师,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将他们养大,并且你的人生价值完全由你对它们的关心程度而定。

以"修身齐家"为题,写篇1500~2000字的议论文

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然而实际上,成功的机会少,失望的时候多,于是又出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相互结合补充,几千年中影响始终不衰。

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写篇议论文,字数800↑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末之有也!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没有自信的人,做事多手段代替目的。因为做很多事情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是手段,如果带有功利性那就是把其当作了目的,亦即手段代替了目的。反过来,也就是这样的人做事都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找回了自信,做事不带功利性,只是将之当作手段。

同样两个人在认真做着同样一件事情,或许状态完全不一样,一个是功利的,一个是平和的;一个当作目的,一个当作手段。同样去一家大型外资企业工作,一个认为这份经验将会使我换工作找到一份好工作,陷入功利性的平庸;一个认为就算有这份经验就一定可以改变什么吗,这只是一块砖头一个螺丝钉,完全的手段观念。也有人认为这份经验是不能改变什么,所以要争取更多的经验以期可以更好适应未来,这就等于陷入了功利的恶性循环,更是要不得。

找回了自信就可以找回光明,或许光明就是你的包容和宽恕。当别人对你生气和动怒的时候,你坦然处之,你不会动怒,你包容和宽恕了他。他人的生气和动怒一定有其苦衷,更是没有找回自信的表现和发泄,所以你要宽恕他、原谅他,祈求他早日找回自信和光明,不再痛苦。你有自信,所以你不再自卑,你不会因为他动怒而影响你跟着动怒,你的心境和觉悟已经不会轻易动怒,光明已伴你身,你会大度和宽容,自修成正果。

找回自信和光明就是战胜自己,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找回自信和光明你就变得勇敢、坚强、无畏、大度、宽容,就敢于接受任何的事物,敢于承担任何的责任。但勇敢和无畏并不是冲动和莽撞,并不是为所欲为,也不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冲动和莽撞又恰恰是没有自信和光明的表现,这正是为了掩饰苦衷、伪装自卑的表现。

有些人碰到事情总是很有冲劲,总是冲在最前面;也很乐意为人出头,助人为乐,甚至有些歇斯底里。这反而成了冲动和莽撞,反而是逃避习惯另一种表现形式:怕被人认为是懦夫所以养成了冲动的习惯。实际上,自信和光明应该是这样的境界:心静如水,中庸平和。犹如“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此乃修身也。

自身修炼到家,迁就你的女人也就不在话下了,此谓之齐家。若有鸿鹄之志向,修身齐家后便是治国平天下,若无此等志向也不要紧,修身齐家你的一生将是顺心顺利,快乐开心,轻松幸福,因为你找到了你自己今生今世的人生意义。

你平常看不惯的事情,不用烦;领导的破口大骂,不用烦;公司交办的无聊工作,不用烦;面对同僚的排挤,不用烦;面对老婆的唠叨,不用烦;对下属的心计,不用烦;……

不用烦不是不用管,而不是抛弃原来的感觉,不要觉得烦,因为觉得烦其实就是在逃避。不用烦就是勇敢去面对这些事情,思考解决之道。但现实毕竟是残酷的,现实有时教人无助;如果面对现实实在是无能为力,那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说不定会柳暗花明。每个人都会因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工作的范围,所处的环境影响等等,产生不同的看法。所谓见仁见智,便是这个道理。

估计90年代后出生的小孩99.9%的没有读过《颜氏家训》和《菜根谭》,他们接受的教育是如何如何考到全班第一,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然后找份好工作,有个好收入。或者直接出国。不知道再过几代人下去,我们的道德礼仪、品德规范还能流传多少。我们的先人地下有知的话,会有什么感慨。反过头来讲,我们7、80年代提倡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又还有几个人记得,更不要说做到了。修身需要教、帮、学吗?很难说,本人始终觉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正确的。一个人的道德品性,行为规范,以及思想根源,会体现在他的点点滴滴里面。改,或许某时刻里会刻意注意到,但是不会改。就如真菌,一遇到适宜的环境,就会繁殖。现在需要修身吗?回答是肯定的。不要去管这个社会是怎样怎样,我们的改革是怎样怎样,周围的人是如何如何。人——需要修身。这是起码的准则,生存的砝码,为他人接受的前提。环境,真的很重要吗?与内修相比,估计轻点。

做到修身足够了,因为这是前提和根本。连这都做不到的话后面的都不用提了。个人是认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但有些人居然说这是“不拘小节”,我觉得起码要等100年后,等你成了一代伟人,才有资格这样说,而且是他人说,不是你自己说。可能每一个人没有办法去影响或者改变其他人,但是自己做好是必须的。这不是莫管他人瓦上霜,而是无力、无奈。

修身——没有说词,需要做到!

谁能帮我写一下廉洁修身的论文啊要2000字的

  矫姓氏怎么来的

  矫[矫、蟜,读音作jiǎo(ㄐㄧㄠˇ)] [编辑本段]一.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矫父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风俗通义》记载:“春秋时晋大夫矫父之后。”
  春秋时期,晋国有卿大夫矫父,即晋军征南军师矫智的父亲。其后裔以父字为姓氏,乃成矫氏。
  矫父对古代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出妻仍母之礼,维亲为续。”在原始奴隶社会中,女子就是生子工具,若生字后被夫驱逐,其女就丧失了为子之母的权利。而矫父敢于破坏此“出妻之礼”。
  这在史籍《通典》记载:
  晋傅玄曰:“征南军师北海矫公智父前取夹氏女,生公智后而出之。未几,重取王氏女,生公曜。父终之日,谓公智曰:‘公曜母年少,必当更嫁。可迎还汝母。’及父卒,公智以告其母。母曰:‘我夹氏女,非复矫氏妇也。今将依汝居,然不与矫氏家事。’夹氏来至,王氏不悦,脱缞绖而求去。夹氏见其如此,即还归夹舍。三年丧毕,王氏果嫁。夹氏乃更来。每有祭祀之事,夹氏不与。及公智祖母并姑亡,夹氏并不为制服。后夹氏疾困,谓公智:‘我非矫氏妇,乃汝母耳,勿葬我矫氏墓也。’公智从其母令,别葬之。公智以父昔有命,母还,于是为服三年。公曜以夹氏母始终无顺父命,竟不为服。”
  汉朝学者、博士刘喜云:“公智之父,弃夹纳王,其在户庭,尚为己配,苟有变悔,自由可也。还归夹氏,则他人矣,去就出处,各从所执,岂复矫父所得制乎?故出妻之礼,夫使人致曰:‘某不敏,不能从而供粢盛,使某也敢告。’主人曰:‘某子不肖,不敢避诛。’又曰‘妇当丧而出则除之’。然则相与之礼,于是绝矣。”
  矫父原妻为夹氏,生了矫智,后夹氏被矫父赶走。之后,矫父再娶了王氏。但矫父在临终时对自己的儿子矫智说:“王氏年少,我死了以后,她必然会改嫁,那时,你可以迎还你的母亲回来,仍为汝母。”一举打破了“出妻无复”的传统,为后世历代名家所称颂。
  矫慎,字仲彦,是扶风茂陵人。年轻时喜爱黄帝、老子的思想,在山谷中隐居,依山洞造了房子,仰慕赤松子、王子乔的按摩导引方法、技术,和马融、苏章同乡并且同时,马融因为才学博大而闻名,苏章因为廉洁正直而受到称赞,然而他们都推举矫慎,认为矫慎应该排在他们前头。汝南人吴苍很器重他,因而给他写了一封信以考察他的志向,说:“仲彦足下:勤于政事和隐居山林,有腾云飘逸和生活在污浊的现实社会两种情况的不同,所以每有您那儿的风吹到这边来,我没有不叹息的。我听说黄帝、老子的主张是利用一切机会与可能修身隐居,并且也可以治理国家,养育人民,做官从政。至于逃入深山灭绝行迹的人应该是神、人不知,神和人都看不出他隐居的迹象。我想先生您应该依着您能做到的去做,您认为如何?过去伊尹以不坚持隐居的态度来对待象尧舜一样贤明的君主商汤。当今社会风气开明,四海开阔幅员广大。如果遇到这样清明的时代,巢父许由不会隐居箕山,伯夷、叔齐后悔逃入首阳。足下您这样的人确实才能非凡,完全可以搏击在上层社会,并且也非一般的等闲之辈所能陷害中伤的。”矫慎没有理睬不作任何回答。七十多岁了,也不肯结婚。后来忽然回到家乡,自己说了去世的日子,到了那天果然死了。后世有人在敦煌看见了矫慎,所以前世他就与众不同,有人说他是神仙。 [编辑本段]二.迁徙分布: 明朝洪武年间,矫氏由云南乌撒卫(今云贵两省交界处)迁址山东即墨,几经迁移后落在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观水镇矫家长治村等周边村落,主支在观水镇(原埠西头乡)前、后垂柳两个村,该两村庄全为矫姓,现天下矫氏均可到该地寻根问祖。威海乳山市崖子镇还有一个矫家泊村,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由原烟台牟平区观水镇矫家长治村分支迁立该村,因位于平泊处而得名。
  矫氏在今山东省青岛市约有两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海西村、西福镇扬家村和青岛市内。矫氏族人在台湾省也有分布,如台湾棒球队的著名后卫矫扶桢。 [编辑本段]三.郡望: 扶风郡:周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咸阳市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地区。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朝时期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编辑本段]四.字辈排行: 青岛海西二支三甲矫氏字辈:“明扶法恒本立田可昌乃新”。
  矫氏一支字辈:“春露秋霜继祖业水源木本春常在礼乐百年承燕翼诗书千载荷龙光”。 [编辑本段]五.历史名人: 矫 智:(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时期晋军征南军师。
  矫 慎:(生卒年待考),字仲彦,扶风茂令人。著名汉朝时期隐士。年轻时喜爱研究黄帝、老子的思想,在山谷中隐居,终身未婚。后人有见之者,以为仙。史书中记载他:“少好黄老,隐遯山谷,因穴为室,仰慕松、乔导引之术。与马融、苏章乡里并时,融以才博显名,章以廉直称,然皆推先于慎。”
  矫 望:(生卒年待考),著名西汉右将军。
  矫敬本:(公元1926~今),山东青岛人。著名财会管理专家。高级会计师。历任东北人民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省少儿童出版社计划财务科长,辽宁省新闻出版会计学会理事。
  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四十余年,重视财务会计的理论研究,撰写数十万言的财务会计论文。在大量的发表论文中,《出版社财会核算的几个问题》获辽宁省优秀会计论文奖,并被中国会计学会选入《会计学论文选》;《缓解出版社流动资金紧缺的思路》、《论会计的参予力度》等论文,先后获辽宁省出版科学研究优秀论文奖。另写了《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知识大全》的财务会计篇章。
  矫革峰:(公元1939~),吉林德惠兴盛屯人。著名石油工业专家。196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71年调入吉林油田研究院,从事石油地质勘探综合研究工作。任油田高级工程师。历任科研课题项目长与室技术负责人。1965年于辽宁清原树基沟铜矿实习中,曾发现疏松状含矿标志与一个新的含矿层两条新的矿脉(已经钻探证实),使即将闭坑的矿区得以复活。在他编写的《1972年总体设计》指导下,发现新木油田、探明红岗油田、落实了双坨子含油构造。他所编写的科研报告,历获研究院优秀报告,多次获油田一、二、三等奖,也多次获局先进生产者与标兵,他提出被采纳的油田(或油藏)发现井,有新-5、新-103、红-5、红-8、木-101、坨-8、农-5、大-6、大-8、大-205、方-2、方-3、方-6、方-12、方-25、老-3、老-4、孤-7、孤-12、让-11、让-18、民-1、民-2、民-3等二十多口,找到九个油田与若干个出油点。1984年合着发表了《试论松辽湖盆三角洲类型》,1995年撰写了《能量地质学》,1996年发表了《湖海复合的松辽盆地》,1997年出版了《扶余~新立、新民油田》。已完成《弘扬科教兴国,实行三权(党、政、人大)鼎立,推进四轮(科教、工业、农业、法制)运转,是保证祖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迅速崛起的必由之路》一文。现正着手着写《石油的形成》与《灵子医学》,决心将后半生献给人类的文明事业。他热爱科学,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作品与传略已载入《中国地质矿业家列传》、《世界名人录》(中国卷)、《中国专家大辞典》、《国魂-跨世纪中华兴国精英大典》与《中华精英大全》等。
  矫玉璋 :女,1928年4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副编审。现擅长白描、工笔、写意人物画。几十年来为国内外、省内外美展、出版社、报刊创作并发表了大量作品,其中《潇湘夜雨》、《瓦岗寨》获省一等奖,《朱淑贞诗意》获“日本(87)全国精选秋季二十回现代水墨画展”优秀作品奖。传略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书画名人大辞典》等。
  矫智仁:(公元1947~今),山东牟平人。著名山东省贪污罪犯。
  矫 毅:(公元1953~今),山东烟台人。著名地方金融专家。1970年参加工作,在空军某师修理厂当过机械员,在药材公司担任过团支书。在饮食服务公司人事秘书科担任过科长,在山东大学读书,在烟台市商业局职工中专担任过党支部副书记。在经营上坚持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资金自求平衡的原则,主要办理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领域的资金存贷、结算、储蓄和投资开发等业务。开业多年来,银行各项业务有了较快发展,截至1993年末,银行总资产已达十五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十一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十一亿元,为烟台市住房制度改革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还积极争取世界银行住房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贷款项目,争取到了世界银行向烟台市发放的专项贷款四千万美元。多年来,累计发放商品房开发建设贷款和投资十亿元,支持四十多个住宅小区建设商品房三百余万平方米。
  矫国文:(公元1957~今),女;山东牟平人。著名医护专家。主管护师,五常市山河屯林业局医院护士长。于1980年1月步入山河屯林业局医院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得到了许多殊荣。1982年被评为局劳模、三八红旗手、在1989年至1994年连续五年被评为院劳模,1994年5月12日护土节被评为局十佳护士,在创二甲巾帼建功演讲大会上被评为一等奖,1995年至1998年一直被评为院劳模、工会积极分子。自1992年至今任护士长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护理的第一线,能认真履行自己工作职责,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勇于投身改革,积极参加院里正规化、标准化建设。1997年8月,有两篇论文在全国“临床预防医学与肿瘤学”学术交流会上宣读,并在《中国医药荟萃》上正式发表,题目是《脑血栓合并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和《对急性心肌梗塞先兆的观察与转送护理体会》,获论文证书。
  矫全惠: 1927年生,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人。
  擅长版画和水彩画,任过小学美术教导和舞台美术工作。后调大连市沙河口文化馆美术组。作品辑入《20世纪国际现代美术精品荟萃》、《92中国美术家》、《新世纪中国诗书画印大观》、《当代书画家福寿作品大观》;传略入编《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名人大辞典》、《国际现代书法篆刻家大辞典》,并荣获世界铜奖艺术家称号,通讯处辑入《世界书画篆刻家通联大全》。离休后着墨于国画和书法,系中国美协辽宁分会、辽宁版画学会、大连市美协、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辽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大连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和大连市浪花木刻会理事
  矫文捷:(公元1959~今),山东青岛人。著名胸外科医学专家。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

谈谈个人修养的议论文作文,1000字左右

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其它一切吸引人的长处均来源于此。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说明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做一个文明的大学生是学校和社会对我们的基本要求。

  但是在高度发达的现在社会里,修养不高的人却比比皆是。缺乏修养的人还有很多,有些人乱扔垃圾,甚至随地吐痰。还有些竟然脏话连篇,不注意语言文明。

  一个人如果要获得别人的赞赏、别人的尊重、甚至吸引别人的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有些人说话、举手投足、甚至微笑或者问候;更甚至接听电话都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而有些人则恰恰相反呢?这里面就是一个人的修养了。有时,优雅和礼貌并不完全是做给别人看的,其实从内心深处,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欣赏这样的美。并不一定长得很美、很帅;并不一定拥有一把很好的嗓子、或者一只名牌的手表,稍加注意,就可以在普通人中脱颖而出,这就是个人的修养了。俊朗的外表、皎好的面容仅仅是母亲给的。但优雅礼貌的行为则是后天的获得。许多时候,后天的获得都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的。

  因此,迫切的希望我们在提高经济水平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修养,只有每个人的修养得到了提高,整个社会才可以算是真正发展起来了。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使我们感动--一个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个则是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一百多年以前的康德如是说。(开头引用康德的话,富有诗意,也暗示主题。)

  也许,我们并不能像庄子那样,有一种看透世俗的坦然,以及一副"泥泞中亦可"的大无畏;也许,我们并不能像鲁迅那样,用一种尖锐的目光,深刻地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存着的民族劣根性;也许,我们并不能像海伦·凯勒那样,虽然盲聋,却依然保持一种崇高的品德……但是,我们可以把握自己。(运用排比和对比,旨在说明我们可以拥有和他们一样的精神。)

  当我们在车站看到我们所等的公交车已来,我们大可不必争先恐后,我们可以让别人先上,那种"井然有序"不正是我们一直期待的吗?当我们在马路上看到一位盲人爷爷颤颤巍巍地过马路,我们也可以主动上前一步,扶爷爷过马路,这种"关爱之情"不正是我们异口同声赞扬的吗?……

  我知道,现在的你也许会对这些都嗤之以鼻,可是当你对这一切都不屑一顾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一种文明的"异质"?

  的确,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物质也高速发展,但当我们舒适地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的一切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该想到我们的精神文明如何呢?试想,如果精神文明不发展,人文素养不培养,那么社会还会进步吗?……是的,我们必须向全世界乃至全人类呼吁--"构筑精神的伊甸园,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段论述是必须的,拓宽了文章的视野。)

  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和品质,体现了他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文化苦旅》中写尽了文化的深刻和内在深蕴,同时也将其丰富的人文精神蕴于其中,以警示当今的一代要牢牢地抓住"人文"这根绳索,沿着它来找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动力。(运用引证法,但相当巧妙。)

  缺乏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人是可怕的,用毛泽东的一首诗来概括之,即"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有句话现在想来很有道理:"一个民族的发展前途总是由其人文精神决定的。"

  "构筑精神的伊甸园"--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保持良好的人文精神,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不仅会让你变得深刻,更会使你出类拔萃。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