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少先队员仪式教育论文

2023-12-05 23: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少先队员仪式教育论文

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学校必须抓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呢?我粗浅的谈谈。 
一、 明确要求心中有数
每一种习惯的形成都要首先使学生明确其重要性,所以每学期开始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要求,即要求孩子做到尊老爱幼,团结;与人交往中,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上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关爱他人,在学校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然后重视第一次文明礼仪训练,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六点六会”:以对自己负责为起点,学会修身;以对家庭负责为基点,学会孝敬;以对学习负责为支点,学会求知;以对他人负责为出发点,学会合作;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以对社会负责为制高点,学会感恩。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加强学生“言、行”等方面的自身修养,还要示范如何行礼问好,使其从关心自己的人品、学业、健康、前途到自爱、自尊、自立、自强,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二、文明言行默化有心人
单纯的说教,莫过于实在的行动。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当学生见到教师问好时,教师不管有多忙,都要停下手头的工作向学生点头或招手问好,或教师放下师长的架子主动跟不知道问好的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敢于向学生道歉;当需要学生帮助时,主动说声“谢谢”。上课了,教师走进教室,弯腰捡起一片碎纸,顺手扔进垃圾桶,不用说话,学生就学会爱班,进而学会爱校,爱家乡,爱祖国。教师顺手捡起学生掉在地上的笔、本轻放于他的课桌上,他就会牢记在心上,并会帮别人捡笔,捡本……养成帮助别人的好习惯。我们教师生活上的小节不忽视,学生文明礼仪就会很快养成。
三、多彩活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沟填满。”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推崇和践行的。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只是说教,而应该将对学生的教育与日常的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帮学生架设一条道德认识转化的桥梁,营造处处育人的氛围。如让板报说话、让墙壁说话,墙报悬挂名人名句,班级的清洁区、学校的水龙头、班级绿地上均要有文明告示语:“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请节约用水”、“我体弱,不要践踏我”……无声的语言,是对学生的良好教育。班级黑板报既有规定主题,又有留有学生自由发挥的园地:我进步了、好人好事宣传、风采展示……在营造育人氛围的同时,鼓励学生追求个性的张扬。 同时定期评出班级文明礼仪之星;成立礼仪岗和监督岗,对学生进行礼仪的示范、检查和监督;结对子对问题学生跟踪帮教等系列教育活动。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家校合作,共同优化育人环境
现在的许多孩子,因为是独生子女家长对教育管理上的过分溺爱、或有外出打工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放任,导致了学生家庭礼仪的缺失。因此,要把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延伸。布置家庭礼仪作业,通过家校联系卡进行家校互动。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懂文明、讲礼仪的好孩子进行辅导,使家长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坚持把礼仪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包括料理家务能力在内的劳动教育相结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总之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持之以恒,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

少先队员入队仪式作文450字我给你跪下了!!!!!!!!!!!!!!!!!!!!!

“时刻准备着……”这是从风雨操场发出来的声音,到底在干什么呢?其实是在举行1年级的小同学庄严而又隆重的入队仪式。  
  等我们五年级和1年级的小同学进场后,入队仪式就开始了。首先是唱少先队歌,少先队歌使我们的心情都激动无比。然后是由我们五年级同学为1年级小同学佩戴红领巾。我要佩戴红领巾的是一位小女孩。我将红领巾递给小女孩,让她自己带上领子上。我递给她时,面带笑容,小女孩也回应我一个笑容。小女孩自己戴好红领巾后,我为她绑好红领巾。开始教小女孩敬礼,小女孩手举得并不标准,我就面带笑容的耐心的一点一点的修改她的姿势,已经从原来的像遮太阳一样的动作,改成了高过头顶一拳的位置了。主持人叫敬礼后,我们同时敬礼。看到小女孩的姿势如此标准,我又露出了笑容,小女孩也为能做到如此标准的动作而笑了。下一个环节是大队委辅导员丘老师讲话。丘老师的讲话使我们明白了作为少先队员应该做的。之后是姚主任宣布各中队成立,由现任大队委为1年级的中队委戴红领巾和戴中队委的牌子。  
  在这次入队仪式中,我知道了红领巾是象征我们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应该好好保存红领巾,不应该破坏红领巾,因为红领巾也是国旗的一角。少先队歌对我们少先队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在如此庄重的入队仪式中,怎能缺少象征着少先队的东西呢?我感受到了一批少先队员进入少先队,是多么的重要,不能马虎行事。入队仪式是多么的庄严和隆重,这能体现出入队仪式对少先队有多大的影响啊!  
  这次入队仪式不仅让我为新的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还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浅谈如何在少先队活动中实施礼仪教育

将少先队礼仪教育融入少先队活动中,是对少先队员进行教育重要手段。比如要求少先队员参加少先队活动时要穿少先队队服,佩戴红领巾,少先队干部还应该按队章规定配戴相应干部级别标志。还有三级报告制度,出旗仪式,呼号,退旗都是属于少先队礼仪教育内容。所以可以经常坚持开展少先队活动重要性,认识自己是少先队的一员,把礼仪教育和组织教育融为一体,让少先队干部主动佩戴干部标志,是责任和光荣等等。

少先队员作文600字关于礼仪

今天的阳光格外明媚,今天的空气弥漫喜庆.在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62周年之际,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 清晨迎着黎明的朝阳,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嘹亮歌声中,少先队员们步入校园迎接新一天的开始. 队歌、誓词、红领巾、敬队礼是少先队员特有的标志,是少先队员接人待物与人共处时展示自我形象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大课间我校开展了“重温少先队知识 规范少先队礼仪”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大队辅导员带领全体少先队员重温了队歌和誓词内容,并讲解了关于红领巾的意义和如何规范、漂亮佩戴红领巾的要求,以及如何敬队礼和队礼的意义.操场上队员们个个听得认真,看得仔细,纷纷兴致高涨跟着一起练习,动作明显比以前标准了很多.最后,大队辅导员为全体队员送上诚挚的祝福并提出殷切的希望,号召队员们铭记鲜红队旗的嘱咐,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全面发展,为少先队争光,为学校争荣,为胸前的红领巾添彩! 云天碧海间,雏鹰自翱翔.我校少先队员们将从敬好一个标准的队礼,系好鲜艳的红领巾开始,不断进取,勇攀创新高峰,争做四好少年.本次主题教育活动将对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关于少先队员的论文200字

这篇范文写得我觉得很不错,你可以从中删减,化繁为简,为你所用。希望能帮助到你!
少先队员论文之——如何发挥少先队小队干部的管理作用
少先队小队干部是少先队组织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管理力量, 如何发挥队干 部的作用, 使少先队小干部全身心的为其他队员服务,是少先队管理过程中的一 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小队活动是中队活动的灵魂,是中队的眼睛,不可或缺。俗 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小队也是如此。虽然人数不多,但要发挥每个 队员的作用, 让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事做, 这样小队干部的管理就要得法、 得当, 让机器隆隆的转动起来。 小队干部对小队的管理要注意抓住两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 一、抓住小队的建设 少先队小队建设的成功与否, 直接影响到小队干部对小队的管理, 是管理小队 的前提。 而对于小队的建设许多少先队组织不能正确的对待,从而忽视了小队的 建设。小队的建设要注意有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合理的分工,队干轮换制的合 理运用。 1、完整的组织机构 少先队作为一个少年儿童的组织,必然有其机构的存在,同样大队、中队、包括 小队也要有一个完整的机构。 由于小队的队员较少,所以一般只设队长和副队长 之职, 但为了进一步完善小队的建制也可设小队旗手及两个小队委。为了便于小 队的活动,小队机构的设立可跟据小队的实际情况,参照大、中队的机构进行设 置。 机构的建立为小队干部对小队的管理提供了有利的保证,也提高了队干为队 员服务的积极性,也完善了小队的职能。因此,组织机构的建立为小队的管理装 备了“火车头”,为小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大队和小队、中队和小队的纽带。 2、合理的分工 队的组织有自己的职能分工,同样小队也应如此,明确分工。合理的分工克以 调动队干的积极性,使队干与队员融洽相处,共同奋斗,协调好小队的工作。小 队干部应充分了解每个队员,对每个队员的特长、爱好都应有明确的认识,并纪 录入档。然后可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爱好,给队员每锻炼的机会,让他们 在锻炼的过程中不断的获得体验。合理的分工是小队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也是小队干部能否管理好小队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分工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小 队活动的正常开展及开展活动质量的高低。因此,对于小队干部及队员应明确其 权利与义务,责任和服务的范围都是必要的。 3、小队干部的轮换 队干部轮换制是目前少先队组织中正大力提倡的一种提高队员素质的好方法。 而轮换制在小队干部的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作用效果也比较显著。因为,小队 作为中队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队员人数相对较少,而队干
轮换制的周期相对就比 较短, 就给小队中的每一个队员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可在小队中设置常务小队长, 活动小队长等多种情况。小队中的成员,只要他设计的活动方案合理可行,得到 大部分队员的认可, 那么这次活动的小队长就由其担任。大家齐心协力的去帮助 他搞好活动。这样就可以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让他们体验当队干,事虽小,但 得到的体验却是最宝贵的。 小队干部轮换制的实行也减少小队管理的难度,在每 个队员都担任过不同的角色后,会主动的去配合其他队员搞好小队的管理。
小队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小队的建设, 要有针对性的指导, 合理化的建议, 形成制度进行规范, 加大培训的力度,那么小队的建设取得进步的同时管理也必 将更上一层楼。 二、队活动的开展 小队干部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小队活动, 是搞好小队管理的核心。 一般有三种 方式,开展常规性的活动、机动性的活动、创新性的活动。 1、常规性活动 何谓常规性活动, 就是指少先队大队在校园内开展的行为、 卫生等常规性活动; 是一些已形成惯例或特色而必须开展的活动。这些都属于常规性活动的范畴,是 小队开展活动的基础。常规性活动的开展不仅给小队干部提供了开展活动的思 路,也给队员们以启迪,领悟。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体验过程中得到锻炼,并 在合适的机会中表现出来。 2、机动性活动 这种活动是小队干部根据本小队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的开展一些随机性的活 动。活动的内容比较简单,形势也比较有限,但可以随时激发队员的活动兴趣, 让队员在一些小活动中获得体验,无论结果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机动性活动 还包括上级队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 小队的每个队干都应及时的组织队员积极的 参与。这也是开拓思路的重要渠道,也为队员们提供更多的参与、表现的机会, 展示队员们的才华。机动性活动的开展,对队干们的要求提高了,要求队干们有 敏锐的观察力,注意发现队员们感兴趣的内容形式,以便及时有效的开展活动。 3、创新性活动 队干在领导小对开展活动的时候会发现,只有构思新颖,见解独到的活动,才 会倍受队员的欢迎。那就是创新性的活动。小队干部应该抓住各种有利的契机, 开展这种独特的具有创意的小队活动。这样不仅激发队员们参加活动的热情,也 给队员们提供了创新的机会。 三、协调工作是管理小队的纽带 协调能力是小队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 是搞好小队管理的法宝。 协调过程中要 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小队干部与大、中队之间的关系,与小队间的关系,与小 队成员间的
关系。 首先,小队干部是大、中队工作的执行者,直接贯彻大、中队的工作计划,是 最基层的少先队小干部。因此,处理好与大、中队的关系,直接关系、影响到小 队的各各方面。 有时大队和中队同时下达不同的任务,就需要小队干部能够进行 协调, 分清主次, 轻重缓急, 在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既调动了小队成员的积极性, 又完成了大中队布置的任务。 其次,小队干部要处理好小队间的关系。小队与小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 助的;是取长补短的;是偕同发展的。小队干部以次为宗旨一定能处理好这种关 系。 第三,小队干部与小队队员之间的关系,是做好小队管理的关键。在同一小队 活动并经常直接接触, 难免磕磕碰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小队干部 坚持有理有据、忍让为先、说服为主、吃苦在先的原则。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 处理好小队内部的各种关系。 综上所述,少先队小队干部要管理好小队,必须经过少先队组织的正确引导, 加强小队的建设,给予小队干部合理的分工,注重小队干部协调能力的培养,只
有这样小队干部对小队的管理,才能走向正规化,科学化,规范化,才能起到领 导、管理小队的作用,才能让队员们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学会学习,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素质、有能力的少先队员。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