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论文

2023-12-12 11: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论文

关键词一: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对比是教学的最基本要素。对比,是人在认识上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和关系的思维过程。在阅读中则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找来论述这个问题的代表性作品,边读边比较,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解析,寻求其异同点。一般包括:从不同角度找出作品的各自特点;寻找结构上的异同;寻找文章主旨的不同;寻找写作方法的不同等等。要从哪个角度比较,就要抓哪个方面的特点。由阅读到写作,主要是将阅读中的优质点运用到写作中去,可以是从寻求不同文章的共同点来寻求作文的共同规律;或者是比较文章的不同属性,从而了解文章的不同,易发现文章发生发展的特殊性。
关键词二:“562”
所谓“562”,是指对比教学的核心要素,即五步流程、六种课型、两套读本。
五步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自主学习,精讲点拨;四比较阅读,鉴别赏析;五写作训练,巩固提高。
六种课型——对比品读课、对比评点课、对比写作课、积累运用课、成果汇报课、综合性学习课。
两套读本——一套为对比教学课程,分别与课文和古诗词进行比较阅读,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共有七本,即《龙泉中学对比教学校本课程》之一到七;另一套为课外阅读课程,选取四大文学体裁中的经典作品,进行阅读并积累摘记。
关键词三:艺术
真正的语文课堂不仅要追求课堂目标的完成,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目标,更要追求课堂参与者的欢乐性与深邃性的统一,让语文成为艺术的课堂、欢乐的课堂、愉悦的课堂。因此,在课堂中加入音乐、动画、视频、歌曲、书画作品等艺术元素,在适当的环节呈现,能使学生从中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让课堂变得愉悦而快乐。
学生们都喜欢音乐。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美好情感,使人身心都感到愉悦。音乐导入会让学生耳目一新,让他们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氛围中,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情境之中。
《竹影》这一课,内容清新,充满生活情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笔者提前让喜欢绘画的学生带来绘画的材料,展示了丰子恺的书画作品后,让学生们也拿出材料一显身手,与大家一比高下。画画的学生聚精会神,挥毫泼墨,观看的学生目不转睛,羡慕不已。他们从这堂课感受了艺术之美,培养了他们感受美,欣赏美,鼓励他们要创造美。

还纯粹语文课,做纯真语文人——刘真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两年研修规划



为贯彻落实赣县教研字【2019】33号《关于组建赣县区中小学(园)第二批名师工作室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名师队伍培养工作,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示范作用。刘真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特制订未来两年(2019年10月-2021年7月)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本工作室认真履行区名师工作室职责,通过“组建团队——搭建平台——立足课堂——开发课程——研究课题——提炼成果——展示推广——示范引领”的发展思路,以“探索多元教学模式,开发宋城文化研学课程,打造高效读写课堂”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充分利用名师优质资源,通过课题研究及开展各类培训和教学教研活动,真正把名师工作室建设成为优秀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 教学经验成果的共创共享地、师德正气的激发地,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就一批名师。

二、工作主要内容

1. 立足“纯真语文”教育理念 , 打造多元语文教学模式。

纯真即单纯、朴实,真性情、真生活、真语文。以人为本,以文化人。通过文本解读,以文解文。打造“纯粹”的语文课堂,涵养“纯真”的语文人,追求“纯美”的语文生活。

本工作室在未来两年,我们将以教师成长为重点,通过刻意练习,强化训练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将老师培养成为课堂教学的能手,立德树人的好手。我们设立成长秘书,负责基本功训练打卡与培训,督促大家快速成长,让大家都成为“纯真”的语文名师。

我们将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重构学生、教师和知识的关系, 并以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研究基点,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理念和行为,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长,采取多元教学模式。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利用微课等教学资源),“课内与课外整合阅读教学模式”(课内教学与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专题阅读等相结合),“微写作+大写作”教学模式等。打造形式多样,但内涵纯粹的语文课堂。

我们将以工作室为平台,主动承担各级示范课、观摩课、展示课、汇报课等公开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实践更多课型,吸纳更多有效方式,提炼更多课例,让其他语文教师借鉴和运用。在研究团队中,专门设立学术秘书,负责收集和整理团队的课例及研讨实录。

2. 开展 课题研究,形成高水平研究成果 。

完成课题研究是对名师工作室的一项基本要求。目前本工作室主持人刘真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基于网络空间的文化作文微写作研究,已进入开题与初期研究阶段。该课题立足当前智能网络,信息时代的特征,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在读写教育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准备开展的赣州宋城文化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已积累一定的研究收获,可以进入申报立项阶段。该课题着力挖掘宋城文化在研学实践活动中的课程价值,并设计与实施研学课程。

今后我还将在整本书阅读与微课资源利用方向做出课题研究。以上课题切入角度不尽相同,但目的指向都是探究语文教学中的优秀文化的传承,网络空间的利用,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读写能力的提升。工作室将以这四类课题为重点,坚持课题引领、研究推动,带领工作室成员围绕语文学科教学当中的热点、焦点、难点等问题展开思考探究。同时积极指导工作室成员申报新课题,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有抓手”的研究格局。力争形成一批对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引领作用、产生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3. 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一批学科资源

工作室将根据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开发校本课程,建设一批语文学科资源。主持人刘真老师近年来热心于研究本土“宋城文化”,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优秀文化的传承。同时,作为我区初中语文兼职教研员,刘真老师近年来,推动整本书阅读与微课资源的开发。我们工作室将结合以上研究工作,积极参与“赣州宋城文化”研学课程的开发,参与网络微课教学的研究。建设“宋城文化研学”校本课程,“语文读写微课程”等一批语文学科课程资源。工作室将对所开发的学科资源及时宣传、推广与应用。

4. 开展培训活动,带出一批 名 师

工作室成员将至少擅长一个主打教学领域如写作、阅读、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整书书阅读、微课制作等,在这个领域内形成一套精品课程:教学设计、示范课、微课、论文或反思、训练体系。刘真老师将利用已有的影响,充分带动工作室研修团队,积极参与全区或各片区开展的培训活动,送教到校活动。同时与其他名师工作室和相关学校举行联动教研活动,通过上课评课、讨论交流、报告讲座等,丰富工作室培训形式和内容。工作室通过名师引领,团队行动,带动一批,辐射一片。

三 、工作机制与策略

( 一 )研修机制与策略

1. 以专业为引领

本工作室将聘请封义珑主作为专家顾问。定期有计划地请封主任前来上课、开设讲座。工作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优先选送优秀成员参加各级别的学术讲座、研修班、进修以及外地参观考察等活动。成员通过聆听思考、交流心得、撰写文章逐步提高自身理联系实际水平,促进每个成员的提高。

2. 以研修促提升

工作室将扎实开展专业研修活动。个人研修与团队研修相结合,认真制定并落实研修制度,努力提高团队成员专业素养。(1)个人研修

①开展深度阅读,每月共读一本书并撰写心得体会,实施读书打卡。

②每人每学期承担一次专题讲座,或一次公开课教学,并形成书面教案及课后反思(课例)

③工作室成员至少承担或参与一项区级以上与工作室研修主题相关,并有成效的教育科研课题,每学年至少有一篇论文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参加研讨会交流。

④每个成员都要开通或其他写作平台的账号,建立自己的写作平台,常写常分享。

(2)团队研修

落实团队研修“日动周会月聚”工作设想。通过“日动周会月聚”的有效互动,促进团队成员的专业提升。

“日动”即遵照工作室安排,每天在群内进行读书或朗诵或反思等基本功训练的打卡;

“周会”指每两周一次定时间、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通过微信群进行研讨交流;

“月聚”指每月召开一次聚会,通过“沙龙式”研讨,让全体成员在交流中研讨,在研讨中碰撞,在碰撞中感悟与提升。

3. 以活动促成长

本工作室研究成员将积极参加各级主管部门学术团体组织开展的名师工作室各项研修、观摩活动,并与廖良平及其他名师工作室交流互动,构建研究共同体, 通过论坛、沙龙、讲座、报告会、观摩课等形式,开展系列语文教学教研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展示的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管理机制与策略

1. 以建设促发展

(1)团队建设

①主持人有献身教育的热情,能够指导和引导工作室研究人员制定共同目标,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术氛围。

②工作室研究人员有强烈的进取心,积极参与工作室各项研修活动。

(2)常规建设

①制定工作室规章制度,明确工作室研究人员工作职责、义务和权利。制订考评与奖励制度,加强管理和考核。

②制定工作室两年发展规划、学期工作计划;工作室研究成员制定个人成长规划,且目标明确,内容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③建立工作室研究成员个人成长档案,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的教案、设计的预习案、讲座、发表的论文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④工作室每次研修活动都要有详细及时记载,相关档案资料及时整理归档。

(3)网络建设

建立工作室公众号(虔城幸福语文)、美篇(沐芝阳)、等平台,开辟相关专栏, 内容丰富, 不断宣传工作室的研修成果和国内外最新的教改成果,做到专人管理, 每周(日)有更新, 能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经验,在区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

2. 以示范促辐射

(1)个人区域带动

通过团队协作研究,提升工作室成员对教学工作的管理、策划、实施的能力,并积极发展工作室的外围成员,引领带动外围成员所在学校语文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2)团队示范辐射

①以工作室公众号、美篇、为研究、交流平台,与兄弟工作室和广大师生、家长、学生展开学科交流和咨询。

②本工作室团队每学期举行一次区级以上研修成果展示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开设公开课、示范课、专题讲座、教师讲坛等形式示范、辐射,推动我区的语文教学改革。

四、 预期研 修 成果

1.打造一支师德素养好、教学水平高,教研能力强,在我区甚至我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队伍。

2.探索一系列多元高效的教学模式,打磨并推出若干节特色优质公开课展示交流,在我区产生一定的示范辐射效应。

3.开发建设一批包括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微课、创新作业和经典试题等学科资源。

4.完成主持的各项课题,凝炼一批研究成果(校本课程、论文、课例等),发表论文不少于10篇,其中省级以上3 篇。

五、 工作计划与安排(略)

高分急求-校本课程开发论文

  【乒乓球器材规格】
  场地规格赛区应由0.75米高的同一深色的挡板围起,并与相邻的赛区及观众隔开。每张球台的比赛场地面积为8米×16米。场地内放有球台、球网、球、挡板、裁判桌、裁判椅、计分器等。每张球台至少还要使用两台电子计分牌,决赛时使用四台。电子记分牌安放在乒乓球比赛场地两侧后面或四角,牌上有运动员的姓名、所属国家或地区、时间、各局比分等,使观众在看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显示屏上的比分。体育馆内还有一个所有观众都能看清楚的大电子显示屏,能同时显示所有球台比赛的有关信息。决赛或仅使用一张球台比赛时,裁判员使用话筒,以方便全场观众观看比赛。器材规格球台——高76厘米、长2.74米、宽1.525米,颜色为墨绿色或蓝色。球网——高15.25厘米、台外突出部分长15.25厘米,颜色与球台颜色相同。球——呈白色或橙色,且无光泽,直径40毫米、重量2.7克的硬球。挡板——高0.75米、宽1.4或2米,颜色与球台颜色相同。所有器材均由国际乒联特别批准和指定。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包括训练设施均必须采用相同牌号的器材。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很细微的运动。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和精神都处于一种高度集中的状态中,运动员需要用眼睛仔细观察对手球拍撞击球时的动作、时间、部位、拍形和来球的运行情况及对手的表情等;还要用耳朵听出对手球拍撞击球的声音,从而判断出来球的旋转、速度、力量、落点、节奏情况以及对手的心理状态、可能采取的战术等方面的情况,同时还要考虑自己如何回球。运动员对这些情况的正确判断和击出有威胁的回球,除了依赖自身的能力以外,还需要一个很好的赛场环境。因此,观看乒乓球比赛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从运动员准备发球开始到这个球成为死球的这一段时间内,整个赛场要保持安静,不要鼓掌、跺地板、大声讲话、呐喊助威、随意走动、展示旗帜和标语等。
  (2)不要使用闪光灯拍照。闪光灯对乒乓球比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乒乓球球拍和球的碰撞是在瞬间完成的,闪光灯会闪花运动员的眼睛,使运动员无法判断来球的质量,从而影响到回球的质量和命中率。
  (3)呐喊助威时要含蓄一些,不要将锣鼓和喇叭带进体育馆内,因为过大的声音、过激的语言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心情和注意力。
  (4)场馆内禁止吸烟;手机关闭或调整到振动、静音状态。
  [编辑本段]【乒乓球运动的改革】
  “小球”变为“大球”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队囊括第三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7项冠军之后,就有人提出把乒乓球加大,把网加高等建议,但这一建议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此后,乒乓球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球速越来越快,旋转越来越强。不少运动员对阵时回合减少;有时球飞如闪电,观众还未看清,胜负已经决出,削弱了乒乓球爱好者的兴趣。为此,国际乒联前主席荻村伊智朗曾考虑把乒乓球加大。而徐寅生担任国际乒联主席后把这件事提上了议事日程。
  1996年5月,国际乒联理事会同意试验大球的提案——为减缓球速和旋转,增加回合和观赏性,建议将乒乓球的直径增大两毫米。国际乒联准备次年在日本举行的青年锦标赛上做试验,但由于日本厂商意见太大而作罢。当时,改大球只是建议,厂商要生产大球,需要投入资金重制模具,调整工序,若建议最后被否决,资金就浪费了。
  为支持乒乓球改革,上海红双喜乒乓集团毅然承担了试制任务,按要求生产出一批高质量的大球,由国际乒联送给各会员协会试用。世界上唯一拥有测量动态乒乓球速度和旋转仪器的中国乒协主动承担了测试工作。中国乒协科学委员会科研人员做了“不同直径和重量的乒乓球对击球速度和旋转影响的实验”。实验结论是:直径大的球,速度慢于直径小的球,旋转弱于直径小的球;直径相同的球,重量和弹力大的要比重量和弹力小的球速度快、旋转强。
  1997年第四十四届世乒赛期间举办了首次试验大球的比赛,但影响不大。1998年春天,由徐寅生提议举办的苏州国际乒乓球“大球”赛做了第二次试验。中国乒协主动承担了苏州试验比赛的经费。199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又举行了一次试用大球的国际比赛。
  1999年在大维第四十五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大球改革”提案因未获得四分之三多数票而被搁置,124名委员中有84人投赞成票,30人反对,10人弃权。当时新任的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说,有些代表因对这项改革措施将带来的影响不了解而投了弃权或反对票,他将做解释和说服工作。
  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也就是在悉尼奥运会之后,乒乓球比赛将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 7克的大球,以取代38毫米小球。
  此外,乒乓球运动的改革还有“实行以‘11分制’取代‘21分制’”、“无遮挡发球”。从2008年9月1日正式实施“禁胶令”,改用无机胶水。有挥发物的溶剂胶水通常被称为有机胶水或快干胶水,其主要成分是黏合胶体和有机溶剂,后者是指低毒性、有挥发性、能溶解黏合胶体的化学溶剂,其中含有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成分,国际乒联对胶水中的有毒成分有一定的限制标准。有机胶水能增加海绵弹性、提高击球速度,每名运动员在参赛之前都需要给球拍刷上数次胶水,这也被视为乒乓球比赛的必备武器。无机胶水既无色也无味,稀释度近似水,不会增加海绵弹性,只需要刷一次,这种胶水的底板易清洁,不留任何残留物。
  乒乓球技术四个基本因素是:力量、速度、旋转和落点。
  力量作用于球,是通过球的前进速度和旋转强度表现出来的。如果你在进攻当中猛力扣杀,使对方接不好,那么你就要打得有力量。如果你是在加强旋转的强度,无论是制造上旋或下旋,那么你一定要用力摩擦球。
  为了尽量减少对方的准备时间,你必须抓紧时间,争取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把球回击到对方的面上,使对方措手不及,这就速度。
  为了增加对方还击的难度,还可以制造各种旋转球,迫使对方回球失误后“出机会”球,这就是旋转。
  乒乓球不大,要使自己打过去的球更具威力,必须要调动对方前后、左右的移动或奔跑。因此要讲究落点。
  所以说,力量、速度、旋转、落点是乒乓球技术的基本因素。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我们国家在乒乓球历史上占有很强的地位,我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有更大的提高。
  [编辑本段]【乒乓球概述】
  乒乓球(英文为table tennis)是球类运动之一。
  乒乓球和网球的规则基本一样,乒乓球运动是在桌子上进行的,因此有“桌子上的网球”之称。
  打球的时候,由于球发出“乒乓”声,所以称为“乒乓球”。
  现时的乒乓球直径40.00毫米,重量2.40~2.53克,白色,黄色或橙色,用赛璐珞制成,乒乓球台长274厘米、宽152厘米、高76厘米,中间有横网,运动员各站球台一侧,用球拍击球,球须在台上反弹后才能还击过网。以落在对方台面上为有效。比赛以11分为一局(有时长期实行21分制 最早甚至出现过100分制 )采用五局三胜(团体)或七局四胜制(单项)。比赛分团体、单项(单打 双打 混双)。
  乒乓球运动于十九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相传起源于网球。相传当时几位大学生将桌子当作场地,用木板将酒瓶塞像打网球一样在桌子上推来推去,故称之为“桌上网球”,也就是乒乓球的英文“table tennis”的由来。1900年左右,由于轻工业的发展,球改成用赛璐珞制成的空心球。纽约的印刷工人海维特调制出一种外貌很像象牙,受热变软、遇冷变硬的人造塑料,取名为赛璐璐,1869年海维特用赛璐璐制造了一批乒乓球,很受人们欢迎。现在,乒乓球多用棉花制成的塑料加工而成。19世纪后,乒乓球运动便逐步发展起来。 第一次大型乒乓球比赛于1900年12月在英国伦
  球台敦皇后大厅举行,开创了乒乓球比赛的先河。参加比赛的有三百多人。比赛时,男运动员要穿上浆领子的衬衣和坎肩,女运动员要穿裙子甚至还要戴帽子。
  1926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正式成立,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五十多年来,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期,运动员使用的球拍虽形状各异,但都是木制的,击出的球的速度慢。力量小,谈不上什么旋转;打法也单调,只是把球推来推去。
  1936年,第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匈牙利布格拉举行,大赛中出现了令人惊叹的局面。男子团体冠军争夺赛,在罗马尼亚和奥地利进行。比赛从星期天21时进行。熟料双方派出三名削球手,由于打法相同,双方水平又接近,且都用了蘑菇战术,不肯轻易挑板,而且企图从对手的失误中取胜。比赛进行到三时还是2:2。当地规定,公共场所必须在3时关闭,惹来了警察干涉,最终耗时31时奥地利才以5:4战胜。
  1903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有力地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从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国选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圆柱形颗粒的胶皮拍。击球时增加了弹性和摩擦力,可以使球产生一定的旋转,因而出现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这一打法在欧洲流行长久,不少运动员采用这种打法获得了世界冠军。这一时期乒乓球运动的优势在欧洲,其中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在117项次世界冠军中,他们获57、5项次,占欧洲队的一半。但这种球拍只能以制造下旋为主。人人皆此,磨来守去,即使夺得了冠军也毫无意义。 20世纪50年代初,奥地利人发明了海绵球拍,日本运动员道德在世界比赛中使用,并一举夺取得第十九届世界锦标赛的四项冠军,打破了欧洲运动员的垄断地位。由于日本运动员利用这种球拍创造的远台长抽进攻型打法,具有正手攻球力量大,速度快,发球抢攻威胁大等优点,因而速度慢、旋转弱、攻击力不强的欧洲防守型打法被逐渐取代,使日本夺得了五十年代乒乓球运动的优势,1952年到1959年,在49项次世界冠军中,日本队夺得24次项次,占47%。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一次大提高。
  1959年,容国团获得了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后,中国运动员开始登上了国际乒坛。逐渐形成了以“快、准、狠、变”为技术风格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在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队既过了欧洲关,又战胜了远台长抽加秘密武器——“弧圈球”打法的日本选手,第一次夺得了男子团体世界冠军。并连续获得第二十七、二十八届男子团体冠军。中国近台快攻的优点是站位近,速度快,动作灵活,正反手运用自如,比日本远台长抽打法又大大前进了一步。六十年代,中国乒乓球技术水平位于世界最前列,乒乓球运动的优势由日本转移到中国。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二次大提高。
  在日本、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欧洲运动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终于取日本弧圈球技术和中国近台快攻打法之长,创造出适合于他们的先进打法,即以弧圈球为主结合快攻的打法。代表人物是匈牙利的克兰帕尔和约尼尔。以快攻为主结合弧圈球的打法,是以正反手快攻为主要技术,用反手快拨快攻力争主动,以正手拉弧圈球寻找机会扣杀为得分手段。代表人物是瑞典的本格森、捷克的奥洛夫斯基等。这两种打法的特点是放置较强,速度快,能拉能打,低拉高打,回旋余地较大。乒乓球运动又推进到放置和速度紧密结合的新高度。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三次大提高。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交往和学习研究的加强,各种打法互取长短,使乒乓球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和提高。比如,我国近台快攻、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横拍快攻结合弧圈球等打法和技术,均有所发展和创新,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现在,乒乓球已发展成为各国人民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亦已拥有127个会员协会/是世界上较大的体育组织之一。由国际乒联和各大洲乒联举办的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洲际比赛及各种规模和形式的国际比赛不胜枚举。1982年,国际奥委会关于从1988年起把乒乓球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决定,必将激起世界各国对乒乓球运动的进一步重视,推动乒乓球运动更快地发展。
  【乒乓球得名的由来】
  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India)的英国海军(navy)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空心的小皮球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Table tennis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的比赛用具。最初,table tennis有其它名称,如Indoor tennis。后来,一位美国制造商以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ong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册商标。Ping-pong后来成了table tennis的另一个正式名称。当它传到中国后,人们又创造出“乒乓球”这个新的词语。
  在日语里,乒乓球叫做“卓球”。乒乓球运动的很多用词是从网球变来的。打乒乓球所用的球叫ping-pong ball或table-tennis ball,乒乓球台叫ping-pong table,台面称court,中间的球网称net,支撑球网的架子叫net support。
  乒乓球单人比赛一般采取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所谓“局”,英文是set。发球叫serve。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著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乒乓球运动大约在十九世纪末期起源于英国,随后传到美国、欧洲中部、日本、中国及韩国等地。乒乓球运动起初被很多人视为娱乐活动,但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主要运动之一。乒乓球运动于1988年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承认,正式成为比赛项目,其中包括了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及女子双打。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