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西方经济学论文房地产

2023-12-11 12: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西方经济学论文房地产

房地产泡沫形成机制
———基于供求原理和弹性理论的分析

摘要: 房地产泡沫是指主要由投机性购买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
涨,房地产泡沫是泡沫经济的一种典型形态。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特殊性是形成房地产
泡沫的内在基础。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供求原理和弹性理论,分析了房地产泡沫形成
机制,认为由涨价预期所带来的投机性购买需求的增加是短期内房价上涨的动力。从长期
来看,这一动力无法持续。
近年来,云南、四川等地的花卉市场频频爆出天价兰花,
某些原本售价仅仅几十元的小小兰草,在投资客的炒作之下
竟然能够卖到几百万元。这些兰草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效,
买家所看重的并不是它们的实际观赏价值,而是一路飙升的
价格所带来的预期收益,此时的兰草已经被当作纯粹的投资
工具了。由此联想到近年来节节上涨的房价。虽然在全国范
围内是否出现房地产泡沫还存在争议,但勿庸置疑,我国某
些城市的房价已经畸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房地产泡沫。本
文拟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供求原理和弹性理论,对房地产泡
沫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一、房地产泡沫的涵义
经济学中所说的泡沫,就是资产价格严重背离基础价值
而暴涨的现象。房地产泡沫是指主要由投机性购买需求的增
加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也就是说,房地产
价格的这种上涨不是以真实需求的增长为基础的,而主要是
由投资需求的快速增长拉动的。当发生房地产泡沫时,土地
和房屋价格高涨, 大大高于由真实需求所支撑的市场价值,
并且交易频繁,形成了一种表面上的虚假繁荣。
房地产行业是比较容易出现价格泡沫的经济领域,这是
由房地产行业所具有的三大特征决定的。第一,房地产业的
资源基础是土地, 而土地是现代社会最稀缺的自然资源,其
供给量难以随需求的增加而增加;第二,房地产是社会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对房地产的需求是随着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增加的;第三,房地产行业的生产周期比
较长,供给量在短期内难以增加。正是这些特征,使得房地产
市场的供求关系难以实现稳定的均衡,价格波动剧烈,这是
诱发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因素。
此外,房地产的相对价值比较大、交易过程比较规范、交
易场所相对集中,从而导致其交易成本较低,这是房地产市
场易产生价格泡沫的诱发条件。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房地产
泡沫事件,其中典型的包括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日本发生的
地产泡沫,九十年代中国香港、海南、北海相继发生的房地产
泡沫。可以说,房地产泡沫是泡沫经济的一种较为典型的形
态。
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一般特征
住房需求的一般特征包括:第一,作为人们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物质基础,住房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因此,人们的基本
住房需求是刚性的,其价格弹性较小。
第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住房面积增加
的同时,也对住房的质量、结构、装修、安全以及居住环境和
配套设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不断追求高品质住房
的需求必定会诱导出相应的住房供给。由于住房品质提高,
即使在供求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房价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第三,由于住房抵押贷款制度的普遍实施,潜在的购房
意愿转化为现实的住房购买力往往只需要较少的当前收入。
也就是说,住房市场的有效需求并不完全取决于当期收入水
平,在住房抵押贷款制度的支持下,大约有七成购房款使用
的是人们未来的收入,有三成购房款使用的是家庭过去积累
的收入或资产。因此,与收入波动相比,住房需求的波动更
大。
第四,住房需求不仅是消费需求也可以是投资需求。住
房是资产,购买住房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而且可
以获得较高的预期收益,因此,住房具有保值和增值的功能。
特别是当通货膨胀发生时,货币资产缩水,实物资产增值,人
们更倾向于将货币资产转化为房产, 因此住房购买需求增
加,而住房供给在短期内难以相应地增加,结果必定导致住
房价格上升。
住房供给的一般特征包括:一是住房供给受资源条件约
束大。住房建设需要土地,而一个地区可用于建设的土地面
积是有限的;住房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资金的供给受到信
贷政策、资金总量、融资渠道和成本等多方面的约束;住房建
设需要钢材、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建材资源的充沛或短缺
对住房的供应速度影响较大。所以资源条件是住房供给的硬
约束条件。
二是住房供给成本和级差地租关系密切。从长期来看,
住房供给成本决定住房价格,但决定住房供给成本的主要因
素并不是建筑成本,而是土地成本,尤其是级差地租,级差地
租是城市住房供给成本的主体。因此,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处于城市中心地区、交通便利地区或具有某种独特环境条件
的地区(如靠近海滩、公园、学校等),土地稀缺程度加剧,地
租和地价上升,房价自然会水涨船高。
三是住房供给受建设周期制约。由于住房不能像普通商
品那样在工厂内部通过流水线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
因此住房供给在短期内缺乏弹性,不能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
变化。与住房供给的滞后性相比,住房需求却容易受收入、人
口、金融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产生波动,由此导致住房市场的
供求关系极不稳定,在一个时点上非常容易出现供不应求或
供过于求的状态。
上述特征说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供给较为稳定,供给与需求在时间上易于错位,可能同时
出现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总量矛盾容易导致价格大起大
落,而结构性矛盾则会引起房屋空置,这是形成房地产泡沫
的内在基础。
三、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机制
根据经济学原理,多数商品遵循供求定理,即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则需求量减少而供给
量相应增加,反之,价格下降则需求量增加而供给量相应减
少。也就说,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而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在房地产市场上,出于
追求住房使用价值的目的,人们对住房的真实需求与普通商
品遵循相同的规律,即在收入、预期、个人偏好等其他诸多因
素不变的情况下,房价上升则需求量会随之下降,而房价下
降则需求量会相应增加。因此,对于真实的房地产需求来说,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但是,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不仅有真实的居住需求,而且
有出于追求增值收益的投资需求两类, 这两类需求很难区
分。由于房地产商品的特殊属性,人们往往将其作为投资品
看待,购买房地产的目的除了追求其使用价值,还有追求投
资收益的成份,这种投资收益与房价上涨预期密切相关。因
此,现实的房地产市场很多时候并不遵循供求定理。与股票
等虚拟资产的市场需求规律类似,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需求与
房价和房价的上涨速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当房价上升时需求
量会随之增加,而当房价下降时需求量反而随之减少。这是
因为,高速上涨的房价会强化人们对于房价会进一步上涨的
预期,此时将住房作为投资品的需求会迅速增加,而真实居
住需求的减少被投资需求的大幅度增加所抵消,总需求是增
加的。相反,当某种外部因素的冲击导致房价上涨速度下降
甚至房价绝对下跌时,住房的投资需求会迅速减少甚至变为
负值,也就是说,房价下跌使得一部分出于投资目的而购买
的住房变为市场供给,这种情况无疑会加速房价的进一步下
跌。
研究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需要充分考虑到供求
弹性的差异。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
应程度,是一个相对值。供求弹性分别是指,当价格按照一定
比率变动时所引起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当价格变
动的比率较大而需求量变动的比率较小时,表明供求缺乏弹
性,相反则表明供求富有弹性。由于土地供给的有限性,在短
期内住房供给难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房地
产市场的最大特征就在于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表
现在供求关系上,就是需求曲线较为平缓而供给曲线近乎垂
直。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率提高、居民现期或预期收入增加、
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抵押贷款条件的放松都会引起城市房
地产需求的增加,这种需求增加表现在供求均衡图上,就是
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短期内,由于住房供给难以随
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当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时,交易
量不会有明显的增加而价格却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也就是
说,此时需求的增加仅仅引起了均衡价格上升。
但是,从长期来看,住房供给是富有弹性的,它可以随着
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在一个足够长的时期内,如十年、二十
年,如果房价持续上涨,投资于房地产的利润增加,开发商就
可以想办法克服城市空间的限制, 向市场提供更多的住宅。
如:可以将城市住宅区向郊外拓展,可以建造更多高层住宅,
也可以增加住宅楼的密度。这样,供给的增加无疑能够抑制
房价上涨,因此,从长期来看,房价不可能始终上涨。在这个
过程中,虽然住房供给增加的速度可能小于住房需求增加的
速度,房价仍然有上涨的趋势。但是,由于供给增加能够改变
人们对房价将会进一步上涨的预期,从而使投机性需求迅速
减少,结果必然导致房价上涨失去动力,甚至引起房价下跌
和房地产泡沫破裂。这就是房地产泡沫形成和破裂的内在机
制。
对上述过程,可以运用西方经济学的供求原理和弹性理
论做出更具体的解释。如图所示,短期内住宅供给弹性极小,
供给曲线斜率很大,几乎呈现出垂直状态,而需求富有弹性,
需求曲线较为平缓。由于涨价预期、收入增加、城市化、房改
等因素导致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房价上涨,涨价预期导
致投资需求剧增,需求曲线不断向右上方移动,房价暴涨。
在收入效应作用下, 房价上涨使得人们的实际收入下
降,真实需求减少,房价上涨的动力有所减弱。更重要的是,
从长期来看住宅供给是富有弹性的,高房价必将引起供给增
加,而供给的增加会使得人们的涨价预期减弱。此时,如果出
现利率上涨、土地供给放松等因素,人们对房价将会进一步
上涨的预期可能会彻底消失,这样,住房的投资性购买需求
就会锐减,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引起房价下跌,房地产泡
沫破裂。
但是,在中国,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垄断性较强,房价具有
向上的刚性,超额供给更多地表现为空置率上升,而不是房
价下降。
四、结论
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和破裂过程实际上是房地产价格机
制作用的必然结果,这个过程完全可以用弹性理论、供求原
理等最基本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予以解释。可以说,房地产泡
沫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一种典型形式。但是,其结果又会
导致社会福利损失,出现市场失灵。
由于土地市场和房产市场本身的特殊性,与其他行业相
比,该领域更易于出现市场失灵。房地产领域的市场失灵,从
微观经济视角来看, 主要体现为垄断所造成的社会福利损
失、外部性导致保障性住宅供给不足而高档住宅供给过剩、
投机盛行导致贫富分化加剧等; 从宏观经济的视角来看,则
体现为由于房地产泡沫所造成的行业发展大起大落和宏观
经济波动,从而浪费经济资源,造成诸多社会问题。这些市场
失灵现象的存在,都说明房地产行业更需要政府干预。但政
府也是经济人,政府干预不是万能的,政府失灵甚至比市场
失灵更可怕。因此,如何在房地产领域既克服市场失灵又防
范政府失灵,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急求!西方经济学房地产需求的增加对产出的影响!

房地产需求的增加会引致更多对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投资是总产出增加的三驾马车之一,因此,产出将会增长。

跪求西方经济学期末论文不用很专业,要原创,8000字,格式要求如下图片,多谢多谢!!!!

一共四篇,链接两篇,下面文字两篇  ?an=0&si=2&wtp=wk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策取向  2003年工业生产增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居民消费继续扩大;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各项改革也有序推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004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总体上可能好于2003年。主要国际经济组织普遍调高了对2004年的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全球经济增长4.1%,世界贸易增长5.5%,经合组织预计世界贸易增长7.8%,均高于2003年。国际经济的这些新变化,对于我国加快发展是有利的。但同时也应看到,世界经济发展也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回升。  一、200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去的显著成绩  200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容应对,果断决策,适时调控,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克服各种困难,赢得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重大胜利,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速度达到8.5%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美元。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改善,全年财政收入增收较多。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度增长。  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重工业增长继续快于轻工业,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成为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原煤和电力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工业产销衔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优质化、区域化、产业化不断推进,畜牧业和养殖业较快发展。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六小”工程、农村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居民消费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23%。国债投资进一步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启动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动技术进步等重点领域倾斜。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继续提高,民间投资更趋活跃,投资自主性增长因素有所增强。居民消费受“非典”冲击曾一度大幅下滑,但“非典”过后很快恢复,预计全年增长9%。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居民用于汽车、通讯、住房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大幅度增加。  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8400亿美元。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超过50%,高新技术产品和服装、鞋类等传统产品出口进一步扩大。原油、成品油、钢材和汽车等进口增加较多。全年贸易顺差比上年减少。通过进一步拓宽外商投资领域和改善投资环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新进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扩大。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各项改革有序推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金融分业监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得到加强。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的改革稳步实施。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西部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开始启动。  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增加国债投入,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基础教育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科技发展在一些领域又取得重大成果,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00万人以上。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2004年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2004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总体上可能好于2003年。主要国际经济组织普遍调高了对2004年的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全球经济增长4.1%,世界贸易增长5.5%,经合组织预计世界贸易增长7.8%,均高于2003年。国际经济的这些新变化,对于我国加快发展是有利的。但同时也应看到,世界经济发展也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回升。  从国内来看,国民经济仍具备较快发展的条件:(1)扩大内需政策效应会进一步显现,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增强,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高;(2)对外开放继续扩大,使我们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经济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不断拓宽;(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贯彻实施,将使一些多年阻碍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逐步消除,各种所有制企业发展的潜力将得到更好地发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4)经过多年的实践,国家宏观调控的经验更加丰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但也必须看到,经济发展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纯农户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粮食产量连续下降,一些地方忽视农业、忽视粮食生产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新增就业岗位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就业需要,社会保障面临较大压力。三是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的倾向比较明显,一些地方盲目兴开发区的问题比较突出,能耗高、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粗放经营的状况比较严重,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四是信贷投放偏快,贷款投向的行业结构不尽合理。五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公共服务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六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增大了我国扩大出口的难度,利用外资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为巩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形势,着力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4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做好各项工作。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2004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和主要措施  200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必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强化经济监测预警和经济运行调节,积极做好各方面工作。  (一)坚持宏观调控政策基本取向,正确把握政策的力度和重点。2004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根据形势的变化,区别情况,适时适度地调整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考虑到保持稳定、促进发展、推进改革的需要,以及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的要求,应继续发行一定数量的长期建设国债,重点发挥国债资金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加大对“六小”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基础教育和基层政权建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保证在建重大国债项目的建设。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力度,重点向“三农”、公共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倾斜。对一般性支出继续实行零增长,遏制一些地方建设中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研究建立完善的政府公共投资机制,形成稳定的、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政府公共投资资金来源,逐步解决多年来国家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欠帐过多的问题。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职能,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注重“预调”和“微调”,促进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加强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增加对促进结构调整、扩大消费、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信贷支持。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加强金融监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基础上的基本稳定。  (二)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统筹城乡发展,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1)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开展全国性的基本农田保护执法大检查,制止乱占滥用耕地。(2)坚决纠正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和提高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和现有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等建设的投入,对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要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主销区也要保护基本农田和保持必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产品优质化和区域化的步伐,加强农业科技储备、良种繁育和科技推广,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积极发展畜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的发展。(4)努力增加农民现金收入。重点做好对农民外出务工的服务,加大对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检查和处罚力度,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国家支持的农村项目建设投资中要专门列支农民报酬一项。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除烟草税外,全部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降低1个百分点。力争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税费负担比上年有所减轻。  (三)加强引导和调控,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更加注重运用信息手段加以引导,经济手段加以调节,法律手段加以规范,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钢铁、汽车、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健康发展。(1)加快制定和完善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完善并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标准,建立行业信息发布制度,引导地方和企业的投资方向。(2)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推进企业实施联合重组,加快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优势企业发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3)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用地管理,对不符合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达不到行业准入标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批准用地。继续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4)加强金融机构与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配合,引导商业银行依据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对有市场、有效益、符合环境和生态保护要求的生产企业和建设项目,积极予以支持;对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问题比较突出的领域的建设项目,要严格审贷。  (四)将扩大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住置,努力创造的就业机会。切实落实中央已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抓紧抓实。(1)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责任制,加大对再就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就业和失业统计制度。(2)在税收、融资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充分挖掘和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3)加大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企业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安置下岗分流职工。(4)深化劳动管理、户籍制度和社保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全国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和培训体系,鼓励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  (五)促进和扩大居民消费,继续增强国内需求增长。要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发挥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潜力,为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一是增强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既要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又要努力增加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完善并严格执行不同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和对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二是大力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品流通设施、商业网点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继续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推行医疗服务价格、非义务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合理确定价格和收费标准。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活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推动存量住房交易。鼓励居民汽车消费。推行电信普遍服务,促进农村和边远地区电信消费。继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发展体育和文化产业,鼓励居民扩大旅游、体育健身和文化消费。  (六)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引导各方面量力而行,克服经济发展中单纯追求速度、急于求成、过度消耗资源的倾向,切实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1)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业升级步伐。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逐步形成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2)努力缓解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加快电源电网建设,做好电力调度,增加电力供应;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大重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合理调配运输能力,加快重要交通干线和枢纽的建设。(3)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突出抓好土地、水、能源、重要原材料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快冶金、石化、建材、造纸等重点行业节水、节能技术改造。  统筹区域发展,逐步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格局。完善西部开发的政策措施,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支持中西部加快改革和发展。继续加大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力度,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地区、重点优势产业以及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调整改造。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七)加大改革和投入力度,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科教文卫事业。(1)抓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等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快推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推进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紧缺人才培养。(3)做好中长期科技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4)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引导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5)做好人口和资源、环境保护工作。  (八)努力扩大外贸出口,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年。统筹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1)进一步做好进出口宏观调控。培育国内优势品牌,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改革进出口商会体制,完善对企业的服务。加强重要商品进出口的平衡和管理,继续严厉打击走私、贩私活动。健全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加强对外谈判工作,有效地应对国际贸易摩擦。(2)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注重提高引资质量,把利用外资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及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研究规范开发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开发区健康发展。(3)加强对境外投资合作的规划指导,推动我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积极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全面落实并逐步完善内地与我国港澳地区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九)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会会的部署,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利用当前经济增长较快、发展环境比较宽松的有利时机,抓紧研究解决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问题。要协调好改革进程中各方面利益,注意把握好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各项改革。(1)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继续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推进国有企业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和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完善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邮政、铁路等行业的改革,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步伐。(2)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投资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3)稳步推进财税、金融和价格改革。逐步推行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健全金融企业监管机制,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建立健全内控机制。选择有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出台电价改革配套法,完善水、石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4)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十)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千方百计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1)继续巩固“两个确保”,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妥善解决城市困难家庭在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2)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扩大以工代赈规模,规范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做好灾区和贫困户的税费减免,切实解决好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3)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4)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引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第二篇: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的讨论述评  [摘要]经济理论界对我国经济是否过热问题的争论,自2003年第2季度开始就一直不绝于耳,媒体炒作的介入和境外传来的声音更是使这个热点变得沸沸扬扬。到了去年底至今年初以来,随着2003年全年的经济增长格局基本明了,围绕着2004年宏观经济的走势与宏观政策的取向,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再度“热”起来。由于这种讨论对于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决策层都会产生影响,对其中的主要观点和主张进行梳理综述,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经济理论界对我国经济是否过热问题的争论,自2003年第2季度开始就一直不绝于耳,媒体炒作的介入和境外传来的声音更是使这个热点变得沸沸扬扬。到了去年底至今年初以来,随着2003年全年的经济增长格局基本明了,围绕着2004年宏观经济的走势与宏观政策的取向,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再度“热”起来。由于这种讨论对于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决策层都会产生影响,对其中的主要观点和主张进行梳理综述,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经济是否过热的不同判断  大多数争论不休的问题,多半与问题的含义或边界不清晰有关。这次关于是否“经济过热”问题的争论也是这样。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看,宏观经济是“过热”还是“不过热”,即总需求(增长)是不是超过总供给(增长),只能有两种不同的判断。但是,当前对这个问题却产生了多种不同的看法。其中的主要观点可概述如下:  1.认为经济存在着过热的趋势或苗头  最初引起对经济过热问题争论的,就是有些经济学家提出了这种观点。提出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其背后则是货币供应和贷款增加偏多。如到2003年7月底,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20.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增长23.2%,均达到了偏高水平。对此,连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于2003年7月15日在华盛顿举行的国会听证会上明确提出,中国需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同时,一些研究中国问题的国外经济学家也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的兆头。  2.认为经济只出现局部过热  另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只是出现了局部过热,而不能说是全面“过热”或总体过热。局部过热的主要表现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投资增长速度超过了30%);一些行业(如房地产、钢铁、建材、汽车等)投资和发展过热;很多地区的开发区建设(圈地)过热;地方政府主导性投资过热。这种观点可能是比较主流的观点。大多数国外报刊和国外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的评论也倾向于这种观点,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过热主要是一种投资性过热。  局部过热论的另一种看法是过量供应的货币流向了资产市场,导致以房地产为首的资产市场过热和价格上涨,而消费品市场则不出现过热和价格上涨问题。  3.认为当前的经济过热是一种“非典型”过热  有些学者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过热状态,但这种过热与过去不同,与世界多数国家的过热也不同,是一种无通胀的经济过热。  这种观点提出,不要笼统地讲经济过热,要将经济过热区分为合理性经济“过热”和非理性经济过热;要弄清究竟是合理性经济“过热”占上风,还是非理性经济过热占上风。并且,从目前经济“过热”的微观机理看,内生性的市场推动型是主要的,外生性的政府推动型是次要的,这是此次经济过热与以往的不同之处。从总体上看,目前出现的经济“过热”既有合理性也有非理性,但前者超过了后者;它既属于内生性的市场推动型的经济过热,又属于外生性的政府推动型的经济过热,但前者超过了后者;它既与以往的经济过热有很大不同,又与以往的经济过热有某些相同,但前者超过了后者;因此,是一种与以往的经济过热有较大区别的非典型性的经济过热。  不过,这种看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将“经济过热”问题这种对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增长的客观现象的判断,转变为一种主观的、微观的分析,似乎已经偏离了宏观经济学的分析轨道,不完全是在讨论同一个问题。  4.认为经济不存在过热问题  不同意或坚决否定经济存在过热问题的,也有一大批经济学家。他们的主要观点和依据如下:  ----现在说经济过热不符合实际。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上涨水平,根本不存在着过热的问题。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和投资空间,开发西部现在只是起步阶段,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才刚刚开始,如此广阔的市场完全可以使投资增长持续下去,中国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经济的这一轮扩张,与10年前的情形大不相同。2003年与1992年经济扩张的机理不同;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尚未达到改革开放以来9.4%的年均水平,不能对当前经济运行总体上做出“过热”的简单判断。炒作经济“过热”对经济的运行非常有害。  ----判断经济过热的依据不存在。如: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潜在增长能力;价格上涨水平仍然较低;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处于低迷状态,股票价格持续下降;生产资料价格的短期内上涨属于恢复性上涨;最终消费增长乏力,居民消费倾向较弱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资金供给没有出现紧张,利率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贷款增长快是前几年因惜贷而导致的存贷差太大的结果,是贷款紧缩后的恢复性增长,而货币供应(从M0到M2)的变化离开贷款的变化并不能说明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问题;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没有引起投资价格的明显上涨;国民经济运行整体的供求格局仍是供大于求;除了电力、钢铁等供应相对较紧张外,没有出现明显的“瓶颈”制约;经济运行领域没有出现明显的“泡沫”;处于高增长期的房地产、汽车、钢铁等产业供求协调增长,发展速度虽高但没有出现过热,更没有引起经济运行的过热;个别能源、原材料产品价格短期内大幅度上涨有特定的原因,的是结构问题,而不是经济过热的问题。  ----从经济增长过程本身否定“经济过热论”。理由是: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相对于前几年增长速度的连续下降,现在的反弹是经济自身发展规律性的表现,不能人为地回避甚至违背这种势头;看宏观经济形势不能只盯着一年、一个季度,不能对短时间的变化妄下结论,而应看到长期趋势;要在今后20年实现全面小康,必须保持年平均7.2%的增长速度,而有些年份高速增长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不能拿我国经济的增长同国外简单类比,我们的经济增长中有水份,有重复计算的问题;目前的经济增长中存在着五个同步现象,包括: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同步、与经济效益提高同步、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同步、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同步,以及国内经济增长与涉外经济增长同步。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谈谈房产税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提示:供需理论,替代性

房产税的征收对象是消费者,对开发企业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长远来看消费者由于房产税的征收而产生的产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值得开发企业重视,因此开发企业需要在需求层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方能获得长远发展。房产税对房地产业的影响,不仅要从房产税的角度来考虑,更应从当前房地产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出发。
拓展资料
1、土地出让金制度不变则难以对房价产生实质影响:部分观点认为房地产税是“把几十年土地出让费用分年收取”,在这一前提下,产生了征收房地产税会大幅度地降低房价的说法。但这种说法混淆了土地出让费用的地租性质与国家税收之间的区别:土地出让金是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的交易价款,属于地租范畴;而房地产税则是政府对不动产业主赋予的一种法律义务,两者性质不同,不能互相替代。开征房地产税不会取消土地出让金。这样的话,土地成本的刚性推动决定了房价不会因为房产税的征收就出现明显下降。
2、可售可租房源增多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在部分炒作氛围浓厚的城市当中,投资者购买房屋之后既不自住也无暇出租,专等房价大幅上涨后坐收暴利。房产税严格执行的情况下,一方面可促使部分实力不济者抛售房源,另一方面即便有实力而无需抛售者,为规避按房产市价征收的成本,可能将房源转为租赁,获得收入的同时避免缴纳更高的税收。无论是何种情况,市场上都新增可售与可租房源,使得建成的房屋得以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3、行业短期波动长期平稳利好:短期来说,房产税的预期可能使部分炒房者被迫抛售房源,增加市场供应,价格或将下探,资金链相对薄弱的开发商可能因此被迫降价,甚至被挤出房地产行业,造成整个房地产业的波动调整。
4、从长远来看,房产税将会减少楼市的投机和非理性成分,逐渐挤出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泡沫,从长期看,房产税对房地产业将形成利好。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