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商务日语毕业论文范文

2023-12-11 00: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商务日语毕业论文范文

商务日语毕业论文

商务日语指的是在商务场合使用的日语用语,比较专业,学出来后主要用于外贸工作。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商务日语的毕业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一、商务日语与跨文化交际

商务日语的概念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对商务日语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小野寺(2004) 提出: 商务日语可以划分“言语”和“非言语”两个组成部分。贾丽(2013) 也认为: 高水平商务日语的内涵应由日语交流能力、商务专业知识、日本社会文化和日本企业文化四个方面组成。以上研究反映出学术界对商务日语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即商务日语不是普通日语的下位分类,而是结合语言技能、经贸实务与文化理解的一种综合技能。

国际间的商贸交往,既是产品和技术的交往,也是人员和文化的交往。商务日语服务于中日间的商贸交往,不仅是专业的语言技能,更是围绕国际贸易的一系列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日两国同处东亚,有着相对接近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思想观念。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和日本毕竟是两个国家,民族不同,历史不同,语言差异也非常大。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协调人际关系、选择和运用语言、树立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不了解这些差异,盲目按照中国的方式去处理相关问题,势必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给商务活动增加不利因素,影响商务日语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下,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别论述商务日语不同于普通日语的表达特点,以及在商务日语工作中带来负面影响的主要文化壁垒。

二、商务日语的表达特色

作为语言手段,商务日语的主要交际目的是完成以日语为语言载体的商务实务和交流工作。因此,商务日语的运用范围主要是商务之间及商家与顾客之间。中国人常说: “和气生财”。日本人在商业上比中国人更加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商务日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进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日语相比,商务日语具有如下突出特征:

(一) 谦恭有礼

日本民族自古重视礼貌礼节,日语中有大量敬语表达方式,包括尊他语、自谦语和郑重语。日本人根据需要,把这些表达方式搭配组合,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日语敬语。在古代,敬语的使用主要取决于人与人之间身份地位的差异。大臣对皇帝,庶民对贵族,武士对主君,族人对族长等,都要使用敬语。甚至自己对自己也使用敬语,称为“自敬表现”。

近代,随着商业经济的诞生和快速发展,原本地位低下的商人逐步上升为日本社会的`重要支配力量。与此相对,原先高高在上的贵族、武士却逐渐失去特权,成为商业经济的追随者。人与人之间身份地位差异的缩小,导致了敬语使用对象、场合和目的的变化。在江户时代,商人们对敬语在生意兴隆上的作用极为重视,甚至诞生了「敬语上手は商売上手」(“敬语好就是生意好”) 的说法。在现代,日语敬语成为商业活动的重要润滑剂,日本商家对贸易伙伴和顾客的谦恭有礼、敬奉有加已为众所周知。

不论口头的商务交际还是商业信函写作都大量涉及内外、上下等多种人际关系。通过巧妙使用敬语保持彬彬有礼的态度,随时维护良好的伙伴关系和客户关系,成为日本企业在社会上立足和长期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凸显言辞的庄重有礼、毕恭毕敬,商务日语的用词必须脱离日常、更加高雅,句式也必须尊卑分明,语气要求客气、委婉。因此,商务日语与日常交际中所使用的日语有着很大的差别。

(二) 外来语优先

日语中的词汇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和语、汉语、外来语和混种语四大种类。其中,外来语使用片假名书写,主要是近代后从西方传入日本并在日语中固定下来的词汇。外来语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时尚、新潮和进步的语感。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的当代,商业宣传用语的选择越来越倾向于外来语化。尽管在现代日语的普通文章和日常对话中,依然是和语和汉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广告文案、店铺招牌、商标、商品名称等商务性场合,外来语明显更受青睐。如: 咖啡馆等餐饮机构提供的「牛乳」(牛奶) 称为「ミルク」(milk) ,百货商场等处的「买い物」(购物) 称为「ショッピング」(shopping) 。在金融机构,借钱给个人的商业服务称为不叫「借金」(借款) ,而叫「ローン」(loan) 。「水泳教室」(游泳培训班) 、「映画馆」(电影院) 之类的说法已经落伍,取而代之的是「スイミングスクール」(swimming school) 、「シネコン」(大型影院,影城) 等更富有时代感的命名。

不仅如此,很多商务活动还涉及专业的术语和科学技术名称,而绝大部分这类词汇本身就是外来语。因此,商务日语中使用大量外来语,一方面是迅速吸收外来新概念的固有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营造国际化、高科技、时尚、流行的品牌形象,以更好地把商品推向世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日本人也使用创造出来的貌似外来语的词汇作为商标,以吸引顾客。日本著名的电器和音响国际品牌「ソニー」(SONY) 就是这样诞生的。

(三) 偏爱受益表达

商务日语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量运用受益表达,通过强调自己受益来表示对贸易伙伴和客户的感激与敬意。例如在日本商店的店内广播中,经常能够听到以下的句子: “本日はお忙しいところ当店にお越しいただき、诚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感谢您今天拨冗光临本店! ) ,店方首先强调客人的光临乃是自己的受益,而后继以真诚的感谢,这是标准的商务日语表达。再如贸易伙伴之间向对方提出变更订货内容的要求后,再次确认使用如下说法: “ご注文の内容変更について、検讨いただけましたでしょうか?”(请问贵方是否已就订购内容变更进行了研究?) 。

本来是为对方提供益处的行为,或者本来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单方面决定的行为,在商务日语的交际中却都要用“させていただく”这种受益的说法。例如: “お帰りの际に皆様に商品のプレンゼントをさせていただきたいと存じます”(您回去时,我们将有商品礼物赠送给您) 、“本日はお休み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本店今天休息) 等。

即使是在实力和业绩的宣传中,日本企业也不喜欢使用强烈、直白的表达,而是偏爱“させていただく”这种受益表达形式。仿佛是受到贸易伙伴的帮助、顾客的许可才获得了某些成功和发展。例如: “わが会社はこれまでに多くの新制品を开発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した”(迄今我公司已开发了多款新产品) 。

(四) 多用道歉式寒暄

日本民族倡导以和为贵,日本企业更是重视与贸易伙伴和顾客的良好关系。在维持商务交往方面,寒暄语、尤其是道歉语的运用是润滑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 在日本企业中,新人走马上任后最通常的例行公事之一就是对贸易伙伴的寒暄拜访,称为“挨拶回り”。

在寒暄语的具体内容方面,也不同于中国人用亲热感拉近距离的习惯,日本人通常用郑重的态度和致歉来营造和睦关系。如: 初次见面时,中国人会说“你好你好! 幸会幸会! ”,日本人则说“始めまして”(初次见面) ; 再次见到日本客户时,中国人会说“老朋友老朋友! ”,日本人则说“ご无沙汰しております”(久疏问候) 。客人进入试衣间试衣,店员帮忙拉上布帘时说“失礼します”(恕我失礼) 。日本商店拟定临时歇业通知,往往用“毎度有难うございます。诚に胜手ながら、下记の日程で临时休业させて顶きます”(感谢您的光临。我店定于以下日期临时闭店,请您原谅) 之类的说法。此处的“诚に胜手ながら”,意思是“恕本店擅自决定”,它显示出店方真诚的歉意,因而是绝对不能缺少的一句。

三、商务日语与文化壁垒

围绕商务的跨文化交际还面临另一个风险,就是不同国家之间企业文化的差异。商务日语作为包含“言语”和“非言语”两个组成部分的综合能力,其实践者除了必须具备地道的日语交流能力、掌握相关商务专业知识外,还必须能够应对中日企业文化差异的挑战。日本企业文化源自日本社会文化与企业传统的融合。较之中国看重个人能力、强调个体发展的企业文化,日本的企业文化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

(一) 重视团队合作与沟通

中国企业重视结果胜于过程。一旦某项工作交给某人,通常被认为是给予其展示个人能力的大好机会。因此,中国人往往不会就工作的计划和细节频繁请示、汇报领导,而是等工作有了好的结果才向上级汇报,否则他可能被认为是缺乏工作能力和自信心。同时,中国人更重视个人职业发展胜于团队合作,因此,企业员工的跳槽率比较高,对企业的忠诚度也较低。

与此相比,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团队合作和下情上达。一项工作展开之后,下级必须经常向上级汇报进展情况,在很多工作计划和细节上听取上级的意见。这在日本企业称为“报告·连络·相谈”,简称“报·连·相”。

“报·连·相”是日本企业最重视的沟通方式和工作手段,可以保证上级对下属工作情况的严格掌握。这与日本企业中,上级必须为下属所犯错误负责的领导风格有关,同时,也与团队决策、团队工作的企业文化有关。类似“报·连·相”的主动、充分沟通也是日本企业之间为保障商务关系顺畅所依赖的必需手段。相关调查表明,没有“报·连·相”的习惯是日企管理人员面对中国员工感到的最大文化冲击。

(二) 守时观念严格

在守时观念上,中日文化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人倾向于大致时间。如果是中国人之间交往,比约定时间迟到个三五分钟通常不会招致对方的不满和交际的失败。迟到者如果致歉,也往往非常简单,而对方则会立刻表明自己并不在意———这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交际习惯。迟到者如果提及迟到的原因(通常是堵车之类的交通问题) ,中国人也习惯于不去深究,以免破坏和谐和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中国人的这种大大咧咧的时间观念,在企业文化中则表现为上班、开会时从上到下系统性的不守时和迟到。

与此相比,日本人非常注重信守承诺。一旦约好时间,一定不会迟到。在商务场合,是否守时更是判断一个企业、一个合作者是否认真、是否值得信赖、是否看重与己方承诺的重要根据。因此,在日本,赴约迟到是商务场合的大忌。在日本企业内部,上班不迟到,开会不迟到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即使是企业的领导,也不能在开会时随意迟到。

商务日语工作是一项跨文化交际的实务,必须尊重日本企业文化,严格守时,才能避免交际的失败。

(三) 具有独特的体察文化

体察在日语中“察し”,是日本人的一项必备交际技能。

日本企业要求员工: 上级说到三,那么下级应该体察到十,否则作为下属就是不合格和令人失望的。在商务活动中,日本人也习惯于从贸易伙伴提供的少量信息中,努力体察出对方的意图和要求,自行补全其他没有明确的信息,并进行适当的安排,坚决避免因不必要的提问而给对方造成不悦。

体察的文化是单一民族在长期发展的高度共同文化背景之上形成的默契文化。美国、中国这样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大陆国家缺乏高度共同的文化背景,因此没有形成体察的习惯。在中国企业里,工作方式是直截了当的。“上级不说,下级不做”不会受到特别的非难。因为中国人认为“做得多,错得多”,一旦揣度错了上级的意图,更会“费力不讨好”。这种文化习惯带到日本企业中,往往让日企管理人员感觉中国员工不够积极、缺乏体察的能力。因此,要想在商务日语工作中获得企业更多的信任,推动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必须学习和努力培养体察的能力,加强与上级的沟通。

在商务日语工作中,如果对上述中日企业文化的差异一无所知,盲目按照中国的做法来处理问题,势必造成两种文化的冲突与摩擦,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作为切合实务的商务日语教学,必须兼顾日本企业文化的教育,才能培养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符合企业需要的日语人才。

四、结 语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日语专业都开辟了商务日语课程,部分高校还设立了商务日语专业,主要学习商务日语翻译、国际贸易实务、商贸日语写作、商务礼仪等相关课程。总体上仍然以日语学习和商贸实务学习为中心,几乎没有或很少涉及跨文化交际。

但是,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指出商务日语实际上是一种经贸领域的跨文化交际,如果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和商贸实务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企业需求的商务日语人才,必须立足于跨文化交际实践,注重培养符合日本文化习惯的商务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守时、体察、团队工作等核心企业精神。只有将这两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才是兼顾了“言语”和“非言语”的商务日语教育,才能满足中日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形成实际的商务日语工作能力。

如果可能,应该在商务日语相关课程中加入中日文化对比、日本企业文化教育以及赴日企研修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从理论、实践两个角度积累跨文化交际经验,为毕业后能够顺利开展商务日语工作、促进两国经济的共同发展、提高中日跨文化交际的整体水平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渠培娥. 从言语主体来看「させていただく」的运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6) .

[2]贾丽. 商务日语学习中日企文化理解的重要性[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1) .

[3]孙苏平,袁秀杰. 商务日语口译的特点与策略[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2(6) .

[4]周林娟,唐千友. 商务日语的语用特征分析[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3).

标准的日语论文范文

日语是一种主要为日本列岛上大和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标准的日语论文范文,希望你们喜欢。

日语教育中日语影视作品应用现状微探

摘要 近年我国大学日语教育在目的和方法上,正逐渐从“主要教授日语文法”向“注重日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方向转变。为此,教师从教学法到教学手段等方面做了很多尝试。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日语影视作品因其兼备画面与声音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日语教育当中。教师们在应用日语影视作品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关键词 日语教育 日语影视作品 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Status of Application of Japanese Film Works in JapaneseEducation

TIAN Xiaol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Hu'nan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Japanese education in our county's colleges, it is gradually changes from "focus on grammar" into "focus on communication ability". For this aim, the teacher attempt a lo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media, Japanese film works are popularly used in Japanese education for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pictures and sounds, in this process, they receive many achievement, but there still are some problems.

Key wordsJapanese education; Japanese film works; application status

1 对日语影视作品应用现状进行考察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近年我国大学日语教育在目的和方法上,正逐渐从“主要教授日语文法”向“注重日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方向转变。但是,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例如张慧霞(2008)对关于我国日语教学目的设定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时,指出了如下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指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注意了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要求培养语篇水平以上的交际能力,应该说是在试图超越语言技能和知识的局限。但它没有将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上升到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层次,而是始终聚焦在语言运用能力上。”

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承载语言的文化,这一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提倡。提倡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在谈及日语教学时,我们不能将日语学习的学习,生硬地割裂成日语语言的学习和日本文化的学习这两个部分,而应该将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细川英雄(2002)指出:“语言的学习绝对不是仅仅机械地记忆语法和句型,而是要通过和他者进行相互交流,并且在这一交流过程中对所接触到的社会和文化等进行思考”。就我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要顺畅地与自己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日本人进行交流,加强日本文化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为了更好的学习日本文化,跨文化能力培养和训练必不可少。

另一方面,随着大学网络与多媒体设施的普及,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或者一种教学素材而被应用于日语教学当中。在我国的日语教学中,日语影视作品也在多门课程里有所应用。

因其兼备画面与声音的特性,日语影视作品可以向日语学习者提供模拟体验(日语称为「拟似体験」)。这比起由纸张和油墨而制成的传统教材来说,能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加强在日语教育中对日语影视作品加以应用,或许能给日语学习者带来更大的帮助。

正因为日语影视作品同时兼备可视可听的特性,所以在日语教学中对日语影视作品的应用,不能只单方面注重日语语言的学习或日本文化的学习,必须根据影视作品属于媒体的一种这一特性,对其进行综合性应用。即,可以将日语影视作品作为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资料来进行应用。

基于日语影视作品对日语教学的有益性和日语影视作品自身的特性这两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对我国综合性大学日语教育中的日语影视作品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考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明确日语影视作品对日语教学有哪些具体的益处、实际的日语教学中教师都使用着哪些日语影视作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哪些特点和问题等等。明确这些问题,对更有效地利用日语影视作品大有帮助。

2 日语教育中日语影视作品应用的现状

日语影视作品作为教学手段或教学资料,在国内外的日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这一部分,笔者收集了国内关于日语教育中日语影视作品应用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现状进行了描述。主要从“教师对应用日语影视作品进行教学持肯定态度”、“日语教育中所应用到的日语影视作品”、“日语教育中日语影视作品的应用”等三个方面对现状进行描述。

2.1 教师对应用日语影视作品进行教学持肯定态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很多大学都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和教学。网络化的实现,奠定了在日语教学中能运用日语影视作品的物质基础。这一物质基础的具备,使教师能够更方便地使用兼备视听特性的日语影视作品来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

日语影视作品通过画面与声音,可向日语学习者提供身临其境般的模拟体验,因此被广大日语学习者所欢迎。铁军(2003)在回顾我国日语教学手段时,对日语影视作品的应用做了如下评价。“这种动感画面配有音声的传媒方式,可生动地再现所需场景。可就一个专题,如:敬语使用、被动态、使役态等进行生动演示,使学生从抽象的讲解中解脱出来,获得听觉、视觉的综合效果”。

通过考察,我们得知很多日语教育者或研究者认为,在日语教学中应用日语影视作品对日语教学有所帮助。那么,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应用过哪些种类的日语影视作品,是本文需要明确的问题。

2.2 日语教育中所应用到的日语影视作品

关于哪些日语影视作品被使用于在我国的综合性大学的日语教育当中这一问题,2009年12月期间,笔者进行了一次名为《我国综合性大学日语教育中的日语影视作品应用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湘潭大学、吉首大学、湛江师范学院、武汉大学等四所大学的日语专业的学生。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这四所大学的日语教育中均应用过日语影视作品进行教学,并且所使用的日语影视作品有日语动漫、日语电影、日语电视剧、日语新闻等。

但是众所周知,市面上出售的日语影视作品,原本并不是为了日语学这一目的而生产的,它们原本属于影视产品。虽然有如由国际交流基金制作的『日本语教育用TVコマーシャル集』等专用于日语教学的影视作品,但因其数量很有限,无法满足我国的日语专业的教学活动,因此,很多教师才在日常的日语教学当中使用普通的日语影视作品。在此,笔者认为在讨论日语影视作品的教学作用时,因生产目的和用途的不同,须将专用日语教学的影视作品和普通的日语影视作品相区别分析。

表1

日方在传播日本 文化方面充分运用了多媒体的传播特质,制作的专用于日语 教育的日语影视作品,取得了我国日语教师不错的评价。“由于该 软件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在日语基础教学中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孙逊(2004)在讨论日语专用影视作品『写真パネルバング』的作用时曾对专用日语影视作品作此评价。不仅日方制作了专用于日语教学的日语影视作品,我国的日语教育界也有制作专用日语教育的日语影视作品的探索。如由李妲莉主编制作的《日本语初级综合》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尽管中日双方都有制作专用于日语教学的日语影视作品,但是总体来说,这样的日语影视作品总体数量上还是非常少,远远无法满足在日语教学中的 应用。因此,市场上普通的日语影视作品才被教师选择性的、作为补充资料应用于日语教学当中。

为了方便 总结,笔者用表1做一个关于日语教育中日语影视作品应用状况的总结。

2.3 日语教育中日语影视作品的应用

虽然不少教师认为在日语教育中应用日语影视作品,对日语教学有所帮助,但是在应用中也因教师的不同而出现了各种不一样的应用状况。

首先,日语影视作品在日本文化和日语视听说这两种课程中被应用的比较普遍。因每个学校课程设置上的不同,日本文化这门课程,有时又被称为日本概况、日本事情等,而日语视听说这门课程也有时则被分为日语听力、日语会话、日本影视鉴赏等。以下我们主要从日本文化和日语视听说两种课程来探讨日语影视作品的应用。

(1)日本文化课程中日语影视作品的应用。很多教师认为,在教授日语时不能忽视教授日本文化的重要性。如王华、李琪(2008)认为:“利用音像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录音或者电影等能反映日本各方面文化的多种形式,直观地了解日本 社会的风土人情、人际关系、思维方式等社会文化知识,从而加强对 语言应用于实际的理解。” 但实际上,在我国日语教育中的日本文化课程中,“现在的课堂上基本上以老师讲解为主,教学手段还是采用黑板、粉笔的传统形式,多媒体可见的利用几乎为零”。由此可见,日语影视作品在日本文化课程中主要是当作辅助资料进行应用的。

(2)日语影视作品在日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传统的日语听说课程中,一般都是利用磁带或者CD等进行教学的。但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有很多不足之处。“①教学方法简单。传统的日语听力课几乎都是一台录音机、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②课程教材单一。在听力课教学中教师从头到尾都依赖于一本教材有的院校甚至没有统一的教材,教材由于不同的任课老师而使用不同的教材”。

随着教学手段和方法的 发展,很多学校也将日语听说课程逐渐转变为了日语视听说课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日语专业课程设置就做了此类转变。“1994年日语专业曾随着全校一同修改过一次教学 计划,对1987年以来使用的教学计划做过比较大的修改。将以往的日语听力课改称为日语视听说。使单纯的听力训练,转变为融视(录像)、听(录音)、说(包括对话在内的口头表达)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日语能力训练课程”。这样的转变过程,客观上成为了普通日语影视作品被大量应用的契机。加之“日语影视作品在中国有非常高的人气”,这也是日语影视作品被大量应用的另一个原因。

宫伟(2007)指出:“对大多数的国内日语学习者来说,如何创造一个人为的、模拟的日语 环境,使他们能够轻松地掌握并熟练运用日语便成为日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在教学中引入包括电视、电影、电视剧等在内的影视教材,应该是一条捷径。” 杨钰卉(2006)、张晓燕、王运丽、侯铭铎(2005)、郭玉杰(2007)、李莹(2007)等,也与宫氏持同样的态度。通过以上分析,得知不少教师认为日语影视作品在日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是相当必要的。

其次,根据日语影视作品的不同,在日语视听说课程中被应用的方式也不同。

日语电影、日语连续剧、日语动漫等,因其有丰富的台词和对话,往往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训练日语学习者的听力和会话能力等。“目前的大学日语教育中,角色扮演训练法(role play)受到重视,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达成学生的一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日语新闻里则没有大量的台词,因此教师通常将日语新闻当作练习日语学习者的听力能力的素材进行利用。为了方便区别,笔者将上述应用状况总结为表2。

表2

3 日语教育中日语影视作品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从理论到 实践都证明,在日语教学中应用日语影视作品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中最主要有三大问题。即,在对日语影视作品的应用过程中,日语学习者对日语影视作品的读解能力、教师的“把关员”角色、教学设计中“议题设置”这三个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看日语学习者对日语影视作品的读解能力这一问题。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从生活到学习都被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外部环境所包围,但是信息环境毕竟不是人们真实生活的坏境,两者之间还是有所区别。日语影视作品也属于传播媒体,因此当日语影视作品被应用到日语教学中时,日语学习者必须面对如何读解日语影视作品所传达的信息这样一个问题,也就是日语学习者的日语影视作品读解能力这一问题。日语学习者尽管是大学生,但是其价值观、人生观等都还仍然处于需要积极构建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日语影视作品与传统的纸张媒体不同,其传达的信息量非常大,牵涉到的问题面也非常广,如果日语学习者在使用日语影视作品进行学习的时候,缺乏了教师的指导,会产生一些困扰和问题。因此,谈及日语学习者的对日语影视作品读解能力问题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强调教师的“把关员”作用。

“把关员”这一概念来自传播学理论。笔者之所以将此概念引入对日语影视作品的研究当中,是因日语影视作品本身属性所决定的。教师们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播放和应用浩如烟海的日语影视作品,必定会在大量的日语影视作品中甄选适合教学的作品进行播放和应用。这样一来,甄选作品的教师,在向日语学习者传授或传播学习信息的时候,无形地在教学环节中就担当了“把关员”的角色。教师如何甄选、甄选的标准是什么、甄选了什么日语影视作品、甄选那些作品的目的是什么、甄选后是如何应用的等等问题都直接影响了日语教学的状况和效果。因此,在探讨日语教学中的日语影视作品应用这一问题时,不能忽视教师的“把关员”角色这一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议题设置”这一问题。教师的担当“把关员”这一角色,不是一个短期的责任。如果一个学期按20周、每周4个小时的课程量来计算的话,一个学期下来,能播放的日语影视作品(一集连续剧按30分钟计算)量也不是很多,这样一来就更加凸显了教师“把关员”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好比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主题一样,日语影视作品必然也有作品所要传达的意思。教师选择某部影视作品进行教学,必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该影视作品所要传达的意思。一个学期下来,担当“把关员”这一角色的教师,所进行的“议题设置”作用就很明显。如教师在应用日语影视作品时,选择了反映哪些主题的作品、通过播放和应用这些日语影视作品对日语学习者强调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和知识、通过对这些作品学习后日语学习者对这些方面的知识是否有变化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在探讨日语教学中日语影视作品应用时很关键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但是这些问题也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经过长期地探讨和研究才能得到有效的完善。

随着 网络等科技的发展,日语影视作品因其可视听的优势也渐渐被广泛应用到日语教学中来,实践证明,这对日语学习者学习日语语言和日本文化都有所帮助 ,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急待解决。此文旨在抛砖引玉,笔者想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促进对有关日语教学中日语影视作品应用这一问题的重视和探讨的不断深入。

注释

①张慧霞.试论日语专业日语教学的属性.日语研究,2008第6辑.商务印书馆.

②细川英雄.言叶と文化を结ぶ日本语教育.凡人社,2002.

③铁军.关于高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方法于手段的探讨.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1)(总第112期).

④孙逊.多媒体在日语基础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12(2).

⑤詹香桂.跨文化教育中的《日本概况》教学内容.日本学习于研究,2007(3)(总第130期).

杨红,范晓军.多媒体和网络在日语听力课教学中的运用.时代教育,2007.7.

宛金章.日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1)(总第112 期).

侯越.论日本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3)(总第130期).

宫伟.日语高年级听说课中硬是教材的导入.外语于外语教学,2007(7)(总第210期).

周庆山.传播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标准的日语论文范文

商务日语论文范文哪里有啊,日语毕业论文哪里有?

商务日语论文范文,《规划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听力课程的必要性及实施措施分析》,摘要:本文论述了规划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听力课程的必要性,规划高职商务日语听力课程需坚持的原则,并分析了课程目标的三阶段和三模块的确立及以“功能性教学”为主线进行教材和教法的选取方法。 日语论文 ( )
求采纳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