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翻译在界面上还是遵循了非常极简的谷歌风格,整体看起来和普通的翻译软件似乎也没有什么差别。但是Google翻译还是有一点特色功能的,比如“实景翻译”。当我们阅读大段文章的时候如果逐字逐句的翻译会非常的麻烦而且费时间,Google翻译的这个实景翻译就是在用后置镜头取得一段文字的时候可以事实的将翻译好的词义展现在屏幕之上,取代原本的外语语句。
但是这个实景翻译第一不能将想要翻译的段落拍照保存,第二也只是将原本的英文单词变成中文单而已,在语境和语法上还是要用户自己去琢磨。个人认为在实际的体验中对于小段落或者一些功能性的语句翻译会更加好用一点。
经过一个初步的测试来看,我个人对于Google翻译还是比较满意的,清爽的界面和不错的实景翻译功能都非常符合我日常的翻译需要。但是在语音翻译上Google翻译的识别精准率还是比较一般的,一些读音清楚的词会很有效的识别,但是遇到结尾以“p”这样的轻音结尾的单词识别的时候就会出现错误,不过这一点却无法彻底得到修复,毕竟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读音像是播音员一样准确。
其实在使用Google翻译之前我一般都在用有道翻译官,原因也只是这款软件在界面上还是比较得我喜爱的,同样的清爽风格,虽然和Google翻译的清爽不同,但是在一众的国产软件中却少有的没有多余的新闻类推送干扰也是难能可贵。
对于我而言有道翻译官最好用的一个功能莫过于全文翻译了,这一点要比上边提到的Google翻译更加实用。当我们选择一篇文章后可以将其拍下来进行全文的翻译,而且翻译出的内容更加符合我们阅读的习惯,也就是说将文章语境也考虑进了翻译范围之内,可以说是非常好用,更加适合大段落的文章内容。
有道翻译官还有一个表情翻译的有趣功能,可以识别人脸的表情从而得出目前表情的一个指数和表情所对应的单词。虽然只是一个类似于玩具的功能,但是也在潜移默化中让用户增加了一定的词汇量。但是一款软件毕竟不是那么的完美,而有道翻译官的弊端就在于“拍照取词”这个功能,很多时候我们将一个单词放进取词框之后识别并没有那么准确,有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混乱,而且这个功能对于单独的一个单词有用,想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句话进行解读的话,单独取词翻译就会变得非常的鸡肋,实用性不大。
参考操作:1、百度浏览器搜索“迅捷在线翻译”工具,在工具中有“文档翻译”功能可以操作;2、工具首页点击“文档翻译”进入待翻译界面;3、点击“上传文档”,将需要翻译的文件上传;4、根据需要设置翻译选项参数;5、点击“开始翻译”按钮,等待翻译;6、翻译完成后,下载可以使用。
附图:
翻译外文文献的方法:
1.大部分外文参考文献下载后是pdf格式,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将其转换为更方便复制修改的word版。ps:小编是通过“软件安装管家”的pdf转换器进行转换的,一个非常好用的免费软件。
2.打开word版的外文文献。
3.选中要翻译的部分,选择上方工具栏的“审阅”,再点击下方选项卡的“翻译”中的“翻译所选文字”,右方出现翻译结果。ps:一部分一部分进行翻译比较好。
4.接下来是准确翻译的做法。首先对照原文,运用你的英文水平进行大致的检查。
在科研过程中阅读翻译外文文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许多领域高水平的文献都是外文文献,借鉴一些外文文献翻译的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特殊原因我翻译外文文献的机会比较多,慢慢地就发现了外文文献翻译过程中的三大利器:Google“翻译”频道、金山词霸(完整版本)和CNKI“翻译助手"。
外文文献数据库
外文文献反映了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及时报道了国际重要科研成果和科研动向,是科研人员研究新课题、推出新成果的重要情报源。
分类
外文文献数据库可以有很多种分类的角度,其中从所收录文献信息的使用方式的角度分类如下:
第一类是收录文献全文的数据库,以 sciencedirect 、springer 和wiley 为代表。
第二类是收录摘要、文献来源和文献引证关系的数据库,以所谓的三大索引数据库为代表。(三大索引数据库统一于 ISI web of knowledge)
第三类是含有少量免费全文,但对于大多数文章只是收录摘要和文献来源信息的数据库,以pubmed为代表。
第四类是既包含全文电子期刊库,又包含文摘数据库的数据库,以ovid为代表。
用手机啊,手机浏览器查找百度翻译,找到百度在线翻译,然后复制粘贴一步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