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论“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文关键词: 生活化、渊源、流变、前景
论文摘要 随着大众媒介和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大约从20世纪开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种新的美学现象应运而生,趣味日趋多元化,审美与生活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不清。可以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的趋势。这一审美现象的渊源、流变以及发展前景如何,是美学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一、美学与日常生活的渊源
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科。自美学思想产生至今两千余年来,美学与生活一直有着很深的渊源。学者们认为,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口传文化时期、印刷文化时期和文化时期。在不同的文化时期,审美与生活由合一到分离,最后再次走向融合。
在口传文化与手写文化前期,审美与生活曾经是混沌一体、不分彼此的。那时审美是生活的一部分,譬如渔猎时代的弓箭既是工具也是心爱的审美品(如果当时有所谓的“审美”观念的话)。审美与生活的界限是模糊的,或者说当时审美还没有从生活中分娩,人的审美意识还萌动在生活实践的母胎中。
譬如中国古代的玉璧以及佩戴的各种美玉,既是当时的审美艺术品,同时也是祭祀用品和某种观念的象征物,具有原始宗教、、活动的实用意义。即使到了那个时代,审美仍然很难同生活分得那么清,诗、乐、舞,并不是后来人们观念中的纯粹艺术。甚至中古时期(如魏晋)的佛教和石窟壁画、雕像,很难说当初有多少人是带着审美意识把它们当作“艺术品”去塑造的。西方亦如是,古希腊戏剧当初也是酒神节祭祀仪式的一部分。
在手写文化后期,纸张出现了,审美意识逐渐“独立”了,此时审美与生活开始疏远。这对审美艺术的独立发展是一个重大促进,特别是印刷时代的到来,为审美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可能。此时,它以“精英化”、“贵族化”甚至“神圣化”姿态与“生活”拉开距离,审美被供奉在高高的奥林匹亚山顶上。人们认为,正因为审美与生活不同,它才是审美艺术,而且,似乎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远,越是高高在上,就越是好的审美艺术。
与那时的状况和精神理念相应,审美活动被认为是高于生活的创造。审美艺术品被认为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产物,是超越凡俗的圣果。审美艺术活动因为是精英者的活动,是人上人的活动,是高雅人的高雅活动,审美艺术作品也就被看作与凡俗生活不同的高雅、特殊、精贵之物。这样就把审美艺术家与普通人隔离开来,给艺术家戴上天才桂冠。总之,这一时期把美学与生活区别开来,强调美学与生活的距离。
大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人们的审美活动逐渐发生变化。最初的苗头是从艺术对视觉艺术的张扬开始的。观众欣赏电影的时候,就如同进入生活。电影的出现,预示着美学生活化的开始。尤其是“电子文化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人们的美学观念走向“新生代”。在这场美学观念的时代变革中,审美似乎没有了边界,甚至那些低俗的、过去不可能与艺术沾边的“现成物品”,也成了审美艺术品。当加拿大多伦多市安大略省馆里收藏着一个普通的、谁家都有的盥洗池,作为一件艺术珍品供人欣赏时;当美国“捆绑粘结”艺术家H·哈蒙德把破布、丙烯酸树脂、石膏粉、木头、泡沫橡皮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捆绑胶粘在一起,创造所谓“女权主义者的艺术”时,具有传统美学观念的人目瞪口呆。
但是,某些具有超前观念的理论家做出解释,说那些把种种“现成物”当作艺术品的人,实际上是在从事一种非常严肃的事业。他们实际上是在扩大或重新创造人们的审美观念,现成物品转换为艺术品的奥秘在于审美态度。在这些理论家那里,任何对象,无论它是人工制品还是自然物,只要对它采取一种审美的态度,它就成为一个审美对象。然而,当什么东西都可以为艺术的时候,艺术也就不成其为艺术了,艺术消失于生活之中或者说与生活融为一体了。
德国著名家克劳斯·霍内夫在讨论当代艺术时指出:“在西方世界,不仅人们对当代艺术的一般态度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艺术本身同时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美学原则几乎完全被抛弃,结果是艺术家们不再感到与社会截然对立。”
在过去审美是一种经验,而现在所有的经验都要成为审美。过去只有少数“精英”才能做“艺术”、玩“艺术”,现在却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可以玩“艺术”。在后现代社会,似乎成千上万的主体突然都说起话来,他们都要求平等,艺术成为了一个众人参与的过程。大地艺术、观念艺术、广告艺术、波普艺术、卡拉OK、各种群众艺术晚会……观众和演员常常合二而一。此时,创作与欣赏的界限消失了,作者与读者的界限消失了,审美与生活的界限消失了,审美活动与现实活动的距离消解了。于是,生活就是美学,美学就是生活,美学与生活再一次走向融合。
二、美学观念转变的原因和基础
美学发展演变的原因极其复杂,然而也有规律可寻。美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生活诸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它的动因既有自身方面的,又有社会方面的。
首先,的影响。恩格斯曾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这是从唯物主义的高度指出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包括审美需要)的关系。在物质生活水平高度繁荣之前,自然不会意识到审美活动的重要性。但是,在物质生活水平高度繁荣之后,审美活动的重要性无疑被提上日程。过去是为了“身上衣衫口中食”,现在却是要美化自己、美化生活,通过“生活的美学化”来更大程度地解放自己。此时,人人都开始从美学角度发现自己、开垦自己。其结果导致生活成为一门艺术,或者说被提高为艺术。
其次,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政治化进程加剧,对美学的平民化、民主化起了催化作用。在方面,本质主义的解体,现象的多样性被重视,多元思维的建立等,也对美学观念的转型产生影响。尤其是后现代哲学对主体的解构,更为美学观念中的民主化、平民化及美学与生活的贴近和同一提供了理论前提。此外,艺术的自我消解,自然美、社会美的相应崛起,也使传统美学以“艺术”来抵御生活这一带有明显局限性的美学观念遭到质疑。
不难想象,既然“艺术”本身已经自我消解,那么,精英审美对于通俗审美的排斥也就成为了不可能,审美与生活的同一也就顺理成章了。从社会角度看,生活美是始终存在的,只是在古典美学时期,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分工,造成了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分离,美被从艺术的角度加以强化。进入当代社会,由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日益融合,生活美由隐而显,也是必然的。从劳动过程看,在古典美学时期,人们往往更重视精神产品,轻视物质产品,劳动过程也被区别为“动脑”和“动手”两部分;而在当代社会,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逐渐合一,同样也导致了“动手”的魅力。
最后,技术的美被发现。从技术层面上看,转播、互联网等的出现,空间距离以及中心与边缘的区别几乎不复存在。伯恩海姆说:“最深刻的美学意义在于,它迫使我们怀疑古典的审美艺术观和现实观。”人们已经注意到,日常生活正日益显示出与艺术条件的同一性。在古典美学时代,由于以文字为基本媒介,作者与对象、读者与作品需要通过文字的转换联系,需要借助于思维、理解、想象而完成创作或接受,审美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
而在时代,由于电子媒介的作用,作者与对象、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联系由间接性变为直接性。它们有时直接合二而一,混为一体。读者简直用不着思维、用不着理解、用不着想象,直接感受就是,直接看、直接听就是。由于电子媒介的存在,现实与非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清。在上,现实与影像也处于新的关系中,你去裁缝店做衣服,可以先在屏幕上逼真地做出衣服的样子,顾客还可以参与设计,这种非现实的虚拟图像,可以丝毫不差地转换为现实。这样,古典那种从外面去认识或把握现实的状况被取消,艺术活动本身就是现实自身的活动。于是,艺术再也不像古典时代那样神圣、神秘和永恒,那样具有唯一性。制作、大量复制、随身听……把创作和欣赏带入了新的境界。这样,就把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联系起来,与生活的距离就此泯灭。
三美学生活化的发展前景
“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作为一个突出的带有世界性和时代性的现象,无疑体现出美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时代内涵。但由于日常生活中审美意识的多样性、复杂性很难对其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下面从正负两方面价值取向谈一谈初步看法。
首先,从积极方面看,审美植根于日常生活,对张扬个性、解放思想、加强等人性的重构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人们追求个性解放,彰显自我,丰富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美学生活化”更新了原有的日常生活内容,彻底打破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封闭性,激发了大众强烈的参与愿望和体验的热情,拓宽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它的与普及,引导人们树立起科学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促使其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另外,“美学的生活化”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文化,极大地提高了文化生产能力、文化生产手段的效能和文化产品的数量和水平,从而使高雅审美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和受众。由于“美学生活化”演绎的世俗神话让大众含蓄地解放自己心中的无意识冲动,使人们在轻松幽默中发现小人物大世界,让普通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同样充满了惊喜和阳光,并且打破了精英审美对审美意识的垄断,消除了审美特权,促使主流审美、精英审美都在各自的现实实践中寻找并确定了自己的位置。
其次,从消极方面看,靠市场机制的运作来进行审美产品的生产、制作、流通和消费并实现生产者的商业利润,这种商品性特征改变了传统审美文化的传播方式,使审美活动披上了一层的外衣。传统美学的权威性、崇高性和严肃性逐渐被庸俗性、娱乐性和消费性所取代。其审美内容往往平面化、无深度。有的为了迎合大众趣味,把平庸化的东西奉为新潮,而深刻、崇高的东西反倒显得落伍,从而导致一种“媚俗”的倾向。
外来审美文化中还有不少色情、暴力以及俗不可耐的广告语等文化垃圾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对于缺乏判断力的青年一代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另外,像、之类通过画面来显示意义,观众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思考的可能性受限,使观众更容易受到表面逼真性的蒙蔽。现实的状况也让我们不能否认,由于过多地关注人生快乐与轻松,缺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想,使美成为点缀、成为装饰、成为广告、成为大众情人,美就这样被污染了,这是我们应该时刻警惕的。
总之,“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这一审美文化现象,还处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其长处与短处并存。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初衷和目的是积极的。美学的目的就是用真、善、美去娱人,至于它涉及现实功利关系,实在不是其本意。在审美艺术的仿真能力被现代技术超越的情况下,审美艺术的和认识功能只能是以前少数人所规范和垄断的传统审美艺术形式的消解。化使原来那种少数人垄断的知识霸权和资本利益服务的传统审美艺术形式转变为新的审美艺术。
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语境下,一个国家的审美意识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其它国家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保持清醒的头脑,批判地吸收有利于本国美学发展的审美意识。同时,我们还应该融入到这个全球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审美意识形态中,以为,着眼于融合与创造,将精英审美和大众审美结合起来,在两者共存的前提下共同发展,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克劳斯·霍内夫:《当代艺术》,江苏出版社,1995年.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3] 汤因比等,王治河译:《艺术的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下雨了,你要认真聆听每一滴雨落地的声音。你一定会发现每一滴的坠落都是那么完美。
雨绵绵地下着,透明的水滴串成水晶帘悬挂在天地间。烟雨迷蒙,蒸腾的雨雾袅绕地弥散开,一种意境在空气中氤氲
我拖着湿漉漉的裤管很无奈地看着这幕画面。如果不是因为一连两个星期都下着雨,如果不是因为这场雨我湿了裤子,如果这场雨能消停那么一会儿的话我会喜欢。
雨还在下,捧一本书坐在窗边。刚坐下,就有雨滴落到窗台上,再溅到我的书上。纸页上留下淡淡的水痕,浅浅地洇开,然后看不见了。
一股奇妙地感觉从心底升起,我干脆合上书,坐在窗边。我能感觉到雨丝轻轻的碰触,感觉到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放松地经受雨水的洗礼,一股清凉从心间溢开。透明的雨滴沿着窗棱坠入窗外的水坑,也坠入我的心间,划出一阵涟漪。
伸出手,雨水的低落使手心感到一阵酥麻。抬头看去,一滴水珠颤巍巍地,小心翼翼地被护在手心,像一颗珍珠,湿润地不含一点杂质。
一直喜欢水,喜欢它的温柔婉约,透明澄澈。上善若水,我一直想象,那该是多美的词,多美的画面!而雨就拥有全世界最美的颜色,所以我始终相信每一滴雨都有生命,它们从九天深处匆匆而来,赶赴着天地间一场最纯净的聚会。
闭上眼睛,我听到雨水拍打着窗户,墙壁,水潭所发出的声音。或清脆,或深沉,或缠绵,我听到生命在绽放,在凋零。我会去想,那是怎样一种欢喜,一种惆怅。
多美的天籁之音,而我是一个足够幸运的听客,在一片黑暗中,能聆听到每一个生命的全部。抬眸,远处有人横举着书包遮在头顶跑开了,留下一阵抱怨。闭上眼,我笑了。
或许睁开眼,生活中总有很多无奈,不如闭上眼,用心聆听,聆听每一滴雨水落地的声音,聆听每一个生命的开始与终结,聆听他们用尽生命所奏出的完美。
生活中那么的美,虔诚地祈祷吧,为你又能够发现一种美丽。
就像我,在一场关于雨的盛会上,闭上眼,聆听了关于雨的美丽。
生活美学的核心就是“让人人都成为生活艺术家”
生活美学是一个经常被美学家提及的概念,它主张美学向生活回归,着力发掘生活世界当中的审美价值,提升现实生活经验的“审美品格”。通俗来说,生活美学就是将艺术向上拉而将生活向上拉,最终实现审美化生活。生活美学的整体思想酝酿于实用主义美学的兴起。生活美学与实用主义美学的思想有相通之处,但具体的内涵却有很大的区别。实用主义美学理解艺术如经验,从艺术的角度把经验审美化;但是生活美学是从生活经验角度把生活艺术化。与柳宗悦在《工艺之道》中倡导的工艺之美相同,生活美学的理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生活美学反对将美或艺术束之高阁, 进而无关功利, 远离现实生活, 割裂了生活与艺术间的密切关联, 成为一种脱离尘世的、绝对的、抽象的精神追求。它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回归实践, 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一切此在的、感性的、具体的生活和文化现象。这也促使美或艺术走向生活, 拥抱生活, 回归世俗大众, 更为本土化、生活化、艺术化。
中国现代的生活美学研究积极与西方对话,广泛借鉴并吸纳西方生活美学理念的独到之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生活美学植根于传统,中国古典美学诞生之初就有了生活美学的雏形。中国古典美学立足于人,关注人与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而非将艺术束之高阁,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现世关怀,对现实生活展现出了热忱与关注。生活美学的观念一脉相承,审美的传统未曾改变,在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由“大”到“小”的特点。
中国传统美学并不是超出生活之外去追求的美学, 那是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开始的西方美学传统的根本特质, 中国人的审美恰恰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当中来求的。所以, “生活美学”才是中国最原本的那个原色, 也是最基源的那种底色, 儒、道与佛禅基本构成了三原色。
生活美学融合了儒家的“综合美学”,道家的“自然美学”和禅宗的“观念主义美学”,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的,本土化的美学,可以分为十个基本面向:天气时移的“天之美”、鉴人貌态的“人之美”、地缘万物的“地之美”、饮馔品味的“食之美”、长物闲赏的“物之美”、幽居雅集的“居之美”、山水悠游的“游之美”、文人雅趣的“文之美”、修身养气的“德之美”和天命修道的“性之美”。通过天、人、地、食、物、居、游、文、德、性这十个方面,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大智慧可以被深描出来。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中国传统的生活美学呈现出“大”的特点,大智慧,大境界。虽然涵盖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但是主要集中在中上阶层和文人士大夫群体,对于文化水平和财富实力的要求偏高,不具有普适性。
而到了现代,随着互联网和大众传媒的兴起,生活美学方面的专家刘悦笛提出“微时代”的概念,“微时代”下的生活美学是一种小,快,即时性的美学。微博,动态,朋友圈就是微时代下生活美学的集中载体。正如《工艺之道》中所说:救助不只是智者的专利,凡夫也是走向净土的旅人。几张图片,几句文字便可以组成一条朋友圈,不需要诗词歌赋,押韵平仄,每个人都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美好生活。其实这也是传统审美的一种回归,微博中每天更新的内容,无论是小聚别离,还是乐山乐水,也是传统诗词歌赋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我们中国审美化生活的传统没有变。高高在上的生活美学完成了落地,让每个人都切身感受审美化生活带来的乐趣。
这种“微时代”的生活美学不仅体现在社交平台和大众传媒的兴起上,也体现在民众消费观念的迭系再平衡的代上。明清时期,文人们的思想开始转型,出现了进步思潮,他们不再遵循存天理,灭人欲的传统儒家论调,开始提倡以“物”为尺度,他们所提倡的“玩物”而不“丧志”,是一种基于包容和肯定“物欲”之前提的寻求“心物”关日常生活之道。而要回到“物本身”, 就要像《老子》所言的那样, 摒除令人“目盲”的“五色”、令人“耳聋”的“五音”、令人“口爽”的“五味”、令人“心发狂”的“驰骋畋猎”、令人“行妨”的“难得之货”, 摒除一切外在的感官欲求和功利目的。他们将中国文人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理想融入进现实生活,与前期的生活美学相比,更加“接地气”。生活美学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哲学观念,它逐渐进入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而现在生活美学对消费观念的影响呈现上升趋势,从无印良品进入中国开始,名创优品,宜家等外来和本土的品质家居品牌迅速成为国民消费的新宠。它们践行品质,审美生活的理念,打造好用不贵的日常生活用品。他们的产品简洁大方,舒适耐用,简洁的美观和实用性兼具。民众对家居的审美也从华丽转向极简,消费观念也由“买贵的”转向“买好的”。
生活美学其实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冷冰冰的美学或哲学概念,也不是一个严峻崇高,需要仰望的领域。我认为生活美学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是美与生活的对话。正如刘悦笛先生提到的,生活美学的核心就是让人人都成为生活艺术家,而并非只有那些了解生活美学理论的美学家才能定义什么是美好的生活。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生活美学的要义不在理论,而是实践。针对现在生活美学存在的弊端,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管制,净化网络生态。我们也应该坚守自己的审美标准,不被市场和主流所控制。美很广阔,生活更有千万种色彩,将生活美学的观念内化于心,努力过审美化的品质生活,才是我们了解和研究生活美学的终极目的所在。
谈生活中的艺术 一谈到艺术,大家就会感到高深莫测。实际上,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也正如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含义比艺术要广,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我们都知道黄金分割率,又称黄金率,是指公元十九世纪德国美学家柴依辛(Zeising)所发现的矩形中短边和长边的比例为0.618。他认为这种比例具有“多样的统一”,轻重匀称,没有均等或悬殊的形势,最合乎美感的要求。现在许多门、窗、画框、国旗的宽与长大多接近这种比例。人身上很多部位的比例都接近0.618。画家陈醉写过一本《裸体艺术论》,他以人类的发展史为线索,以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以及印度、中国和非洲艺术为背景,从美学、文艺学、艺术史理论等多种角度入手,通过对大量裸体艺术作品的研究分析,系统地论述了从原始至现代的裸体艺术。没有那一个画家不研究人体,不画人体的。一幅好的人体写生,就是一幅艺术作品。 年轻人都喜欢穿着打扮,其实,穿着打扮就是一种艺术行为。穿衣服要考虑自己的体形、个性,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去选购衣服,有些衣服别人穿上很好看,你穿上不一定好看。过去,学生专门有学生装,现在中小学生有校服,大学生没有统一着装的规定,我们的着装要穿出身份,穿出品位,穿出气质,要让别人一看,你就是个大学生,是个有知识的文化人。穿衣服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我们大家可以看一看,你的左右前后,穿衣服是否体现了艺术修养。 这里讲的是生活中的艺术问题,旨在引导大家发现身边的艺术。我想循着宿舍、学校、社会、自然的思路来讲。 前些年,我们学校抓宿舍文化建设,我参观过大家精心布置的宿舍,给我的感觉特别好。有的宿舍布置得确实让人感到艺术、高雅,从整体看女生宿舍略胜于男生宿舍。其中一个宿舍的一幅水墨竹子和几根从“天兴洲”采回的雪白的芦花,让我感到赏心悦目。艺术就是这么奇特,并不需要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就是在简陋的茅舍,只要有一架书、几幅画就能蓬荜生辉。 在我们学校,也有许多美的地方,就在我们这阶梯教室与实验楼之间这块地方就很美。那座水池中的假山,只要我们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它,它就是一座富有个性和艺术韵味的假山。学校的主楼、广场、体育馆等等,也都具有建筑美。只要我们心中有艺术,眼前就会有艺术。 当我们走出校门的时候有没有细心观察一下生活中的艺术呢?商店的门牌,橱窗的摆设,街道的灯光,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这里面都有艺术。 武汉市的文化氛围要差一点,我身居这个城市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感受到她的文化。今年十月份,我到了西安以后,才有了切身的体会。西安是一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在西安住了一个多星期,感觉时间太短。陕西历史博物馆简直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史,最让我激动的是“书院门”至碑林博物馆那一条长长的街。那是一条艺术的街,文化的街,那里的书画店一家接着一家。在一家专卖书画方面书籍的书店,一天零售三百多份《美术报》。我在武汉市的任何一家书店、报刊零售店都看不到《美术报》。那里的书画很有市场,不少画店就是书画家本人开的,楼上作画,楼下卖画。主要是中国书画,油画少一点,还有一些木制的工艺品。我是一家一家地看,不厌其烦,每到一处都觉得赏心悦目,也都觉得有所收获。每走一店,老板不会主动与你打招呼,“你看看这个,这个比那个更好”,而是让你静静地品味,等你有意搭话的时候他才会主动和你讲。不像我们这里的营业员,热情过度,你想逛逛,不成,只要你眼睛看到哪里,她就会跟到那里,不厌其烦地给你介绍怎么怎么好,让人怕接近。上个星期,我在洪山礼堂听报告,实在是坐不住了,出门逛逛,偶尔看到一家画店,让我激动了一番。走进去一看,就不再激动了。因为那里的作品,都是画匠制造出来的,风景画是俗气的艳色堆砌,人物画像涂了脂粉的僵尸,没有一点灵气。唯有一幅俄罗斯街头雨景,让我感受到了艺术,上面没有标价。其它的画都有标价,一百、两百都有。我跟老板讲,这幅油画我出三百元拿走。老板告诉我,那幅画的进价是四佰五,说给我四佰,并希望我有书画作品给他代卖。听说这样的画店汉口有几家,大家有机会,有时间可以去逛逛,也看看你们能不能分出画家与画匠的作品。 黄秋耘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爱美的瑞士人”。他说瑞士人的客厅、卧室的墙上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名画(大多是复制品),从现代派的水彩画,梵高和戈雅的名作,到中国的水墨画,应有尽有,随主人的兴趣而异。可以说,瑞士人的家庭几乎是一个小型的美术馆。而公园,则是一个小型的雕塑展览馆。有白石雕塑,大理石雕塑,青铜雕塑。题材也是多姿多彩的,有古希腊的神像,英雄和美人,也有近代的英雄人物(包括林肯和华盛顿)。 我也到过一些装潢华丽的家庭,在那里看不到一本书,没有一幅画,虽然华丽,可惜缺少了一点高雅。我们随便到一个家庭,不用介绍主人的身份、职业,只要看看他家里的陈设布置便知道一二。 大自然是一座丰富的艺术殿堂,她给艺术家们以无穷无尽的素材,有些艺术作品,基本上就是自然风光的再现。虽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去游历名山大川,但我们都有机会接触大自然,我们可以利用春天的时候出去踏踏青,三五个好朋友骑自行车,或搭乘公车去游一游春。96年春,我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去了蒲圻,蒲圻的陆水湖真是让人心醉。我们一早上8点多钟就到陆水湖边,那里有机动的游轮,感觉总不太好,于是,在附近找到一个划小木船的农民,让他划船带我们游一游湖。那天真是风和日丽,五月的太阳晒在身上暖暖的,几个人上船后都找好了自己的位置,那一湖碧水,你恨不得下去洗个澡,山青青,水碧碧。起初,我们是用手在船边划一划水,清凉清凉,喝一口,甜甜的。后来朔性把鞋袜脱了,坐在船边上,脚在水中与船同游。只是这时候再也没有人喝水了。 大概是在93年,我带着几个学生搭乘公车跑到东西湖,去感受五月的田园风光。我这人生性喜欢大自然,一见到麦田、水田、田埂、渠水就激动。那路边长满了各种颜色的野花,他们几个男士总要去采几朵向女士献殷勤,我告诉他们,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那天天热,带去的水不够喝,我们跑到农民家里讨水喝,又打着赤脚跑到稻田里玩。田里还没有插秧,那泥土软软的,凉凉的,当时的整个心情都融入了大地。空气也清新,夹杂着泥土的芳香,玩够了就坐在水沟边洗脚,到大树底下乘凉,看远处,蓝蓝的天,金黄的麦浪。那时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心旷神怡。 自然是美丽的,但是境由心造,如果你缺乏艺术修养,就不能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歌德说,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在他每一页的字句里我们读得到最深奥的消息。徐志摩说:“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欣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 ----------------------------- 今年夏天,我有幸到印度走了一遭,跑了几个大城市和旅游景点,对这个文明古国有了粗浅却是亲身的了解。一方面,我为这里大多数人民生活环境的恶劣程度所震惊 —— 贫困,污染,人口爆炸,交通无序随处可见 —— 并为我们中国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但是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不少值得我们中国人借鉴的地方。当今的中国似乎一味地向西方看齐,但也许和我们一样急于发展的传统国家在某些方面更有让我们参照的价值。 作为一个艺术史学生,我尤其对印度的艺术感兴趣,不仅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艺术,更重要的是艺术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她是如何构成他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印度人仍然保持着很强烈的审美意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这里大多数的妇女仍然穿印度的传统服装纱丽( saree) 。以前我觉得这是印度妇女受压抑的表现,但到了这里以后,我不禁为纱丽即使是穿在肥胖妇女身上也显出的优雅所深深打动。在印度三个月,看到的纱丽成千上万,也不记得两件完全相同的。其色彩和图案的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在圣城威若那西( Varanasi ),我看到成群的妇女在恒河边上的白沙滩上晾纱丽。纱丽摊开来,其实只是一整匹没有任何剪裁的布或丝绸,两个妇女各执一端,它便迎风鼓动,远望去像是着了色的浪。我不禁想起我们中国的传统服饰也是千姿百态,而且每个朝代和地域都有不同的特色,绝不比纱丽来得单调。可惜,虽然现在国内的服装设计渐渐地吸收传统服饰的成分,但一般只是基于一种 “ 奇风异俗主义 ” ( exoticism) ,占主流的还是西方的服装风格。但西方服装的很多特点,比如标准化,简洁,以及在国内一年胜过一年的夏季服装的暴露,如果我们仔细反思一下,其实只是工业文明的象征符号,和人类天然的美感没有多大联系。我们觉得 “ 美 ” 的,其实是作为工业文明赖以生存的价值体系的载体而被灌输给我们的,是一种条件作用( conditioning) ,并不是发自内心被感觉到的。我们带着这种异化了的审美观去看待传统服装,自然觉得它 “ 不合时宜 ” 。殊不知传统服装才往往更与一个民族内在的审美情趣结合在一起,它的造型图案凝聚着这个民族的人民对其生活环境的观察和体验。现代西方服装摈斥传统服饰为 “ 繁琐 ” ,并不是因为它发现了一种新的 “ 美 ” ,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业文明急功近利,一味追求生产效率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