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后记说白了就是相关历程的回顾与总结加上一些感悟,最后在写些感谢的话.前者内容与日记相似,后者就是纯粹的敷衍之词(当然如果你是真心感恩的话除外),一般400-500字就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就上完初一了,回望着一年多的学习,我成长了。我有过失败,我有过成功。操场上有我撒过的汗水,教室里有我被骗批评时流下的泪水,我有过希望,有过失望,在这一年里,我收获了许多,也懂得了许多。一件件充满着快乐的、悲伤的抑或是愤怒的小事,被我一件件写成作文,每周的新发现新收获,被我写成周记,从小到大的理想,对一篇作文的感悟和改写被我写成文章,甚至连看完电影的观后感也被我详细的记录下来。我觉得,这一篇篇作文可以当做作文集,这本作文集是我初一的成长的脚印,带我走过我人生中的每个日子!
后记是针对前言来说的,一般来说,可以写一些你引用的资料从哪来,以及你在写这篇论文中的感受,你的论文中的优点或论文简介(可以写得有悬念一点,吸引人),然后呼吁别人来看你的论文,不过后记要短小精炼切忌又长有罗唆。
你可以参照下面这篇写:
致谢
时光茬蒋,岁月如梭,进入贵州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班学习三年来,不敢说学业有成,至少是追求不懈,回首往事,不禁感慨、感动和感激。凡事但求无愧于父母的养育、恩师的教诲和自己的努力,所幸的是我坚持了下来,从一个起点走到一个终点,今天我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决定将 《****若干问题研究》作为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是源于一起引起很大争议的案件,即三九医药案.第一次在网上看到这个吵得沸沸扬扬的案件,当时的感觉就是公司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衔接出现了问题,后来通过查找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关于这起案件的来龙去脉,才了解到国内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确实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后面,公司中小股东的权益经常因为大股东的贪婪而被吞噬。写这篇文章之前,也阅读了许多专家学者关于该项制度的阐述,受益匪浅。也希望这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感谢导师***教授,她治学严谨,在繁重的行政事务下,对我们给予悉心指导、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这一点将永远铭记在心。感谢****教授、****教授、****教授等老师,对本人的帮助颇大,表示深切的感谢。
还有法律硕士班的**同学、***同学、***同学等人的帮助,一一铭记在心。贵州省移民开发办的领导和同事,他们的关心永生难忘。
此外,还要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稿和参加论文答辩的专家们,感谢对本文的意见与建议,这样我才能更快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得以提高。
在文章写作过程中,曾多次遇到写作误区和盲点,所幸最终能坚持下来,囿于学识,不足之处,请诸位师长指正。
导语:后记指的是写在书籍或文章之后的文字。多用以说明写作经过,或评价内容等,又称跋(ba)或书后。古人多用书某书或某文后这一题名,如宋代欧阳修即有《书梅圣俞稿后》,曾巩有《书魏郑公传后》,王安石有《书李文公集后》,都以书后为题。偶或用读某书或某文后题这一名称,如唐代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便名之读后题。
一、概念
教学后记,又称为教后小结或课后小结,是指教师上完一个课题之后,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得失并简明扼要的写在教案上(大多写在教案末尾或旁批上)的一种明快而短小的文体。教后记有别于教学小结,它不是一堂课教学主要内容的浓缩和概括,不是课堂上提出问题得到阶段性的结论,也不是师生教与学活动得到阶段性的成果,而是教师对自己上完一课之后的回顾思考,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教后记是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教案有机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作用
1、写教后记实际上就是教学上的再备课,是对原来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的梳理和再思索,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价。上课之前教师所作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操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出结论。教师通过写教后记进行自我小结,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这对今后的教学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2、写教后记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对于青年教师来说,需要多多积累教学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逐步胜任教学工作。青年教师通过写教后记,日积月累,教学经验就会丰富起来。对于老教师来说,坚持写教后记,也有利于自己更新知识,吸收他人的经验,在教学上精益求精。
3、坚持写教后记,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写教后记,能经常反馈教学信息,分析成败得失的原因,研究改进教学的对策,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增强传递处理信息的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能力、学科的教学测量及评价的能力和教学研究的能力,从而逐步成为学者型的教师。
三、内容 教后记是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
教后记写作内容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或补充,对课时计划的安排,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学策略的.抉择,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对教学程序的编排,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媒体的运用,对教学现象的分析,对典型问题的探讨,对学生学习的设计,对学生反映的思考,对教学效果的检评,等等。这些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择其一二进行小结,或批注点评,或连缀成篇。
四、形式 教后记的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批注式:又称点评式, 即在教案上各个栏目内容相对应的地方,针对实施教学的情况,言简意赅地加以批注、评述。批注又可分为眉批、夹批、尾批三种。 提纲式:比较全面地评价教学上的成败得失,经过分析与综合,提纲挚领和条分缕析地一一列出,写在教案末尾。摘记式:抓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抓住其中最成功的一点,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总结,并从中引出自己的见解,写在教案末尾。 随笔式:把教学过程中最典型的、需要探讨的教学现象集中起来,对它们进行较全面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整理和提炼,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和体会,形成特定的思路,构成有头有尾的完整的篇章,成为随笔式的教后记。这是一种要求较高的教后记,也可写在教案末尾或教案附页上。写这种随笔式教后记,对搞教研最有用处,许多好的见解,往往就是从这种日积月累的随笔式的教后记中提炼出来的。
五、类型 从内容性质与形式的结合上来看,教后记有如下十种常见类型:
1、小结得失型。对一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小结评价,肯定成绩,找出主要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可行性措施。这是教后记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反馈信息型。把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表情、情绪所发现的情况,或提问、检查作业、课堂练习、测验等方面发现的存在问题,以及学生听课后的反映,如哪些问题学生疑惑不解,哪些知识学生还未掌握,哪些学生学习还未达标等,将其记录在“案”,以便对症下药。
3、探讨问题型。把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和需要探讨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及独到的见解写出来。
4、分析原因型。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的教学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指出它的后果和影响,寻找克服它的对策。
5、拾遗补漏型。对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周全的问题进行补充,对遗漏的内容进行增补。
6、纠正过失型。如实记录教学上的失误,重点研究采取什么措施来补救,以对学生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来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的知识。
7、取长补短型。用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以及教学效果跟教学最优化方案进行比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
8、研究学生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教”与“学”双向活动的最佳结合点,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9、拓展扩充型。在教学内容方面,补充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知识信息,以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内容跟上时代步伐。
10、抓住“亮点”型。“亮点”即成功的闪光点。一堂课之所以成功,其关键是什么,用“沙里淘金”的态度去寻找这个“亮点”,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写成富有创意的教后记。
六、要求
1、迅速及时。把课堂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的内容迅速及时的记录下来,并整理成文,不让它们成为稍纵即逝的过眼烟云。
2、实事求是。不虚美,说实话。要从实际实例出发,既要找出成功点,也要找出缺陷,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切合实际的对策。
3、有的放矢。要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因人因事有感而发,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如果目的不明确,无的放矢,教后记就会失去灵魂,失去价值。
4、就事论理。教后记要力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问题,不要就事论事,要就事论理,要把对一件事情的分析推广至对某一类事情的分析,使其具有典型性和可迁移性。
5、集中简明。教后记篇幅短小,容量不大,故主旨要单一,内容要集中,有所侧重,语言要简拣、明了。
后记范文:
时间有时候真的过的很快,六年的光阴猛的就到了尾声,人生也是如此。从刚入学到现在,有些人离开这个集体,但也不停的有新成员加入,我们目睹了种种聚散离别。终于,那些欢乐或悲伤的日子仿佛火车开过,虽然还有余音在耳边回荡,但它确实已经在渐渐远去。给我们留下的记忆也许深刻,也许只是一抹淡淡的痕迹,但这都是我们曾经一起欢笑流泪的证据。它意味着我们的日子永远留在那里,从来不曾,也不会褪色。一个人和一群人的成长就被这样雕刻在了时间的长流里。
也许到了最后,我们都可以抛开彼此间那些无谓的是非,重新认识和感受对方。这并不算晚,人都是到了最后,一切轰轰烈烈的幻觉与回忆都结束的时候,才能释怀。
曾经怅然所失,但如今都已经被依恋填满,忘得了或忘不了都变得不再重要。 我们注定有这么一天,所以,请微笑着嘴角上扬。虽然知道我们都将各奔东西,甚至永远不再回来。我们看到了太多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飘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飘来,我们不停更新着自己对社会与新事物的认知,但某些东西从来便注定不会遗忘,我们至少还可以知足地拥有着过去,那便永远不会拒绝未来的到来。
曾经的失败过后,我们也重振士气,深呼吸后一步步坚定的向前,留下的每一个脚印就仿佛是要忘记失败的誓言,被大地永远记着。因为你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坚定信念,就是希望完美地遇见未来。
所有的相聚都在等待离别,而所有的离别都是为了重逢时的精彩。天空也许是灰色的,但我们也可以穿上五颜六色的衣裳。终点在前,年华在后,系好鞋带,相信青春永远只愿为自信的人绽开。
栀子花开,那是在为我们无声地鼓掌。灿烂的阳光留给我们流光溢彩的光芒。我们高声对世界说明天永远充满希望!再见,我灿烂而美丽的小学时光,我将永远记得这份快乐。
作文集后记范文:
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当妈妈打开你的作文集,用心去阅读这些的稚嫩而熟知的文字,我们内心充盈着感动,我被你的作文而牵引,我被你真诚、美好、善良的童心感动。你的每一篇作文,都折射出了你纯洁的心灵。于是,我在想,虽然你还不能写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文章,但妈妈坚信“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只要有纯真的童心相伴,你就可以用手中的笔写出使人眼睛发光的文句。
在老师的引导下,你的心灵沐浴在知识的海洋里。在童话、散文、诗歌里,你享受着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感受着蕴含在大自然和人类智慧情感里的美。作文的奥秘与精髓,就是在阅读体悟中心领神会,所以妈妈要你多读书,因为书是气质女孩的时装,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走近大自然,你会看见春风吹绿大地,你会听到百花齐放的声音。所以妈妈计划这个周末带你徒步旅行,让你亲近自然,体验春天的勃勃生机,在写作王国中,使你的笔端不再干涩,培养你用真情抒写真实的生活。
欣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之旅,生活会让你学会许多东西,同时也给你许多写作素材,妈妈希望你抓住这些使你感动的瞬间,那么即使是平常的小事也会因你的真情流露而美丽。写作是一种能创造幸福的劳动,它像一条七彩虹,把我们的心灵连起来,每当你提笔与人分享你的梦想和感悟的时候,你都能感到莫大的快乐。把你的成长
历程用文字表达出来,是你才华的显现,更是你健康成长的镜子。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你会体会到写作的美丽。受约束的是生命,不受约束的是心情。让心情驰骋在纸张铺就的原野上,你会发现,生命原来充满如此纯粹的阳光,令人感到温暖、愉悦写作是砥砺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写作也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作文是你最忠实的朋友,你可以在作文里自由抒写心中的“不满”,倾诉成长的“困惑”,释放生活中的“快乐和哀伤”。学习中的烦恼可以在作文中说说,和同学们之间相处发生的不快在日记里谈谈。这样你喜怒哀乐的情感可以得到宣泄和释放,情绪得到调整,心态趋于平静,心理就健康发展。否则,生活中的压抑、困惑、苦闷、烦躁等情感的激荡、情绪波动得不到排遣,会使人透不过起来,久之则扭曲人的心灵。妈妈认为读书陶冶情操,写作锻炼才思。写作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理解判断能力。
面对此记,不知所言,最后妈妈愿你健康成长,早日成才!
硕士论文后记参考模板
这篇毕业论文经过较为长久的准备,一段时间集中精力的赶稿,现在终于写成了二稿,稿子交给导师,我的确也该动笔写我的后记了。这篇后记要怎么写,我乃斟酌良久,最后我想我不如做得稍微特立独行些,写出我这些年的成长来,而我的寻寻觅觅的心情,我对那些帮过我善待我的人们的感激,也包含其中了。
我与燕园的缘分,到如今已近七年,其中研究生的这三年尤其值得我铭记。铭记什么呢?首先是我的导师姜涛老师。他教给我的远不止是学术,从他那里我太丰收了,以至于一时竟说不出他教了我什么。这些天我交了稿子,正在读一本介绍中国社会学史的书,读之收获很大。我一边读一边想,姜老师以一个诗人,为何要下那么多功夫把社会学纳入他的知识结构与思想方法?我认为这个答案很要紧,关乎人文学者的安身立命问题。我以我对社会学的粗浅涉猎而认为:最重要的是,社会学视野教导我要回到人类生活中去。历史尚可能以大人物为中心,而社会学是真正关注日常生活和普通人。当一个人在书斋里太是玄思了的时候,打开社会学著作,便马上看到普通人怎样生活,这复杂纷繁的人间俱呈于目前。我尚还在思索,思索得并不通彻,但感到对我自己,研究生期间能接触这样的思想让我兴奋,而且对我真正有所补益。我幼稚的青春期,曾经长期是与这个时代和它的大众生活充满紧张感的人,中学时代从学校学到的不过是应试,而我自己私下里的阅读和自我教育,则把我变成了一个典型的不合群的文学青年。那时的我尖锐而盲目,虽然我对美好事物的信仰都是真诚的。生活环境的限制和性格的幼稚爱走极端,让我信任孤独而不是交往,幻想超脱而不是参与。我曾自己选择孤独,但我的孤独不是我向世界交出的答卷,只是说明我盼望却没有答案。那时我没什么说知心话的人,却自己指认历史中的无数同伴,比如阮籍、嵇康,比如写作《野草》的鲁迅,比如波德莱尔和尼采……我充满年轻人的冲动爱这些人,却不能爱我生活的世界。我相信一切美好的灵魂都是痛苦而纯洁、孤独而挣扎的,而我在这个时代,至少我狭小的生活圈里看不到这些。我看着自己不合时宜,非常悲观,相信我要走一条苦难之路。
本科四年的我,在对于北大的熟悉与对自己的批判反思中痛苦度过。其间发生了一些对于我个人非常不幸的事情,我在长期夸张地预感到苦难以后终于结结实实迎来了苦难,这是命运的恶意,也是命运的顺理成章。但是艰难地、悲观地、充满怀疑地,北大开始预告给我一种成长的可能。我还记得,并且会永远记得一些事情。比如大二时韩毓海老师的当代文学课——那是我在本科期间经历的最大的一次思想冲击。我开始了解到北大所孵育出来的真正的左派立场,他们绝不孤独绝不感伤,他们知道为人而不只是为己。就像多年以后我在戴锦华老师课上所听到的:判断一个真正的左派的标准是他是否站在弱小者立场上发声。闻此言我是一旦豁然而贯通之,鲁迅的怜小弱真是比鲁迅的反抗绝望更加可爱了,鲁迅的世界中总有对受苦者的爱。我从鲁迅又想到自己,我灵魂的苦痛与挣扎必须回到人群,必须回到为他人,这样才是真正的自我珍重与自我拯救。
后来我开始读研究生,我开始师从姜涛老师。我还记得之前第一次上姜老师课,那时我大三,没见过他,只听说是一个英俊的诗人。他走上讲台时一身黑衣,未开口前我莫名想到了穆旦,一开口则我不知怎样形容。总而言之,姜老师的幽默即是智慧,智慧即是幽默了,简直分不开。后来我渐渐懂得,深刻当然必须经过痛苦,然而深刻发展到高级阶段必须超越痛苦,一种高级的、从容的、成熟的心智,应该是幽默的。一开始我觉得姜老师不像我从前喜欢的那些诗人,姜老师的诗也不像我读熟的那些诗。我曾向他问起,为什么他成熟后的精神构造里一点也不提及彼岸,但又不是尼采式的激烈反对彼岸世界,而是一点不看重这个东西。姜老师的诗歌和态度,都是如此的基于人间,并且拒绝矫情和感伤:早年写都市人生活中那些挫败的、灰暗的、挣扎不脱的心情,然而表现上用的是机智的幽默反讽;近年来则抱负更大,为时代生活画像了。他曾说他的目标是写出尘世不圆满生活中复杂的层次,这个态度乃令我深思。向现世敞开,从容直面并对话于时代的全部险恶与温情、丰富与匮乏,这才是真正的勇者与智者,向往彼岸的.人相比之下是软弱的,其逃世之情虽可以同情,但绝不是立志于思想者应该跟从的。于是社会学这个资源我渐渐引起重视,这门学问到极致可就真是详尽的理出尘世中人生活中复杂的层次来。作为一个研究思想的人,要知道思想都是人的思想,所以关注世俗人性意义重大。我这几天看着社会学书上对于民国时期城市和农村的人群生活状况的统计分析,觉得很大的启发。我终于那么真切、详细地了解到了我所研究的文学所来自的世界,也更能知道新文学在其中的位置。我感到触及了有血有肉的人们,而我们的工作应当于他们有意义,像那些社会学家一样。
我的这篇关于废名的毕业论文,是我报告研究生三年学习与思考的心得。关注《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是从本科大四开始的。因为我是一个一直拼命寻找思想支援的人,所以初读这部小说给了我好大的喜悦。莫须有先生的人生态度、对于家国命运的热心、对平常人的理解、规劝世人的诚恳,还有他把艰苦生活过成一种诗的心态,都使我激动。我也想像他一样。后来研一时旁听过姜老师讨论四十年代文学的一门课,也谈到《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我于是重读这部作品而有意于研究了。在研究中,我最后成形的思路是从身份问题切入,这是我在读研过程中的新认识,即考察一部作品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是在这种关系中自我确立和进行实践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中,废名出于对自己三十年代的反动,出于回归世事的思想新发展,他是真正参与到乡土社会中去了的,因此要说清这时的废名,非说清他参与了哪些生活。这部小说让我兴奋的也在这一点:它早已溢出了文学,扩展到思考整个人的生活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为人找到皈依(救现世的儒教),而这种含纳整个生活史的写作反而是有更彻底的诗的精神的。当然,这个“诗”要最广义地去理解。此论文的构思和写作过程中,姜老师付出了很多心血,与我往返讨论,我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术理解力和写作能力,并且在姜老师的引导下把废名这个个案和他所处的时代、社会、民族、传统联系起来,开阔了研究眼界,知道了什么是“小大由之”的学问。姜老师三年中对我的诗歌写作的耐心指导,也让我感激。我的诗虽然还不成熟,但是有良师教导,所以能看着自己一点点进步,而这种诗的进步背后是我的心智结构的进步。我真希望这种和姜老师谈诗悟道的生活能够永不结束。也感谢温儒敏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在温老师的热心邀请下,我曾带师弟师妹们上门拜访,温老师也曾给过我的论文设计一些指教,他对我们后辈的鼓励与期许在激励着我。姜门包括温门的师友们,对我来说也是很珍贵的缘分,李培艳师姐、金娟秀师姐、刘璐师姐、郑树敏师姐、刘芳文师妹、程晨师弟、高幼丰师妹、孙雅馨师妹、王欣玥师妹、杨先溥师弟,他们都给我的硕士生涯以陪伴,感谢他们让我有一个温暖的师门!
论文写毕,即将毕业,我还要感谢陈平原老师,既是因为这三年中选修、旁听他课程所获的教导,也是因为感谢他给我机会让我能继续在燕园读博。陈老师素来是闻名的严师,而又是那样严慈有度,为人为学都有一种温雅之风、人情练达之境,让人敬仰,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尽力交一份老师认可、也对得起自己的学术答卷。同时还要感谢陈门的同学们,尤其是李浴洋师兄。在我考博的过程中,李浴洋师兄给了我很多关心和建议,其为人的热心,学术的优秀,都是我深为佩服的。另外,张一帆师兄这一年也在做四十年代废名,与我撞车了。但还好我们是因此结下了同题之谊,张一帆师兄的研究对我是一种启发,我希望我现在的这篇论文也能有和他切磋的快乐。因为有陈门一批优秀而热情的同学们,我预感到我未来的博士生活会十分充实而快乐。
在这三年学习生涯中,我还要感谢现代文学教研室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教导。感谢吴晓东老师、王风老师、张丽华老师,三位老师对废名都有研究,都与我有过讨论。吴老师惠赠过我他的研究文章,并对我的开题报告提出了一些好建议,其人对文学的坚守与为人态度的近人情也让我叹服,他仿佛总在说:“文学是可以也应该爱的”,让我这样被文学灼伤过的人在反复的自我调整中坚持寻找新的与文学接通的方式。王老师以他编《废名集》劳苦而获得的心得无私地指导我,就最初的“写实”等问题与我有过讨论,王老师指导学生论文的话我最爱听,每次都觉得又懂了好多文章之道、学术之道。也感谢王老师为我引荐陈建军老师,陈建军老师惠赠过我他辑录的废名书信,对于不熟识的学生如此热情帮助,让我感到学者的淳厚品格。张老师在我最初接触废名时,也曾和我就她的废名论文有过讨论,开题时也指出了我的设计的问题,感谢她热情的帮助!同时,也要感谢孔庆东老师、高远东老师开题时给我的指导。现在,我以忐忑的心情将这份不甚完美的论文呈送于各位老师目前,接受老师们的批评。
与此同时,也要感谢现代文学专业以至北大中文系的同级和众多师兄师姐兄弟姐妹们,董亚惠和曲楠选择和我一起考博,一路上我们互相陪伴,现在都考上了,以后博士期间大家还要一同致力于学术,希望我们继续相亲相爱共同努力。我的室友们,张亚婕、刘婧、胡琛莹也是我要感谢的,我们之间有互相帮助、有互相磨合,最终成为一个和谐的寝室,她们三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在和她们的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虽然如我前面说的,我少年时代长期的内心纠结、后来的人生走向都让我无法成为一个足够开朗、活跃、社交合群的人,其实我内心也为此困扰,但是和这么多优秀的同龄人相处,我改变了很多,我希望我能做得更好,也祝福他们都好。
最后,我还要感谢一直爱我、无条件支持我的学术追求的我的父母。人生之路原本不易,然而这样始终陪伴我,给我难过时的安慰,快乐时又和我分享喜悦的父母是上天最大的恩惠。他们并不是人文方面的专家,但他们相信我的追求自有价值。这是一个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时代,而我有时还是会不免落寞而自我怀疑地感到自己是一个象牙塔里的孤守者。如果时代的大浪打来,我能坚持到怎样呢?尽管我已经越来越和世俗达成了某种妥协。可是我的父母,以他们的正直和善良教了我人生最重要的一课,让我知道不管时代和命运之浪未来将我裹挟到哪里,我都不会放弃爱、善良、忍耐,这些人生最重要最不易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