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李白诗歌艺术鉴赏论文

2023-12-09 21: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李白诗歌艺术鉴赏论文

李白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现存九百九十多首,其中不少成为流传千古的绝唱,中学语文教材曾选入《送友人》《秋浦歌》《子夜吴歌》《望天门山》《月下独酌》《秋登宣城谢眺北楼》《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本文试从四个方面谈谈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清新、俊逸的风格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意思是说,李白的诗想象丰富、意境高妙,卓尔不群,无人能敌,其风格继承发展了北朝诗人庾信的清新和南朝诗人鲍照的俊逸。

所谓“清新”,就是思想感情真挚,想象丰富新奇,出语不凡。所谓“俊逸”就是豪放、洒脱、飘逸,有一种自然美的风格。例如《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中“银河”的比喻,就非常新鲜而贴切,令人一读难忘。再如《宣州谢銮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抽刀断水水更流”比喻“举杯消愁愁更愁”。本来是极度的夸张,却让人感到非常的真实。

李白诗中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又是最富于表现力的,绝不给人生涩险怪的感觉。例如《秋浦歌》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诗人借有形的白发,突出无形的愁,以夸张白发来倾诉愁苦之深,实在是妙不可言。再如“千里江陵一日还”“燕山雪花大如席”“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桃花潭水深千尺”等等都是极度的夸张而又不失于怪诞,表达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也表现了他对自由、光明、友情的渴望。

李白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诸如:“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试论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在唐代诗人中,李白的艺术个性是最为鲜明的,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李白诗歌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他的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这种喷发式的感情表达方式,一旦感情兴发,便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大气磅礴而慷概激昂,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节奏变换,来表达感情喷发奔涌时的起伏跌宕,产生震撼读者心灵的艺术效果。
第二、李白诗歌有丰富奇特的想象。李白诗歌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变幻莫测,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且李白诗歌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常随情思的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性极大,意外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倘恍,纵横变幻。
第三、李白诗歌意象丰富,有壮美和优美两大类型。李白诗歌气魄宏大,想象丰富,故多有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如大鹏、长鲸、大江、沧海等,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伟壮观的意象。这些由清溪、明月、白鹭、竹绿等明净景物构成的清丽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
第四、 李白诗歌语言清新明快。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句,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明丽爽朗 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
以上这些主要特点,共同构成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主导风格。

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征(结合作品分析)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

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

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不是刻意刻画和雕凿能学到的,也不是草率就可达到的境界。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

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

扩展资料:

《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白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