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四点"论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我个入认为现在处
在一个很微妙而且很关键的时刻有两种可能都
存在:其一是排除二扰,推进国企改革向纵深发
展;另一种可能则是出现一定曲折。我个人的观
点是以下四点:珍惜改革成果,正视深层矛盾
排除两种千扰,瞄准“三重”推进。
珍惜改革成果根据实际调研及总体评估,
我认为,前一阶段国企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具
体表现祖一是改}!J据本人调查及推算一在国企
改制方面小型国企改制约实施}o%}gs}o;中型
国企改制约实施SL?%".}60%;大型国企(特别是
。央企·)改制也开始启动。二是破产:据初步估
算,需要退出市场的大中型?特困企业和“资源
枯竭企业”_,约50%实施政策性破产。下一步要由
“政策性破产”向·依法破产·过渡。三是人员安
置:近几年国企下岗分流人员累计约2600万-
3000万人其中六成左右实现再就业。一些企业
实行“两个置换刀相结合即“资产置换”和·职
工身份置换。,对一部分职工解徐劳动关系,并给
予了经济补偿」相当不易·四是资产变化据统计
资料夕国有企业总资产(不含金融类)1998年底
为13.s万亿元:2003年底达一19.'7万亿元泅有企
业净资产〔不含金融类)1998年底为5万亿元
2003年底达8.4万亿元。可见,无论总资产还是净
资产都是增加的而且增加幅度不小事实说明
改革以来国资总量并没有减少,而是有所增长。这
些成果必须珍惜。
正视深层矛盾。我认为,有四个深层矛盾应
当正视:首先就是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状
况尚未根本改变。目前国有资本仍然分布在众多
的行业和领域特别是近万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
业处于亏损状态。战略性调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
巨。第二,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尚未建立。产权界
定、产权配置、产权流转、产权保护四大产权制
度尚未落实;相当一部分国有大型企业国有资本
比重过大甚至是“一股独占”;有些企业虽已改
为股份公司并已上市」但“形似而神不似。。近
日爆发的“中航油事件、。伊利事件”等等,
暴露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很不完善三是理顺劳
动关系与社会稳定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在产权改
革中,按规则有些企业需要解除劳动关系但考
虑到社会稳定,难以推进,有些单位已处于停顿
状态此问题如何解决一颇为棘手。最后一些
国有企业改制不够规范损害了投资人和职工的
利益给国企改革造成负面影响
排除两种干扰,我认为当前及下一步国企
改革面咋方面的干扰。第一种:某种否定国企
改革方向的倾向对国企改革的干扰。近来这种倾
向已经露出苗头有人讲国企改革方向错误“应
当停}e性ha国走“高度集粉,的体制道路。
按照这种理论模式前一段国企改革的方向应当
一}.}} }}lc}}-};}JI,}}n}J0I}},i}7一: }';}}}
度’还灵不灵?这涉及改革的基本战略问题,第
二种;党内币亡社会上的腐败势力对企业改宣的工
扰。来出表现在国企改革中的违规操作及“官商
联手,)o在腐败势力的干扰r.一些正当的制度
安排1如中小企业hlBo制度职工持股制度·
民企参与国企改造制度等)均不同程度“异化’
然后又将“异化”后造成的恶果扣到制度设计
者、经营管理者及广大职工的头上。上述两种倾
向的出现,使我们面临相当复杂的情况和局面。
瞄准“三重”推进。在此情况下,我认为
应继续加快调整国有布局和结构坚持国企改革
方向。不要动摇和后退;同时要坚决打击改制中
的腐败行为,注重国企改革在规范中顺利推进
不要经不起历史的检验。至于如何推进在此
重申我的“三重”思路向重点地区推进:东
北、西北和中央直辖市;向重点行业和领域推
进:基础设施领域和公用事业领域待别是推进
垄断性行业改革:向重点企业推进特别是中央
企业:除极少数外,绝大多数要改成;},合所有
制”企业。口
试析国企工会工作的新思路
【论文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延续,国企内部产业结构、组织结构和队伍结构的大幅度调整,给国企工会工作带来了新困难与挑战。国企工会必须清醒地认识和研究当前工会工作所遇到的新问题,切实把企业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维权到位、服务有力、作用明显、党委靠得住、行政离不开、职工信得过的基层工会组织,不断探索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国企工会工作新路子,这样才能在国企发展的道路上发挥工会应有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工会;新问题;新方法;新思路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延续,国企内部产业结构、组织结构和队伍结构的大幅度调整,给国企工会工作带来了新困难与挑战。国企工会必须清醒地认识和研究当前工会工作所遇到的新问题,切实把企业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维权到位、服务有力、作用明显、党委靠得住、行政离不开、职工信得过的基层工会组织,不断探索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国企工会工作新路子,这样才能在国企发展的道路上发挥工会应有的作用。 一、当前国有企业遇到的新问题 1.职工队伍分化为不同群体,使工会工作对象变得复杂。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职工队伍中出现了不同利益的职工群体,尤其是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上有了明显的差距。主要有:一是经营管理者群体。这个群体过去是企业的党政领导,企业改制、转制后,成为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等,执行的是年薪制、股权制等分配方式。二是“白领”员工群体。主要是科技人员、高级职称人员。此类人的特点是占有企业主要的技术与管理岗位,是企业发展不可获缺的中坚力量,而这些人又具有高流动性的特点,是管理非常困难的一类人。三是普通职工群体。他们是企业从事具体生产劳动的一线职工,也是企业人数最为庞大的群体,他们要通过自己掌握的技能来取得工资。由于人数众多,从事的岗位与个人的技能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使这部分人中对国企不满的情绪最重,不论是岗位工作方面还是报酬方面,管理也比较困难。四是企业外聘的农民协议工、劳务工、季节工等,他们靠具体劳动来获取报酬。根据产品的多少和外聘人员个人的问题使流动性相当的大,也给管理带来了困难。 2.职工就业方式多样化,对协调劳动关系的要求增高。近年来,企业劳动关系出现了复杂、多变的趋势,所有者、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表现在:一是企业内部下岗、待岗职工有增无减。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要减员,而职工为了生存要岗位,而且国企不象私企那样容易裁员,所以这对矛盾越来越突出。二是企业群体性劳动争议和突发性事件日渐增多,呈现出由个人劳动争议向群体性劳动争议转变,由具体利益受侵犯造成的'劳动争议向因企业改革中利益调整引发的劳动争议转变的新特点。 3.职工收入差距拉大,使工会维权工作难度加大。国有企业为了吸引和留住高级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员,在分配上制定出一系列向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倾斜的政策,这使得企业内部不同职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大多数从事一般工作的普通职工处于低收入状态。工会关心和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具体也只能是参与、协调和帮助,只能救助部分特困职工。而普通职工并不理解分配制度向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倾斜的政策,而是认为自己从事体力劳动却没有得到相应报酬,使这部分人的不满情绪增加。 二、企业工会的应对措施 1.以“组织起来”为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工会的组织能力。第一,要抓住基本点,进一步夯实企业工会工作的组织基础。做到企业改制到哪里,工会组织就整建到哪里,工会组织关系就明确到哪里,切实把不同群体的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尤其是要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另外,要做好会籍管理,使《会员证》成为工会组织的“一卡通”。第二,要抓住薄弱点,夯实企业工会工作的群众基础。一是要在建立工会工作制度上下功夫。二是要在依靠会员在开展工会活动上下功夫。第三,夯实企业工会工作的干部基础。工会干部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是当好员工参与管理的代言人。二是当好员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人。三是当好员工信赖的“知心人”。 2.以“切实维权”为重点,提高企业工会的维权能力。第一,要把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和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统筹考虑。一方面,工会组织必须把服务企业改革发展作为大局,组织职工积极投身改革和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经济技术活动;另一方面,必须参与改革的全过程,及时反映职工的愿望和呼声,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职工的承受程度有机结合起来,维护职工队伍和企业的稳定。第二,要将维护职工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权利统筹考虑。在企业工会工作中,既要把维护职工经济利益作为基本的工作,保障职工基本生活水平和应享有的社会保险等待遇,又要通过多种民主管理形式,保证职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权利;同时还要大力加强职工文化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技术素质,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第三,要将全局工作与局部工作统筹考虑。从企业层面说,把工会工作有机地融合到全局工作中;从工会层面说,要把握好工会工作的全局与局部的关系,通过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面上工作,通过局部工作的创新,实现工会全面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要处理好工会与党组织的关系、工会与行政的关系、工会内部与工会外部的关系、工会与职工群众的关系。第四,要将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与为职工群众办实事统筹考虑。当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工会组织要挺身而出;当职工生活遇到困难时,工会要为职工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落到实处。
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中心任务,也是国企改革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抓手。在中大咨询看来,如何全面完成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做好“三供一业”、市政社区管理等职能分离移交、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厂办大集体改革收尾工作。
二是适时开展“回头看”专项行动,巩固改革成果。
三是研究制订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
四是协调推动在京中央企业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工作方案,稳妥有序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