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下面就是高中物理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物理规律教学是使学生掌握物理科学理论的中心环节,是物理教学的核心之一。
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物理教学经验,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搞好中学物理规律的教学。
关键词: 物理规律教学
物理规律反映了各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反映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物理过程的必然性。
它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所以,物理规律教学是使学生掌握物理科学理论的中心环节,是物理教学的核心之一。
怎样才能搞好规律教学呢?现结合本人多年的物理教学经历,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创设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物理规律,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在物理世界中发现问题。
因此,在教学的开始阶段,要应给学生创设一个便于发现问题的物理环境。
在中学阶段,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发现问题,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生活中熟知的典型事例中发现问题,有时也可以从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析展开中发现问题。
另一方面,创设的物理环境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例如使学生获得探索物理规律必要的感性知识和数据;提供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线索和依据;为研究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等等。
创设的物理环境还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带领学生探索物理规律
在学生有一定的需要和积极的准备状态下,教师要利用各种适宜的方法,如实验探索、理论推导等,向学生阐明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建立新旧知识的链接。
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得出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加速度、外力和质量的关系,归纳出牛顿第二定律。
这样学生对该规律的建立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过程,才能较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领悟其物理含义。
另一方面,向学生呈现物理规律内容时不但要准确,而且对一些关键字词应加以突出,给予适当的说明,以引导学生足够的注意和正确理解,并与其他类似的或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比较,建立类比联系,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三、要使学生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
在规律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其物理意义,防止死记硬背。
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文字语言,另一种是数学语言,即公式。
对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必须在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它的本质有相当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切不可在学生毫无认识或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搬出来”,“灌”给学生,然后再逐字逐句解释和说明。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理解时,要注意弄清定律的条件是“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还要理解“或”这个字的含义。
“或”不是指物体有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有时保持静止状态,而是指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它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原来是静止的,它就保持静止状态。
对于用数学语言即公式表达的物理规律,应使学生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加以理解。
如,对电场中同一点而言,不能说场强E与电场力F成正比,与电量q成反比,因为场强E由电场和电场中该点的位置决定。
四、要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物理规律往往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立或推导出来的,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超越这个范围,物理规律则不成立,有时甚至会得出错误结论.这一点往往易被学生忽视,他们一遇到具体问题,就乱套乱用物理规律,得出错误结论.因此,在物理规律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正确地运用规律来研究和解决问题。
例如动量守恒定律,它的成立条件是,所研究的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这属基准条件。
如果系统受到外力F外或合力F合不为零,其动量是不守恒的,但可能有两种情形:其一,系统中物体相互作用的内力F内远大于F外(或F合),该系统的动量可看作是守恒的,其条件属近似条件;其二,选定直角坐标系后,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外力各自沿x轴和y轴进行正交分解,若沿某一坐标轴(如x轴)的各个外力(含分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该轴方向上的动量守恒,其条件属分动量守恒条件。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定律之一,它适用于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它不但能解决低速运动问题,而且能解决高速运动问题;不但适用于宏观物体,而且适用于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
此外,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相互作用,动量守恒定律都是适用的。
五、加强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和指导
物理规律来源于物理现象,反过来应用于实际问题,学习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运用,还能检验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情况,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在规律教学中,一方面要选择恰当的物理问题,有计划、有目标、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反复多次地进行训练,使学生结合对实际问题的讨论,深化、活化对物理规律的理解,逐渐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和训练学生善于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物理规律,经常用学过的规律科学地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通过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逻辑地说理和表达.对于运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要逐步训练学生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最后指出,由于物理规律的复杂性,必须注意规律教学的阶段性,使学生对规律的认识要有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2003
2.田世昆,胡卫平.物理思维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67.
3.南冲.中学物理教学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3.09.
【摘要】 高考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也是国家目前选拔人才的途径。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按照教学规律科学的进行复习,及时的收集和处理信息,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关键词】 高考组织复习能力
为使高考复习能落到实处,使复习的过程更科学、复习的效率更高、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成绩,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深入理解
在高中,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要求一贯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要求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少学生存在着这样的表现:概念,定义都知道,但一用就错,试卷上表现主要是选择题得分率低。这些都是基础较差,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不够有密切的关系。而近几年的各地高考试卷中的物理试题也都明确反映出重视基本概念、规律考查的特点。
对此,在复习中应该按照物理《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对学生五个方面的能力的加以严格要求,同时要让学生明白:理解能力是基础。只有理解能力提高了,其他能力才能较好的发展,而理解能力的前提是牢固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基本技能和规范的基本方法,只有抓好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才能正确、深入、透彻。
2.加强学生的计算推理能力、论证表述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高考物理试题度于推理能力的考查贯穿于各种题型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通过不同的题型、不同的情景设置来考查考生推理的逻辑性、严密性;对论证表述则重在考查能否准确地、简明地把推理过程表达出来,以此鉴别考生表述能力的高低。要克服学生思维推理过程不能严格合乎逻辑,对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不予重视,给解题带来盲目性;不会用物理语言表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使解题过程残缺不全;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功能关系三条常用解题线索相互脱节,不能有机整合,使解题思路僵化、方法呆板、正确率低。
3.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物理和数学是紧密联系的,数学为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几乎所有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都是通过量化的方法用数学公式进行描述,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是进入高校深造的考生应具有的能力,因此高考物理试题一直注重考查考生的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高考物理中的数学能力要求有明显的调整,主要表现在尽量回避繁杂的机械运算,而在考察方面,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能过一定数目的练习,掌握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数学规律及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重点在于通过精讲精练使学生能熟练地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另外,要重视估算题的训练,复习时应注意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近似估算法,快速求出物理量的数量级。同时,提倡学生平时不用或少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因为在平时练习中,很多同学习惯于使用计算器,连非常简单的加减法都非用计算器不可,这样使得他们数学运算能力很差。
4.加强实验复习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能力在物理高考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物理高考力图通过在笔试的形式下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教学中,一是要正确对待实验教材,实验复习时不应该机械地记忆教材中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步骤、记录、结果等等,而应引导学生领悟教材中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所运用的科学方法、规范的操作程序和合理的实验步骤。二是要引起学生对实验的有意注意,提供更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有意地改变实验条件、设置问题,激励学生努力寻找方法,解决问题。三是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出发,让他们学会通过实验测量和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去认识自然、发现自然规律、验证假想和猜测的方法,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方法、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认识到实验教材提供的做法并不是一成不变,拘泥成规的,可以对课本中的实验做一些合理的变通,或补充一些模仿性实验,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为使复习备考工作顺利进行,努力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特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认真钻研《高考大纲》、《教学大纲》及《课本》,充分提高“二纲一本”在高考中的作用,研究“二纲”,特别是去分析每年高考大纲之间的.细微的不同的地方,显得更加的重要,同时,也要建议学生常去翻物理课本,不可只顾按资料进行复习,却脱离了高考大纲的现象的发生。
2.高三教学应以人为本因为我们的授课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听课的机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多点人性化,与学生之间多点交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树立服务意识,不可高高之上,使教与学发生脱节。
3.要让学生明明白白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糊里糊涂作10道题,不如清清楚楚作1道题”。也就是说,在上课时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去作而不那样去作,为什么这样作是对的而那样作是错的,也就是时时要让学生明白一个“理”字,处处要讲“理”,在这一方面我的体会是我自己讲“理”的时候多,而让学生去讲“理”的时候少,以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要让学生来讲讲“理”。
4.要让学生不可走入题海中,必要的题目是要做的,但一定要精选题目,讲前一定要求学生先做,作后再讲,讲后再留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
5.克服以教代学的现象,教得再好,没有学生的学(理解、消化、吸收),也是徒劳的,我们在高三复习中应该定位为一是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补漏,建立知识网络,二是应有服务意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6.要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效率的高低不是以你今天讲了多少个知识点,讲了多少道题为标准的,面是以你上课前定下的教学目标是不是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为标准的,说通俗一点,就是以这节课学生能过教师指导,真正学到的知识是多少为标准的。
7.狠抓基础内容及重点内容,高考的追求就是区分度,一套成功的试题是通过区分度来实现的,并不是由难度来实现的,而中等题目才是真正实现区分度的手段,因为易题都会,分不出好差,过难的题几乎没有几个人会,基本上也不会区分出好差,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只有重视了基础,才能有效地完成中档难度的题,要防止学生钻牛角,老师要及时加以引导。
8.抓中等生要想在明年的高考中有突破,眼睛不能只盯着为数不多的几个好学生身上,要在尖子生吃饱吃好的情况下,重点兼顾中等生或有弱门课的学生,要想法提高他们的物理成绩,而提高他们成绩的方法中最好的方法就是要设法提高他们的学习物理的兴趣,让他们动起来,这样才是最为有效的,另外要多关心他们,多提问他们,在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方法,如分层布置作业,根据各班的实际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等,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按照教学规律科学的进行复习,及时的收集和处理信息,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1、写在“感兴趣”的调查之后者84.2 《物理教师》 89.2 获市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试谈高考复习中的点线面 93.10《物理教师》 93.12获市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3、试谈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 95.10《苏州大学学报》4、新版高中物理的调整与修订 97.4 《物理教师》5、电磁感应的教学设计及策略 99.1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 98.11获苏州市物理学会优秀论文奖九、湖南星梦艺术学校传媒部主任、《房地产报》记者编辑 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戏文系和中央戏剧学院编导系,曾先后供职于《东营广播电视报》编辑、《东营日报》编辑、《三峡晚报》编辑、山东省东营电视台专题片记者、四川省泸州市电视台纪录片记者、四川省电视台记者,并于汶川地震后第一时间深入灾区采访报道,荣获“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从事编导专业教学工作数年,培育出的学生遍布中央戏剧学院、浙江传媒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全国各大高校。在2008年湖南省艺术联考中,所教编导专业学生平均分比湖南省艺术联考平均分高出20余分,为湖南星梦艺术学校编导专业教师,学科带头人。2009年,供职于东北地区最大房地产报纸——《房地产报》,并先后报道中海“车位门”等事件,后在报纸的官方网站——购房网从事网络编辑工作,将购房网论坛管理成为长春市第二大房地产论坛。
物理特级教师>>曹铮
曹铮,江苏南通人,1968年插队,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先后在江苏省海门师范、江苏省通州市高级中学任教,现在上海市育才中学任教,为学校调研组成员。工作期间,他先后担任或兼任教研组长、年级主任、电教中心主任、教务处副主任等职。曾被聘为市中学物理教育专家组成员、市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物理组成员,被聘为省OEH多媒体优秀教学课件奖评委会成员、省中学生多媒体软件创作奖评审组成员。
他长期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工作在中学教学、中学管理第一线,在中学物理教育教学领域、开展现代化教育教学探索、开展科技第二课堂、辅导学生参加全国竞赛以及学校的教学管理改革诸多方面,努力作出成绩。他能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自觉更新教育理念,刻苦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并身体力行,付诸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并从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教学管理及开展现代化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
他提倡作一个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既能教学又能自觉独立进行教育科研的研究型教师,二十多年来,他有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全国专业杂志上发表,参加并主持多次教育课题的研究。仅在2001年至2004年就有八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发表;有五篇文章在全国中学物理教研论文选评及全国教学与管理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奖。一个网络教学课件在全国物理教学成果大奖赛中获奖。下面是他在多年工作中的部分教育教研成果:
一、主要论文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发表在《物理教学》2004年第一期
《教师评价改革中的四种倾向》发表在《教师报》2003年9月24日
《课程改革与学生学习观的改变》发表在《教学与管理》2004年第一期
《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稚化教学艺术的运用》发表在《物理教学探讨》04年第十一期
《物理备课的几种设计》发表在《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一期
《物理课堂教学的结尾设计》发表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4年第五期
《构建网络环境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发表在《教育现代化》2003年第十一期
《物理教学采用课堂讨论方式的实践及思考》发表在《现代中小学教育》03年第3 期
《高一学物理要学会选择》发表在《新闻晨报》2003年9月24日
《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光电效应“研究课设计与设计的尝试》发表在《行动-在素质教育中》一书中
《对中学开展现代化教学的思考》发表在《复旦学报》1998年第2 期
《从高中近代物理教学谈对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表在《江苏教育》93年第2 期
《对高中课本最后四章的教学建议发表在《物理教学》1991年第2期
《对中学生学习动力学问题常见错误的教育心理分析》发表在《物理教学》1989年第4期
《怎样进行质量亏损和质能方程的教学》发表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89年第8期
《压强是大气重量产生的吗》发表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85年第10期
《谈物理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联系》发表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物理光学、原子物理”教学常见错误分析》发表在《物理教学》1991年第2期
二、主要获奖论文: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第五届全国中学物理教研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课程改革与学生学习观的改变》在第六届全国中学物理教研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对当前教师评价改革中的四种倾向的思考》在全国第五届教育与管理优秀论文评选中中获一等奖
《新课程情景下物理备课的几种课堂教学设计》在教育与管理杂志社组织的“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新实践”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
《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光电效应“研究课设计与设计的尝试》在第六届全国中学物理教研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
三、主要获奖课件
《光电效应》在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在青岛举行的全国第三届计算机与网络教学成果评比交流大会中获一等奖
《圆周运动》在省级课题“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中学物理教学”获优秀课件奖
四、主要荣誉:
² 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并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
² 1995年被评为通州市中青年拔尖人才
² 1996年被评为江苏省中学物理特级教师
² 1997年获南通市人民教育基金会奖金
² 2004年获上海市静安区园丁奖。
² 此外还曾先后荣获得近十次县市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科技教育工作者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