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乐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欣赏,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学会享受音乐便是迈出了享受美的第一步。曾经我以为音乐就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是有内涵、有思想、有情感的,由一个个音符排起来的乐谱是有生命的,让人感悟,让人身临其境,让人感同身受,让人欣喜不已。
2、我在这门课里不仅学到了很多知名作曲家的人生经历,还通过这些或喜或悲的故事、或欢快或低沉的乐曲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在情绪低落时,具有愉悦向上旋律交响曲、进行曲使我感到心情豁然开朗;在心情烦躁时,温柔平和的轻音乐让我能慢慢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在独自无聊时,听一些浪漫唯美的音乐可以让我感到充实不寂寞。
3、音乐有古典与现代之分,有中国与西方之分。在我国,现代音乐较为流行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是最著名的、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
潘玮柏、胡彦斌、陶喆也是很受欢迎的优质歌曲高产歌手,他们大多从21世纪初出道并活跃至今。周杰伦的音乐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应该说是具有创造性的,他那融合西方说唱及自身演唱特点的经典唱法使很多人打开眼界——原来歌也可以这样唱。
4、我初中的时候很崇拜他,他是很多人的青春记忆,正如他所说,就算他以后不再流行了,但只要大家对爱情感到累的时候听到《简单爱》可以感到幸福,他就没白在大家的青春里出现过。
虽然他的特色是吐字不清的说唱,但他也有很多融入古典因素的中国风的歌曲,例如《东风破》、《菊花台》、《青花瓷》、《发如雪》等,悠扬动听的旋律广受大家喜爱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家在潜意识里对古典音乐还是有热爱的。古典音乐的魅力可以影响至今是因为它纯净独特的美。
5、所以我最欣赏的还是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的优秀与卓越是毋庸置疑的,有太多优美的旋律让人万分欣赏,赞叹不已。有太多优秀的作曲家让人敬佩崇拜,我最喜欢的是巴赫,他的作品中我最偏爱《G弦上的咏叹调》,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播放此曲,心情总是会渐渐好转,屡试不爽。
其它人的更优秀的作品也是数不清的,拿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来说,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但惟独只有贝多芬选择了用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
流行音乐即通俗音乐,比起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它更加融入大众生活中。可以说它是像我们这样的学生生活中的主流音乐。流行音乐是指一部分流行歌曲、影视歌曲、通俗器乐曲、爵士音乐和布鲁斯音乐等。通俗音乐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歌词简单,语言生动形象,直白表达情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例如Westlife的《you raise me up》,首先从歌词入手,简单的语句,通俗易懂,稍微懂英文的人都可以看懂。它所抒发的感情也是很真挚很动人的,这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从来都是在我们思想中最主流的。尽管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但是看待“孝”都是一样的。我想这应该也是这首歌在全世界颇受欢迎的原因吧。Westlife其他的专辑《coast to coast》、《back to home》等,这些思想和感情都是教人正确对待love、home、life 等等。然后歌曲的节奏轻快自然、旋律简单,特别适合学生传唱。在流行音乐市场上,这些都是上佳之作,可是也有不少低劣的作品。在课上老师举过一些例子,这些低劣性主要表现:曲调过于简单,甚至是长时间不断地重复,不仅枯燥无味而且毫无意义;歌词大意曲解正确的社会观、道德观,或者违背常理等。不过这些都是其次,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可以分辨这些作品,吸收流行音乐中的菁华。
我们欣赏流行音乐,除了它朗朗上口、节奏轻快、亲切自然以外,还有它的表现形式。那些制作精良的MV,让你随着音乐融入它的风格之中,有时它强烈的节奏让我们身体跟着起舞,有时它的轻柔让我们感觉有人在耳边轻轻细语。在紧张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这是最好不过的放松方式了。因为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我们这些学生们总是试图寻找心灵上的解脱。特别在中学时的我们,总是在排名和分数中挣扎,我们幼小的心灵被烙下无数个痛苦创伤,幸好那时开始接触流行音乐的我们都在音乐找到了宣泄。流行音乐伴随着我们长大,特别是在那时出道的歌手们,他们的音乐和我们的想法真正的无代沟。真该好好感谢流行音乐,陪我走过了这么多个困难。或许是寂静的夜里,或许是无人的教室,在音乐中聆听我们自己的内心,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们就像老朋友一样,总能抓住你的心。等我们都长大了,我们也不会忘记老朋友的。就像父辈们一直喜欢如李宗盛、罗大佑、邓丽君等歌星,却总也无法理解周杰伦的歌曲好在哪里。不同年代的音乐应该也有代沟。
这就是音乐,抓住了感情,音乐就有了灵魂。我们熟知美国流行音乐中的布鲁斯、爵士乐,布鲁斯俗称蓝调,蓝色在美国文化代表着忧郁、忧伤。早年大部分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美国,一般地说是出自于自愿,他们基本上是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同美国文化融合在一起。但只有黑人例外。他们是作为奴隶被迫来到这个国家的。他们身上“除了锁链以外,一无所有,但他们的头脑中却牢记着非洲舞蹈和音乐的丰富传统。”黑人奴隶们在农场劳动时,不允许说话,但可以唱歌。他们依靠自人听不懂的劳动号子和歌曲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感情,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把他们郁积在心里的痛苦与不平宣泄出来,从而逐渐形成了具有黑人特点的黑人音乐。黑人音乐在形成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包括汲取白人音乐成分,产生了布鲁斯、爵士乐等形式。而最初的摇滚乐就是黑人音乐“节奏布鲁斯”,西方也有人把摇滚乐称作为“下层阶级反抗当局的一种形式”。关于节奏布鲁斯,在网上搜到得答案:这是一种由布鲁斯演变而来的音乐风格。在上个世纪初,随意走进美国的一家小酒馆,就能看到小舞台上一个拿着一把破吉他的黑人弹着扭曲的音符,用他那没调的嗓子和听起来十分肤浅的歌词诉说着黑人在美国的遭遇。这就是布鲁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音乐也变得更具有音乐性了。曾经没调的音乐变得富有节奏,进而也更加旋律化。于是早期的R&B﹙Rhythm and Blues﹚就这样形成了。
真正将R&B引入中国的是陶喆,也有人称他“中国的R&B之父”。虽然说不清他的歌曲里的R&B风格,但是我们去KTV唱他的歌总是找不对感觉,而且也很难唱,对歌手要求很高,据我所知R&B是目前最难唱的音乐,歌手必须很有技巧地运用喉咙与声带来推、挤,要能够既暧昧又准确。尽管陶喆的歌非常受欢迎,可传唱他的歌人确实不多。因为文化和生理上的差异,美国的R&B并不是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直到周杰伦出了第一张专辑,开始我们一下子不明白这是什么音乐,但是唱起来很顺。这是周杰伦的带有本土特色的节奏布鲁斯,他摒弃R&B中一些美国元素,用本土的唱法,更轻松的诠释了布鲁斯。所以也有人说,不管陶喆先前的个人专辑有多么的出色,周杰伦的出现绝对给他很大的压力。
搜狐博客 > `公紸→苡.葑泪~ > 日志 > 宁静的心 2007-04-01 | 且行且歌:"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成长"研究 标签: 流行 成长 青少年 流行音乐是青少年成长中的旋律,是他们生命历程的见证。它记载着青春的故事,青春在音乐中飞扬。边走边唱,青少年就这样慢慢成长。 “流行音乐”:边走边唱 流行音乐,最早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起初,它只是在一小部分人中传唱,其目的也仅仅是闲时的娱乐而已。1910年起,流行音乐才真正兴盛起来。它逐渐与爵士乐合流,一方面促进了唱片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唱片的广泛发行,流行音乐也日渐为人所知、传唱。发展到今天,流行音乐已经成为在普通民众中广泛流传并深受大众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 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步是相当晚的,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只是近十几年的事。在“文革”前和“文革”中,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社会原因,流行音乐一直是被禁唱的,是被批判的对象。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的解放,流行音乐才得以进入中国内地。尽管起步晚,但流行音乐在内地发展的速度却是相当快的,先是港台音乐,接着是欧美流行音乐,蜂拥而至,很快就席卷了大江南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形式。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音乐对他们生活的意义再怎样夸张都不为过,流行音乐于街头巷尾到处传唱,戴着耳机、边走边听流行CD的青少年也随处可见。 流行音乐是现代人的音乐,是青年人的音乐。一位音乐学者说:“通俗音乐使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种作为年轻人特权的艺术形式。”流行音乐随时尚的风向不断变幻,而喜欢新奇、奔放、刺激的青少年也为流行音乐鲜明的情感,流畅、新颖的旋律如痴如狂。据调查显示,83.5%的青少年喜欢流行音乐,而喜欢严肃音乐的仅有20.8%,其中有8.7%的人既喜欢流行音乐、又喜欢严肃音乐。喜欢流行音乐的人数要远远多于喜欢严肃音乐的人。 流行音乐是青少年“亚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有着巨大的影响。流行音乐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对青少年的影响从直观上也可以感受得到。但为了准确深刻的反映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深入把握流行音乐背后的青少年心态,“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研究”课题组在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对广东、北京、黑龙江等地部分青少年(包括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社会青年)进行了深入访谈。结果显示,流行音乐已经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青少年的观念与行为方式。 透视“流行音乐”:涵义与特征 流行音乐,早已不是陌生的词汇,报刊、电视、电台、日常口语中,到处可见它的字眼、语词,流行音乐可谓无处不在。但是流行音乐的涵义是什么呢?它具有怎样的特征呢?却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 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源于美国,包括“布鲁士”、“爵士流行曲”、“摇滚乐”、“乡村歌曲”等多种形式。《新格罗夫美国音乐大辞典》是这样界定“流行音乐”的涵义的:“流行音乐,一种音乐类型,包括多种风格,易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对于它的欣赏无需多少音乐知识或音乐技能。在某些方面它与古典音乐、民谣音乐以及爵士音乐有很大不同。流行音乐的篇幅一般不长。突出旋律线条(声乐作品居多),和声语音比较有限、简单。”英国《牛津简明音乐词典》似乎更侧重于流行音乐的历史:“流行音乐(或通俗音乐),初期指能吸引广大观众的音乐会,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POP’一词特指非古典音乐,通常称如甲壳虫、滚石、阿巴等音乐的表演者们所演唱的歌曲……” 流行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当今中国的流行音乐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与最初国外的流行音乐相比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从广义上看,任何一首流行的音乐都可称为“流行音乐”。狭义的“流行音乐”是专指那些在我们当今音乐生活中覆盖面比较广,主要以电声乐队为演出形式,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唱法自由,主要为青年人喜欢的,常有较强商业目的的音乐。 流行音乐,从文化属性上看,毫无疑问是属于流行文化的。流行文化是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它是以现代传媒为载体,以特定的年龄成员(主要是青少年)为受众,以批量生产为特征,以追求商业利益为目的的一种媒介文化。迈克尔布雷克认为,流行媒介文化是“以音乐、时装、杂志、电视和电影为消费对象,建立在大众传播媒介的青年消费所肯定的价值观念、活动和角色基础上的一种青年分层文化。” “流行音乐”作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既有流行文化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性。 第一,流行音乐具有鲜明的通俗性。这是流行音乐的基本属性。与高雅音乐相比,流行音乐的歌词相当浅显易懂,没有任何理解的障碍,这是流行音乐得以流行的必要条件。相反,如果歌词意义隐晦、诘齿聱牙,那么这些音乐便很难在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大众层面广泛流传开来。从专业演唱的角度看,流行音乐音域较窄,也最适合未经过专门声乐训练的普通听众演唱,这又促成了“流行音乐”的流行。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它真正地走进了人们的内心,音乐内容通俗易懂、贴近人们生活是流行音乐得以流行的另一重要原因。流行音乐很多作品都是抒发自我的真实感受,人们在音乐中感受到的是如同自己身边的氛围,听到的是如同自己内心的声音,从而唤起广泛的情感共鸣。流行音乐所表现的是真实的生活与生存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流行音乐把艺术生活化了,同时也使生活艺术化了。 第二,流行音乐具有大众娱乐性。流行音乐在大众文化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歌舞厅、卡拉OK、“练歌房”的兴起,使得流行音乐越发成为大众的娱乐方式。在现阶段,人们对流行音乐的接受主要是娱乐,而非教化。尽管很多音乐内容本身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从听众的角度来说,他们所希望获得的更多的则是感官刺激。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卡拉OK、音乐磁带、CD、VCD、DVD、SVCD的流行更加强了流行音乐的娱乐性功能。它用自娱、自我表现的方式替代了充当听众的被动角色。人们在流行音乐中得到的最主要是“快乐”,一般听众很少对它的内容进行思考,而是从其优美明快的曲调和浅显动人的歌词中,获得轻松与享受。 第三,流行音乐的流行是短暂的,具有快速更替性。流行音乐在时间上流行的周期是很短的。在商业社会中,流行音乐迅速火爆,又迅速消歇,这正是大众文化的属性所决定的。在现代社会中,流行音乐很大程度上投入了商业运行的轨道,它的即时消费性决定了它的流行短暂性。大众文化成为一种文化工业,它大批量的生产文化产品,快速的撤下旧产品,推出新产品,不断满足着消费者文化消费的需要。感官的愉快需要不断的刷新,大众追逐的是当下的快乐与时尚,因而,许多音乐便获得了瞬间的辉煌,而又被快速地更替。 第四,流行音乐是青年人的音乐,是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受众的。这是流行音乐的根本文化属性。流行音乐属于青少年亚文化,记载着青少年的故事,诉说着青少年的心情,这是与中老年人所喜欢的音乐绝然不同的。青少年往往不满于现状,不满于家庭生活空间的狭小,不满于家庭观念的守旧、信息的匮乏、交际的贫缺,他们在思索中观望人生、爱情与社会。流行音乐正是其情感的外化与表达。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往往需要激情的表达和柔情的倾诉。而流行音乐多以爱情为主题,使他们在流行音乐中获得一种与沉甸甸的生活截然相反的轻松和宣泄后的释然。因而,流行音乐在青少年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流行,并受到青年人的宠爱。 第五,流行音乐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商业性。流行音乐的生产是按照商业运作的,它的目的也是以商业利益为指向的。当今社会是一个商业社会、消费社会与媒体社会,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潮流是面向市场的。当它被推向市场时,也就进入了杰姆逊所说的“商业化逻辑”之中,“钱便成了起重要作用的强大杠杆,促使这种文化成为商品。”“流行歌曲一旦被纳入工业化生产体制之中,音乐人便趋于人们的心理需求,往往以利润为目的来决定自己的制作行为,以牟取利润。”另外,“包装”是流行音乐推向市场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需要与市场保持高度一致。“包装”后的歌手在强大的宣传媒介的配合下,作为“产品”被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推上市场,以达到市场效应。流行音乐的设计与包装也是迎合消费者文化消费的需要,或故意相悖以开启新的时尚。由此文化艺术已不再是独立的艺术创造,它不得不受市场供求的制约,按照市场逻辑生产运行。因此,商业性是流行音乐的最主要特性,也是其文化本质所在。 反思流行音乐,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现代社会传媒建构的产物。它将青年人的意识形态集中地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媒介的传播与推广,形成文化消费的时尚,引领青少年的消费,同时也产生时尚的压力,促成新一轮或主观追逐或被动跟风的文化消费。流行音乐就这样被生产、被消费,这是流行音乐的内在文化逻辑。流行音乐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反映青少年的情感,迎合青少年的需要,青少年在流行音乐中被表达,在文化消费中被“欺骗”,形成青少年自我认同的“亚文化”。